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用具
统计图、统计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1、师:同学们,马老师给我们的校园拍了几张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播放美丽的盛元小学)
2、我们的盛元小学美丽吗?老师最喜欢这张照片(孔子像),尤其是这里的花坛,想不想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这些花? 3、(课件出示花坛图)
(1)花坛里有哪几种颜色的花? (2)(课件出示例 1 图)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几盆呢?下面我们用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每种花的盆数好吗?
(3)怎么完成这个表格呢?讨论交流:
①数出红花有几盆,就在 红花上面涂几个格子,黄花„„示 (说明一格表示 1 1盆花)
②介绍:找到 1 盆红花划去,再在下面涂 1 个格子。
温馨提示:①要从下往上涂。
②为了美观、快速,我们用尺子在格子里画斜线。(师演示画)
③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4、学生画线涂色。
5、集体订正。
(二)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1、(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老师也涂好了, 观察 比较:我们涂好的格子与花坛,哪个一眼就能看出每种花的盆数? 2、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盆数数出来再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板书课题《统计》)这个表就叫 统计表。(跟师说统计表) (三)观察统计表发现信息。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怎样比大小)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看来同学们都是火眼金金,下面马老师要考考你的眼力和记忆力。
(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1、师:马老师要把这些花抱走一部分,抱走了多少盆花呢? 2、课件演示:红花,黄花,粉花、蓝花,一个接一个无序地消失了。
3、师:真不错,你们都关注了抱走的花的总数,有谁还 数出红花、黄花、蓝花、粉花各抱走了几盆呢? 4、师:大家都没数清楚,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办法数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抱走了几盆?
(学生想办法,交流方法)
5、课件展示例 2 图,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记录的。介绍记录方法。
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结构,说明为什么。
(二)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教师读数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2)展示记录方法。
(3)
比较讨论: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三)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1、师:下面我们来把我们收集的数据整理一下,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各抱走了几盆。老师把它们填在这个表格里。(介绍统计表)
2、这里还有一张统计图,(出示统计图)观察:例 2 的统计图和例 1 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有哪些数字,读一读。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为什么这里要写 1?为什么这里写 2? (说明:1 1 格表示 1 1 盆花)
(2)现在我们要用这个统计图来统计每种颜色的花各抱走了多少盆,你会图吗? 温馨提示:要从下往上涂。
对准格子图,不能涂偏。
用尺子画斜线。
(3)学生在作业纸上涂统计图。
(4)作业展示。
(四)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出示统计图)从这个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强调:每种花是盆数加起来就是抱走的花的总数。)
(五)小结 师:统计图、统计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种数据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意义。
三、总结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统计来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