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从教十余年来,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的令我感动,有的令我气愤,有的令我无奈,总之是这些学生让我尝遍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也许我该庆幸,为自己生命的丰富,生活的多彩,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至今仍然令我耿耿于怀。那是个我带了三年的学生,在高一高二我觉得他一直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腼腆的笑容,上课时都会认真听讲,不时还会做出一些可爱的表情来示意老师自己的各种感受,我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样的学生,和老师默契的交流与配合。
时间静静地流淌,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高三,任何事不可避免的有了些许变化,文理分班,老师重新分配,不过还好,我仍然教他,不过不知不觉间我觉得他有了些变化,先开始是总爱低头,不再在课堂上会心的笑,然后慢慢发展,讲课时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思绪好像也不在课堂上,爱发呆,爱跑神,不再问问题,可因为是第一年带高三,我每天总是忙于备课,准备教案,批改作业,忽略了这些明显的变化,结果终于有一天爆发了我们之间强烈的一场冲突。
那是上午的第三节课,刚开始上课,我说了一下教学任务,然后订正上次作业中学生出错较多的诗歌鉴赏题,我为学生讲解了诗歌的大意,指出了存在的错误,然后总结了做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了检验一下听课的效果.我让学生当堂改正,很多同学都拿着笔订正起来,我也准备从讲台上下来,看看同学们答题的大致情况,“我不会.”忽然一个很响亮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我瞪着眼睛看到他在座位上大大拉拉
的坐着,“哦,没听清吗,我再说一遍”我又讲解了一遍,想着这次应该会了吧,可是他不仅没有动笔改正,反而把头抬得高高的说“我还是不会。”我在一瞬间觉得自己要呆掉了,因为在自己的印象里他一直是好学生,一直很配合老师,我不知道他今天是怎么了,没完没了,这时班里很安静,也许都在看老师该如何收场,我觉得自己的怒气在一点一点的累积,我觉得自己的身体也在不自觉的摇晃,因为三年来,这个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的乖巧听话,几乎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情况,我虽然极力想克制自己,但还是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音量大了许多,“你不会,为什么你不会,我不是讲的很清楚吗?你在听课吗?为什么每个同学都在写,你却没事干?不会你怎么不问?是不是觉得自己学的挺好的,就什么都不在话下了,我告诉你,差的远呢。”我说这些话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的到了他的身边,我狠狠的盯着他,“太令我失望了,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过分,不会不会,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你要会了才怪”我近乎是声嘶力竭的喊着,同时眼泪不自觉地留下来,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委屈,课堂上很安静,每个同学的头都低着,可我分明还是看到了他眼中的不屑。都不知道那一堂课是怎样结束的,只记住了当时的气愤与伤心,虽然最后他向我道了歉,但我仍无法释怀。我不知道他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问题,也不知道问什么他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他的事让我一直在思索,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是帮助学生取得高分吗?还是教会他们如何处理自己多变的情绪,虽然自己做的也不好,但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向来觉得在传道的同时,更兼
有一份责任引导生好好地成长,处理好自己成长路上的一些烦恼,学会用积极的情绪来调动自己,可能在繁忙的学习当中,学生不仅仅需要高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更需要老师热情的关怀,真情的沟通,特别是在关键的时期,比如临近考试,高三的冲刺阶段,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与释放,学生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焦虑,我们老师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多给予他们关爱,也许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会让他们的情绪乐观起来,积极起来,也或许根本不需要我们说什么,只要做个忠实的听众,那么学生的心理也会一片温暖吧,但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能做到,现在想想我应该感谢他,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贫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不仅能传授学生渊博的知识,也能成为他们情绪的调解员。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身心的放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