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休闲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1 2.1 城郊休闲旅游的定义
首先看看对休闲旅游的定义,目前还莫衷一是。程遂营认为“休闲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或一种旅游产品一个旅游行业,相对于观光旅游来说,休闲旅游是层次较高、对产品要求较严、顾客花费较多、更有益于游客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 。这一定义概括出休闲旅游的四个基本特征。刘丽丽从出游目的、距离和时间方面对休闲旅游进行了操作性定义“旅游者为了休息、消遣、度假、健身、娱乐等目的、离开居住地 10 公里以上,到异地停留6小时以上,不超过24小时(一日游),或停留24小时以上,最长不超过 12 个月(旅游者)的活动” [2] 。王艳平认为休闲旅游只是“休闲”与“旅游”的组合说法,不必再对其“画圈定核”(设计一个概念)
[3] 。
因此本文对城郊休闲旅游不作描述性定义,只指出城郊休闲旅游就是发生在城市郊区的休闲类旅游活动,与观光旅游相对。但是,城郊的过渡色彩使其没有明显的城乡界限,既有沿公路分布的带状建成区(城市生活方式),也有传统的农村地区。城郊休闲旅游还包括一部分都市化的休闲旅游活动,如城郊的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村等。在客源市场方面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从区域角度上来说,客源市场以车程在一小时左右的城市居民为主。同时,新休假制度调整后的假期比较分散,客观上促成了旅游流的分散,使居民旅游出行的半径相对缩小 [4] 。因此,城郊休闲旅游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首选。二是从客源组织方式上看,旅游者在进行城郊休闲旅游的时候,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团体形式的出游比例逐渐下降。三是从消费水平上看,消费水平偏向于中低档,以工薪阶层、学生和老人为主,高档消费占得份额较小。
2 2.2 城郊休闲旅游的特点
城郊休闲旅游的特点,一是休闲。这是休闲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本质区别。旅游者在休闲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够使身体得到放松,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使平日紧张的精神得到解压,获得心理的享受。旅游者不仅重视旅游的结果,更注重在旅游过程中的收获和体悟。二是提升素质。休闲旅游还可以让旅游者在旅游中体验不同的文化,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沟通中,开阔视野,获得知识方面的拓宽 [5] 。
另外,休闲旅游能够引导人们在和人文自然资源的接触中,获得心灵上的解放,提升思想层次,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三是具有可持续性。旅游者在休闲旅游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应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传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保持旅游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休闲旅游也提倡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人们外出旅游的趋势已经从中长途的旅游转变为近距离城郊休闲旅游,出游目的也从传统的观光浏览、探亲访友、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向发展个性、陶冶生活情趣、体验人生快乐的休闲旅游过渡 [6] 。旅游者在旅行距离和旅游目的上的变化造就了城郊休闲旅游:在闲暇时间内,人们出于放松休闲、追求和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动机,发生在城市郊区的娱乐、游憩、度假、健身等休闲类旅游活动。人们希望在轻松、愉快、舒适的环境中从事各种自己喜欢的活动以达到修身养性、恢复体力、创造新的生活的目的。因此城郊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消费的主流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城郊休闲旅游发展条件的 SWOT 分析
2.3.1 SWOT 分析法
SWO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 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是被广泛应用的企业竞争态势分析工具,即通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挑战进行综合客观的分析评价,建立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其中强势和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或组织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机会和挑战分析主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或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
2.3.2 SWOT 分析法对城郊休闲旅游发展条件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来,运用 SWOT 分析法,得出城郊休闲旅游发展条件的应用实例越来越多。它作为城郊休闲旅游发展中的基础分析工作,对城郊休闲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力图用 SWOT 分析法(详见第三章),分析龙池城郊休闲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促进龙池城郊休闲旅游健康可
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城郊 理论基础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