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校园优化经验总结

校园优化经验总结

时间:2025-08-01 09:37:33 浏览次数:

 池州校园优化入门操作手册

  校园优化工作是省公司下达到地市分公司的年度必做专项任务,也是移动及光网“双提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年,校园优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变动很大,新老交替频繁,对于新手,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校园优化工作呢?池州分公司在本次校园优化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校园优化新手实现快速入门制定出一部校园优化入门操作手册,希望会对今后的校园优化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校园优化工作主要有 3 个部分,一是 DTCQT 对标测试、优化,二是校园楼宇信息收集及入库,三是校园基站负荷评估和优化。下面逐一介绍。

 一、校园 DTCQT 对标测试、优化 (一)测试目标 本项工作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现场测试的方式,真实模拟现场用户的语音、上网感知;二是通过测试,对标竞争对手,发现优势,寻找差距;三是通过现场测试,发现本网存在的问题,输出方案,解决问题。

 (二)测试场景 DTCQT 工作场景分为场外和场内。场外 DT 工作就是测试终端搭载交通工具,在校园可通行道路上边行边测。通过校园内 DT 拉网测试,主要用于发现弱覆盖、过远覆盖、切换失败、掉话等影响用户通话(包括高清语音)的异常事件,并针对性开展优化工作。2018 年校园优化场外 DT 的测试的主要业务是 C 网语音和 L网 PBM 业务对标。场内 CQT 工作主要由优化人员携带测试设备进入楼宇内完成,2018 年的 CQT 测试任务是 C 网语音、VOLTE 业务对标移动、PBM 业务对标移动。

 (三)测试任务配置 本次 C 网语音测试设备是搭载鼎利公司 walktour 测试软件的测试手机。测试任务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 1.语音测试任务配置详图

 Volte 业务和 PBM 对标移动,由鼎利公司提供的 RCU 3.0 设备完成。设备如图 2 所示,RCU 设备测试任务具体配置不详细描述,可问询 DT 测试专业人员。下面简单介绍 RCU 3.0 设备及工作原理。

  图 2.RCU 3.0 设备

 1.RCU 3.0 设备简介 RCU 3.0 设备是鼎利公司开发、研制的具备多网络、多制式、并发任务的移

 动网业务测试终端。RCU 3.0 设备内置支持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天线,并提供测试卡卡槽,可满足 C 网语音、C 网数据、L 网 volte 语音、L 网数据等不同需求的测试要求,并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运营商。从功能上说,RCU 3.0 设备就是多个测试手机的集成体。

 2.RCU 3.0 设备工作原理 RCU 3.0 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设备在平台注册,并纳入统一管理,然后再平台上对设备各测试端口进行测试任务配置,并下发测试任务到联网的RCU 3.0 设备各端口,由 RCU 3.0 设备完成测试任务自动加载,最后测试人员将RCU 3.0 设备装车或自行携带开展测试,并通过平台管理各端口的测试状态(开启或停止),完成测试任务的实时监控,并记录测试 LOG。

 (四)测试指标和图层输出 测试指标分 C 网和 L 网两类,其中 C 网指标主要有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L 网 PBM 业务指标主要有覆盖率、平均速率、速率优良率,L 网 VOLTE 业务指标类似于 C 网指标,主要有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MOS 值、呼叫时延等。

 测试指标的来源是测试LOG,LOG一是由测试手机直接连数据线导出到电脑,二是由 Pilot Fleet Unify Analyzer 软件连接 RCU 平台,查询并完成 LOG 导出到电脑。下面简介 Pilot Fleet Unify Analyzer(简称 fleet)导出 LOG 到个人电脑的步骤。

 1.fleet 数据导出 首先使用个人账号完成登录。如图 3 所示。

  图 3.fleet 软件登录

 然后根据设备名称、时间以及运营商信息,进行 LOG 查询和导出。

 2.Pioneer 报表输出 完成 LOG 导出后,使用鼎利公司 pioneer 分析软件,对 LOG 进行导入,并选择合适的模板,进行测试指标输出。下面简介运用 pioneer 软件完成指标输出过程。

 首先打开 pioneer 软件并进行 log 的导入,如图 4。

  图 4. pioneer 软件 LOG 导入

 以电信 VOLTE 业务指标输出为例,首先导入对应的 LOG,然后选择“中国

 电信 VOLTE 测试评估模板”,点击“完成”,进行指标输出。软件按钮选择见图5。

 图 5.pioneer 软件输出报表步骤

 输出的报表里含有所需指标,只要把指标对应黏贴即可。

 3.按时间进行 LOG 切割 使用 RCU 3.0 设备进行室内 CQT 时,设备不会按楼宇进行 LOG 的自动分割,需测试人员记录测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使用 pioneer 软件按时间进行LOG 切割,而后再输出分割后 LOG 的指标。LOG 切割步骤如图 6-8。

  图 6. pioneer 软件的数据分割功能调用

  图 7.LOG 导入、选定及分割

 图 8. 设置开始和结束时间对 LOG 按时间切割 4.图层输出 DT 测试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根据测试图层来发现问题点。下面简介使用pioneer 软件来输出室外测试图层。我们先说图例设置。

 (1)图例设置 因为专项优化报告中对图层的颜色和阈值有标准化要求,所以我们输出图层前,要进行图例标准化设置。首先从 LOG 中打开 RSRP 图层,如图 9 所示。

 图 9.打开图层

 然后双击“RSRP”,弹出窗口进行图例阈值和颜色的标准化设置。如图 10。

 图 10.图例中阈值和颜色的标准化设置

 这样,RSRP 图层就按照标准化要求设置好了。这时候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如何从整片图层中抠出某所学校的图层?下面介绍如何定义区域。

 (2)定义区域 这里的“区域”,就是学校的范围。参照 pioneer 软件自带的百度或者谷歌地图,对校园区域进行抠图,输出区域 zdf 文件。如图 11-12 所示。

 图 11.选定“自定义区域”

 图 12.在地图上根据学校位置刻画“区域”

 图 13.导出单独区域

  图 14.保存为 zdf 文件

 (3)按区域文件分割 LOG 类似于上面讲的按时间分割 LOG,首先使用菜单项里面的工具“合并/分割数据”,如图 15。

 图 15. LOG 分割功能

 然后导入原始 LOG,选择“分割”,并勾选“按区域分割”功能选项,导入已生成的区域文件,点击 ok,就实现了按区域分割 LOG。如图 16。

  图 16.按区域分割 log 示意图

 (4)分割后图层输出 找到分割后的 LOG 并打开,按照标准化图例设置,截取所需图层即可。

 (五)DTCQT 优化 1.优化目标 优化工作需要结合测试指标和已输出图层,主要针对呼叫失败次数多、掉话次数多、覆盖差、上网速率低的楼宇,以及覆盖差、异常事件多的室外路段进行分析、优化或规划,逐步完善网络覆盖,增强网络容量,提升用户体验。

 2.优化步骤 (1)问题输出 针对 DTCQT 测试中发现的覆盖弱、掉线次数多、呼叫失败多、网速慢等异常事件或异常图层,逐一按类别进行问题罗列。

 (2)优化实施 主要优化手段有射频优化、参数优化等,需结合网络拓扑、测试 LOG 逐一分析,并输出优化方案,完成优化实施。

 (3)优化后复测 优化动作实施后,需安排现场复测、指标或图层输出,以验证优化效果。

 (六)输出规划 经过多轮优化工作确实无法解决的异常问题,需考虑通过规划、建设的方式进行解决,即输出宏站或室分规划。可参照优化模板要求,填写相应的规划表。

 二、校园楼宇信息收集及入库 2018 年校园优化工作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新增了校园楼宇库摸排工作,该项工作与 DTCQT 测试工作同步进行。

 楼宇库摸排主要收集的数据有:楼宇名称、楼宇经纬度、楼宇层数。完成数据收集后,需根据网格和楼宇库模板填写,并完成校园楼宇信息导入网优平台楼宇库。附件 2 是根据摸排情况建立的 3 所高校的楼宇库。

 附件2:网格和楼宇库模版0712.xlsx

 三、校园基站负荷评估和优化 2017 年以来安徽校园区域不限量套餐推出,以及校园天翼用户的迅猛增长,给校园的 4G 基站负荷带来不小的冲击。网元数量不断增加,基站负荷与日俱增,用户反映 4G 上网速率变慢,是当前校园区域 4G 网络的真实写照。如何支撑校园

 不限量业务发展、打赢校园营销格局之战,校园 4G 基站负荷常态化分析是个利器。本次校园优化主要是针对 L 网室分进行负荷分析。

 (一)分析对象 本次负荷分析的对象是校园区域有 4G 室分覆盖的楼宇。楼宇是否覆盖 4G 室分,是基于网优平台室分基础数据库的,根据楼宇摸排情况逐一确认。

 (二)关键字段 一旦确定某栋楼已覆盖室分,需参照室分基础库,确定室分类型(是否新型室分)、以及 RRU 个数,RRU 是否可以进行 AB 口分裂,RRU 已使用的端口,RRU端口对应的逻辑小区信息,如 enodBid、cellid、扇区中文名信息。另外,需填写覆盖楼层信息。

 室分类型可以结合专业网管和室分基础库确定;RRU 个数是基于室分基础库的;RRU 是否可以进行 AB 口分裂,要参考室分设计方案,确定 B 口是否可用;RRU 已使用的端口和逻辑小区信息,需参考专业网管的配置和 L 网扇区库;覆盖楼层信息,基于室分基础库。

 (三)指标评估 目前 4G 网络负荷评估主要基于 3 个指标,分别是忙时下行 PRB 利用率、忙时 RRC 平均用户数、忙时流量,这 3 个指标通过 4G 专业网管提取。本次负荷评估基于的是一周内周一至周五的小区忙时下行 PRB 利用率,一周内有 3 天忙时下行 PRB 利用率大于 70%的小区,定义为校园高负荷小区,需对应开展优化扩容。下面简介专业网管提取小区负荷类指标的方法:

 登录中兴 4G 专业网管,找到菜单项性能-->查询模板管理,如图 17。

  图 17.专业网管查询指标路径 在“历史性能查询模板”里找到 GC_xuqiankun 建立的“校园流量监控-池州”模板。如图 18。

 图 18.校园流量监控-池州模板路径

 查询指标/计数器中,点击忙时统计,过滤算法的“下行 PRB 平均利用率”中设置为“忙时最大值”。如图 19。

  图 19. prb 下行利用率忙时最大值设置

 查询对象选择所有网元,汇总粒度是“小区”。如图 20。

 图 20. 查询对象设置 查询时间设置里,查询粒度选“天忙时”,查询时间选择 6 月份任意一周,有效时段选 0-24 小时。如图 21。

  图 21.查询时间设置

 最后点击确认键就查询到了池州所有小区的指标,通过与需评估小区进行匹配,就输出了特定校园 L 网室分小区一周内负荷类指标。以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输出指标如图 22。

 图 22.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L 网室分负荷分析表

 (四)负荷优化 经过评估后,对于负荷确实高的高负荷小区,按照先优化、后扩容的思路,开展负荷优化工作。常见的优化方案是同覆盖小区间负荷均衡和射频优化控制覆盖,中兴设备目前的负荷均衡算法时基于下行 PRB 利用率的负荷均衡,加载算法后均衡效果明显,射频优化后负荷仍然高的考虑覆盖方向新建室外站或楼宇室分

 分流负荷。

 常见的扩容手段有 AB 口分裂扩容、增加异频设备扩容、室分分层覆盖扩容、新型室分替换扩容。AB 口分裂不需要增加设备,最为经济快捷。增加异频设备的方法较为快捷,但需要做好扩容指标观察和负荷再均衡工作。室分分层扩容需改造室分,建设投入较大,但后期扩容潜力大。新型室分替换传统室分扩容是一种颠覆性的扩容方案,容量往往是 5 倍以上的增长,但是资金投入也最大。

 负荷分析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高负荷小区需滚动输出,不断更新,同时优化方案需及时执行,才能更好保障校园 4G 用户体验。

 四、 结语 本文从 2018 年池州校园优化的实际经验出发,总结提炼了校园优化中的几个重点工作,较为详实地介绍了如何开展校园优化 DTCQT 测试,以及测试指标、路测图层的输出方法,并对校园楼宇库信息收集和建立、校园 L 网室分负荷分析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希冀对入门校园专项优化工作有一定指导性作用,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相关热词搜索: 优化 经验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