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5-08-02 05:21:11 浏览次数: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等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

 5、手消毒剂的包装、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指征。

 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 、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消毒指征。

 11 、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

 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 )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注意事项 (1 )

 )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 )

 )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3 )

 )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 )

 )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4、注意事项 ( 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 ≤ 5cfu/cm2

  。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 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 ≤

 10cfu/cm2

  。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 ≤ 15cfu/cm2 。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 1、处臵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臵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提倡使用皂液。如使用固 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篇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目录 1. 目 的⋯⋯⋯⋯⋯⋯⋯⋯⋯⋯⋯⋯⋯⋯⋯⋯⋯⋯⋯⋯⋯⋯⋯⋯⋯⋯⋯⋯⋯ ⋯⋯⋯⋯⋯3

 2. 范 围⋯⋯⋯⋯⋯⋯⋯⋯⋯⋯⋯⋯⋯⋯⋯⋯⋯⋯⋯⋯⋯⋯⋯⋯⋯⋯⋯⋯⋯ ⋯⋯⋯⋯⋯3

 3. 责 权⋯⋯⋯⋯⋯⋯⋯⋯⋯⋯⋯⋯⋯⋯⋯⋯⋯⋯⋯⋯⋯⋯⋯⋯⋯⋯⋯⋯⋯ ⋯⋯⋯⋯⋯3

 4. 名字解 释⋯⋯⋯⋯⋯⋯⋯⋯⋯⋯⋯⋯⋯⋯⋯⋯⋯⋯⋯⋯⋯⋯⋯⋯⋯⋯⋯⋯⋯ ⋯⋯⋯3

 5. 流程 图⋯⋯⋯⋯⋯⋯⋯⋯⋯⋯⋯⋯⋯⋯⋯⋯⋯⋯⋯⋯⋯⋯⋯⋯⋯⋯⋯⋯⋯ ⋯⋯⋯⋯3

 6. 内 容⋯⋯⋯⋯⋯⋯⋯⋯⋯⋯⋯⋯⋯⋯⋯⋯⋯⋯⋯⋯⋯⋯⋯⋯⋯⋯⋯⋯⋯ ⋯⋯⋯⋯⋯3

 7. 参考资 料⋯⋯⋯⋯⋯⋯⋯⋯⋯⋯⋯⋯⋯⋯⋯⋯⋯⋯⋯⋯⋯⋯⋯⋯⋯⋯⋯⋯⋯ ⋯⋯⋯6

 8. 表单文 件⋯⋯⋯⋯⋯⋯⋯⋯⋯⋯⋯⋯⋯⋯⋯⋯⋯⋯⋯⋯⋯⋯⋯⋯⋯⋯⋯⋯⋯ ⋯⋯⋯6

 9. 附 件⋯⋯⋯⋯⋯⋯⋯⋯⋯⋯⋯⋯⋯⋯⋯⋯⋯⋯⋯⋯⋯⋯⋯⋯⋯⋯⋯⋯⋯ ⋯⋯⋯⋯⋯6

 1. 目的 规定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2. 范围 2.1 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

 2.2 医院相关监管部门。

 3. 权责 3.1 全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负责执行落实。

 3.2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履行监管职责,并负责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的落实。

 4. 名词解释 4.1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4.2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4.3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 暂居菌的过程。

 4.4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 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4.5 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4.6 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4.7 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 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4.8 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 凝胶和泡沫型。

 4.9 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4.10 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5. 流程图 详见洗手示意图。

 6. 内容 6.1 认真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6.2 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6.3 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6.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6.4.1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10cfu/cm2 。6.4.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cm2 。

 6.5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6.5.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6.5.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 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 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 龙头。

 6.5.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 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6.5.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 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6.5.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6.5.6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6.5.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6.5.7.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5.7.2

 使用一次性包装。

 6.5.7.3

 医务人员接受性良好,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6.6

 外科手消毒设施

 6.6.1 配置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 消毒。

 6.6.2 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6.6.3 按要求配备清洁剂。

 6.6.4 配备清洁指甲用品,配备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6.6.5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6.6.6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 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6.6.7 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6.6.8 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6.7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6.7.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 6.7.1.1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6.7.1.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7.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6.7.1 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6.7.2.1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7.2.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6.7.2.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6.7.2.4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6.7.2.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7.2.6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6.7.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6.7.3.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6.7.3.2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 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7.4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附件 1。6.7.5 医 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6.7.5.1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6.7.5.2 严格按照附录 a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a.3 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6.7.5.3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6.8 外科手消毒 6.8.1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6.8.1.1 先洗手,后消毒。

 6.8.1.2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6.8.2 洗手方法与要求 6.8.2.1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6.8.2.2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 ,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6.8.2.3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 。

 6.8.2.4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 。6.8.3 外科手消毒方法 6.8.3.1 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 1/3 ,并认真揉搓 2min ~ 6min ,用流动水冲净双手、 前臂和上臂下 1/3 ,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 gb 5749 的规定。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 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 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6.8.3.2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 1/3 ,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 品的使用说明。

 6.8.4 注意事项 6.8.4.1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6.8.4.2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6.8.4.3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6.8.4.4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6.8.4.5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6.9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6.9.1 监测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 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 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6.9.2 监测方法 详见附件 2 。

 6.9.3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6.4.1 、6.4.2 的要求。

 7. 参考资料

 7.1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9 年)》。

 9.1.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9.1.2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9.1.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9.1.3.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 见图 a.1 。

 9.1.3.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 a.2 。

 【篇三: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 医院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禁留长指甲,上班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应当清洁双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二、临床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三、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建议采用液体皂或医用洗手液。

 四、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 燥,一用一消毒。五、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 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 、 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六、洗手时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 10-15 秒,流动水洗净。

 七、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八、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 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十一、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十二、外科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当采用非接触式。

 十三、洗手区域应当安装钟表。

 十四、手卫生和消毒效果监测每月 1 次。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监测的结果应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规章制度 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