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人口抽样调查先进事迹

人口抽样调查先进事迹

时间:2025-08-01 14:15:22 浏览次数:

2012年松桃苗族自治县统计局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小结

根据黔统字【2012】72号文件要求,结合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的规定,我县被抽中3个调查小区为2012年全国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区。

文件下达后,局里领导们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统计局副局长潘青松任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石佳、龙洪烈任副组长,黄波、余慧敏、麻正渊等为调查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为了做好调查抽样工作,调查领导小组召开了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会议,专门组织了调查员的业务培训,并签订了调查工作责任目标书。上级下拨的普查经费落实到位后,调查领导小组制订了普查实施方案、工作流程、督查工作方案等,并力争做到在2012年11月1日正式入户调查前“一日一查”。做好上述工作后,调查员提前下乡做好了宣传工作及3次预摸底工作,按照《调查摸底和调查小区地图绘制规则》要求,队员们成功绘制了调查小区地图。2012年11月1日凌晨,县统计局201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小组正式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调查队员们认真收集数据,抓住调查重点,做好调查登记工作。摸底调查结束后,队员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资料审核、编码和数据录入工作,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派的任务。

**县2017年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总结

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准确、及时地掌握人口变动情况,满足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评的需要。我县高度重视这次的调查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本次调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周密的布署以及认真的核查。确保工作做实、做精、做严。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本次调查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县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牵头,分管领导指导,业务人员具体负责与各乡镇统计员调查工作的对接。为了将工作做到“实”,本次调查要求各乡镇分管统计的领导全程参与,以便更好地体现责任明确制。

二、周密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加强宣传。正式登记之前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走进社区、村,悬挂宣传标语、电视宣传、微信宣传和发放《致住户的一封信》,提高了被调查对象对本次抽样调查的意义作用、标准时点、调查内容等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正式登记时按照区统计局的宣传经费规定,我县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统一印制围裙送给住户,以解除调查对象的顾虑,提高配合程度,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两员”的选聘及培训。本次两员的选骋遵循着两个调查小区一个指导员,一个小区一个调查员的原则,共选聘了13位指导员,26个调查员。这些指导员及调查员良莠不齐。有的从事统计工作多年,业务精通,但PDA操作不甚熟练;
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PDA操作熟练,但业务知识不清。这些原因都给我们的调查工作带来了及大的挑战,业务培训在这个时候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针对所有指导员及调查员在10月13日至14日展开了为期两天的业务知识培训,努力使这些指导员和调查员明确自已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时点、及工作方法。在正式调查前安排县局工作人员到乡镇、社区进行亲身指导和解说,务求做到每一位调查员都能熟悉PDA的操作,减少在正式调查当中的出错。

三、掌握摸底情况

1、小区图的绘制。为了准确绘制地图,指导员坚持深入个调查小区现场走访,将公安户口花名册与社区、村居委会的现实地域情况认真核实,细致地划分调查小区,编好楼房或平房号,从主要方位和地理标志到楼院的单栋住宅甚至到每栋楼房住宅户数都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确保区不漏房,房不漏户,准确无误。

严格按照规定人数和对社区的熟悉程度准确划分每一户并多次走访中选小区。

2、编制户主姓名底册。为确保正式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县统计局向有关部门收集了分乡镇数据,将这些数据与各抽中社区居委会和村、镇手上已掌握的相关住户数据资料认真进行比对。各中选小区居委会调查员在摸底调查期间积极上门摸查住户各种情况,派发宣传资料,预约正式调查时间,登记相关住户信息,提高整个调查工作的效率,在区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摸底调查工作、编制好户主姓名底册,并在规定时间内由PDA录入上报。

四、开展正式登记调查,做到应登尽登。

正式入户调查是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最为关键的阶段,为保证入户登记质量,我们坚持要求调查员做到了以下几点:

1、“三个确保”严把关。入户调查中,围绕确保不漏一户、确保家庭情况真实可靠、确保调查表内,项目填写齐全、规范、逻辑正确的“三个确保”目标。一是坚持指导员经常督导检查指导,每天登记调查进度,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无法解决马上上报县局;
二是全方位开展检查工作,指导员每天对更新数据进行检查,对有疑问的调查数据,及时让调查员核查、纠正,仍有疑问的要求调查员再次入户询问核实。对调查员上报的空户,指导员进行不定时、全覆盖的抽查,确保空户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三是验收检查,我们对26个调查小区、共2164户的居民底册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组织26个调查小区的调查员参加互检会议,互相检查底册以及PDA的数据,使登记差错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2、细致工作求真实。在入户调查时,我们坚持做到态度真诚、语言规范、细致耐心,向居民耐心解释他们的疑问,力争调查到真实的数据;
对不配合工作的个别居民,我们多方做工作,使他们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确保数据真实,在询问调查户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若遇到住户回答含糊的情况,调查员对此再仔细询问或者通过邻居侧问等方式,使数据尽量真实可靠。

3、数据录入保准确。为确保数据录入准确,不出现问题,我们克服人员少、任务量大等困难,加班加点,按时按质完成数据录入任务。在数据录入中,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坚决杜绝随意更改现象,做到录入准确不出错,不遗漏,报表数据与上报数据保持一致。在调查过程中,虽然存在种种困难,如住户态度恶劣不肯提供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等,但经过多部门的配合和指导员、调查员的共同努力,都能一一克服,圆满完成了这次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五、查遗补漏,核实修改,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控制是今年的工作创新点,贯穿今年调查工作的始末。我县也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在摸底阶段、正式登记阶段都对数据进行了反复核实和校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正式登记的差错率相较往年减少了。今年改错期间共出现核实性错误5条,逻辑性错误10条。

六、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并完成总结。 在调查数据全部上报后,我们将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其它行政部门取得的数据进行了比对、核实,针对我县的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分析。并对回收的纸质表进行了整理归档,以便后续的查阅。此次调查工作虽然圆满结束了,但在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在减化繁冗的工作流程时不影响工作质量?如何让秀优的统计员能持续为统计事业做贡献?都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统计局

2017年12月8日

天津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信息来源:
天津统计局 文章作者: 佚名 上传时间:2006-12-28 11:59:49 【字体:小 大】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以2005年11月1日为时点,进行了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通过广大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现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这次调查以全市为总体,以各区县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目前,调查的全部资料正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的常住人口为1042.53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000.91万人相比,增加了41.62万人,增长4.16%;
年平均增加8.32万人,年平均增长0.82%。2005年底总人口为1043万人。

二、人口地区分布和城乡构成

1、2005年末分区县的总人口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30.21万人

75.74万人

77.93万人

89.85万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47.89万人

46.40万人

45.06万人

46.92万人

河北区 65.11万人

武清区 85.41万人

红桥区 54.89万人

宝坻区 68.64万人

塘沽区 70.95万人

宁河县 37.31万人

汉沽区 18.04万人

静海县 56.72万人

大港区 43.95万人

蓟 县 81.98万人

各区县常住人口的规模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除和平区、河西区两个区呈现人口减少外,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塘沽区人口增加最为显著,五年增加了14.79万人。

2、总人口的城乡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783.06万人,占总人口的75.11%;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5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4.8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12个百分点。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23.47万人,占总人口的50.21%;
女性为519.0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9%。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85。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31.36万人,占总人口的12.60%;
15-64岁的人口为810.27万人,占总人口的77.72%;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90万人,占总人口的9.68%。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97.09%;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38万人,占总人口的2.9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7.93万人,增长了3.89%;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69万人,增长了13.82%。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92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209.86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77.79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17.94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49.77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1.11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1.67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32.87万人。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35.1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989.0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
集体户人口为53.47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14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7人,农村为3.23人。

30.1抽样调查的意义

第1课时

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 掌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90-91页(10分钟)

1、回答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并且很快把表中的内容填好。

第二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抽的家庭太多了,不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知识,我们是可以回答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其大,我国今后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即只是研究约1300万人口,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从而得出一个估计的答案。

2、总结归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我们把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全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部分个体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例如人口普查中,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的公民的年龄就是一个个体。

普查是通过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典型例题讲解

例1 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某九年级400名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情况,进行一次测验,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
(1) 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2)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什么? 例2 为了了解2000台空调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20台做连续的运转实验,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解:所要了解的2000台空调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

每台空调的使用寿命是个体。

抽取的20台空调的使用寿命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 课堂检测

自己独立完成课本92页练习题

课堂小结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作业:
课本第99页习题30.1第1-3题 教学反思:

国务院决定在2005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又一次人口调查。对于摸清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精神,为认真抓好落实,整体推进各阶段工作,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实施

分别在

5、6月份成立县、乡两级1%人口抽样调查机构,整个抽样调查工作,在县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组织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全县的业务指导、培训及县级所负责的实质性工作;
乡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完成本辖区调查各阶段工作。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在7月份组织召开各抽中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在调查摸底和登记阶段各召开一次调度会。

二、部门分工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负起职责,统计局要做好调查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公安局要在2005年9月底前做好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核实,并配合做好现场登记工作;
计生局要协助做好人口尤其是出生人口的核查;
宣传部负责调查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
财政局要做好调查经费保障工作;
民政局要做好区域划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个体户的宣传动员工作;
人事和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司法、建设等部门也要抓好相应工作的落实。

三、完成乡级调查区域图的绘制上报及各级抽样框的编制上报

通过搜集统计、公安、计生的数据资料分别在2005年的3月、6月、9月完成乡、村、调查小区三级抽样框的编制和上报,并于6月份完成乡级区域图的绘制及上报。

四、绘制抽中村委会区域图和调查小区图

此项工作2005年7月至10月分两步进行,7至9月份绘制村委会和调查小区图,通过10月份的调查摸底对调查小区进行核实,完成最终结果。绘制地图前,召开各抽中乡镇及村委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布置绘图工作。

五、认真做好宣传动员

在2005年10月至11月开展宣传月活动,期间,广电局从10月1日起,要利用每天电视黄金时间播放调查口号,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0条,制作固定宣传栏3—5个;
抽中乡镇要利用广播车进行流动宣传;
各抽中村委会10月1日开始,高音喇叭一日三次播放宣传口号,书写永久性标语3条以上。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全县所有被调查对象了解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为正式调查登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做好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选调

此项工作必须在2005年9月份完成。选调过程中,县调查办公室拟定《关于认真做好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选调的通知》下发各抽中乡镇,切实把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身体健康的高质量人员选调上来,力求调查队伍的精干高效。

七、业务培训及试点

2005年10月上旬,对乡、村两级所有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随后利用1天时间进行试点,检验培训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全部参培人员能够独立、准确完成调查登记。

八、加强督查指导

2005年10月组织调查摸底,11月1日—10日进行入户登记。在这两个工作阶段开始的头

一、两天,县调查办公室将分头深入有关乡镇及调查小区进行实地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调查摸底、入户登记的高质量。

九、完成登记质量抽查、验收、上报

本阶段工作2005年11月11日至30日完成。抽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调查表,对抽中的调查小区进行抽查验收,并将抽查结果报市。

十、调查表的过录、汇总、编码、录入、上报

从2005年11月15日至25日对调查表进行过录;
11月30日前乡级将过录表汇总上报县,12月5日前县录入、汇总、上报市。

11月20日至12月20日,抽调乡镇业务骨干会同县调查办人员,对调查表实行集中编码。

05年12月至06年1月完成调查表中全部数据的审核、录入、汇总及上报。

十一、06年的各阶段工作,根据省、市安排进行。

**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2005年7月5日

人口抽样调查制度通知

抽样调查

人口普查先进事迹

18.2抽样调查

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 抽样调查 先进事迹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