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 50 套环保焚烧炉零件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 陕西西车邦华铁路轨道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许方宜
联系人 刘旭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区 22 路国铁院 联系电话 17392696777 传真 / 邮政编码 721306 建设地点 宝鸡市高新区 22 路国铁院 立项审批部门 宝鸡高新区经济发展局 批准文号 2020-610361-31-03-027131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3484 机械零部件加工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6.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6.5%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 2020 年 7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概述 1、项目由来 陕西西车邦华铁路轨道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主要从事铁路工程机械、养路机械、冶金车辆及轨道车辆、环保设备等机械配件的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由于企业发展需要,经过市场调研,陕西西车邦华铁路轨道有限公司拟投资 100 万元在宝鸡市高新区 22 路国铁院租赁厂房新建环保焚烧炉零件生产线项目,形成年加工 50 套环保焚烧炉零件的生产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 12000m 2 ,预计 2020 年 8 月投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 44 号)、以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二十四、专用设备制造业,70 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中“其他(仅切割组装除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此,陕西西车邦华铁路轨道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2 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研读了有关政策与技术文件,收集了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资料,通过综合整理和认真分析研究,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⑴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金属制品加工制造业,根据国家发改委 2019 年第 2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允许类;且根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本项目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2020 年 5 月,宝鸡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给建设单位发放了《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项目代码 2020-610361-31-03-027131),同意项目备案,符合地方政策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⑵选址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厂址位于宝鸡市高新区 22 路国铁院,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军事设施、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给水由当地供水网提供,供电由当地电网提供,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建设单位租用宝鸡国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车间厂房进行生产(租赁合同见附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宝高新地规(2015)09 号,详见附件),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8 号)”中规定的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项目,符合用地要求。
本项目东临宝鸡春隆模具有限公司、南面和西面均临宝鸡浙宁钢构有限公司,北临宝鸡鑫华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所在地周边 200m 范围内无村庄、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在采取设计及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不会破坏区域环境质量。本项目严格实行环保要求,主要污染物能达标排放,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⑶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详见表 1。
3 表 表 1
项目与主要规划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名称 规划内容 与本项目相符性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 S )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本项目下料和机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烟尘分别采用移动式收尘装置、焊接烟尘净化器的措施来减缓其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经估算,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一、加快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使用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重点区域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3%)。玻璃行业全面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二、严格控制工业炉窑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无组织排放,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密闭、封闭等有效措施,有效提高废气收集率,产尘点及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三、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落实《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进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焦化等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
本项目工业炉窑类型为电加热炉,属清洁能源。项目原材料为钢材和型材,物料在储存、输送过程中无粉尘产生;热处理过程中无烟粉尘排放。本项目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属于重点治理的行业对象。
《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 (修订版)
一、稳步推进清洁供暖。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供暖(包括地热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太阳能供暖、工业余热供暖等)。
二、关中核心防治区域(见陕政办发〔2015〕23号)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项目。三、关中地区严禁新增焦化、水泥、铸造、钢铁、电解铝和平板玻璃等产能。
本项目办公区采用空调供暖。本项目属于金属制品加工制造业,不属于石化、煤化、焦化、水泥、铸造、钢铁、电解铝和平板玻璃等政策禁止建设的项目。
《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重污染“10+3”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 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十类和皂素、冶金、果汁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本项目不属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类和皂素、冶金、果汁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符合标准要求。
4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
一、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和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利用。整村推进农村居民、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燃煤(薪)的清洁能源替代,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二、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市区和县城已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设施。对现有燃煤设施,由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限期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本项目位于宝鸡市高新区 22 路国铁院,不属于禁燃区范围内。项目采用电能作为清洁能源,符合通知要求。
《宝鸡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②全面治理燃煤污染;③全力整治城市面源污染: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措施,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本项目使用能源为电,属于清洁能源;项目不用锅炉;厂区不设食堂和宿舍;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有机溶剂的使用;不会产生食堂油烟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通过与《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 年~2020 年)》、《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等相关环保政策进行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内容与相关环保措施均与以上规划、相关政策相符。
因此,建设项目符合地方及国家相关规划要求。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和地点 ⑴项目名称:年产 50 套环保焚烧炉零件生产线项目 ⑵建设单位:陕西西车邦华铁路轨道有限公司 ⑶项目性质:新建 ⑷建设地点:建设项目位于宝鸡市高新区 22 路国铁院(东经:107.346103°、北纬:34.335644°),东临宝鸡春隆模具有限公司、南面和西面均临宝鸡浙宁钢构有限公司,北临宝鸡鑫华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体建设地点见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 、建设内容及规模
5 ⑴建设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产品方案如下表 2 所示。
表 表 2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规模 (套/a )
产品规格 备注 1 环保焚烧炉零件 50 非标(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⑵项目组成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 12000m 2 ,总建筑面积 3800m 2 ,主要包括生产车间一座,内设仓库、办公室,以及配备其它公用辅助设施。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 3。
表 表 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分类 工程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1 间 1F,建筑面积 3800m 2 ,进行环保焚烧炉零件加工生产
辅助工程 仓库 2 间 1F,设置在生产车间内,建筑面积 200 m 2 ,主要用于原辅材料、成品零件的储存
办公室 6 间 1F,建筑面积 300 m 2 ,主要用于职工日常办公
公用工程 给水 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
排水 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无生产废水排放,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周边农田施肥
供电 由高新区市政电网供电
供暖 办公区采用电暖气供暖
制冷 办公区采用单体空调制冷
环保工程 废水 生活污水 化粪池
废气 切割烟尘 移动式烟尘净化装置
焊接粉尘 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
噪声 设备均设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固废 生活垃圾 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废金属料 回收出售
收集的金属粉尘 回收出售
废液压油 暂存于现有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废乳化液 废机油 三、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本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量见下表 4。
表 表 4
主要 原辅料 消耗量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来源 1 原料 钢材 t/a 200 外购 2 型材 t/a 300 外购
6 3 辅料 焊丝 t/a 5 外购 4 二氧化碳 m 3 /a 12 外购 5 乙炔 m 3 /a 1.3 外购 6 丙烷 m 3 /a 0.5 外购 7 氧气 m 3 /a 0.5 外购 8 液压油 t/a 0.02 外购 9 乳化液 t/a 0.03 外购 10 切削液 t/a 0.05 外购 11 机油 t/a 0.02 外购 13 能源 水 m 3 /a 10 市政管网 14 电 Kwh 8000 高新区电网 四、主要设备使用情况 本项目主要设备使用情况见表 5。
表 表 5
主要设备使用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产品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二保焊机 NB-3501 11 台
2 气割枪 / 3 把
3 锯床 GY5330 1 台
4 液压压力机 YH032 1 台
5 热处理箱式炉 YB-XA 3 台
6 立铣床 X53K 2 台
7 镗床 TPX619 4 台
8 摇臂钻 Z3080X25 3 台
9 磨床 MG1432A 1 台
10 台车炉 / 1 台
11 高频洋火 / 1 台
12 冷却塔 / 2 个
13 洋火池 5m×2m×3m;3m×2m×3m 2 个
14 立式车床 / 1 台
15 车床 / 2 台
16 卧铣床 / 2 台
六、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租用宝鸡国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车间厂房,4 扇车间大门分别朝向西面和东门开。车间中央布设环保焚烧炉零件加工生产线,办公室零星分布在车间西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仓库设置于车间西侧。车间内部及周围地面全部用水泥硬化。布局充分考虑到储运的便利性和合理性,布置合理、建筑结构基本完善,能满足要求。
厂区平面布局情况详见附图三《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
七、公用工程
7 ⑴给水 本项目用新鲜水由园区自来水管网供给,主要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总用水量约为 0.87 m 3 /d,261.3m 3 /a。
①生产用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冷却用水和切削液、乳化液稀释用水。
冷却用水:项目在热处理淬火工段采用的冷却介质为水,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添加一定量的新鲜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新鲜用水量约 0.07m 3 /d,20m 3 /a。
切削液、乳化液稀释用水:本项目年使用切削液 0.05t,切削液与水配置比例为1:20,年使用乳化液 0.03t,乳化液与水配置比例为 1:10,故总稀释用水为 1.3m 3 /a。乳化液、切削液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损耗,3 个月更换一次,更换的废切削液作为危废进行处置。
②生活用水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项目劳动定员 20 人,不提供食宿,每年运行 300 天。根据《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14)表确定非食宿人员日常用水量按 40L/ (人·天)计算,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 0.8m 3 /d,240m 3 /a。
⑵排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按照生活用水量的 80%计算,则产生的生活废水量为 0.64m 3 /d,192m 3 /a。
本项目总排水量为 192m 3 /a。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项目水平衡见图 1。
图 图 1
项目 水平衡图(单位:m 3 /a)
)
⑶供电 20 冷却用水 20 240 生活用水 48 192 1.3 切削液、乳化液稀释用水 化粪池 1.3
261.3
新鲜水 定期清掏, 用于农田施肥
8 厂区供电由高新区市政电网供给。
⑷供暖、制冷 办公区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夏季制冷,电暖气进行冬季供暖。
八、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⑴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共 20 人,不提供人员食宿。
⑵工作制度 厂区全年有效生产天数 300 天,每天 1 个班,实行 8h 工作制。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 100 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地质 建设项目厂区位于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 22 路国铁院。该区属渭河河谷阶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相对较为平坦。
项目所在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中国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交汇地段,位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与其他构造体系的复合、重接、斜接和截接部位,可分为南部的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鄂尔多斯台向斜区三个地质构造单元。渭河断陷盆地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高原。高新区所在地地貌单元为渭河南岸高漫滩,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相对较为平坦。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海拔高度 553.2~593.5m。地层主要由第四系耕土、粉土、粗砾砂、粉质粘土、卵石等组成。
据《中国地震裂变区划图》,项目所在地区域地震裂度为Ⅶ度。
二、气象、水文 1 、气候、气象 宝鸡市高新区属暖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四季分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 23%,次为西北风,频率 18.02%,静风为 23%。夏季闷热,雨量集中;冬季干燥,受西北利亚寒潮影响多西北风,一般风力为 3~4 级,最大风力可达 9 级,平均风速 2.1m/s,最大风速为 16m/s。多年平均降水量 647.1mm,6~9 月份降水量是全年降水量的 61.4%,水面蒸发量 830mm,路面蒸发量 550mm;年平均气温 12.6℃,极端最高气温 41.7℃,极端最低气温-13.1℃;平均气温 12.8℃;相对湿度 63%;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1898.5h,无霜期 220d,平均冻土日数 37d,冻土最大深度 29cm。
2、 、 水文
⑴地表水 宝鸡市高新区境内地表径流主要是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全长 818km,流域面积 134934 km 2 ,渭河自宝鸡市西陲凤阁岭乡建河村入境,流经金台区、渭滨区、高新区、陈仓区、岐山、眉县,至扶风县揉谷乡法禧村出境,流入咸阳。市境河段长
10 200.02km,占总长的 24.5%,流域面积 12211.47km 2 ,占总流域面积的 9%。渭河是该区域范围内最大且最接近项目地的过境河,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向自西向东,河床宽508~751m,河床自然比降 1.129~1.689‰,据魏家堡水文站资料,渭河径流总量 46.4亿 m 3 ,平均含砂量 43.2kg/m 3 ,近几年来渭河流量呈递减趋势,2001 年年均流量36.6m 3 /s,2002 年年均流量为 22.85m 3 /s。
⑵地下水 区内分布有第四纪松散岩层中的潜水和第三纪岩层中的承压水。
①潜水:渭河及其支流漫滩、一级阶地是区内潜水主要分布区,含水层厚度 1-15m,渗透系数 10-80m/d。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入渗、河流渗漏和南侧塬区地下径流补给,其流动途径总的趋势是:流向北东,坡降 2-8‰,流至渭河附近,再由西向东流出。潜水的排泄主要为人工开采、越流补给浅层承压水和以径流方式流出。
②浅层承压水:分布在新第三系灞河组上部的砂、砂砾石层中,是目前主要开采目的层。含水层的厚度和渗透性变化较大,一般远离渭河地段,厚度约 8.5-2.5m,且含泥量大,透水性差,渗透系数 0.39-2.14m/d;近渭河地段,含水层厚度约 30-70m,颗粒较粗,含有一定泥质,透水性较好,渗透系数 4-10m/d。浅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来自区外的地下径流和接受上部潜水越流补给,其天然径流特征是由南侧南东方向流动,汇集于渭河附近,再向东流出。
三、植被、生物多样性 项目所在地属宝鸡市高新区,已逐步城镇化、单一化和工业化,原有的植被资源已被城镇、工厂等设施所代替。厂区周围植被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栽培阔叶植物,主要为蔬菜、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等。近几年果树和水果的发展速度很快,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主要有苹果、桃、杏、葡萄等。乔木主要是人工种植的杨树、洋槐、苹果、泡桐等;动物以家畜为主,主要有牛、羊、猪、鸡等,野生动物极少。
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
1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环评报告采用宝鸡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布的《宝鸡市 2019 年 1-12 月份空气质量状况》中高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进行评价,高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详见下表 6。
表 表 6
宝鸡市 高新 区 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
单位:μg/m 3 ( (CO:
:mg/m 3 )
)
污染物 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标准值 占标率(% )
达标情况 SO 2
年平均浓度 7 60 11.7 达标 NO 2
36 40 90.0 达标 PM 10
83 70 118.6 超标 PM 2.5
49 35 140.0 超标 CO 日平均浓度 1.5 4 37.5 达标 O 3
8h 平均浓度 146 160 91.3 达标 注:CO :日均值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O 3 大 :日最大 8 小时均值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指标为 SO 2 、NO 2 、PM 10 、PM 2.5 、CO、O 3 ,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高新区 SO 2 、NO 2 、CO、O 3 年均值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 10 、PM 2.5 超标。因此,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北侧约 450m 处为渭河。为了查明项目所在地地表水质量现状,本次环评采用《宝鸡市环境质量公报(2018 年)》中渭河卧龙寺桥、虢镇桥两个断面的监测数据对当地地表水体现状进行分析,监测结果如表 7 所示。
12
表 表 7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pH 除外) 地表水体 统计断面 COD BOD 5
氨氮 总磷 高锰酸盐指数 渭河 卧龙寺桥 11 2.0 0.563 0.085 3.3 评价标准(Ⅲ)
≤20 ≤4 ≤1.0 ≤0.3 ≤6 虢镇桥 14 2.3 0.676 0.143 3.2 评价标准(IV)
≤30 ≤6 ≤1.5 ≤0.3 ≤10 由表 7 可以看出,渭河卧龙寺桥上断面主要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要求;渭河虢镇桥下断面处的主要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V 类水域标准要求。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查明厂址附近的声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引用《宝鸡国铁机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 2019 年 3 月 30 日到 31日对项目所在场地声环境进行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 8。
表 表 8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LeqdB(A) 测点 编号 位置 监测时间 昼间 噪声值 夜间 噪声值 昼间 标准值 夜间 标准值 昼间 超标值 夜间 超标值 1# 项目东厂界 2019.3.30 59 46 65 55 0 0 2019.3.31 59 45 0 0 2# 项目南厂界 2019.3.30 56 41 0 0 2019.3.31 55 43 0 0 3# 项目西厂界 2019.3.30 58 41 0 0 2019.3.31 59 40 0 0 4# 项目北厂界 2019.3.30 53 40 0 0 2019.3.31 53 41 0 0 由上表可知,项目四周厂界昼、夜间噪声均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3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本项目周边环境情况,确定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内容见表 10。
表 表 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坐标/° 保护对象 相对厂址 方位 相对厂界距离( (m )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区 E N 大气 环境 107.3483 34.3334 民心家园 SW 230 人群健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107.3484 34.3331 乐贝儿幼儿园 SW 300 107.3479 34.3324 小寨村 SW 350 107.3413 34.3290 东沟口村 SE 750 107.3370 34.3286 斜坡村 SE 1000 地表水环境 / / 渭河 N 450 地表水水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13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表 表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 取值时间 单位 浓度限值 备注 PM 10
年均值 μg/m 3
7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二级标准
PM 2.5
年均值 μg/m 3
35 SO 2
1 小时平均 μg/m 3
500 24 小时平均 μg/m 3
150 年均值 μg/m 3
60 NO x
1 小时平均 μg/m 3
250 24 小时平均 μg/m 3
100 年均值 μg/m 3
50 CO 24 小时平均 mg/m 3
4 1 小时平均 mg/m 3
10 O 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μg/m 3
160 1 小时平均 μg/m 3
200 2、地表水:上游卧龙寺桥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值;下游虢镇桥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的 IV 类水域标准值; 表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因子 COD BOD 5
氨氮 总磷 高锰酸盐指数 Ⅲ类标准 ≤20 ≤4 ≤1.0 ≤1.0 ≤6 IV 类标准 ≤30 ≤6 ≤1.5 ≤0.3 ≤10 3、声环境:项目四周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 类标准。
表 表 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级(类)别 标准限值( (dB (A)
))
)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3 类 65 5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4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本项目生产过程中颗粒物排放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中排放限值要求。
表 表 1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限值 污染物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 (mg/m 3 )
)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 ( (m )
二级 ( (kg/h )
监控点 浓度 (mg/m 3 ) 颗粒物 120 15 3.5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2、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厂区设化粪池将其进行处理,定期清掏,用作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3、噪声:本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
表 表 1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备注 3 类 65 55 / 4、固体废物:一般固废执行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修改单中相关要求;危险废物执行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修改单中相关要求。
15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十三五”期间总量控制要求,“十三五”期间污染物控制指标为:COD、NH 3 -N、SO 2 、NO X 、烟粉尘、VOC S 。
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环评建议新增总量控制指标为 0.019t/a。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指标为准。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流程简述(图示):
一、施工期 本项目租赁现有厂房开展加工生产活动,施工期主要是生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因此,本项目施工期相关污染不再分析。
二、运营期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环保焚烧炉配套结构件,工艺较为简单,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图所示。
图 图 3
项目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原料钢材和型材按设计要求用锯床、气割枪下料成所需尺寸后,一部分工件经二保焊机焊接成型后直接打包入库,一部分工件经过二保焊机焊接成型再经简单的车、铣、钻、磨的机械加工过程后包装入库;还有一部分工件经表面热处理后再经简单的车、铣、钻、磨的机械加工过程后包装入库。
热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本项目金属表面热处理设备主要有热处理箱式炉,台车炉,高频洋火,洋火池等,设备均以电为能源,主要进行金属表面热处理,不进行酸洗、电镀。项目淬火介质主要为水,循环使用,不更换,量少时添加,故热处理工序无明显污染。
①淬火: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后浸入洋火池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清水、空气、矿物油等,本项目冷却介质为水,淬火后的热水通过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淬火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G G、N 焊 接 成品包装入库 机 加 原 料 下 料 N、S 热处理 电加热 G——废气 N——噪声 S——固废
17 的不同使用要求。
②回火:经过淬火的金属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和韧性。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分析 本项目租赁现有厂房开展加工生产活动,经现场踏勘,项目所租车间厂房已建成,现场无其它遗留的环境问题。施工期主要涉及内容为购买的生产设备运输进入厂房并安装完成,在此期间不涉及土方开挖、建筑施工等工程。因此,施工期主要工作由设备运输进场、设备装卸及设备安装等环节构成。
1、扬尘
本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建成,不涉及工程土方开挖、建设施工等工程,无施工扬尘产生;产生的扬尘仅为运输车辆进出厂区时车轮带入的少量灰尘。
2、废水
主要为新增设备搬运、安装过程中工人洗手、如厕等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
3、噪声
新增设备在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包括机械碰撞、人为喧哗等,噪声值为 65~85dB(A)之间,多为瞬时噪声。
4、固废
设备运输进场后,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设备的外包装箱、包装袋等。由厂内专人统一集中收集后出售给相关厂家回收利用。
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分析 1、废气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切割烟尘及焊接烟尘。
⑴切割烟尘 本项目采用气割枪对钢材和型材进行下料时会产生切割烟尘。企业气割采用氧气、乙炔和丙烷切割,利用气体火焰将被切割的金属预热到燃点,使其在气流中剧烈燃烧,形成烟尘并放出大量热。参考《未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行业适用的排污系数、物
18 料衡算方法(试行)》中模具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中的模具/模架的工艺名称“热切割-弯型-焊接-打磨-机加工”工业粉尘产生量 0.2kg/t-结构材料,项目钢材、型材总用量为 500t/a,则烟尘产生量约 0.1t/a。
由于本项目生产线气割工位变动范围较大,建设单位拟采用移动式气割烟尘净化器进行处理,同时加强生产车间内通风工作,配备换气扇等设备保证车间内通风换气。类比同类型项目,移动式烟尘净化器净化效率为 90%-95%,评价处理效率按 90%计,集气效率按 85%计,则项目切割烟尘在车间的排放量约为 0.024t/a。切割烟尘的主要成分为金属颗粒物,其比重较大,大部分在车间内沉降,少部分由车间门窗无组织排放,沉降率约为 60%,项目切割工序工作时间为 1200h/a,则切割烟尘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 0.01t/a(0.008kg/h)。
⑵焊接烟尘 本项目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焊接烟尘,主要污染物为 CO、NO X 、O 3 等,焊接烟尘的产生量与焊接方式及焊条的种类有关。
本项目焊接方式主要使用 CO 2 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根据文献《不同焊接工艺的焊接烟尘污染特征》(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郭永葆,2010 年第 20 卷第 4 期)中相关研究结果可知,CO 2 气体保护焊焊接烟尘发尘量为 5g/kg~8g/kg,评价考虑最不利影响,焊接烟尘按 8g/kg 焊材计算,项目焊丝用量为 5t/a,每日焊接时间为 4h,则焊接烟尘产生量为 0.04t/a。
建设单位拟设置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对焊接烟尘进行处理。焊接烟尘由集气罩收集后经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集气罩捕集率按 85%计,处理效率按 90%计,则在厂房内无组织排放的烟尘排放量为 0.009t/a,排放速率 0.008kg/h。
2、废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不排水,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SS、BOD 5 、氨氮等,产生量为 0.64m 3 /d(192m 3 /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锯床、磨床、液压机等各种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由《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可知,这些设备的声级范围在 70~90dB(A)之间,具体声压级见表 16。
19
表 表 16
噪声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 序号 噪声源 设备数量 噪声产生量 降噪措施 1 锯床 1 台 80-85 厂房隔声、减震 2 气割枪 3 把 70-75 厂房隔声、减震 3 磨床 1 台 80-85 厂房隔声、减震 4 车床 3 台 70-80 厂房隔声、减震 5 液压压力机 1 台 85-90 厂房隔声、减震 6 二保焊机 11 台 70-75 厂房隔声、减震 7 铣床 4 台 75-85 厂房隔声、减震 8 摇臂钻 3 台 75-85 厂房隔声、减震 9 冷却塔 2 个 85-90 厂房隔声、减震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金属料、废液压油、废切削液、废乳化液、废机油以及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⑴废金属料 本项目钢材、型材在下料及后续机加过程中会产生废金属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废金属料产生总量约 5t/a,拟交给相关物资回收部门回收利用。
⑵废液压油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废液压油产生量约 0.002t/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代码 HW08,900-218-08,应建设危废暂存间进行储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⑶废切削液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废切削液产生量约 0.005t/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代码 HW09,900-006-09,应建设危废暂存间进行储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⑷废乳化液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废乳化液产生量约 0.003t/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代码 HW09,900-006-09,应建设危废暂存间进行储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⑸废机油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废机油产生量约 0.002t/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代码 HW08,900-249-08,应建设危废暂存间进行储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⑹生活垃圾 本项目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 0.5kg/d 计,则全厂生活垃圾产量为 0.01t/d,3t/a。生活垃圾利用袋装、垃圾桶分类收集、固定地点堆放,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理。
2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切割烟尘 颗粒物 0.333kg/h;0.1t/a 0.008kg/h;0.01t/a 焊接烟尘 颗粒物 0.133kg/h;0.04t/a 0.008kg/h;0.009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192m 3 /a COD 320mg/L;0.061t/a 0 BOD 5
200mg/L;0.038t/a 0 NH 3 -N 25mg/L;0.005t/a 0 SS 250mg/L;0.048t/a 0 固 体 废 物 生活过程 生活垃圾 3.0t/a 3.0t/a 生产过程 废金属料 5.0t/a 5.0t/a 废液压油 0.002t/a 0.002t/a 废切削液 0.005t/a 0.005t/a 废乳化液 0.003t/a 0.003t/a 废机油 0.002t/a 0.002t/a 噪 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锯床、磨床、液压机等各种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声级范围在 70~90dB(A)之间。
其 他 /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租用的生产厂房已建成,只在现有厂房基础上购置安装生产设备,未涉及到施工工程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对周边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小。
21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经现场勘查,本项目租赁现有生产厂房,施工期主要涉及建设内容为购买的生产设备运输进入厂房并安装完成。项目在此期间不涉及土方开挖、建筑施工等工程。施工期主要工作由设备运输进场、设备和设备外包装卸及设备安装等环节构成。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不涉及工程土方开挖、建设施工等工程,无扬尘产生;可能在运输车辆进出厂区时车轮带入少量灰尘。对厂区及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企业可加强车辆进出运输管理,厂区内多洒水除尘,就可降低灰尘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为设备搬运、安装过程中工人洗手、如厕等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厂区内给排水系统已经完善,所产生少量污水进入厂内化粪池,经处理后排入工业园污水管网。
3、声环境影响分析
设备在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包括机械碰撞、人为喧哗等,噪声值为 65~85dB(A)之间,多为瞬时噪声。在设备搬运、装卸、安装过程中尽量做到轻拿轻放,随着设备安装的完成,噪声影响即会消失,不会对厂区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设备运输进场后,主要固废为设备的外包装箱、包装袋等。由厂内专人统一集中收集分类放置,待设备进场安装完毕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或统一出售给废品回收站。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租用的生产厂房已建成,施工过程仅为设备安装,未涉及到施工工程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设备进场安装期间对外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建设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⑴废气治理措施达标排放分析
22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切割烟尘及焊接烟尘。
①切割烟尘 本项目原料钢板、型材在气割下料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烟尘。根据工程分析,切割烟尘产生量为 0.1t/a。建设单位拟采用移动式气割烟尘净化器进行处理,同时加强生产车间内通风工作,配备换气扇等设备保证车间内通风换气。通过计算,无组织排放的烟尘量约为 0.01t/a(0.008kg/h)。切割烟尘的主要成分为金属颗粒物,由于金属粉尘质量较重,沉降较快,且有车间厂房阻拦,颗粒物散落范围很小,多在 5m 以内,飘逸至车间外环境的金属颗粒物极少。根据对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复核调研和国家环保总局《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技术指南》课题调查资料表明,调研的国内 6 个机加工企业中,各种机加工车床周围 5m 处,金属颗粒物浓度在 0.3~ 0.95mg/m 3 ,平均浓度为 0.61mg/m 3 ,经车间厂房阻拦后,厂界金属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达标,排放浓度≤1.0mg/m 3 标准限值。
经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本项目下料过程中金属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最高浓度不超过 0.0119mg/m 3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mg/m 3 ),不会对厂区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②焊接烟尘 本项目在工件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焊接烟尘。根据工程分析,二保焊机产生的焊接烟尘量约为 0.04t/a。建设单位拟采用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收集焊接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收集效率按 85%、处理效率按 90%计,则在厂房内无组织焊接烟尘排放量为 0.01t/a(0.008kg/h)。
经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本项目焊接烟尘无组织排放最高浓度不超过0.0119mg/m 3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mg/m 3 )。由于该项目烟尘排放量较小,故不会对厂区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⑵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预测 本项目位于宝鸡市高新区,项目所在地处于平原地带。建设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表 2 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具体划分要求见表 17。
23 表 表 17
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 max ≥10% 二级 1%≤P max <10% 三级 P max <1% 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 10% 。其中 Pi 定义为:
100%CCP0iii
式中:
P i —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 i —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 1h 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 3 ; C 0i —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 3 。
利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 P max ,其中:
P max —若污染物数 i 大于 1,取 P 值中最大者 P max 。
根据估算模式预测,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 表 18
面源调查参数清单 污染源名称 坐标 海拔高度/m 矩形面源 污染物 排放 速率 单位 X Y 长度/m 宽度/m 有效高度/m 矩形 面源 107.345507 34.335818 547.0 100 38 8.0
TSP 0.016 kg/h 表 表 19
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农村 人口数(城市人口数) / 最高环境温度 41.7 °C 最低环境温度 -13.1 °C 土地利用类型 农田 区域湿度条件 中等湿度 是否考虑地形 考虑地形 否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是否考虑海岸线 熏烟 考虑海岸线熏烟 否 海岸线距离/m / 海岸线方向/ o
/
24 表 表 20
P max 和 和 D 10% 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 污染源 名称 评价因子 子 评价标准(μg/m 3 ) C max
(μg/m 3 ) P max
(%) D 10%
(m) 评价等级 面源 TSP 900 11.86 1.32 / 二级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采用大气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 1%≤Pmax<10%,确定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8.1.2 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不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①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见下表。
表 表 21
大气污染物 无 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②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本项目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污染物年排放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 年排放—项目年排放量,t/a; Mi 有组织—第 i 个有组织排放源排放速率,kg/h; Hi 有组织—第 i 个有组织排放源年有效排放小时数,h/a; Mj 无组织—第 j 个无组织排放源排放速率,kg/h; Hj 无组织—第 j 个无组织排放源全年有效排放小时数,h/a。
经计算,本项目技改后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核算情况为:颗粒物:0.019t/a。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22。
序号 产污 环节 污染物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年排放量(t/a)
标准名称 浓度限值 (mg/m 3 )
1 切割 工序 颗粒物 移动式气割烟尘净化器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0 0.010 2 焊接 工序 颗粒物 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 0.009 无组织排放总计 无组织排放总计 颗粒物 0.1958
25 表 表 22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评价等级与范围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范围 边长=50km□ 边长 5~50km 边长=5km 评价因子 SO 2 +NOx 排放量 ≥2000t/a□ 500~2000t/a□ <500t/a 评价因子 基本污染物(颗粒物)
其他污染物()
包括二次 PM 2.5 □ 不包括二次 PM 2.5 ☑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国家 标准 地方标准□ 附录 D□ 其他标准□ 现状评价 环境功能区 一类区□ 二类区☑ 一类区和二类区□ 评价基准年 (2019)年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差数据来源 长期例行监测 数据□ 主管部门发布的 数据☑ 现状补充监测□ 现状评价 达标区□ 不达标区☑ 污染源调查 调查内容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拟替代的污染源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 区域污染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模型 AERMOD □ ADMS □ AUSTAL2000 □ EDMS/AEDT □ CALPUFF □ 网格模型 □ 其他 □ 预测范围 边长≥50km□ 边长 5~50km□ 边长=5km□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
包括二次 PM 2.5 □ 不包括二次 PM 2.5 □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一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二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非正常排放 1h浓度贡献值 非正常持续时长( )h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 C 叠加达标□ C 叠加不达标□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k ≤ -20%□ k > -20%□ 环 污染源监测 监测因子:
无组织废气监测 无监测□
26 境监测计划 (颗粒物)
有组织废气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因子:(
)
监测点位数(
)
无监测☑ 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距(
)厂界最远(
)m 污染源年排放量 SO 2 (/)t/a NOx(/)t/a 颗粒物:(0.019)t/a VOCs:(/)t/a 注:“□”为勾选项,填“√”;“(
)”为内容填写项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产生的的生活污水,其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是 COD:320mg/L,BOD 5 :200mg/L,SS:250mg/L,NH 3 -N:30mg/L,总产生量为 0.64m 3 /d(192m 3 /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外运,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中规定,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为三级 ...
相关热词搜索: 年产 零件 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