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素材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素材

时间:2025-08-02 06:39:50 浏览次数:

 在 区 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 讲话 素材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刚才,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对去年全区人才工作完成情况和今年人才工作思路进行了汇报,区人社局、科技局、经商局、财政局和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对 2014 年党管人才任务完成情况和 2015 年人才工作思路进行了口头汇报,部分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了书面汇报,大家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

 人才工作表面上看是抓人才,实际是抓技术、抓经济、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才工作更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形势和我区实际情况,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要把握形势、整合资源、精准引才、优化环境,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的大招才格局,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下面,我再谈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抓好人才工作要适应“新常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过去的一年,我区人才工作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高起点谋划、大力度推进,人才工

 作呈现出了三个“新”,即人才协调有了新局面、人才引进有了新突破、人才服务有了新成效。

 一是人才协调有了新局面。我们建立了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制度、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等,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切实贯彻落实了党管人才工作职责。同时,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人才工作开展更加顺畅。

 二。

 是人才引进有了新突破。我们依托光伏高新区、生物医药“国千”园等产业平台的集聚优势,引进“国千”专家 8 名 (张欣、劳长石、郑卫国、毛晨、肖旭东、余林蔚、王风刚、黄庆九)

 。我区引育“国千”、“省千”专家数量进一步增加 (截止目前,累积培育“国千”专家 3 名、引进“国千”专家 8 名,培育“省千”专家 13 名)

 ,人才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资源保障。

 三是人才服务有了新成效。深入实施“破百争千上亿”工程,结合领军人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确定领军人才企业年度销售收入的提升目标,通过开展“增能提效”“帮扶提效”“拓市提效”三大行动,服务领军人才企业稳步提升绩效产出。截至目前,领军人才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万的有 10 家,超过千万的有 6 家,超过亿元的有 1 家。这些新局面、新突破、新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增强信心、再接再厉,确保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转变理念、整合资源,工作整体推进要适应“新常态”

 当前,我区正处在抢抓机遇、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才资源正在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人才观,把人才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坚强的决心,要有科学的方法、扎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更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抓责任分解、抓工作落实,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去年,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融合互动机制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并就文件中涉及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在座各位都是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定要把研究人才工作当作研究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全区面上形成齐抓共管人才工作的良好格局。

 三、立足产业、精准招引,人才引育机制要适应“新常态” 人才是引领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的领头雁。要用开放的理念,敞开大门引人才,既要重视引进人才的数量,更要关注引进人才的质量。要坚持引用结合、以用为本的人才观,人才引育要立足产业需求,把引才工作的重点放在“适销对路”的高层次人才上。要大力开展海外引才、中介引才、企

 业引才、项目引才、柔性引才等持续性、大范围、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活动,定向招引人才。要建立起集约化、精准化的人才引育机制,着力在“引得进、留得住、出业绩”上做文章,努力优化人才资源结构、提升整体水平。在人才引育过程中,要更多考虑“是否符合产业定位”“是否发挥人才作用”“是否推动产业发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引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人才,实现人才引育从“扩量”到“提质”的转变。要积极搭建人才与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树立“人才强企”发展理念,切实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实用型技术人才。要积极发挥嘉兴国际人才城作用,主动与日中管理学院株式会社、美南中国专家联合会、昆士兰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协会等国内外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广泛合作,精挑细选好的项目和优秀人才落户秀洲。

 要逐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人才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完善人才引进的后续跟踪考核。

 四、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创业创新环境要适应“新常态” 当前,各地对人才工作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说到底,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环境的竞争。一个区域的创业创新环境,能够深远地影响人才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能不能留住人才,关键的一条就是看我们有没有适宜于人才生活、创业的环境。

 一是 要完善政策,营造宜业环境。根据人才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现有

 的各项政策,健全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全面落实现有人才政策,认真执行好对各类人才的管理、奖励和福利政策,发挥好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是 要优化服务,营造宜居环境。要切实关心人才的工作生活,努力在居住、医疗、子女就读、户籍管理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打响“秀洲——人居嘉兴首选地”品牌,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强化社会管理,使各类人才在我区工作能够安心、舒心、放心。

 同志们,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征程!抓好人才工作责任重大、事关全局,希望大家牢记职责、锐意进取、形成合力,努力开创全区人才工作新局面。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领导小组 区委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