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投资学习指导

2025-09-02人已围观

投资学习指导
  投 资 学 习 指 导

  教授教化 目标与请求 :

  投资是企业资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管帐核算的重要内容。不合刻日、性质的投资,其特点不合,治理请求不合,管帐处理也是不合的。经由过程本章的进修,使学生懂得我国投资准则对各类投资的取得、收益和处理进行管帐处理的规定。并在周全懂得我国投资准则的基本上,对准则制订和实施中若干问题作一商量。

  本准则的重点和难点

  1、 本准则的重点

  制订和颁布本准则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要真实而客不雅地反应投资的价值,了了产权关系,对因为产权投资所产生的产权关系更改分门别类地供给核算材料,以便于分析投资更改的原因及其下一步的决定计划。是以,本准则的重点在于:

  (1)投资账面价值的调剂。根据汗青成来源基本则,一项资产的成本就是取得该项资产时的实际支出,也即汗青成本,汗青成本一经入账, 任何企业都不得随便调剂资产的账面价值,即便该资产的市价产生了变更。然则,与其他资产不合的是,投资是一种受市场和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影响较大年夜的资产,是风险性资产,投资的实际价值会因时因地而产生更改,是以,很有须要合时进行调剂,以供给双重材料,即,一方面供给投资的汗青成本价值材料,另一方面又供给因为市场价格降低或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激烈恶化致使企业投资价值产生减损的材料。有鉴于此,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计提投资损掉预备,即,经由过程对短期投资计提削价预备和经久投资计提减值预备来反应投资的真实价值,也就是说,期末资产负债表上投资的真正价值应当是账面余额扣除损掉预备后的金额。损掉预备的计提,一方面加强了企业抗拒风险的才能,另一方面也使投资价值更接近于真实价值,避免或削减虚假资产价值对投资者的误导和所产生的盲目投资活动。

  (2)根据投资的不合目标,精确确认投资损益。投资获利是产生投资的根本出发点,一般而言,人们进行投资活动的目标重要有四个: ?为临时闲置资金寻找用武之地;? 应用市价波动获得近期收益;? 控制或影响其他企业;? 为本身供给稳定的原料基地或发卖市场。在上述四种目标中,基于前两种目标的投资大年夜都是为获取近期好处,投资刻日较短,后两种目标的投资则是为了获得长远好处,刻日较长。由此可见,短期投资的目标不在于持有,而是在市价向有利偏向成长时,随时处理其,是以,短期投资损益虽包含持有收益和处理收益,但基于管帐本质重于情势的原则,对于短期投资损益的核算重点在于处理收益上,是以,在企业持有短期投资时代,并收到现金股利时,并不做投资收益处理,而是视同短期投资的收回而直接冲减短期投资成本。然而对于经久投资来说,企业产生经久投资活动主如果出于长远好处推敲,为企业供给长远的现金流入或其他好处,是以,经久投资的目标在于持有而不是随时处理,因而持有收益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除非当投资企业发明持有经久投资已无利可图时,或投资企业因为临盆经营策略产生变革时,投资企业才会处理经久投资。因而,经久投资损益的核算就要分别表现持有损益和处理损益。尤其是企业经久投资对象不合,投资时的市场价格情况不合,企业

  经久投资持有损益的内容也不合。例如,对于经久股权投资来说,持有损益就是投资企业按股权比例所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更改部分(权益法)或被投资单位利润的分派数(成本法)。而对于经久债券投资来说,投资持有损益则是应计利钱扣除相干费用摊销数再扣除溢价摊销数或加上折价摊销数后的余额,。

  (3)分门别类地供给产权投资价值的具体内容。起首,将产权投资根据其影响水等分为控制、合营控制、重大年夜影响和无控制、无合营控制、无重大年夜影响等四种类型,并规定前三种采取权益法核算,最后一种采取成本法核算;其次,对采取权益法核算的经久股权投资,要分别按"股权投资预备"、"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剂"和"股权成本"等明细项目进行核算,以适应了了产权关系、成长产权投资对供给具体的产权投资材料的请求。如许,经由过程管帐核算后,企业报表应用者不仅可以懂得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中所占领的份额,并且还可以懂得到经久股权投资价值的构成项目、更改成果和原因,从而间接控制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本准则的难点

  履行本准则,按照本准则的规范进行管帐核算时,可能在如下几方面产生 艰苦:

  经久投资减值的断定。投资的计价,也即经久投资账面价值的调剂是本准则的核心问题之一,那么,若何客不雅地、公平地评价企业的经久投资价值则是难点之一。按照本准则,投资企业是否对其经久投资计提减值预备,是投资企业对其经久投资将来可收回金额的精确估计而作出的一种职业断定,也就是说,当估计到其经久投资将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计提经久投资减值预备。那么,经久投资将来可收回金额的合理估计就成为计提经久投资减值预备的前提和根据。假如估计不准而盲目计提经久投资减值预备,固然管帐上比较稳健,但影响到投资企业昔时的盈利表示,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则会直接影响其每股红利从而影响其在本钱市场上的形象和股票市价。但若不计提经久投资减值预备,固然报表盈利程度较高,但因为被投资企业可能的财务状况恶化实际已经影响到投资企业将来投资收益的获得,甚至影响到其投资成本的收回,致使投资企业经受投资风险压力,或许使企业受连带影响而走入困境。如许一种两难选择的决定计划须要企业作出职业断定,要否计提?什么时刻计提?计提多大年夜比例?本准则指南只提出了一些对经久投资减值的断定原则,具体若何操作必须由企业自立决定, 这一方面为管帐师提出了进步职业本质的请求,另一方面也为充分发挥管帐师的主不雅能动性供给了空间,当然,也更增长了经久投资减值断定的难度。

  清理股利的计算。精确核算经久投资所产生的投资损益是本准则的又一重点。当经久股权投资采取成本法核算时,企业收到股利或投资分回利润后并不克不及盲目作为投资损益来反应,而是要按照被投资单位在接收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数额去剖断,假如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布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跨越了被投资单位在接收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其跨越部分就不属于利润的分派而

  是投资的返还,即以股利或利润的情势返还本钱,属于"清理股利"的性质,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则是投资的收回,是以,不克不及作为投资收益反应而应冲减投资成本。清理股利概念的提出,并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进行核算,使得投资企业避免了一方面高估利润,把本钱作为利润进行分派,另一方面又高估投资价值,把已经退还而不存在的本钱仍作为投资价值的一部分持续反应在账表上的不合理做法,使企业账表上的投资价值真正代表其真实价值。然则,按照本准则,采取成本法核算的经久投资一般是小额投资,或对被投资企业无重大年夜影响的投资,这种情况下,被投资单位没有司法义务,也没有好处压力去向投资企业供给报表,或向投资方申报其昔时净利润和自接收投资后所创造的累积净利润。如许,投资企业要想于每次收到投资分回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剖断其是否属于投资收益就比较艰苦,也就是说,投资企业必须经常保有其经久股权投资对象的盈利产生情况和利润分派情况,尤其是当经久股权投资项目较多,而又都采取成本法核算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财务信息的获取和积聚就成为投资损益核算是否精确的前提前提,特别是当被投资企业属于非上市企业时,这种材料的获取就有必定的艰苦,从而增长了成本法下投资损益核算的难度。

  一 、 短 期 投 资

  (一)

  短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切实其实定

  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短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付出的全部价款,包含税金、手续费等相干费用。然则,实际付出的价款中所包含的某些股利和利钱,不构成初始投资成本。

  (二)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和利钱(短期投资持有时代的计价)

  对短期投资持有时代的现金股利和利钱,不确认投资收益,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钱"科目标现金股利或利钱除外。

  例:甲公司于 2003 年 3 月 10 日购入乙公司股票,实际付出价款为 302 万元个中,2万元为已宣布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03 年 4 月 10 日,乙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收到上述已宣布分派的现金股利 2 万元。2004 年 2 月 10 日,乙公司宣布分派 2003 年度现金股利,甲公司可获得现金股利 1 万元;乙公司于 2004 年 3 月 1 日分派股利。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3 年 3 月 10 日投资时

  借:短期投资

  3000000

  应收股利

  20000

  贷:银行存款

  3020000

  (2)2003 年 4 月 10 日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股利

  20000

  (3)2004 年 3 月 1 日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短期投资

  10000 ( 三)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是指期末短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反应的价值。我国投资准则请求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取成本与市价孰低。

  1.设置 “短期投资削价预备”科目,作为资产的备抵。

  2.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表示的是净额,即以“短期投资”科目标期末余额减去备抵科目标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反应。

  3.期末,比较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以其较低者作为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在具体计算时应按期末证券市场上的收盘价格作为市价。

  4.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单项投资计算并肯定计提的削价损掉预备。假如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年夜(如占全部短期投资 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本计算并肯定计提的削价损掉预备。

  企业在应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削价预备,假如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年夜(如占全部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本计算并肯定计提的削价预备。

  例 2,甲企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其 2004 年 6 月 30 日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金额如表 7-1。甲企业在 2004 年 6 月 30 日计提短期投资削价预备前,“短期投资削价预备”科目余额为零。

  表 7-1

  单位:元 项

  目 2004 年 6 月 30 日 短期投资—股票 成

  本 市

  价 估计削价(损)益 股票 A 73 200 70 000 (3 200)

  股票 B 64 850 65 000 150 股票 C 719 200 705 000 (14 200)

  股票 D 213 600 215 000 1 400 小计 1 070 850 1 055 000 (15 850)

  短期投资—债券

  B 企业债券 356 500 350 000 (6 500)

  C 企业债券 255 000 260 000 5 000 小计 611 500 610 000 (1 500)

  合计 1 682 350 1 665 000 (17 350)

  甲企业分别按单项投资、投资类别、投资总体计提削价损掉预备:

  按单项投资计提 :

  应提削价预备=3 200+14 200+6 500=23 90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削价预备

  23 900

  贷:短期投资削价预备——股票 A

  3 200 ——B 企业债券

  6 500

  按投资类别计提:

  股票投资应提削价预备=1 070 850-1 055 000=15 850(元)

  债券投资应提削价预备=611 500-610 000=1 50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削价预备 17 350 贷:短期投资削价预备——股票

  15 850 ——债券

  1 500 按投资总体计提:

  应提削价预备=1 682 350-1 665 000=17 35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削价预备

  17 350

  贷:短期投资削价预备

  17 350 假如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大年夜于“短期投资削价预备”科目标贷方余

  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削价损掉预备;假如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小于“短期投资削价预备”科目标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削价预备;假如当期短期投资市价高于成本,应在已计提的削价预备的范围内冲回。

  (四)短期投资的处理

  短期投资的处理,重要指短期投资的出售、让渡等情况,短期投资的损益平日跟着短期投资的处理而实现。也即按照我国投资准则规定,短期投资只在处理时,才确认响应的投资收益。

  处理短期投资时,应按所收到的处理收入与短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具体应用时,需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短期投资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削价预备后的金额。

  2.处理短期投资时,已计提的短期投资削价预备是否应同时结转,视具体情况而定。假如短期投资削价预备按单项投资计提,因为削价预备与单项投资有着直接对应关系,则处理短期投资时可以同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削价预备;在按单项投资计提削价预备的情况下,假如企业在处理短期投资时未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削价预备,也可以在期末时一并调剂。假如短期投资削价预备按投资类别或总体计提,因为削价预备是按单项投资市价涨跌相抵销后的下跌净额计提的,无法将其分摊至每个单项投资,是以,处理短期投资时不应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削价预备,短期投资削价预备待期末时再予以调剂。

  若为部分处理某项短期投资时,且在处理的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削价预备,则应按处理比例响应结转已提的削价预备。

  3.假如在处理短期投资时,已计入应收项目标股利或利钱尚未收回的,还应按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利钱后的金额确认为处理损益。

  4.处理时短期投资投资成本的结转。

  (1)全部处理某项短期投资时,其成本为投资的账面余额。这里的账面余额指初始投资成本或经由调剂后的新的投资成本。个中,新的投资成本是指收到短期投资持有时代形成的现金股利或利钱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以及经久投资划转为短期投资时肯定的成本。

  (2)部分处理某项短期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肯定其处理部分的成本。

  例,承例 2,上述甲企业 2005 年 4 月 5 日出售股票 A 全部股份,所得净收入(扣除相干税费)72 000 元。假设甲企业按单项投资计提削价损掉预备,则甲企业作如下管帐处理:

  借:银行存款

  72 000

  短期投资削价预备——股票 A

  3 200

  贷:短期投资——股票 A

  73 200

  投资收益——出售短期股票

  2 000 二 、 经 久 股 权 投资 资

  (一)经久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切实其实定

  经久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初始投资成本入帐。经久股权投资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经久股权投资时付出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帐面价值,包含税金、手续费等相干费用;不包含为取得经久股权投资所产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1.以现金购入的经久股权投资

  以现金购入的经久股权投资,按实际付出的全部价款(包含付出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干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付出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布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付出的价款减去已宣布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其他方法取得的经久股权投资

  按相干准则和轨制的规定进行管帐处理。

  (二)经久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的实用范围

  经久股权投资根据对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好处。本准则所指的控制包含:

  ①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50%以上的表决权本钱。

  ②投资企业固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50%或以下的表决权本钱,但具有本质控制权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本质控制权,可以经由过程与其他投资者的协定、根据章程或协定、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半成员、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折半以上投票权等方法达到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

  2.合营控制,是指按合同商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本准则所指的合营控制,仅指合营控制实体,不包含合营控制经营、合营控制家当等。合营控制实体,是指由两个或多个企业合营投资建立的实体,该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必须由投资两边或若干方合营决定。

  3.重大年夜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介入决定计划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当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20%或以上至 50%的表决权本钱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年夜影响。此外,固然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20%以下的表决权本钱,但相符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应确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年夜影响:

  ①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②介入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订过程。③向被投资单位派出治理人员。④依附投资企业的技巧材料。⑤其他能足以证实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年夜影响的情况。

  4.无控制、无合营控制且无重大年夜影响,是指除上述三种类型以外的情况。

  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合营控制、重大年夜影响的情况下,应采取权益法核算;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合营控制、无重大年夜影响的情况下,应采取成本法核算。

  (三)成本法的具体核算

  成本法,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办法。

  被投资单位宣布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收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派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布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跨越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经久股权投资”账户金额切实其实定比较复杂,具体作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年夜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调剂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起首将尚未恢复数额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

  在具体处理时,应当分别投资年度和今后年度处理:

  1.投资年度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在我国,昔时实现的红利一般于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是以,平日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昔时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派得来的,故一般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假如投资企业投资昔时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红利分派,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在具体计算时,如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的,

  应当分别计算确认属于投资收益和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不克不及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的,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昔时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昔时投资持有月份/全年代份(12)]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2.投资年度今后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今后年度,投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投资成本,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岁终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岁终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昔时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例,A 公司 2003 年 1 月 1 日以银行存款购入 C 公司有表决权本钱的 10%,并预备经久持有。实际投资成本 110 000 元,采取成本法核算。C 公司于 2003 年 5 月 2 日宣布分派 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 100 000 元。假设 C 公司 2003 年 1 月 1 日股东权益合计为 1 200 000 元,个中股本为 1 000 000 元,未分派利润为 200 000 元;2003 年实现净利润 400 000 元;2004年 5 月 1 日宣布分派现金股利 450 000 元。A 公司的管帐处理如下:

  (1)2003 年 1 月 1 日投资时:

  借:经久股权投资——C 公司

  110 000 贷:银行存款

  110 000 (2)2003 年 5 月 2 日宣布密放 2002 年度的现金股利,属于投资前所获得的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10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C 公司

  100 000 (3)2004 年 5 月 1 日宣布密放现金股利,计算应冲减投资成本和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100 000+450 000)-400 000]×10%-10 000=5 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50 000×10%)-5 000=40 000(元)

  借:应收股利

  45 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40 000

  经久股权投资——C 公司

  5 000 假设上述 C 公司 2004 年 5 月 1 日宣布分派现金股利 350 000 元,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和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下: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100 000+350 000)-400 000]×10%-10 000=-5 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50 000×10%)-(-5 000)=40 000(元)

  借:应收股利

  35 000

  经久股权投资——C 公司

  5 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40 000 假设上述 C 公司于 2004 年 5 月 1 日分派现金股利 300 000 元,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下: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岁终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400 000-投资后至上岁终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 400 000)×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

  10%-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 10 000=-10 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昔时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300 000×10%)-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10 000)=40 000(元)

  借:应收股利

  30 000

  经久股权投资——C 公司

  10 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40 000

  (四)权益法的具体核算

  权益法,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今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更改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剂的办法。

  在权益法下,经久股权投资核算应设置四个三级明细科目,即:

  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

  (损益调剂)

  (股权投资预备)

  在懂得这部分内容时,可从四个三级明细科目入手,控制每个明细科目标涵义及应留意的问题。“投资成本”和“股权投资差额”两个明细科目核算的是投资企业投资时采取权益法核算或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的经济营业事项;“损益调剂”明细科目核算的投资企业采取权益法核算后对被投资单位盈亏和被投资单位宣布现金股利进行管帐处理的经济营业事项;“股权投资预备”明细科目核算的是投资企业采取权益法后对被投资单位本钱公积的更改影响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更改的经济营业事项。

  1.“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

  =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

  2.“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金额切实其实定及股权投资差额核算应留意的问题

  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

  应留意的问题有:股权投资差额应分期平均派销,计入损益。

  ① 合同规定了投资刻日的,按投资刻日摊销

  ② 没有规定投资刻日的,按不跨越 10 年(含 10 年)的刻日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记入“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科目。

  借: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借: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股权投资差额)(借方差额)

  贷: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投资成本)

  或:

  借: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投资成本)

  贷: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贷方差额)

  [例]甲公司于2004年4月1日以480000元投资B企业通俗股,占B企业通俗股的 20%,并对 B 企业有重大年夜影响。甲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对 B 企业的投资,并按 10 年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B 企业 2003 年度所有者权益更改如表:4-3 所示

  日期 项目 金额 2003 年 1 月 1 日 股本 900000

  本钱公积-本钱溢价 100000

  红利公积 100000

  未分派利润 100000

  3 月 20 日 分派现金股利 100000 8 月 1 日 现金增资 200000 12 月 31 日 全年净利润 400000

  个中:1-3 月份净利润 100000 2003 年 12 月 31 日 所有者权益合计 200000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B 企业所有者权益

  =900000+100000+400000+100000-100000+100000

  =1500000(元)

  甲公司应享有 B 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1500000×20%

  =300000(元)

  投资成本与应享有 B 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

  =480000-300000=180000(元)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投资成本)

  48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180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投资成本)

  180000

  (2)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每年摊销 18000 元,2003 年应摊销 13500 元: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135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13500

  在管帐实务中,与追加投资相干的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如下:

  (1)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应根据初次投资、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规定的摊销年限摊销。假如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金额较小,可并入本来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按残剩年限一并摊销。

  [例题]安国公司 2004 年 1 月 1 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甲公司 20%的股份,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为 200 万元,2005 年 1 月 1 日安国公司又从证券市场上购入甲公司 30%的股份,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90 万元。假定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

  安国公司 2005 年股权投资差额摊销=200÷10+90÷10=29(万元)

  借:投资收益

  29

  贷:经久股权投资-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29

  若安国公司将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并入本来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

  安国公司 2005 年股权投资差额摊销=(200-200÷10+90)÷9=30(万元)

  借:投资收益

  30

  贷:经久股权投资--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0

  (2)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追加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跨越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部分,计入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企业应按追加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金额,借记“经久股权投资--××单位(投资成本)”科目,按照尚未摊销完毕的该项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贷记“经久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钱公积-股权投资准”科目。

  假如追加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小于或等于初次投资时产生的尚未摊销完毕

  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以追加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为限冲减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未冲减完毕的部分按规定年限持续摊销。企业应按在追加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金额,借记“经久股权投资--××单位(投资成本)”科目,贷记“经久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

  [例题]安国公司 2003 年 1 月 1 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 20%的股份,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为 100 万元,2004 年 1 月 1 日安国公司又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 30%的股份,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110 万元。假定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

  2004 年 1 月 1 日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100-100÷10=90(万元)

  借: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10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90

  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

  20

  若安国公司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45 万元,安国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004年 1 月 1 日追加投资时:

  借: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45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5

  2004 年摊销股权投资差额=45÷9=5(万元)

  借:投资收益

  5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5

  (3)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假如借方差额是在本来的贷方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范围之内的,肯定把本钱公积冲一部分,留下一个本钱公积就留一个贷方差额。假如借方差额比本来的本钱公积还多,则把本钱公积全冲掉落。残剩的留下一个借方差额。

  [例题]安国公司 2004 年 1 月 1 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丙公司 20%的股份,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为 100 万元,2005 年 1 月 1 日安国公司又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丙公司 30%的股份,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160 万元。假定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

  2005 年 1 月 1 日,安国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经久股权投资-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0

  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

  100

  贷:经久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

  160

  2005 年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借:投资收益

  6

  贷:经久股权投资-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

  若安国公司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60 万元,安国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

  60

  贷:经久股权投资-丙公司(投资成本)

  60

  [例]200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 5800000 元追加投资,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通俗股股票的 30%。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460000 元,假定甲公司初始对乙公司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124000 元,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按 10 年摊销,不推敲其他身分,则甲公司追加投资时有关股权投资时差额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2 年 1 月 1 日追加投资

  借:本钱公积 --股权投资预备

  124000

  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36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460000

  (2)2002 年 12 月 31 日摊销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33600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3600

  3.“损益调剂”明细账金额切实其实定及核算时应留意的问题

  投资企业采取权益法核算后,因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宣布现金股利影响其所有者权益更改,投资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计算的份额经由过程“损益调剂”明细科目核算(但若被投资单位宣布的现金股利属于投资企业投资之前实现的红利,则投资企业应经由过程“投资成本”明细科目核算。

  (1)被投资单位产生盈利:

  借: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损益调剂)

  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产生吃亏:

  借:投资收益

  贷: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损益调剂)

  (3)被投资单位宣布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损益调剂)

  或:借:应收股利

  贷: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投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布的现金股利属于投资企业投资之前实现的红利)

  [例]甲企业于 2002 年 1 月 2 日以现金 900000 元向 H 企业进行经久投资,甲企业的投资占 H企业有表决权本钱的70%。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H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相等。2002年 H 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 550000 元。2003 年 2 月宣布分派现金股利 350000 元。2003 年 H企业全年净吃亏 2100000 元。2004 年 H 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 850000 元,假定不推敲相干税费,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借: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投资成本)

  90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0

  (2)2002 年 12 月 31 日确认投资收益

  借: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损益调剂)(550000×70%)385000

  贷:投资收益 --股权投资收益

  385000

  2002 岁终经久股权投资企业 H 企业科目标账面余额 900000+385000=1285000(元)

  (3)2003 年宣布分派股利:

  借:应收股利--H 企业

  (350000×70%)

  245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损益调剂)

  245000

  宣布分派股利后“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科目标账面余额为

  =1285000-245000=104000(元)

  (4)2003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吃亏

  可削减“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账面余额为 104000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损掉

  1040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损益调剂)

  1040000

  (5)2004 年 12 月 31 日

  可恢复“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科目标账面价值=850000×70%-430000=165000(元)

  借:经久股权投资--H 企业(损益调剂)

  165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165000

  假如被投资单位 H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数额只有 10 万,按 70%计算,只有 7 万。43 万-7 万=36 万。是以投资企业不克不及对损益调剂作分录。

  应留意的问题有:

  在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时,应扣除不克不及由投资企业享有的净利润部分。如中外合伙经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可以提取必定比例的职工嘉奖及福利基金,提取后就转入流动负债,不再是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是以,投资单位不克不及对此进行损益调剂。

  [例]甲公司及外商投资企业,并且是 A 公司的子公司,A 公司的投资占甲公司股份的 60%,甲公司 2002 年实现净利润 50 万。按公司章程规定,应按净利润的 5%计提职工嘉奖及福利基金。A 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经久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剂)

  285000

  贷:损益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285000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净吃亏,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有其他额外的义务(如供给担保)以外,一般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假如今后各期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跨越未确认的吃亏分担额今后,按跨越未确认的吃亏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产生吃亏,就是在经久股权投资 xx 公司损益调剂明细科目在贷方作记录。

  4.“股权投资预备”明细科目

  这个明细科目核算的是被投资单位本钱公积的更改影响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更改,投资单位按持股比例调剂的数额。

  借: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股权投资预备)

  贷: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

  若将经久股权投资出售,则应将“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科目金额转入“本钱公积-其他本钱公积”科目。

  [例]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占乙公司本钱的 70%。2002 年 12 月乙公司接收其他单位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为 12 万元。估计应用年限为 4 年,估计净残值为零。乙公司 2005年 12 月出售该设备,收入为 6 万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实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接收捐赠设备价值一次性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乙公司积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 500 万元。除上述接收捐赠设备须要接收纳税调剂外,无其他纳税调剂事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2002 年接收捐赠设备

  借:固定资产

  200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

  200000

  2002 年度应交所得税

  (500+20)×33%=117.6(万元)。个中,接收捐赠资产价值应交的所得税为 6.6 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

  200000

  所得税

  (1716000-66000)16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716000

  本钱公积--接收捐赠非现金资产预备(200000-66000)134000

  2005 年出售该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0

  累计折旧

  1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10000

  借:本钱公积--接收捐赠非现金资产预备 134000

  贷:本钱公积----其他本钱公积

  134000

  (2)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2002 年乙公司接收捐赠设备

  借: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预备)

  93800

  贷: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

  93800

  2005 年乙公司处理接收捐赠设备

  甲公司不进行账务处理

  5.其他应留意的问题

  投资企业投资后,因被投资企业的各类原因,如管帐政策变革、管帐缺点等,按照管帐政策变革、管帐估计变革和管帐缺点更正的规定而调剂前期留存收益的,投资企业也应按相干时代的持股比例计算调剂留存收益,经由过程“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损益调剂)”明细科目核算;假如被投资单位调剂前期本钱公积的,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持股比例调剂本钱公积,经由过程“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股权投资预备)”明细科目和“本钱公积――股权投资预备”明细科目核算。假如被投资单位的上述变革产生于投资前,并将累积影响数调剂投资前留存收益的,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持股比例调“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投资成本)”科目和“经久股权投资――XX 公司(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标金额。

  假如在投资后被投资单位仅就所有者权益各项目所作调剂,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更,则经久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此时涉及明细科目标,在经久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中应作响应调剂。

  (五)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1.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投资企业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降低,或其他原因,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合营控制和重大年夜影响时,应终止采取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基来源基本则如下:

  (1)在中断权益法时,按经久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2)与该项经久股权投资有关的本钱公积预备项目,不作任何处理。来由是,当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时,不视其为股权的处理行动。

  (3)厥后,被投资单位宣布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属于已记入经久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成本。

  例,甲公司 2002 年对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注册本钱的 20%。乙公司的其他股份分别由其他四个企业平均持有。甲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对乙公司的投资,至 200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账面价值为 300 万元,个中,投资成本 200 万元,损益调剂 100 万元。2004年 1 月 5 日,乙公司的股东之一 A 企业收购了除甲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对乙公司的股份,同时以 160 万元收购了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的 50%。自此,A 企业持有乙公司 90%的股份,并控制乙公司。甲公司持有乙公司 10%的股份,并掉去影响力。为此,甲公司改按成本法核算。2004 年 3 月 1 日,乙公司宣布分派 2003 年度的现金股利,甲公司可获得现金股利 30万元。甲公司的管帐处理如下:

  (1)出售 10%股份 借:银行存款

  1 60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 000 000 ——乙公司(损益调剂)

  500 000

  投资收益

  100 000 (2)出售部分股权后投资的账面价值=3 000 000-1 500 000=1 500 000(元)

  新的投资成本=1 500 000(元)

  借: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

  1 50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 000 000 ——乙公司(损益调剂)

  500 000 (3)2004 年 3 月 1 日,乙公司分派 2003 年度的现金股利,甲公司可获得现金股利 30万元,因为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属于甲公司采取成本法前实现净利润的分派额,该部分分派额已计入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以,甲公司应作为冲减投资账面价值处理。

  借:应收股利

  30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乙公司

  300 000 2、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投资企业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长,或其他原因,而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合营控制和重大年夜影响时,应终止采取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

  投资企业在中断成本法时,按追溯调剂后经久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此为基本计算追加投资后的股权投资差额,并在此基本上计算新的投资成本。

  例,A 企业于 2003 年 1 月 2 日以 520 000 元购入 B 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 10%,另付出 2 000 元税费等相干费用,A 企业采取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3 年 5 月 2 日 B 企业宣布分派现金股利。A 企业可获得现金股利 40 000 元。2004 年 1 月 2 日 A 企业再以 1 800 000元购入 B 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 25%,另付出 9 000 元税费等相干费用。至此持股比例达35%,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假如 2003 年 1 月 1 日 B 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 4 500 000元,分派的现金股利为 400 000 元;2003 年度净利润为 600 000 元;2004 年度净利润为 300 000 元。A 企业和 B 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33%,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不推敲追溯调剂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A 企业的管帐处理如下:

  (1)2003 年 1 月 2 日投资时: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520 000+2 000)522 000

  贷:银行存款

  522 000

  (2)2003 年宣布分派股利:

  借:应收股利

  4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

  40 000

  (3)2004 年 1 月 2 日再次投资时:

  第一,对原按成本法核算的对 B 企业投资采取追溯调剂法,调剂原投资的账面价值:

  2003 年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522 000-(4 500 000×10%)=72 000(元)

  2003 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72 000÷10=7 200(元)

  2003 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 000×10%=60 000(元)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60 000-7 200=52 800(元)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投资成本)(522 000-40 000-72 000)

  410 000

  ——B 企业(股权投资差额)(72 000-7 200)

  64 800

  ——B 企业(损益调剂)

  6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

  482 000

  利润分派——未分派利润

  52 800 第二,追加投资时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投资成本)(1 800 000+9 000)

  1 809 000

  贷:银行存款

  1 809 000 (1)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投资成本)

  60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损益调剂)

  60 000 (注: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而使经久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并进行追溯调剂时,因追溯调剂产生的损益调剂金额转入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追加投资股权投资差额=1 809 000-(4 500 000-400 000+600 000)×25%=1 809 000-1 175 000=634 000(元)

  借: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634 0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投资成本)

  634 000

  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因为 2003 已经摊销了 1 年,原股权投资差额尚可 摊销年限为 9 年;追加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摊销。

  则 2004 年应摊销额=64 800÷9+634 000÷10=70 600(元)

  (注:投资企业因为追加投资而使经久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按追溯调剂后股权投资差额的余额(借方差额),与追加投资时形成的新的股权投资差额(借方差额)应按次分别计算,分别摊销。)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70 600

  贷:经久股权投资——B 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70 600

  我们可以看到: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的初始投资成本=410 000+60 000+1 809 000=2 279 000(元)

  (注:不包含股权投资差额 64 800)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新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2 279 000)-股权投资差额(634 000)=1 645 000(元)

  A 企业应享有 B 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

  相关热词搜索:

  指导

  投资

  学习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