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02 11:36:39 浏览次数:

16、《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抽、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转”,会写“吸、极”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体会识字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风车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风车)

2、怎样才能使风车转起来?(吹一下,有风)

3、只要有风,风车就能转动,多么神奇的风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6、风娃娃

(注意娃娃要读轻声,再来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

想了解“风娃娃”吗,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书中的枫叶老师或者同桌的小朋友,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现在我们请小老师们教我们认读生字吧。

2、出示课件,交流识字方法

刚才你们是怎么学会生字的,把你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吧。

只要我们掌握识字的方法,我们就能很快地掌握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风娃娃都笑了。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引读女同学模仿风妈妈来对风娃娃说说。

2、风娃娃一听可以为人们做好事了,可高兴了,你们看他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谁能看图说说。(板:风车慢慢转动用力吹秧苗喝足水)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动人的画面写下来的。(自由读读第二节)谁把这段话读正确。注意转是多音字,转动(齐读开火车读),齐读句子。

当风娃娃看见风车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只能断断续续地灌溉田里的秧苗,他是怎么想的?于是他----引读多么乐于助人的风娃娃,谁来读读。

“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发现吸为什么是口子旁?

谁来模仿风娃娃做作动作。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风娃娃就这么用力地吹着,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引读。

风娃娃看到自己能为人们做好事了,多开心呀,你们能把风娃娃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是呀,连秧苗也在夸风娃娃了,谁来读读。

让我们再来到田野,给这动人的画面配配音,请你们当风娃娃,读风娃娃的两句话,再请个学生读叙述部分,一起来读读第二节。

3、风娃娃还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呢?你们能自学第三小节吗?

自学要求:1、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2、读读课文。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交流: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板书:纤夫用力拉船船飞快行驶)

当纤夫用力拉船时,风娃娃急忙跑过去帮忙,多热心的风娃娃,谁来读读。(指名读)

当纤夫遇到困难时,是风娃娃帮助了他们,他们十分感激风娃娃,你能把纤夫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老师带读、男女比赛读)

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风娃娃吧。齐读

4、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事,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我会说:风娃娃还来到--看到--

于是,风娃娃想:引读

是不是只要风娃娃用力吹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推荐课外读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风的知识,有空看看《半小时阅读》《拓展积累》《中国百科知识全书》 六、巩固识字

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等一会儿我来考考大家的生字,看谁记性最好。先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默默地记生字,如果有哪个生字不认识了,轻轻地问问同桌。

2、识字游戏:这是个识字魔方,你们能读出磨房上的词语吗?(齐读、开火车)

3、写生字

嘘,老师听见有两个生字娃娃在说悄悄话了,他们说不知道我们二(二)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长的挺象的?(我的发现)

口子旁的是“吸气”的吸,木字旁的是“北极”的极。我们可要把他们区别开来。

他们又说话了,我来听听他们说什么?你们能把我们正确地写到田字格中吗?

他们的右边都是个“及”,注意他的笔顺是---请小朋友们先看看他们的右边的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描一描,体会一下及字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看完后在书中先描一描,老师请个小朋友来写写。(学生选其中的一个写)

小朋友观察这样仔细,只要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漂亮。

在本子上写两个,评评自己这两个字哪个最漂亮,打上五角星,再模仿这个漂亮的字,看看第三个字能否超过他?(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书写)

16、风娃娃

风车

慢慢转动 秧苗喝足水

纤夫

用力拉船 用力吹船 飞快行驶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对比进行描述的方法。

4、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通过对比进行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刮风的天气吗?说一说你看到的刮风时的情景。(课件1)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生字,巩固生字的读音。(出示生字卡片)

5、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表号吸极穿服漂(课件2、3、4、5、6、7、8)

三、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

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关于风的知识。(课件9)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课件10)

二、详解课文。

1、读第2、3、4自然段段,想一想: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课件11、12、13、14)

2、这时风娃娃心情怎样?是怎样想的?(课件15)

3、读第5、6自然段,想一想: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这次还和上次的结果一样吗?(课件16、17、18)

三、再读课文,把风娃娃做的好事和不好的事进行对比,想一想:风娃娃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还责怪风娃娃呢?(课件19)

四、作业:画风,自己想一想,如何表现出风的姿态?

板书设计:风娃娃

好的愿望:吹大风车不好的结果:吹跑了风筝

吹帆船吹倒了小树

对人们有利吗?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抽、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转,会写吸、极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3自然段。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体会识字的快乐。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风车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风车)2、怎样才能使风车转起来?(吹一下,有风)3、只要有风,风车就能转动,多么神奇的风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6、风娃娃(注意娃娃要读轻声,再来读一次)二、初读课文想了解风娃娃吗,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书中的枫叶老师或者同桌的小朋友,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三、学习生字1、现在我们请小老师们教我们认读生字吧。2、出示课件,交流识字方法刚才你们是怎么学会生字的,把你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吧。只要我们掌握识字的方法,我们就能很快地掌握生字。四、学习课文1、小朋友们真棒!风娃娃都笑了。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引读女同学模仿风妈妈来对风娃娃说说。2、风娃娃一听可以为人们做好事了,可高兴了,你们看他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谁能看图说说。(板:风车慢慢转动用力吹秧苗喝足水)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动人的画面写下来的。(自由读读第二节)谁把这段话读正确。注意转是多音字,转动(齐读开火车读),齐读句子。

当风娃娃看见风车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只能断断续续地灌溉田里的秧苗,他是怎么想的?于是他----引读多么乐于助人的风娃娃,谁来读读。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发现吸为什么是口子旁?谁来模仿风娃娃做作动作。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风娃娃就这么用力地吹着,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引读。风娃娃看到自己能为人们做好事了,多开心呀,你们能把风娃娃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是呀,连秧苗也在夸风娃娃了,谁来读读。让我们再来到田野,给这动人的画面配配音,请你们当风娃娃,读风娃娃的两句话,再请个学生读叙述部分,一起来读读第二节。3、风娃娃还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呢?你们能自学第三小节吗?自学要求:1、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2、读读课文。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交流: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板书:纤夫用力拉船船飞快行驶)当纤夫用力拉船时,风娃娃急忙跑过去帮忙,多热心的风娃娃,谁来读读。(指名读)当纤夫遇到困难时,是风娃娃帮助了他们,他们十分感激风娃娃,你能把纤夫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老师带读、男女比赛读)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风娃娃吧。齐读4、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事,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我会说:风娃娃还来到--看到--于是,风娃娃想:引读是不是只要风娃娃用力吹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四、推荐课外读物如果你想了解更

多有关风的知识,有空看看《半小时阅读》《拓展积累》《中国百科知识全书》五、巩固识字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等一会儿我来考考大家的生字,看谁记性最好。先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默默地记生字,如果有哪个生字不认识了,轻轻地问问同桌。2、识字游戏:这是个识字魔方,你们能读出磨房上的词语吗?(齐读、开火车)3、写生字嘘,老师听见有两个生字娃娃在说悄悄话了,他们说不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长的挺象的?(我的发现)口子旁的是吸气的吸,木字旁的是北极的极。我们可要把他们区别开来。他们又说话了,我来听听他们说什么?你们能把我们正确地写到田字格中吗?他们的右边都是个及,注意他的笔顺是---请小朋友们先看看他们的右边的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描一描,体会一下及字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看完后在书中先描一描,老师请个小朋友来写写。(学生选其中的一个写)小朋友观察这样仔细,只要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漂亮。在本子上写两个,评评自己这两个字哪个最漂亮,打上五角星,再模仿这个漂亮的字,看看第三个字能否超过他?(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书写)

《风娃娃》教学设计_模板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 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做好事:吹风车 吹帆船 (可爱)

好心办坏事:吹风筝 吹衣服、小树 (傻气)

《看月食》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九单元第十九课《看月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月全食过程中月相的变化和认识月食形成的原因。

3、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科学,讲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朗读等多种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和爸爸的话,从中了解什么叫月食,月食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

1、一份多媒体课件。

2、三球仪及投影片。

3、生字词卡片。

4、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通过谈话导入新课。

1、师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看他是谁?

(借助多媒体,出现动画张衡:小朋友们好!还记得那个数星星的孩子吗?没想到我长大后真成了天文学家。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见过月食吗?想知道什么叫月食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月食吧!

2、师板书:16 看月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过渡:那么到底是谁在哪里看月食,看见什么了?请小朋友

1、跟课文录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现生字词,进行正音。)

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课文究竟讲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讲读第一、第二段

1、自读课文一二段,。指名读第一段,你知道什么?

2、女生读第二段,师问:奶奶是怎样认识月食的?

(个别读有关句子)

3、妹妹相信奶奶的话吗?你怎么看出来的?能读出有点信又有点不信的语气吗?

讲读课文第三至六段

过渡:奶奶说的对不对呢?月食到底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三至六段。

1、现在我们跟着妹妹一起到河边去看月食。(媒体出现又大又圆的月亮)这时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呢?默读第三段,哪句话写此时的月亮?找出来读读,指名读,齐读。(媒体出现“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谁能把月亮读得更圆更亮?

看到这么美的月亮,妹妹怎么说的?找出句子读读。

过渡:妹妹刚说完,月亮就怎么了?找出有关句子读读。

2、(媒体出现课文第四段),自读第四段,小组讨论月食中月亮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个别读第四段,并结合课文中句子的描述月亮变化,句子中词语渐变。(请学生上台贴图板书演示月亮变化的形状)“大玉盘—→咬去了一块—→小船—→镰刀—→眉毛—→细钩—→锣”

⑵再读课文,(媒体演示月食中月亮形状的变化,文字与图同步出现,由学生讲述,教师操作。)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⑶月亮变化快吗?指导朗读,由快——慢。(一读认识形状变化,;
二读从“慢慢地、接着、一会儿”等词语中知道月亮不是被一下子吞掉的,而是渐渐变化的。三读,连起来知道这就是月全食的现象。)

3、指名读第五段,妹妹看到月亮没了,她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来读读。月亮真的像奶奶说的那样让天狗吃了吗?爸爸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自读,男生齐读。)

⑴爸爸告诉我们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媒体出示爸爸说的话)指名读爸爸的有关话,红线划出“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叫月食。”

⑵再次指名读爸爸的话,学生上台借助三球仪演示。

⑶媒体演示月食过程,齐读爸爸的话,指导读出亲切教导的语气。

4、媒体出示一段填空练习。(机动)

转到了的中间,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上,就叫月食。

学习第六段

1、媒体出示第六段,默读课文第六段,奶奶和爸爸的话到底谁对?你怎么知道的?

2、这一段也写了什么?媒体出示课文第六段,男生读第四段,女生读第六段,分组讨论,请学生说说月亮变化有什么不同。

老师板演月亮变化的过程箭头,齐读第四第六段。

3、对比填空练习(机动)

月食开始了,慢慢地,月亮成了一般,接着,像,像,像,一会儿,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

过了一会儿,月亮果然又露出。接着,像,像,像,天色也。

4、学生边读边看媒体演示月亮复原。齐读四六段。

学习第七段

过渡:看了月食的经过,听了爸爸的话,妹妹明白了吗?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

四、朗读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师围绕板书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媒体出现张衡动画,问:小朋友,这回你知道什么叫月食了吧!希望你们从小刻苦学习,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以后,你们中间一定会有人成为像我一样的天文学家的!

五、板书设计

******

晶光四射的星斗,犹如万家灯火,看上去杂乱无章。若让你去数数天上的星星究竟有多少颗时,你一定会摇着小脑袋叫苦,认为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天上的星星果真数不清吗?

古人为了便于认星,将天空中的星星按区域分成88个星座,又按每颗星的亮度划分成等级:最亮的是1等星,其次是2等星、3等星……,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

如果你数完一个星座再数一个星座,并且把每一个星座里的星按它们的等级分别计数,那么用不了几个夜晚,你就可以数遍全天空中可以看得见的星星:1等星20颗,2等星46颗,3等星134颗,4等星458颗,5等星1476颗,6等星4849颗。目前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星星,共有6974颗。◆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回忆《悯农二首》,请学生分别背诵。

2、《悯农二首》写的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粮食,可是自己却得不到,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 板书课题:《蚕妇》

二、学习新课

(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蚕 妇 昨 归 泪 遍 满 者 养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 板书。

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

昨:部首是“日”字旁。注意与“作”区分。

满: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大三点水,小草字头)

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

妇:与“归”右半部分相同,最后一笔要封口。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蚕妇:养蚕的妇女。

归:回来。

满:全,整个。

遍:全。

者:……的人。(可以让学生联系“学者”、“使者”体会理解;
再说说“遍身罗绮者”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

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 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昨日入城市: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

归来泪满巾: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

遍身罗绮者: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

不是养蚕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 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朗读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泪: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基本一样。

满: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一样。

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

归:左窄右宽,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

“蚕、妇、昨、遍、养”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抄写下面词语。

蚕妇 养蚕 昨日 归来 遍身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青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拟写人:徐婷

课题:《风娃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读12个字。

(3)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半独立阅读,以分组讨论学习为主。

(2)让学生自主地和同学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同学们,你们瞧这是谁?(风娃娃)今天他要告诉我们他的快乐与烦恼。就让我们一同走入第16课。

2、风娃娃有哪些快乐与烦恼呢?孩子们快读读课文吧!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说自读课文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想想每个自然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你能找出描写风娃娃快乐与烦恼的句子吗?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小组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风娃娃还给大家吹来了许多词语,我们一起去认一认吧!

4、学生认读词语

使劲

力气

深深

田野

转动

纤夫

感谢

广场

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第

一、二、三自然段。

1、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就去了好多地方做事情,他在做好事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

2、出示句子: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3、原来风娃娃觉得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了!那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请同学自由地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他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4、生自由读。找一找有关风娃娃用力气做好事的句子。

5、说说你划的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一句?指导朗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6、想想田野里是一副怎样的情景才让风娃娃产生要用力吹气的念头?(出示句子: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读一读,想像一下断断续续流着的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7、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水如果一直是这样断断续续的流着,田里的秧苗会有怎样的后果?得到了风娃娃的帮助,田野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指导朗读后两句话。

8、我们来看看现在的田野吧!风车飞快地转着,溪水欢畅地流着,秧苗灿烂地微笑着,不住地点着头,整个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看着这一切,我们风娃娃的心情是怎么样啊?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学生自由朗读、自我评价)

师:是啊,风娃娃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做事就做得这么好,我可真替他高兴呢,你呢?那我就再请一位同学来高兴地读读风娃娃做了好事后的这几句话,谁来?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把风娃娃做好事的经过读一读。

9、风娃娃就是带着这种浑身的力气和兴奋的心情离开田野来到了河边,在河边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风娃娃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10、风娃娃帮助了谁?你从哪里知道纤夫最需要得到风娃娃的帮助?指导朗读(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的很慢。

11、风娃娃的热心帮助,得到了纤夫们真诚的感谢,这时风娃娃的心情怎么样呢?是啊风娃娃高兴极了,果然只要用力气就能做成好事!难怪他会想:帮人们做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五、小结:

风娃的想法对不对呢?是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能帮人们做事,都能得到大家的称赞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板书:

16、风娃娃

好事(人们感谢风娃娃)

七、作业:

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又为人们做了哪些坏事? 吹风车(灌溉田野)

吹船帆(船走得快)

《风娃娃》教学设计

王滢滢

【教材分析】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抽”、“续”等11个生字,会写“吸”、“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3.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并能体会风娃娃的好心,感受风娃娃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起体验

1.(娃娃图片)今天,老师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这么天真、可爱,老师真开心。可爱的你们让老师想到了一个个漂亮的洋娃娃。你们的洋娃娃朋友多吗? 2.今天,老师带大家再认识一位娃娃朋友——风娃娃。(出示课件)瞧,多么可爱的风娃娃呀,让我们一起跟他打个招呼吧!(生:风娃娃)

3.小朋友的声音真好听,风娃娃肯定愿意和大家做朋友。不过和他做朋友,还得要过难关呢!(出示第一关)

二、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听老师读,大家边听边画出带有拼音的生字娃娃。(老师范读)

2、学生自读:接下来,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谁能先闯过第一关。

3、认读词语:

(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看,这关真简单,因为有了拼音的帮助,先自己读读吧。

(1)读了后,有发现这些生字娃娃中有很特殊的吗? (2)练读平舌音和翘舌音的词语。指明领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记这些生字娃娃。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看,变难度增加了,哪位能干的小朋友能闯过? 指明领读:一排排读、一列列读,再一起快速读一遍。

4、读词语,认生字: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师:生字娃娃离开了队伍,还脱去了拼音帽子,哪位能干的小朋友能摘下这些又红又大的苹果呢?可不容易哦,还得要给他们找到句子大家庭才算过关哟。

(1)指名读词,对了跟着一起读。

(2)开火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快乐

1、小朋友们都很棒,生字娃娃都认识了,生字娃娃回到了风娃娃身边,我们就来认识风娃娃吧,看看他在哪里,做了哪些事呢?(他做的事你喜欢就画个勾,不喜欢就画个叉)

2、交流

⑴ 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⑵ 你喜欢风娃娃做的什么事呢?(吹风车、吹帆船)

⑶ 你为什么喜欢他做的“吹风车”呢?(帮助了风车转动,让秧苗喝足了水) 原来,风娃娃做了好事帮了大风车啊!那你从哪里看出来大风车需要帮助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慢慢、断断续续,理解断断续续)

风娃娃看到了大风车有困难,他怎么帮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指导句子朗读。

有了风娃娃的帮助后,有什么变化呀?(飞快、奔跑、不住地点头,高兴极了)指导朗读 2、他帮助了大风车,真开心呀,接着又去帮了谁?(纤夫拉帆船)

从哪里看出来,纤夫们需要帮忙呀?(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风娃娃怎么帮?(急忙跑过去,吹)

在风娃娃帮助下,怎么样了?(笑了;
一边,一边。说话练习) 3、风娃娃,做了这些好事后,想了什么呀?(只要,就)

4、做好事是他想的这样简单吗?后面他又做了哪些“好事”?他都是好心做这些事的呀,为什么你们不喜欢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吧,到时我们就能真正和风娃娃做成好朋友了。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吸和极,认读。

2不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有两个生字娃娃长得很像 出示 :

极 。

3、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他们的异同点并组词。 4.示范写“吸”,提醒学生写好右边的“及”,注意笔画笔顺,再描红。

5.在本子上写两个,评评自己这两个字哪个最漂亮,打上五角星,再模仿这个漂亮的字,看看第三个字能否超过他?(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书写)

6、同桌欣赏、评价

【板书设计】

16 风娃娃

(快乐)吹大风车

吹帆船

好心做好事

16、风娃娃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想为大家做好事,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课文结尾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思考后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他人有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知识准备:了解水车 风车 纤夫 号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帮助过别人吗?在得到你的帮助后,别人会对你说些什么?对,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后,会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可是,有一个小娃娃热心帮助人们做了许多事后,即得到了人们的感谢,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责怪,让他感到很委屈,他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你们想帮他找到答案吗?那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一)、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趣味识字 1.带拼音识字

风娃娃带着大家来到“字宝宝乐园”,这里有着许多可爱的字宝宝,看看你认识他们吗? 2.多种方法识字

生字宝宝的拼音帽子取下后,你还认识他吗? 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
自由读、个别领读、

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可小结:示 小和二合在了一起。

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齐读

3.顽皮的生字宝宝躲到了句子里,你还认识他吗?(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多种形式读,把句子读通) 4.写字“吸” “伤”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吸” “伤”在写时应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写得规范、美观。

提醒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2.3自然段

1.教师组第一自然段,引出:让我们跟着风娃娃一起到田野,看看他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自读第2自然段

2.此时风娃娃看到的风车是怎样的转动的?(慢慢)所以水车就转动得慢,抽上来的水怎样?(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这就是断断续续)。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断断续续?(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一天。琴房里传出断断续续的琴声。)

3.多么善良的风娃娃呀!他怎么做的?从哪些微词语上可以看出他干得十分卖力?(深深地,使劲。)课件 有感情的重点读。个别读 齐读

4.秧苗喝足了甘甜的水,会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5.帮助别人真快乐呀!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看着大屏幕再来读读这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带着小秧苗的感谢,风娃娃高兴地来到了河边,它又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指名读第3小节。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风娃娃帮助纤夫的心情很急切?(急忙)还可心换成什么词?(连忙,赶快,赶紧,马上,立刻)

3.有了风娃娃的帮助,船怎样了?纤夫们呢?(一边收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纤夫收起纤绳和向风娃娃表示感谢。这两件事是同时做的吗?(同时)当我们一个人同做两件事时,就可以用上一边„一边。当然一个人做两件事时,这两件事分别是一个人的不同部位做的。如:纤夫用手收起纤绳,用嘴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想一想你同时都会做什么?(①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②小鸟一边叫,一边飞。)学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4.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美好的河边之旅,体会一下风娃娃助人为乐的快乐心情吧!(看屏幕齐读第三自然段) 5.你喜欢风娃娃吗?为什么?(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做了这两件好事后,他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6.它的想法对吗?光有力气能把事情办好吗?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去看看吧!

(三)、学习第5—8自然段

1.自由读第5—7自然段,看一看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理解:无影无踪:不见了。

责怪:批评、责备

3.现在人们不是感谢它,而是责怪它。

让我们看着大屏幕,再来读一下风娃娃好心做坏事的部分吧。

4.风娃娃的心情由好变坏了,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风娃娃做的这些事中,哪些事得到了人们的感谢?让他非常高兴。哪些事受到了责怪?让他的心情变坏的。

课件展示:吹动风车

推动帆船

吹跑风筝、衣服,吹折小树

5.听了人们的责怪风娃娃是怎么想的?指名读第8自然段。

看到伤心难过的风娃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我想对风娃娃说:”风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情况是否再整体自读课文。)

五、课外延伸

现在,风娃娃已经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得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同学们,风娃娃还会帮助别人吗?他会怎么做呢?

《风娃娃》教学设计

二年级教学设计风娃娃模版

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教学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