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面点课教案

面点课教案

时间:2025-08-02 05:05:32 浏览次数:

面点课教案

首先让学生们知道:面点分为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知道两者的区别: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又称“中点”或“面点”。中式面点,从广义上讲,泛指用各种粮食(如米类、麦类、杂粮类等)、果蔬、水产等为原料,配以多种馅料制作而成的各种弄点心和小吃;
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粉料(主要是面粉和米粉)调制面团制成的面食小吃和正餐筵席中的各式点心。

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粉、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果料、调料,经过调制、成型、成熟、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

那么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有哪些区别呢?

一、最大的区别:来源不一样

中式面点是来源于中国的点心,西式面点是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

二、品种的区别

中式面点主要品种有包子、饺子、糕团、卷类、饼类、酥类、面条、油条、麻花、粽子、烧卖等,品种繁多、花色复杂。

西式面点主要品种就是蛋糕、面包、塔、排、派、饼干、曲奇、果冻、乳冻、泡芙、酥排酥盒等等。

三、用料的区别

中式面点一般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而糖、油、蛋等则作为辅料,制品在用料的配置上相对简单,突出主料,辅料较少。

西式面点主要以蛋、奶油、糖、面粉等为基本主料,果品、乳品和巧克力等使用较多,用料十分讲究,不同制品的用料有不同的要求。

四、熟制方法的区别

中式面点的熟制方法有蒸、炸、煮、烙、烤、煎以及综合熟制法等各种手法。比如,包子、饺子、馒头等,蒸;
面条、水饺、汤团等,煮;
油条、麻花、麻团等,炸。

西式面点的熟制方法基本上就是一个字:烤。面包,烤箱烤;
饼干,烤箱烤;
塔排派,烤;
饼干曲奇,烤;
蛋糕,烤。除了烤就是烤,你硬要钻牛角尖说,果冻乳冻不是用烤的,我也没办法。所以,如果想自己在家做西点,首先一定要买个好点的烤箱。

五、成形方法的区别

中式面点的成形,主要就是靠面点师在那里和、揉、搓、擀、捏、包、卷等,形状以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常见,基本不借助工具模具,对面点师的技艺要求比较高。

西式面点的成形,比较程序化,对面点师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借助各种模具,当然也不是没有技术要求,西式面点重装饰,讲究拼摆和点缀,比如蛋糕的裱花,还是很有技术要求的。

六、要用到的工具的区别

中式面点制作,基本一根擀面杖、一根刮板就够了,蒸、炸、煮等熟制方法中用的设备(比如锅、蒸笼等),中国家庭一般都有现成的。

西式面点制作,则要借助各种设备和工具,你要买烤箱吧,你要买醒箱吧,你要买搅拌器吧,还有蛋糕模具、面包模具、派盘、塔模、刻模、裱花嘴等等,一大堆。

七、花的钱不一样

根据第六项所说,中式面点制作,基本不需要额外买什么设备和工具,关键就是馅料、面皮要花点钱。

西式面点制作,则需要大量的设备工具模具,品种花样越多,则要买的东西越多,确实烧钱的。当然,如果你只制作几个简单的品种,也就只需要基本的烤箱、醒箱、搅拌机就够了,花的钱不多。

八、口味上的区别

中式面点讲究调味,口味以香、咸、甜等为主,复杂多样。

西式面点突出乳、蛋、糖等的本味,香味浓,以甜味为主,口味相对较单调。

当然,在其他方面还有一些区别。

二,具体分析面点的知识点,了解工具,具体操作

一,让孩子们了解做面食,先弄懂这几个知识点,理解掌握

面食涵盖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饺子、包子、馒头、烙饼、油条、面条等等,这些食物我们经常吃,有人习惯直接买现成的,也有人习惯自己做。做面食,先弄懂这几个知识点,理解掌握了,你会发现做面食不难。

相信有不少人想去挑战做面食,在之前全国人都窝在家里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做起面食,有人做包子、有人做饺子、有人做馒头,体验着其中的乐趣,不过做出的成品,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在这些失败的人里,可能有的人连面团都揉不好。下面来给大家简单总结了几点:

第一个知识点:

了解一下三种常用面粉,其中中筋面粉最常用,它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普通面粉,用来做各种常见面食均可,例如饺子、包子、馒头、花卷、煎饼等等;
而另外两种就稍微特殊一点,高筋面粉韧性好,想做出筋道口感的面食,可以用高筋面粉,例如面条、面包等;
低筋面粉最特别,它的筋性特别小,适合做蛋糕等烘焙类。

明白了这三种面粉,今后再做面食时,请注意正确使用,别弄错了,比如想做蛋糕,用了高筋面粉就很难做好。

第二个知识点:

想要和面之前,要明白需要用什么和面方式,并不是做所有面食都是面粉里加凉水。

做出来蓬松暄软的面食,这是用的发面,需要给面粉里加酵母水来和面,面团发酵成两倍大之后,才能进一步做面食,例如饺子、馒头等;

做出来软糯有嚼劲的面食,这是用的烫面,需要给面粉里加入刚烧开的水,凉下来后就可以做面食了,例如糖糕等;
做出来柔软又筋道的面食,这是用的半烫面,需要把面粉划分成两部分,一半用开水一半用凉水,搅拌成絮后,再揉在一起,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醒面就可以做面食了,例如各种烙饼。

做出来筋性足的面食,这是用的死面,需要给面粉里加凉水和面,搅成面絮后揉成面团,再经过醒面做成面食,例如面条、饺子皮等。

这几种和面方式可以看出,面和好后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发面必须要等到两倍大,而其它三种醒面后,面团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但经过醒面后延展性更好。第三个知识点:

和面时要注意不同的面食,需要的水量不同。

做饺子皮和面时,水量要多一些,做出柔软的面团;
做面条和面时,水量要少一些,做出硬一点的面团;
做包子、馒头等发面面食,水量要适中。

和面加水时,不要一股脑倒进来太多,否则水多了又要加面,非常麻烦,应该这么做:可以一边加水一边搅拌面粉,也可以分次加水,每次少加一点,最终搅拌出大面絮就好。那么怎么判断面团揉的软还是硬,其实搅拌好面絮后,我们可以用手抓一把面絮试验,若是手轻轻一捏就黏住了,这样的面絮可以揉出软面团,反之就是硬面团了。

面团揉好后,要做好手光、面光、盆光,只有这样才算把面揉好了,注意一个技巧,当面絮团成面团后,面团怎么揉都不太光滑,可能有点干不好揉或者可能有点黏不好揉,这个时候可以先不揉了,盖上盖子醒面十分钟,再去揉你会发现一下就揉光滑了。

第四个知识点:

通常用酵母粉发面,那么记住酵母粉和面粉的比例,1:100,也就是酵母粉5克、面粉500克,为什么要这么精准,因为酵母多了面食做好味难闻,酵母少了面团发不起来。

和面时最好用温水,可以加快发面速度,但切不可用开水,这样做会导致面发不起来。面团发酵时,要有耐心一些,面团发成两倍大才可以揭开保鲜膜,否则没发好直接做面食,会导致成品失败。

还有面团发酵好后,要先反复揉搓排气之后,才能做胚,而不是直接把发酵好的面团做胚。

面胚做好后,还需要二次醒发,这样才能做出暄软的面食。这几个知识点,弄明白掌握了,保准可以尽快学会做面食。

面点的概念

一、面点的含义

面点是用各种粮食(米、麦、豆、杂粮)、肉类、蛋、乳、蔬菜、果品、鱼虾等为原料,并配以多种调料与辅料,将其调制成坯及馅,经成形、熟制而成的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且色、香、味、形俱佳的方便食品。

二、面点的特点与分类

1、面点的特点

(1)选料广泛、用料讲究

(2)品种丰富、流派众多

(3)讲究口味、风味各异

(4)技法精巧、制作精细

(5)适时应节、价廉方便

2、面点的分类

(1)按皮坯原料分类:可分为面粉类制品、米及米粉类制品、淀粉类制品、杂粮及其他类制品

(2)按制品的口味分类:可分为本味制品、甜味制品、咸味制品和复合味制品四种类型。

(3)按制品形态分类:可分为糕类、团类、饼类、饺类、条类、粉类、包类、卷类等。

三、面点在饮食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丰富和美化人民生活,方便群众。

2、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调节口味。

3、平衡膳食,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4、繁荣饮食市场,促进烹饪业的发展。

1-2 面点的历史与现状

1、面点的起源——先秦时期

2、面点的形成——秦汉、汉代至南北朝时期

3、面点的发展——隋唐至宋元时期

4、面点的鼎盛——明清时期

面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现状——逐渐由完全的手工生产方式,向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并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各地的生产技术和特色产品得到了广泛交流,出现了大量的中西风味结合、南北风味结合、古今风味结合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高级面点。

2、趋势:

(1) 面点原料更趋广泛性制作工艺更趋现代化

(2)品种质量更趋营养性

(3)经营形式更趋多样性

面点基本技能

面点的基本技能是指面点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手法,是面点制作技术的基本功。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面点制作过程中各种手法的姿势与动作;二是指面点制作过程中各种工具、设备的使用。

一、掌握面点基本技能的意义

1、掌握基本技能是学好面点技术的基础

2、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3、掌握基本技能有助于发展面点技术

二、面点制作的操作程序

1、原料准备

2、工具准备

3、成形前准备

4、成形

5、熟制

三、面点的基本技能

1、制坯技能

2、制馅技能

3、成形技能

4、熟制技能

四、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2-1 制坯技能

制坯技能是指在面团调制和加工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方法,主要由和面、饧面、调面、搓条、下剂、制皮等方面的技能组成。

主要学习制坯技能的操作方法、要领及一般标准。

一、和面

和面是将粮食粉料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拌匀的过程。是面点制作的最初一道工序。

1、和面的方法

(1)拌和法

(2)调和法

(3)搅和法

2、和面的要领

(1)准确控制所掺液体的数量

(2)掺水时以分次添加为宜

(3)掺入辅料应有顺序

(4)灵活运用和面的方法

3、和面的标准:

投料准确,软硬恰当,基本成团。

二、饧面

饧面就是将和好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是紧接在和面后的一道工序。

1、饧面的方法

是将和好的面团防置于盆内或案板上,并用干净的湿布盖上,静放一定时间。

2、饧面的要领

(1)熟悉面团特性,正确运用饧面手法

(2)灵活控制饧面时间

(3)防止面团表面起皮

3、饧面的标准:

面团滋润,松弛柔顺,充分吸水,增加筋性。

三、调面

调面是将经过和面或饧面的面团,运用一定的手法,将其进一步调匀、调透的过程。

1、调面的方法

(1)揉面

(2)捣面

(3)輲面

(4)摔面

(5)檫面

(6)叠面

(7)搅面

2、调面的要领

(1)将面团中各种成分均匀地混合

(2)正确、灵活地运用各种调面方法

(3)讲究用力的技巧性

3、调面的标准:

混合均匀,筋性一致,柔顺细腻,光滑干净。

四、搓条

搓条是将调制好的面团搓拉成粗细均匀圆整的剂条的过程。

1、搓条的方法

2、搓条的要领

(1)两手用力均匀,使力平衡

(2)把握用力的技巧

(3)控制添加的干粉量

3、搓条的标准:

剂条圆整,粗细适宜,条面光洁,均匀一致。

五、下剂

下剂是将调制好的面团或搓好的剂条按成品或坯皮重量的要求,分成大小一致的剂子的过程。

1、下剂的方法

(1)揪剂

(2)挖剂

(3)拉剂

(4)切剂

2、下剂的要领

(1)两手配合默契,用力干脆果断

(2)把握剂子量的大小,保持剂子的整齐

(3)所下剂子应分开放置

3、下剂的标准:

不带毛茬,光洁整齐,大小一致,分量准确。

六、制皮

制皮是将调好的面团或所下的剂子,按照成品的要求,制成能包裹住馅的坯皮的过程。

1、制皮的方法

(1)按皮

(2)擀皮

(3)捏皮

(4)摊皮

(5)压皮

(6)敲皮

2、制皮的要领

(1)用力均衡,轻重得当

(2)坯皮的大小、厚薄应按成品要求而定

(3)制皮后应及时成形

3、制皮的标准:

坯皮整齐,厚薄适宜,大小均匀,规格一致。

§2-3 成形技能

一、上馅

上馅是将调制好的馅放置于制好的坯皮或坯料上的过程。

1、上馅的方法

(1)填入法

(2)铺上法

(3)装入法

(4)注入法

(5)盖浇法

2、上馅的要领

(1)正确把握上馅的部位

(2)掌握上馅的数量

(3)应有助于成形的操作

3、上馅的标准:

分量准确、部位合适、速度快捷、便于成形。

二、成形

是将调制好的坯料或坯皮,经上馅后或直接运用各种方法(手法、工具等)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成形的方法

(1)搓(2)卷(3)包(4)捏(5)切(6)擀(7)叠(8)摊(9)抻(10)削(11)拨(12)按(13)剪(14)钳(15)模印(16)滚粘

2、成形要领

(1)掌握不同成形方法的特点,手法准确、熟练,动作协调。

(2)造型美观,符合成品要求,并能根据坯馅及成品的要求不同灵活运用,自然发挥。

(3)成形时,少用干粉,以保持制品的光洁度。

3、成形的标准:

形态美观,不塌不漏,花纹清晰,造型一致。

§2-4 熟制技能

熟制是面点技术最后的一道工艺,是将生坯运用各种加热方法使其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制品的过程。面点的基本熟制方法分为蒸、煮、炸、煎、烤、烙、炒等

一、蒸

是将坯料放入蒸笼、蒸箱或其他蒸具中,利用水蒸气的热传导作用使生坯料成熟的一种技术。

1、蒸的方法

(1)利用锅中的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使笼屉中的面点生坯成熟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品种广泛,包括馒头、包子、花卷、蒸饼、蒸糕、蒸饺等的熟制。

(2)利用蒸气锅炉加热后的水蒸气,由蒸气管道输送至蒸箱、蒸灶,使生坯成熟的一种方法。

2、蒸的要领

(1)蒸气要足

(2)生坯在屉内的摆放应保持一定间隔距离

(3)密封蒸制

(4)掌握蒸制时间

二、煮

是将生坯料投入多量的沸水或汤汁锅中,利用水的热对流作用使生坯料成熟的一种技术。

1、煮的方法

(1)将水锅中的水烧沸后,再将生坯料投入、煮熟捞出。主要用于水饺、汤圆、馄饨等的熟制。面点基础知识

面点的概念

一、面点的含义

面点是用各种粮食(米、麦、豆、杂粮)、肉类、蛋、乳、蔬菜、果品、鱼虾等为原料,并配以多种调料与辅料,将其调制成坯及馅,经成形、熟制而成的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且色、香、味、形俱佳的方便食品。

二、面点的特点与分类

1、面点的特点

(1)选料广泛、用料讲究

(2)品种丰富、流派众多

(3)讲究口味、风味各异

(4)技法精巧、制作精细

(5)适时应节、价廉方便

2、面点的分类

(1)按皮坯原料分类:可分为面粉类制品、米及米粉类制品、淀粉类制品、杂粮及其他类制品

(2)按制品的口味分类:可分为本味制品、甜味制品、咸味制品和复合味制品四种类型。

(3)按制品形态分类:可分为糕类、团类、饼类、饺类、条类、粉类、包类、卷类等。

三、面点在饮食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丰富和美化人民生活,方便群众。

2、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调节口味。

3、平衡膳食,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4、繁荣饮食市场,促进烹饪业的发展。

§1-2 面点的历史与现状

1、面点的起源——先秦时期

2、面点的形成——秦汉、汉代至南北朝时期

3、面点的发展——隋唐至宋元时期

4、面点的鼎盛——明清时期

面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现状——逐渐由完全的手工生产方式,向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并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各地的生产技术和特色产品得到了广泛交流,出现了大量的中西风味结合、南北风味结合、古今风味结合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高级面点。

2、趋势:

(1) 面点原料更趋广泛性制作工艺更趋现代化

(2)品种质量更趋营养性

(3)经营形式更趋多样性

三,从第二节课开始就是理论加实践课,由老师手把手教学

从简单的和面开始,让学生知道怎么加水,怎么才算面揉的合适等等

四,第三节课开始教学生擀饺子皮

五,第四节课温习面点知识,擀饺子皮知识,教学生转着擀饺子皮

六,第五节课.——到学期末

教学生包饺子,调馅料,包包子,蒸馒头,蒸花馍等等知识

党课教案封面模板

面试讲课教案模板

职业高中面点教案模板

教师面试微课教案模板

小班面试课教案模板

相关热词搜索: 面点 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