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复评报告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木材及木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组 复评组 二 〇一〇 年十一月六日
垦区粮食加工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 复评审批表 复 评 结 论 依据《垦区粮食加工企业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企业的申请,经过考评,实得分为
分,达到了
级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标准。
建议予以核准。
评审负责人签字:
( 单位盖章)
二○一
年
月
日
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
( 单位盖章)
二○一
年
月
日
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意见:
(单位盖章)
二○一
年
月
日
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意见:
( 单位盖章)
二○一
年
月
日
申 申 请 企 业:
申 申 请 级 别: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 复 复 评 机 构:
:
专家组组长:
:
专家组成员:
安 全 生 产 标 准 化 考 评 人 员 考评专业 考评人 考评人 签 签
字 企 企
业 陪评人员 陪评人 签 签
字 基础管理
机械 热工燃爆
电 电
气
作业环境与 与 职业健康
绩效评审
目 目
录 第 第 1 章 复评概述 ...................................................................... 6
1.1 复评结论
................................ ...
6 6
1.2 复评综述
................................ ...
7 7
1.3 建议和希望
................................. .
9 9
第 第 2 章 基础管理 .................................................................... 11
2.1 目标管理 ........................................................................ 11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 ........................................................... 11
2.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企业标准 ................................... 12
2.4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12
2.5
机构与人员 ................................................................. 12
2.6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 ....................................................... 12
2.7 建设项目的安全和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 理 ........... 13
2.8 相关方安全管理 ........................................................... 13
2.9 班组安全管理 ............................................................... 13
2.10 安全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 13
2.11 应急管理 ...................................................................... 14
2.12 安全检查 .................................................................... 14
2.13 事故管理 .................................................................... 14
2.14 危险源管理 ................................................................ 15
2.15 隐患排查和治理......................................................... 15
2.16 粮食加工粉尘场所安全管理 ...................................... 15
第 第 3 章
机械、热工燃爆 ...................................................... 16
3.1
粮食加工设备 ............................................................. 16
3.2 除尘设备设施 ............................................................... 16
3.3
输送机械 ..................................................................... 17
3.4 工业梯台 ....................................................................... 17
3.5 厂内机动车辆(含工程机械)
................................... 17
3.6
锅炉与辅机 ................................................................. 18
3.7 压力容器 ....................................................................... 18
3.8 工业气瓶 ....................................................................... 18
3.9 空压机 ........................................................................... 19
3.10 浸出制油危险化学品使用与储存 ............................. 19
3.11 氨制冷 ......................................................................... 19
第 第 4 章 电气 ............................................................................ 20
4.1 变配电系统 ................................................................... 20
4.2 低压电气线路(固定线路)
....................................... 27
4.3 低压电气线路(临时线路)
....................................... 32
4.4 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
............................... 34
4.5 电网接地系统 ............................................................... 41
4.6 雷电防护系统 ................................................................ 45
4.7 电焊设备 ....................................................................... 46
4.8 粮食加工粉尘场所电气 ................................................ 47
第 第 5 章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 ................................................ 54
5.1 厂区环境 ....................................................................... 54
5.2 工业建筑 ....................................................................... 54
5.3 车间环境 ....................................................................... 55
5.4 仓
库 ........................................................................... 55
5.5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和监测 ..................... 55
5.6 职业健康监护 ............................................................... 55
5.7 群众监督和告知 ........................................................... 56
5.8
职业病管理 ................................................................. 56
第 第 6 章 绩效评审 .................................................................... 57
6.1 安全标准化自评 ........................................................... 57
6.2 安全标准化评审 ........................................................... 57
第 第 7 章 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汇总表 .................................... 58
基础管理专业复评汇总表 .................................................. 58
机械、热工燃爆专业复评汇总表 ...................................... 59
电气专业复评汇总表 .......................................................... 60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专业复评汇总表 .............................. 61
绩效评审专业复评汇总表 .................................................. 62
第 第 1 章 复评概述 1.1 复评结论 根据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的申请,按照省、森工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安排,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 全生产标准化复评组(以下简称复评组)依据“ 黑龙江省木材及木制品加工 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于 (以下简称《考评标准》)于 2010 年 年 11 月 月 5 日至 6日,对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料 进行了复评。在复评期间共查阅文本资料 71 卷宗,抽查门 部门 8 个,接触人员 60 人次,抽查设备 158 台套。
共 《考评标准》中应考评项目共 45 项,合计 1000 分。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有 实际拥有68 项,应得分为880为 分,空项为 10 项,空项分数为 120 分。经过复评组对各专业的认真考评,其结果为:
基础管理专业评 应考评 16 项,为 应得分为 350 分 分 , 实得为 分为 216.2 分,得分率为 94 %; 机械、 热工燃爆专业评 应考评 11 , 项,为 应得分为 255 分,为 空项分为 2 分,应得分为 141 分,实得分为 132.5 分,得为 分率为 94 %; 电气专业评 应考评 9 项,为 应得分为 195 分 分 ,实得分为
122.76 分,得分率为 94 %;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专业评 应考评 8 , 项,为 应得分为 170分为 ,实得分为 159.8 分,得分率为 94 %。
绩效评审 专业评 应考评 2 项,为 应得分为 30 分 分 ,实得分为 为 195 分,得分率为 94.2 % 按照《考评标准》中规定的计算方法,黑龙江省耐力为 木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得分为 938.93 分,达到了黑龙江省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标准,依照程序,由森工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本次复评报告,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准后,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证书和牌匾。
1.2 复评综述 于 黑龙江省耐力木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 1995 年,是专业生产木制百叶窗、透气窗、家具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积 共占地面积 45 万平方米; 现有员工近 1100 多人; 拥 拥有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木 工机械设备和木制品生产技术;可窗 年产百叶窗 500 万平方米;年产透气窗 50 万平方米;年具 产家具 80 万套;
等 产品销往亚洲、欧洲、北美洲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耐力集团公司拥有卓越高效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团队,
与清华大学签订了长期经营管理课题研究协议,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长期木制品加用 工技术课题研究协议。公司利用 6S 、IWAY 、ISO9001:
:2008 质量管理体系等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现场管理的改善,确保了生产现场整洁、安全、环保、高效。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瑞典技术专家不断设计、开发新产品;不断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要求。
公司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名牌、黑龙江省质量管理奖、黑龙江省著名商标、黑龙江省质量效益先进企业、全国生产企业出口先进企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先进企业、工业税 立市先进企业、牡丹江市非公有制经济纳税 10 强等荣誉称号。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推进标准化验收工作,公司分两次参加了省局举办的标准化培训班,成立了总经理任组长,生产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标准化工作小组,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标准化考核验收实施方案。通过安全生产标 准化出 的开展,共查出 23 个不符合项,投入资金约 5 万余元对不符合项进行了整改。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又上了一个台阶。
考评组认为,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在创建省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过程中,扎扎实实为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考评组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通过现场的考评,感觉到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员工,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步骤是踏实的,效果是明显的。在具体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起点高,工作得力,措施到位,企业的凝聚力强,各级干部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职工素质 过硬,使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1.3 建议和希望 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 的复评工作结束了,在复评过程中各专业组是按照“ 考评标准”中的要求“ 按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比例进行抽样” 的方法进行考评。在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它只能反映一个侧面。而更多大量、细致的工作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按照国家标准、规程去做。所以说,考评的目的是“ 通过考评促进企业的各项管理,满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使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得以持续改进,做到管理规范化和操作标准化” 。希望 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对在考
的 评过程中提出的 137 个不足,能够在保持成果的同时,按照《考评标准》的要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进一步的做到持续改进和完善,使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档次,做到长治久安。
希望企业应将存在的不足尽快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及整改完成时间并将整改计划上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海林林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生产管理是动态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希望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结合公司特点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程序和方法,落实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开展有计划的持续改进。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感谢省及森工总局和海林林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领导对本次复评工作给予的指导,感谢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领导和参与本项工作的员工对复评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协助。
最后祝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明天更美好!
木材及木制品加工 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组
二 二 〇一〇 年十一月六日
第 第 2 章 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专业组依据《垦区粮食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考评标准》),进行了资料查证和现场考评,在考评标准中,基础管理专业共设置 16 个考评项目,给定分值为 350 分,企业实际拥有
项,应得分为
分,最后考评结果是
分,得分率为
%。
现将具体考评情况报告如下:
2.1 目标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15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企业标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4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5
机构与人员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6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45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7 建设项目的安全和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8 相关方安全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15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9 班组安全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0 安全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20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1 应急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15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2 安全检查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2 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3 事故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1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4 危险源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1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5 隐患排查和治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4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2.16 粮食加工粉尘场所安全管理 拥有量
项
考评数量
项 应得分 4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 第 3 章
机械、 热工燃爆 机械、热工燃爆专业组依据《垦区粮食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考评标准》),进行了资料查证和现场考评,在考评标准中,机械、热工燃爆专业共设置 11 个考评项目,给定分值为 255 分,企业有空项
项 ,空项分为
分,企业实际拥有
项,应得分为
分,最后考评结果是
分,得分率为
%。
现将具体考评情况报告如下:
3.1
粮食加工设备 拥有量
台
考评数量
台
应得分 50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2 除尘设备设施 拥有量
套
考评数量
套
应得分 50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3
输送机械 拥有量
台 考评数量
台,应得分 35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4 工业梯台 拥有量
台,考评数量
台
应得分
10 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5 厂内机动车辆(含工程机械)
拥有量
台,考评数量
台,应得分
15分,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6
锅炉与辅机 拥有量
台
考评数量
台
应得分20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7 压力容器 拥有量
台
考评数量
台
应得分20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8 工业气瓶 拥有量
只
考评数量
只
应得分15分
实得分
分
3.9 空压机 拥有量
台
考评数量
台
应得分
15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10 浸出制油危险化学品使用与储存 拥有量
个
考评数量
个
应得分15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3.11 氨制冷 拥有量
个
考评数量
个
应得分 10分
实得分
分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 第 4 章 电气 电气专业组依据《垦区粮食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考评标准》),进行了现场考评。在本报告中引用了部分电气设计规范及电气施工验收规范的条款,而这些条款的引用只是对生产作业现场存在不足的论证,不作为本次考评打分的依据。
在考评标准中,电气专业共设置 9 个考评项目、应得分为 195 分,经现场实际考评企业无空项。
最后考评结果是:根据标准要求应考评 9 项,实际考评
项,应得分为:195 分:实际得分为
分,得分率为
%。现将具体考评情况报告如下: 4.1 变配电系统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1 、污水处理 配电间的窗没有设置防止小动物侵入的措施;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变配电系统”第 4.2.4.1.3 条即“门、窗及孔洞应设置防小动物侵入的金属网,并遮阳、防雨雪”的规定; 配电室、控制室和值班室可以开窗,对采光、通风等
有利。变压器室和电容器室需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但通风、采光均必须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除门窗需防止小动物进入措施外,还应对电缆、电线用的管沟、槽等出入口处,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因为小动物进入室内会造成电气设备事故,如老鼠咬伤电缆,蛇、猫等造成用电设备短路。
小动物是指麻雀、老鼠、猫、蛇等,也包括能引起电气设备事故的比较大的飞虫。
2 、mcc 配电室长度超过 7m 时只有一个出口;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变配电系统”第4.2.4.1.4条即“配电室长度超过 7m 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电室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楼上部分的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的规定; 主要是考虑当室内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容易逃离事故地点,同时也便于救护人员接近现场,平时使用也较方便。有的配电室是分楼下和楼上两部分布置的,其内部有楼梯上下相通,楼下部分有通向室外的门,但这不够,楼上部分也应有通往室外走道或楼梯间的安全门,当楼上或楼下发生火灾或其它事故时,楼上的人员可直接从楼上逃
至室外。
3 、锅炉房 配电室内的采暖装置安装采用了管件;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变配电系统”第 4.2.4.1.5 条即“控制室和配电室内的采暖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当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内设有蒸汽或热水采暖设备时,其管道应采用钢管焊接,并不应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等”的规定;
4 、污水处理配电间 低压开关柜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没见与接地保护线连接; 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中第 2.0.6 条即“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的规定。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屏、柜门,若无软导线与屏、柜的框架连接接地,则当门上的电器绝缘损坏时,将使屏、柜门上带有危险的电位,危及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5 、污水处理配电间 低压开关柜的操作地面没有铺设橡胶绝缘胶垫; 不符合“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中第 5.3 条即“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的操作地面应铺设绝缘胶垫”的规定。
6 、mcc 配电室 间门 向内开; ; 不符合“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中第 6.2.2 条即“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的规定。
变配电间门的开向主要是考虑到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易于避险而考虑的。共有三个要求:一是对整个变配电所来说门应向外开;因为一旦发生危险,处于变电所内的人欲逃离变电所时,推门比拉门容易;如果变电所(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的门朝里开。一旦发生事故,例如失火而无法扑灭,欲逃生时的习惯性推门,就会给逃生带来障碍。二是高低压室之间的门应向低压间开;三是相邻配电室门应双向开。望企业能够按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7 、mcc 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 6m, , 其柜(屏)后通道 只在一端设置了出口; 不符合国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第 3.1.8条即“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 6m 时,屏后的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时,其间尚应增加出口”的规定; 本条规定是为了当低压屏内电气设备有突发生故障时,在屏后的值班巡视人员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
点。由于低压屏后面设备维护检修机会多,故规定长度超过 15m 时还应增加出口,而对高压柜则不做硬性规定,望企业能够按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8 、部分 配电室没有装设应急照明; 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第11.3.1.3 条即“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规定。
9、 、 配电室内进入 电气 盘的电缆 孔洞 没有进行封堵; 不符合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中第 7.0.2 条即“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有防火堵料密实封堵”的规定。
本条的规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小动物进入损坏电缆的电气设备;二是起到堵烟堵火、防止火灾蔓延作用。以往的火灾事故中不乏其例,在变电所中曾多次发生过蛇沿孔洞和管口进入电气设备造成短路以及老鼠咬坏电缆等造成的事故。发生电缆火灾事故时,火也会沿着这些地方进入配电室和控制室烧毁配电设备和控制设备。
9 、锅炉配电间 内电缆沟盖板不全; 不符合“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中第 6.8.3 条即 “电
缆沟盖板齐全,沟内干净,巡视道路畅通” 的规定。
10 、 变配电室的门口未设置防鼠挡板; 不符合“变电站运行导则”(DL/T 969)中第 8.7.1 条即“ 配电室、电容器室出入口应有一定高度的防小动物挡板,临时撤掉时应有相应的措施”的规定。
11、 、 锅炉配电间的 内低压配电柜的 PEN 母线两侧设置而 了绝缘柱与金属屏体相互绝缘,而 PEN 母线却没有与金属柜体进行跨接,使其金属柜体失去了接零保护; 不符合国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中第 6.1.2 条即“低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的规定; 对于高压开关柜的金属壳体应采用接地保护。而低压柜的金属壳体应采用接零保护。开关箱、配电箱的金属外壳如果没有接零保护,当某一电器元件或导线的绝缘击穿,就会使配电箱的金属外壳上带电,会使操作者和接触这一开关箱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望企业能够按标准的要求立即进行普查、整改、达标,以杜绝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12 、污水处理配电间采用 TN-C 接地型式,而进户的 电源的 PEN 线 线在 接在 N 母排 上(该母线上 装设了绝缘子对
低压柜壳体绝缘),而负荷电缆的 的 PEN 线 线 却在 接在 PE 母线上, 使负载失去了保护; 不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中第 2.2.12条即“TN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通过 PE 线与该点连接”的规定。
13 、mcc 配电间进户一次电源接在总开关的可动触头接线端上; 不符合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中第 2.0.4.3 条即“电源侧进线应接在进线端,即固定触头接线端;负荷侧出线应接在出线端,即可动触头接线端”的规定。
电源侧的导线应接在进线端,即固定触头接线端;负荷侧导线应接在出线端,即可动触头接线端,目的是为了安全,断电后,以负荷侧不带电为原则,避免由于接线错误,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14、 、 变电所的安全绝缘用具没有定期 进行检验; ; 不符合“电气安全管理规程”中的第 49 条即“ 绝缘安全用具应定期进行试验”的规定。
安全绝缘用具是变配电作业中直接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免受触电危险的防护设施,各种安全用具有专用箱柜保
管,不和其他材料、工具混放,要求各种安全用具摆放整齐、清洁完好,安全用具的绝缘靴没有配置,且各种绝缘用具和安全用具还必须定期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耐压、泄漏电流试验,以保证运行人员的安全,望企业按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4.2 低压电气线路(固定线路)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1 、厂内 直埋电缆没有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固定电气线路”第 4.2.5.1.2 条即“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 50~100m 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的规定; 企业应对直埋地下电缆的走向,设立清晰方位标志,便于电缆检修时查找和防止外来机械损伤及防止土建施工在厂内动土时,由于地下电缆的走向没有标志而发生触电事故。
2、 、 敷设电缆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 , 没有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 ;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固定电气线路”第 4.2.5.1.3 条即“敷设电缆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的规定; 3、 、到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没有见到 PE 线 线跨接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固定电气线路”第 4.2.5.3.3 条即“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 4mm2”的规定; 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接地线的目的是保证金属电缆桥架接地保护的连续性、可靠性。所以标准要求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应按标准的要求进行整改。
4、 、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未见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固定电气线路”第 4.2.5.3.3 条即“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 2 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的规定;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要求不少于 2 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的目的是保证金属电缆桥架接地保护的连续性、可靠性。应按标准的要求进行整改。
5、 、 金属电缆桥架未见与保护线(PE )进行连接;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固定电气线路”第 4.2.5.3.4 条即“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全长不少于 2 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的规定; 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 30 米时,不应少于 2 处与接地干线相连;全长大于 30 米时,应每隔 20---30 米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望企业应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整改,因金属电缆桥架如没有做接地保护,一旦桥架内电缆的绝缘损坏接触桥架的金属外壳,而桥架的金属外壳有的地方与各种金属的工艺管道进行接触,会造成所有与桥架连接的金属可导电部分带电,给操作者带来触电的危险。
6、 、 自金属电缆桥架分出的金属导管未见与保护线( (PE )进行连接; 不符合国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中第 12.1.1 条规定即“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的规定。
7、 、 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普通管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固定电气线路”第 4.2.5.3.6 条即“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应采用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4mm2”的规定; 8、 、 金属管配线可触及的金属外壁均未进行接零保护; 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中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第 3.1.1.5 条即“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的规定。
金属管配线的金属外壁如没有接地(零)保护,如果一旦金属铁管内的导线绝缘击穿,就会导致穿线的金属铁管带电,而穿线的金属铁管有部分在地面上外露,有的与金属管道相接触,这样也会导致可触及金属铁管外露部分和整个金属管道全部带电,给安全留下了安全隐患。望企业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整改达标。避免发生人员触电
的生产安全事故。
9、 、 采用钢管配线螺纹连接的分线盒、开关盒等未跨接 接地线; 不符合“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第 4.2.6 条钢导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应焊接跨接地线。
2)镀锌钢导管的跨接线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2 的铜芯软线。
10、 、 现场设备配线使用的金属软管没有进行接地 且有退绞、松散的现象; ; 不符合国标“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中第 4.3.3 条即“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有中间接头;不应埋入地下、混凝土内和墙体内;可敷设在干燥场所,其长度不宜大于 2m;金属软管应接地良好,并不得作为接地的连续导体”的规定。
在配线工程中用于刚性保护管和设备器具间连接的过渡管段,使用的金属软管(蛇皮管)中,采用的管径一般都比较紧凑(能穿进去即可)且在现场配线过程中大多
是拖地使用。由于金属软管的机械强度有限,受到机械和外来物体的撞击后产生凹陷、裂缝等损伤,而采用的管径又比较紧凑,金属软管损伤后容易造成导线对金属软管漏电造成人员伤害,金属软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4mm2 的铜芯软导线和专用接地跨接卡子进行跨接(包塑的金属软管则不必做接地保护),希望企业能够按标准要求进行整改达标。
4.3 低压电气线路(临时线路)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1、 、 生产作业现场的临时用电线路未见办理审批手续;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临时低压电气线路”第 4.2.6.1条即“临时低压电气线路应履行审批手续,审批单应有申请项目单位、内容、安全技术措施、用电负责人、施工人员,以及审批部门及监检负责人,装设地点与装拆日期等内容;并经审批后方可安装”的规定; 临时用电没有办理临时用电审批手续,是违反企业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的一种表现,如果临时用电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则谁架设谁应对发生的后果负责。临时用电线路
架设不规范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在“考评标准” 低压电气线路(临时线路)中对临时线的敷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敷设方式可沿墙、架空或敷在地面。沿墙架空敷设时,其高度在室内应大于2.5m,室外应大于 4.5m,跨越道路时应大于 6m;临时线与其他设备、门、窗、水管等的距离应大于 0.3m; 沿地面敷设应有防止线路受外力损坏的保护措施。
建议企业的有关职能部门对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和使用加强监管,严格按企业的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执行,从而保证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
2 生产作业现场使用的临时电源未悬挂临时用电危险警示牌;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临时低压电气线路”第 4.2.6.1条即“使用现场应设有临时用电危险警示牌,配置符合安全规范的移动式电源箱或在指定的配电箱、柜、板上供电”的规定; 3、 、 临时用电线路未见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不符 合 “考 评标准 ”中 “临时低 压电气 线路 ”第4.2.6.4.2 条即“线路与临时用电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并在规定的动作电流与切断时间内可靠切断故障电路”的规定;
因为临时用电使用现场的条件都比较差,工况又比较复杂。设备设施的状态有时比较差而临时用电线路受风吹、雨淋、撞击等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所以标准中要求临时用电线路必须安装剩余电力保护装置。临时用电线路安装剩余电力保护装置的目的,是保证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
4.4 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1 、周转库悬挂开关箱的PE 线接地向内的安装板上,未予 配电箱的金属可导电部分进行连接; ;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3.1 条即“低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的规定; 2、 、 部分 悬挂开关箱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没有与保护线(PE )进行连接;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3.2 条即“配电柜、屏、台、箱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的规定;
配电柜(箱)门上装有电器元件,例如指示灯、按钮、电流表、电压表等,如门未与保护线(PE)进行可靠相连,由于门与柜采取铰链相连接,并未构成电气接触,当门上的电器元件绝缘击穿时,门就会带电,构成触电危险。因此配电柜(箱)的门必须与保护线(PE)进行可靠连接,保护线(PE)采用黄/绿相间的软线与柜内的 PE母排相连。
3、 、 部分配电箱内的保护线(PE )连接没有装设平垫、弹簧垫,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3.3 条即“PE 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松脱措施,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和热稳定性”的规定; 4、 、 部分开关箱内保护线之间有绞接现象,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5.1 条即“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的规定; 5、 、 部分开关箱内多根导线压在一个螺栓上,且没有防松垫圈,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5.1 条即“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
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 2 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的规定; 每个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不超过 2 根,是为了连接紧密,不因通电后由于冷热交替等时间因素而过早在检修期内发生松动,同时也考虑到方便检修,不使因检修而扩大停电范围。同一垫圈下的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和线径均应一致,实际上这是一个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如不一致,螺丝既受拉力,又受弯距,使导线芯线必然一根压紧、另一根稍差,对导电不利。
6、 、 部分开关 箱内插座没有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6 条即“箱 (拒、板)内插座接线正确,并配有漏电保护”的规定; 7、 、 开关箱(柜)内缺少动力原理接线图;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第 4.2.7.9.2 条即“箱柜内应有“动力原理接线图”,标识电器装置的型号、规格、保护电气装置整定值,所控对象的名称、编号等,且与实际相符合”的规定; 标准中要求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对应图示(动力原理接线图),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具体实施中对应图示应使用耐久的材料制作并字迹清楚。该项工作
也是电气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望企业能够按标准要求进行整改达标。
8、 、 有部分开关箱、柜内没有安装隔离电器; 不符合国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中第2.1.3 条即“ 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的规定; 由于隔离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开关箱、柜内安装隔离电器的目的是:在停电维修、检修设备设施时,设备设施的一次电源停电时有明显的断开点使用电设备与电源隔离。自动空气开关处于接通还是分断从外表观察不明显,如没有安装隔离电气,有时由于负荷过大或长期过载,空气开关的触点如果质量不好,很有可能会产生空气开关的触点熔融即粘连在一起,在断开电源时,空气开关的手柄虽在断开位置时,其实开关内部的某相触点却粘连在一起,在开关内部却没有断开,给维修设备设施的人员留下了安全隐患。所以,建议企业应对全厂的开关箱、柜进行普查,按标准要求进行整改。没有安装隔离电器的要进行安装,以保证维修工在维修设备时的生命安全。
隔离电器的安装可采用下列电器元件:
1)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2)插头与插座;
3)连接片; 4)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5)熔断器。
9、 、 现场装设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没有进行分级保护; 不符合“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3955)中第 4.4 条即“低压供用电系统中为了缩小发生人身电击事故和接地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采用分级保护”的规定。
分级保护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用电负荷和线路具体情况的需要,一般可分为两级或三级保护。各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与动作时间应协调配合,实现具有动作选择性的分级保护。
低压配电线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二级或三级保护时,在总电源端、分支线首端或线路末端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望企业应针对该种情况进行普查,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10、 、 没有见到漏电保护器的管理制度及检查记录; 不符合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3955)中的第 7.1 条即“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人运
行后,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动作记录”的规定。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人运行后,必须定期操作试验按钮,检查其动作特性是否正常。雷击活动期和用电高峰期应增加试验次数。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和不连续使用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试验;因各种原因停运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再次使用前,应进行通电试验,检查装置的动作情况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11、 、 部分悬挂式开关箱金属箱体的外壳没有进行保护接地(零)线的连接; 不符合国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中第 6.1.2 条即“低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的规定; 12 、部分 开关箱内的电缆与开关电器相连接采用 了开口端子; 不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中第 18.2.2 条即“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子”的规定。
由于开口端子的压接没有专用的压接模具和工具,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只能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压接不能使之压接可靠,在用挂锡的方法进行弥补,但如其与电气装置连接不可靠时,在电流的作用下其连接处就会产生热量,使焊锡融化,由于连接不可靠导致连接处产生高热,在其连接处迅速产生氧化膜、打火、单项运行等故障,在易燃易爆场所由于连接处打火甚至产生火灾、爆炸。开口端子一般用于实验室或调试用的临时线路上,以便拆装,不应用在永久性连接的线路上,否则可靠性就无法保证, 望企业应引起重视。
13、 、 现场分 有部分 PZ30 开关箱的面板丢失,致使开关的导电体外露; 不符合“电气安全管理规程”中第一三三条即“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电气装置必须采用保护式结构”的规定。
14、 、用 生产厂房供电系统采用 TN-S 接地型式,在开关箱内设备金属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线(PE )进行连接,而有部分回路在开关箱内却与工作零线(N )进行了连接,使部分设备失去了接地保护。
不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第 4.4.5 条“TN 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
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通过 PE 线与该点连接”的规定。
4.5 电网接地系统
经现场查证,根据“考评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1、 、 在 淀粉包装间、污水处理、燃气锅炉房火灾 爆炸用 危险场所中不应采用 TN-C 接地保护型式; 不符合“考评标准”中“电网接地系统”第 4.2.8.1.2 条即“在爆炸危险场所中不应采用TN-C接地保护型式”的规定; 对于 TN-C 接地型式中,由于 PEN 线兼起 PE 线和 N线的作用,因而在 PEN 线通过不对称正常单相负荷电流及三次谐波电流时,使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产生对地有电压。当发生 PEN 线断线或相地短路故障时,将产生更高的对地故障电压,从而产生火花或电弧。而同一系统的PEN 线是相通的,某一处的故障电压可沿 PEN 线窜至其它场所,就可能出现一处或多处起火的情况。
在 TN-C 系统中,如果 PEN 线不牢固,发生断路,若断在三相电路的主干线上,断开点后因三相负载不平衡,负载中性点将偏移,造成各相电压大幅度偏高或降低,从而损坏用电设备;若断在单相线路上,则 220V 相电压将通过设备内绕组延伸到设备外壳上,造成更大的火灾和
电击危险。因此,电气线路、设备的导体接触点及 PEN线必须牢固,防止过热氧化,特别是铜铝导线连接时,还要注意检查铝导线接头有无腐蚀松动或过热现象。
建议将该系统的接地型式改为 TN-C-S, 在国标“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要求” (GB 14050)中第 5.2.4.3 条规定 ...
相关热词搜索: 垦区 标准化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