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 年 级(上)课程纲要
设计教师:王丽
白山前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道德与法制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材来源:人教版 适用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
36 学时
日
期:2019 年 9 月
一、
课程背景 1、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本学期使用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道法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目标 1. 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 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 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 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 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
课程内容 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二单 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 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 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文
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 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教师首先自己要,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机构、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了解自己受到哪些加法律的保护,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决心和毅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 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四、 课时分配:
周次 日
期 教
学
进
度 节
次 备注 1 9.2—9.8 第一单元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3
2 9.9—9.15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 中秋节 3 9.16—9.22 2、宪法是根本法 3
4 9.23—9.28 2、宪法是根本法 3
5 9.29—10.6 第二单元 3、公民意味着什么 2 国庆节 6 10.8—10.13 3、公民意味着什么 3
7 10.14—10.20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8 10.21—10.27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9 10.28—11.3 第三单元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0 11.4—11.10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1 11.11—11.17 6、人民代表为人民 3
12 11.18—11.24 6、人民代表为人民 3
13 11.25—12.1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3
14 12.2—12.8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3
15 12.9—12.15 第三单元 8、我们受特殊保护 3
16 12.16—12.22 8、我们受特殊保护 3
17 12.23—12.29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3
18 12.30—1.5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2 元旦 19 1.6——1.12 期末复习 3
20 1.13——1.17 期末复习 3
课程实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 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 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五、课程评价
1、针对知识目标的评价 学生能够积极回答课堂问题;完成课堂作业和探究作业等。教师多采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2.针对技能目标的评价 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单元或阶段测试、期末考试中,合理使用口头提问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针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评价 对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大限度上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
六 、 所需条件
1.义务教育教科书 2018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课本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3.课件及有关教学视频
相关热词搜索: 道法 纲要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