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课题2分子和原子
2025-09-01人已围观
课题2分子和原子
题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 知道分子与原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与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
3. 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1.形成物质的微粒性观点
2.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大家都知道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板书】一、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过渡】那么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
【展示】在表面皿上倒些浓氨水,让学生闻到浓氨水的味道 【讲解】这是氨气的味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提问】为什么你离得那么远却仍能闻到氨气的味道? 【分析】这是因为氨气是由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有氨气的味道,一旦它运动到你的周围,刺激你的嗅神经,你就闻到了氨气的气味了。氨的这些微粒就叫做它的分子----氨分子。
图 3-6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图 3-7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提问】那么分子,原子有什么特征呢? 【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讲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 -26 kg,一滴水中就大约含有 1.67*10 21 个水分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过渡】分子还具有什么特征呢?活动与探究 1.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 现象:A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 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
【提问】为什么 A 烧杯中的溶液会变红呢? 【回答】氨气使酚酞变红 【提问】可是氨气并没有与酚酞接触,为甚么还是会变红呢? 【回答】这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所以酚酞溶液变红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分子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板书】2. 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举例】比如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晒比较容易干呢还是在阴凉处晒比较容易干? 【回答】太阳底下 【分析】在太阳下温度较高,使得湿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加快,能较快的运动到空气中,所以在太阳底下晒比较容易干。
【讲解】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像氨气的扩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以及水的挥发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展示】100ml 水+100ml 酒精混合 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00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板书】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讲解】就如 1L 黄豆和 1L 大米混合,其体积必然小于 2L。有比如: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我们能将空气压入轮胎,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是有一定间隔的。利用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物质会有三态的变化,固态,液体,气态。这主要是因为物质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其中气态时物质分子之间间隔最大,而固态时,分子之间间隔最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不易压缩的原因。同样的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在受热时增大,遇冷是缩小的缘故。
图 3-10 几种分子的模型 【讲解】1 个水分子由 1 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的。
【板书】4.分子是有原子构成的。
课本 51 页讨论 1:水的蒸发是指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不变,没有新的物质生产,因此是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氧分子,由于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是化学变化。而水在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板书】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课本 51 页讨论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这个过程中,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氯气分子破裂成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是由氯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反应前是氢分子和氯气分子,反应后是氯化氢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不变。
【板书】四、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其实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讲解】又比如: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在这个过程中,氧化汞分子破裂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大量聚集成金属汞。在这个变化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我们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且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且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其实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六、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热词搜索:
原子
课题
分子
题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 知道分子与原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与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
3. 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1.形成物质的微粒性观点
2.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大家都知道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板书】一、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过渡】那么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
【展示】在表面皿上倒些浓氨水,让学生闻到浓氨水的味道 【讲解】这是氨气的味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提问】为什么你离得那么远却仍能闻到氨气的味道? 【分析】这是因为氨气是由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有氨气的味道,一旦它运动到你的周围,刺激你的嗅神经,你就闻到了氨气的气味了。氨的这些微粒就叫做它的分子----氨分子。
图 3-6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图 3-7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提问】那么分子,原子有什么特征呢? 【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讲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 -26 kg,一滴水中就大约含有 1.67*10 21 个水分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过渡】分子还具有什么特征呢?活动与探究 1.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 现象:A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 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
【提问】为什么 A 烧杯中的溶液会变红呢? 【回答】氨气使酚酞变红 【提问】可是氨气并没有与酚酞接触,为甚么还是会变红呢? 【回答】这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所以酚酞溶液变红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分子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板书】2. 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举例】比如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晒比较容易干呢还是在阴凉处晒比较容易干? 【回答】太阳底下 【分析】在太阳下温度较高,使得湿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加快,能较快的运动到空气中,所以在太阳底下晒比较容易干。
【讲解】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像氨气的扩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以及水的挥发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展示】100ml 水+100ml 酒精混合 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00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板书】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讲解】就如 1L 黄豆和 1L 大米混合,其体积必然小于 2L。有比如: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我们能将空气压入轮胎,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是有一定间隔的。利用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物质会有三态的变化,固态,液体,气态。这主要是因为物质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其中气态时物质分子之间间隔最大,而固态时,分子之间间隔最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不易压缩的原因。同样的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在受热时增大,遇冷是缩小的缘故。
图 3-10 几种分子的模型 【讲解】1 个水分子由 1 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的。
【板书】4.分子是有原子构成的。
课本 51 页讨论 1:水的蒸发是指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不变,没有新的物质生产,因此是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氧分子,由于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是化学变化。而水在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板书】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课本 51 页讨论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这个过程中,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氯气分子破裂成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是由氯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反应前是氢分子和氯气分子,反应后是氯化氢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不变。
【板书】四、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其实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讲解】又比如: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在这个过程中,氧化汞分子破裂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大量聚集成金属汞。在这个变化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我们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且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且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其实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六、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热词搜索:
原子
课题
分子
上一篇:课间检讨书
下一篇: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