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钢筋的材质要求 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并同时应进行见证试验。钢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清除出场,严禁使用。
1)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应符合热扎钢筋主要性能的要求。
2)每批钢筋均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在使用前,应分批进行以下钢筋机械试验:
①钢筋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取样的重量不大于 60kg; ②根据厂家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③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中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含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和一个冷弯试验,如一组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监理工程师规定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产品。
3)水工结构非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得使用冷拉钢筋。
2、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⑴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⑵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 2)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
3)钢筋加工的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数值。
圆钢筋制成箍筋,其末端弯钩长度 箍筋直径 受力钢筋直径(㎜)
<25 28~40 5~10 75 90 12 90 105
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 顺序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
1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偏差 ±10 2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5
3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厂房构件 ±20 大体积混凝土 ±30 4 钢筋转角的偏差 3 ⑶钢筋的弯钩弯折加工应符合SDJ202-82第3.2.2~第3.2.4条的规定。
⑷钢筋焊接和钢筋绑扎应按 GB50204-92 第四节和第五节的规定,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
⑸钢筋接头: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范围:Ⅰ级钢筋不小于 25d,Ⅱ级钢筋不小于 35d(d 为钢筋直径)。钢筋的焊接采用搭叠式电弧焊接,钢筋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在搭接范围内轴线一致以减少偏心。搭接时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 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 10d。
钢筋骨架的拼装:用焊接的方法拼接骨架时,应用样板严格控制骨架位置。骨架的施焊顺序,宜由骨架的中间到两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并应先焊下部后焊上部,每条焊缝应一次成活,相邻的焊缝应分区对称地跳焊,不可顺方向连续施焊。
⑹在支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盖板时,应先在模板内制成平面骨架,制作钢筋骨架时,须焊扎坚固。多层钢筋焊接时,可采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平面骨架,焊接缝设在弯起钢筋
的弯起点处。如斜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应在中间部分适当增加短段焊接,以便有效地固定各层主钢筋。
⑺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错开放置适当数量的胶凝材料垫块、混凝土垫块或钢筋头垫块,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
3、钢筋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①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不得进行加工制作。
②采用调直机或卷扬机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得超过 3%,Ⅱ、Ⅲ级钢筋不得超过 1%。
③按施工图纸认真计算下料长度,填写钢筋配料单。
④现场安装时,水平、竖向钢筋排列位置要准确。
⑤混凝土浇筑时,严禁碰撞钢筋,并设专人观察钢筋,如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⑥模板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污染钢筋。
相关热词搜索: 钢筋 工程施工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