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2022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2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5-08-03 03:26:51 浏览次数:

  1 1 2021 最新修订(可编辑)

 1 2021 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1 年 1 月 7 日在榆树市第十八届 ?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

 市长林小明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 年一”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 ?

 2021 年是榆树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冲击,在上级党委、政府一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一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危中寻机、难中求进、险中求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6.1亿元,同比增长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5 亿元,同比增长 15%;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62 亿元,同比增长 6.3%;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 12.19 亿元、6.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1%一 5%。一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疫情影响走出了年初的艰难时期,顶住下行压力迈过了年中的爬坡阶段,决战决胜稳住了全年发展基本盘,为”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2 ?

 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一省市决策部署,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防控策略,从封路封村封城到有序复工复产复学,从全面”静态防’到精准”动态防’,不断细化排查、隔离、管控、检测等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坚决顶住了多轮周边一国内局部疫情压力,有效遏制了疫情输入风险。截止目前,榆树域内未出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一无症状感染者,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重大胜利。

 二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拉林河重点段(榆树)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建成高标准农田 14.7 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 200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 120 万亩,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增产基础。有效应对夏季伏旱、秋季三次台风叠加影响,粮食产量达到 59.31 亿斤,与去年基本持平,继续保持全国县(市)第一位。园艺作物面积发展到 35.7 万亩,棚膜蔬菜面积发展到 7.1 万亩,棚膜蔬菜产值实现 30 亿元,特色农业效益不断提升。生态牧业发展迅猛,新建扩建规模养猪场 52 个,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秸秆变肉’工程试点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15320 家,流转耕地面积 15.7 万公顷,流转率达到 43.4%,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与省农科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实施五棵树镇广隆村旱田、八号镇北沟村菜田、延一乡全域水田三个典型示范点建设,集成推广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免耕播种、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引领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3 ?

 三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面落实援企稳岗等相关政策,开展”两服务、四走进’”银企对接’”万人助万企’活动,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需求 312 个,保障了要素链、畅通了供应链,迅速恢复了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尽最大努力盘活僵尸企业,打出兼并重组、资产转让、二次招商”组合拳’,盘活榆树四海、华民灯饰 2 家停产企业,实现了”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个转企登记 81 户,吉粮天裕等 5 户工业企业、心声活等 4 户商贸企业入规升级。中粮、正大、灿盛、榆树钱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稳健,带动了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稳中向好。

 四是项目建设逆势上扬。出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两大优惠政策’,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精准招商,举办”云签约’、吉林省异地商会联合会、吉林省民营企业联合会榆树行等大型项目签约活动,医药产业园、吉林海川瓦楞纸加工等 16 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达到 186.38 亿元,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大连汇能、大地环保、吉鲜冷链物流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市工业用地出让量同比增长 5 倍。申报获批国家专项债券项目 5 个、抗疫特别国债项目 7 个,到位资金9.18 亿元,全部用于民生、用于项目、用于发展。深入开展”三抓’”三早’”专班抓项目’活动,全市开复工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39 个,榆乡豆制品、凯购城综合体一期、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等项目顺利竣工,正大孵化场、种鸡场等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

 五是商贸服务稳步复苏。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完善,五棵树镇汉夏

  4 黄牛交易市场、进步村蔬菜批发市场、榆树隆兴农机大市场、八号镇北沟村农产品物流园区承载能力、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物流快速崛起,快递企业发展到 14 家,物流企业发展到 138 家,从业人员近 2 万人。夜经济、网红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影响力不断提升。特色旅游加快发展,延一朝鲜族特色小镇民俗文旅项目深度推进,榆树钱酒文化庄园景区升级为国家 4A 级工业景区,农文化、酒文化与旅游业融会贯通,呈现出多产业、多领域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

 六是城乡建管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加速提质。投资 1.2 亿元,完成了工农大街、中心街、向阳路等 6 条街路的维修升级改造,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火车站区域整体改造项目一体推进、进展顺利,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市容整治更加精细。车辆乱停乱放、牌匾乱制乱挂、工地无章无序等城市顽疾得到了有效治理。管理触角进步延伸。成立夜间保洁队伍,主街主路背街小巷卫生管理同一标准、同步推进,全天候保持城市干净整洁。乡村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筹集资金 2.39 亿元改造农村老旧路 397.8 公里,是去年的近 4 倍,弓棚经八号、红星、育民到大岭等乡镇连接线提升为柏油路,道路交通品质实现了大幅跃升。半拉山松花江特大桥开工建设,榆树通用机场正式通航,成为全省首条通航短途运输航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硬核启动”六必拆’,拆除破旧危险房屋 4852 处。出台”长效十条’,建立”红黑榜’,实现收费全覆盖、保洁常态化、管理制度化。完成绿化造林 2687 公顷,栽植各类苗木 280 多万株,绿化村屯 1876

  5 个,是近五年绿化总量的 30 倍,城市能级、乡村绿级同步跃升。

 七是民生事业全面进步。71 项幸福榆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 3328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1.1 万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金、低保金、五保金、抚恤金、残疾人补贴,各项政策应落尽落、各项补贴应发尽发。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军政军民团结,我市荣获吉林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为了群众利益,我们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勇于担当,采取缴办分离、补办分离、容缺办理等办法,解决”无籍房’83 个小区 35315 户。总投资 2.25 亿元的引松入榆工程正式通水,总投资 6.19 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竣工,从农村到城市百万居民饮水得到了显著改善,创造了”榆树速度’、展现了”榆树担当’。投资 1.3 亿元新建 10 所学校校舍 3.2 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市医院门诊楼、住院部、医辅用房改造扩建项目快速推进,351 个村级卫生室达标运营,医疗水平全面提升。文体中心维修更新,档案馆投入使用,融媒体指挥中心建成运营。企业开办时间由 3 天减至 30 分钟,连续两年长春地区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第一。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接访活动,解决信访积案 62 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一谐稳定。我市被评为”2021 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荣膺全省唯一的”2021 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

 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制度,全年办理落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112 件。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一无党派人士的意

  6 见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了发展力量。审计、供销、统计、机关事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有了新进步,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1 年取得的成果,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榆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新的重大步伐。

 ――这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攻坚突破,综合实力有效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回归正轨。比五年来直观体现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敢于正视问题,挤出了不切实际的水分,压实了虚高浮夸的数字,发展的底数更真实,发展的基础更坚实,发展的脚步更扎实。

 ――这五年,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 35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020 户 15601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 67 户,关闭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430 户,淘汰 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392台,卡岔河水体治理快速推进,五棵树河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中央一省环保督察 237 个信访案件全部办结、45 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严格治理金融乱象,政府隐性债务始终保持绿色安全等级,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五年,我们坚持稳粮兴农、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充满活力。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 201.2 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3%,粮食产量始终位居全国县(市)第

  7 一位,”天下第一粮仓’的荣誉一地位无可争议、不可撼动。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牧业,巩固无疫区建设成果,规模养殖场发展到 637 个,我市被国家确定为全省首家种养结合整县推进一体化项目试点市。全省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37 家,棚膜园区达到 108 个。八号镇的肉葫芦、泗河镇的圆葱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榆树玉米被评为”中国好玉米’,榆树大米获得”中国百强农产品’殊荣,是省内唯一的”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这五年,我们坚持投资拉动、项目驱动,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中粮、吉粮、正大等龙头企业拉长链条、增量提质、做大做强,项目建设裂变效应逐步显现,玉米化工、稻米加工、酒品酿造、畜禽加工四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非粮生物质五大支柱产业持续扩容增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以农产品、畜产品精深优加工为代表,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具有榆树特色、符合榆树实际的工业格局正在形成一壮大。

 ――这五年,我们坚持提质扩容、建管并重,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累计投资 41.56 亿元,改造 44 个棚户区、99 个老旧小区,老城区实现了有机更新、品质提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兴产,欧亚超市、凯购城等龙头商贸企业落户落位,现代金融、商业保险等各类企业纷纷集聚,文体中心、水系公园等配套设施齐备完善,新城区实现了增量扩容、快速发展。榆松高速建成通车,榆陶铁路两次提速,新建农村

  8 水泥路 400 公里,改造农村”畅返不畅’及老旧路 445 公里,现代化交通体系加速形成。

 ――这五年,我们坚持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十二五’期间增长 65%,实施幸福榆树建设行动计划 337 项,累计开发城镇创业就业岗位 76808 个,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 4%之内。建立乡(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400 个,新建弓棚福利中心等 3 个大型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全市养老机构发展到 50 家,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累计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 493 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88 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新建第三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全市 37 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县,连续 12 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

 ――这五年,我们坚持创新管理、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一谐稳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全面实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覆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建成市乡村三级视频监控网络,各类违法犯罪率持续下降。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市呈现出社会一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看似平常实则曲折,成如容易饱含艰辛。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委把关定向、运筹帷幄;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鼓励帮助;广大干部群

  9 众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我们稳住局面、扭转局面、开创新局面,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动力。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一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榆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一驻榆单位,以及关心支持榆树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

 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五年来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差距、看到不足。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的基本市情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现代农业、特色工业、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城乡建设等领域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会为、乱作...

相关热词搜索: 榆树市 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