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陶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各种社会思潮对其成长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构筑起一道防范的围墙。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注重将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队列队形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队列队形训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动作训练,整齐划一的动作最为美观。但是在实际训练活动中,这样的效果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动作要求比较严格,但是每一个人的动作融入到这一个小组、队列之中,并没有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因此,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应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指导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耐力项目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初中体育教学中,许多项目对学生的体力消耗较大,也对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耐力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的培养,这也是体育学科所独有的功能。例如在800米跑步训练中,路程过半之后,许多学生的耐力明显下降,这时正是考验学生的好时机。笔者一边慢跑一边对学生进行鼓励,一方面鼓励学生寻找前面最近的目标,发掘潜力去赶超,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向自己的身体潜能挑战,勇于克服自身的惰性,向身体极限发起冲锋,鼓励自己完成训练任务。这样的耐力训练如果缺乏了有效的精神支撑,许多学生是难以支撑到最后的。在这样的高强度体育训练中,教师要善于从思想与心理上鼓励学生,激励他们勇于克服自身的体能障碍,发掘自身的潜力,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顽强意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树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作为典型,以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去引导和激励他们,这样产生的示范辐射效应更为明显。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需要消耗的体力较多,缺乏了精神方面的支持,容易出现退却的思想。教师在整个训练活动中,不仅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内心的潜能,而且还应当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直接引领效应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三、接力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戰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四、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
学校定期会举办一些体育赛事活动,较为常见的为春季与秋季运动会,以及组团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高一级别运动会。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让学生充分融入到集体之中,打造良好集体和营造浓厚氛围。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笔者组织了班级参赛队伍,除了运动员之外,还指导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后勤保障、宣传报道、拉拉队、场地服务等多个小组,将班级每一位学生都发动起来,为运动员加油鼓劲,为他们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而努力,受到了友爱精神的深刻教育。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情感氛围,大家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之间相互帮助,是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放松,并且在这样的活动中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对于以后的班级管理以及学习开展方面,都大有裨益。另外,笔者还向学生宣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竞技理念,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五、体育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拼搏思想
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不仅要强化体育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的知识乃至趣闻,尤其是介绍一些体育运动中的先进人物,让学生了解他们在训练与比赛中的感人事迹,感受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受到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当年“马家军”负重训练和超长距离训练的事迹,让学生明白走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背后是拼搏的脚印与汗水,从而引申到学生的初中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不要怕吃苦,要树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鼓励自己努力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在这样的体育知识传授中,学生受到了拼搏思想的深刻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教育成效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肤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总之,在体育课教学中,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起到健体、立美、铸魂、启智的育人作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思想品德 融入 初中 体育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