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幼教教案故事模板

幼教教案故事模板

时间:2025-08-02 23:49:07 浏览次数:

幼教大班教案小猫的故事

活动准备 一, 连环画纸若干 二, 8 个不同表情、不同动态的线描小猫图样 三, 各色电光纸若干 , 水彩笔若干,剪刀、胶水、订书机等 四, 连环画范样两幅 和 木偶猫一只 ;

活动目的 :

一、启发幼儿在观察猫图片的基础 幼教大班教案_《小猫的故事》:活动准备 一,连环画纸若干

二,8个不同表情、不同动态的线描小猫图样

三,各色电光纸若干,水彩笔若干,剪刀、胶水、订书机等 四,连环画范样两幅和木偶猫一只;

活动目的:

一、启发幼儿在观察猫图片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想象,创编小猫的故事,并运用剪,粘,画的技能绘制连环图画

二、幼儿根据自己所编的“小猫的故事”,设计制作成四幅连环画。画面要求色彩丰富、鲜艳,内容简单, 有意义,并能讲出自己所画的故事内容

三、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

一、用木偶小猫表演形式引出课题。

A,木偶小猫:小朋友好!我是小猫喵喵。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的礼物是两张画,一张画的是我的故事 ,一张画是用彩色电光纸剪贴成的小猫喵喵的故事,教师从小猫手中接过,向幼儿儿童绘画教程展示两幅连环画。我的许多好朋友小黑猫,小花猫,小白猫都想请小朋友把它们的故事编到连环画里。

B.教师:咪咪,我们小朋友都非常愿意给你帮忙。等小朋友们画好后,我就给你送去,好不好?木偶小猫:“好!谢谢小朋友们,再见!”

二、教师出示、讲解范画。 教师出示范画

(一),是用水彩笔绘制成的四幅连环画,请幼儿观看。教师讲解连环画内容:(1)小猫喵喵是一只非常玩皮的猫。一天早上,它从窗户里往屋外跳。一不留神,将猫爸爸放在窗台上的一盆花碰倒在地 。(2)猫爸爸看见了,非常生气,气得胡子都撅了起来。(3)调皮的喵喵跳到家门口的树上,冲着猫爸爸做鬼脸 。(4)咪咪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将碰翻在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了窗台上。

2.教师出示范画

(二),是用彩色电光纸剪贴而成的四幅连环画,请幼儿观察看,讲出连环画的幼儿美术培训故事内容 :(1)一天中午,小猫喵喵正坐在树下玩耍。(2)忽然她看到前面小桥对岸,山羊老公公拄着拐仗正要过桥去。(3)喵喵赶忙跑过桥去,扶着山羊公公过了桥。(4)山羊公公过了桥,高兴地对小猫喵喵说:“你真是一个爱帮 助别人的好孩子啊!”

三、教师给幼儿出示8只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小猫范样,如图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开启幼儿的思路,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编出小猫的故事。 a幼儿编故事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及发生的事情的内容。

b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编的故事,用4幅画面表现出来。

c故事讲完后,教师进行讲评,肯定最合理的故事情节,要求幼儿编的故事内容要有意义。教师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午饭后,我们教师趁着教研活动未开始前,聊起了各班的一些情况,当说到折纸这个共同的中班孩子们的爱好,大家也都讨论开了,说起孩子折纸,那是5个班级的孩子都喜欢这一活动,孩子们喜欢这是个好情况,可是张老师的一句:“可是每次折纸,有好多孩子都是折纸飞机,折好以后飞来飞去,班级内很乱。”这句话可点到我们每个老师的心里去了,“是啊,我们班也是这个情况。”大家应答上。

楮老师是我们教研组里教育经验资深的老教师了,她说:“我就强调要求,如果违反规则,那就要孩子折了重新折。”也许这是个办法。对于我这样接触教育时间不是很长的教师来说,这方面的应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我回去后又思考了,那如果我开展一节“纸飞机”的课呢?随孩子们的兴趣,引发活动。我就在我们班的活动课期间进行一次《纸飞机》活动。给孩子们很大的自主探索与想象空间,真正将幼儿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活动中是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定位。

开始是让幼儿自己折各种折法的纸飞机,然后试飞。但实际问题孩子们对于“纸飞机的多种折法” 这一要求还不能达到,所以在真正实施过程中,我将第一个环节改成了“折一种我们平时学会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说说纸飞机的玩法。”这样就建立于幼儿的经验,能很快调动幼儿的兴趣,又难点不高,使全班幼儿都能思考起来;
兴趣自然被吊起来了,在折的环节中,我要求幼儿尝试想出更多的折飞机方法,在积极的心态下,幼儿都能积极思考起来,这时我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每人选择一架纸飞机折的方法,折完后,请幼儿再试一试怎样才能飞的高,飞的远,并启发幼儿用“飞机从XX飞到了XX”的句式说一说,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不会再乱飞纸飞机了,孩子们更多的是沉静在折的探索上,这时,我进一步引导:“纸飞机可以带着我们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可以做一些我们平时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情”,在大胆的提问及引导下,幼儿说出了“可能会到大沙漠送水去了。”“到大沙漠找金币”“可能停在山顶上烧烤了”“飞到大海上看大鲨鱼”等等有趣而又大胆的想法,可见,幼儿的想象是无穷的,好的提问可以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最后,我又以故事,“纸飞机可不能乱飞哦,它的飞程都是有路线的,不然就到不了你想要去的地方了。”孩子们好像很理解,我班的孩子们相比较以前的飞机乱飞情况,稍微好了点。

也许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我相信,方法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到的,孩子们能发展那是我们每个做老师的希望。

挤在一起很温暖

活动目标

1.理解、欣赏故事《挤在一起很温暖》。

2.懂得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挤在一起很温暖》。

2.活动前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暴雨。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暴雨中的花儿

1.教师:花儿的生长需要雨水,但是,暴雨对花儿的生长好吗?为什么? 2.幼儿自由发言。

二、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教师:这是发生在暴雨时的花丛下的故事,故事名字叫:《挤在一起很温暖》,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你挤我,我挤你”,幼儿倾听。

3.教师:花瓣是从哪里来的?黑蚂蚁想独占花瓣做什么?黄蚂蚁想独占花瓣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4.教师:黑蚂蚁和黄蚂蚁争执不下,你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好吗?

5.教师:小朋友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办法,现在我们继续听故事,看看黑蚂蚁和黄蚂蚁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三、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2.教师:他们很无奈地挤在一片花瓣下,慢漫地却发现了什么?他们还会争这片花瓣吗?为什么?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听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房子套房子

活动目标

1.观察挂图并说出自己看到的东西

2.通过摆拼方形纸,加强幼儿对方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房子套房子》。

2.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方形纸或积木。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房子套房子》,请幼儿观察左面一幅,并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

2.教师: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间里有什么?幼儿进行描述。

3.请幼儿观察挂图,教师:房子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幼儿说自己看到的东西。

4.教师:真神奇啊!原来小动物们住在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房子里面。

二、拼摆房子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房间和爸爸妈妈的房间。

2.教师出示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方形纸或积木,请幼儿在白纸上、桌子上随意拼放、摆出自己的家、幼儿园、高楼等房子。

三、分享和展示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拼摆的作品,体验拼摆的乐趣。

小鸟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从高处往下跳。

2.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活动

高20cm~25cm的凳子,黄鸟和绿鸟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地上做热身操,跑跑跳跳。

二、学习儿歌《小鸟做游戏》 1.教师朗读儿歌《小鸟做游戏》,幼儿欣赏。

2.幼儿学念儿歌《小鸟做游戏》。

三、游戏:小鸟做游戏

1.将凳子摆成圆圈状,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黄鸟,一组扮演绿鸟,分别戴上黄鸟、绿鸟的头饰,间隔站在小凳子上。

2.教师扮演鸟妈妈,站在场地中央,与幼儿一起拍手念儿歌《小鸟做游戏》。

3.儿歌停止后,幼儿双脚并齐,轻轻从凳子上跳起、落地(提醒幼儿脚尖先着地),在圆圈中做鸟飞、吃虫等动作。

4.教师说:“天黑了,小鸟回家了!”时,幼儿回到各自的凳子上。

5、游戏重复进行。

延伸活动

操作幼儿手工《小小歌唱家》 附录

小鸟做游戏(儿歌)

薛春霞

黄鸟绿鸟站站好, 拍拍翅膀轻轻叫, 飞呀飞呀飞到地, 捉到虫儿吃个饱。

家门口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诗歌《家门口》,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

2.尝试耕具自己的已有经验续编诗歌,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彩笔、各种小动物的贴纸、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家门口》,请幼儿欣赏。

2.教师:诗歌里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在哪里?它们的家门口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你的家在哪里?你的家门口是什么样的? 4.请幼儿学念儿歌。

二、画一画

1.教师:我们刚才知道了那么多小动物的家门口,他们想不想把它们美丽的家门口画出来呢?

2.引导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贴纸,贴在白纸上。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给贴纸上的小动物画一个美丽的家。

三、分享和展示

请幼儿逐一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筑篱笆

活动目标

1.学习按顺序依次画直线。

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画好房子的绘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教师:有一天森林气象员说台风要来了,小动物们很害怕,他们决定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筑上篱笆,不让台风把自己的家吹跑。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它们筑篱笆吧!

二、画一画篱笆

1.教师在课前画好的房子外墙上示范直线,并要求幼儿画得越密越好,说明篱笆筑得牢固,台风吹不动.2.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直线画直、画密。

三、玩游戏:抵抗台风

1.教师扮台风婆婆,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篱笆,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小篱笆们”围成一个圈,“小动物们”在圈外玩,教师发信号:“台风来了!”“小动物们”迅速地跑回圈内自己的家。教师扮演台风,抓住没有逃回“篱笆”内的“小动物”,或者从造得不好的“小篱笆”那里突破抓“小动物”。每次游戏结束时可以给幼儿两分钟,加固自己的“篱笆”。

2.幼儿代替教师扮演台风,进行游戏。

铺路

活动目标

1.复习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了解两种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1.乐意参加活动,积极思考。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铺路》

2.1米宽的长条纸,不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的纸板。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难走的小路

教师:天气晴朗,小兔想出去玩,可是走了几步,就摔可一跤,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摔倒吗?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铺路》,观察家门口的小路,说说路上有什么。

二、认一认:几何图形

1.教师:路上的这些坑是什么样子?你认识他们吗?

2.教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认识他们吗?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任务。

三、拼一拼

1.教师出示不同的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的纸板。

教师:我能变魔术,我会将这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变成另一个图形。教师演示将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成长方形。

2.请幼儿试着用纸板拼出各种几何图形。

3.将幼儿分组,用这些纸板在长纸条上铺路。

蝴蝶美美

活动目标

1.常试用手指印画的方式表现蝴蝶。

2.简单了解一些关于蝴蝶的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蝴蝶》。

2.画有蝴蝶轮廓的绘画纸、蝴蝶标本或者图片、水粉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蝴蝶长什么样

1.教师:你见过蝴蝶吗?蝴蝶是什么样的?你喜欢蝴蝶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蝴蝶标本或图片,幼儿观察。

3.教师总结:这只蝴蝶叫美美,花儿都很喜欢它。他们知道蝴蝶美美的身上什么地方最美吗?数一数它有几对翅膀?有几对足? 4.教师向幼儿介绍蝴蝶的基本特征。

5.幼儿翻看幼儿用书《蝴蝶》,对照书上的照片说一说蝴蝶的特征。

二、做一做:手指印画蝴蝶

1.教师:小朋友想不想画只蝴蝶?

2.教师示范: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食指蘸适量颜料,蘸到食指的第二关节处,在蝴蝶的前翅膀内侧处印画上美丽的花纹,再用小指蘸其他颜料在前翅膀外侧及后翅膀处印画小点点。

3.幼儿手描印画《蝴蝶美美》,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分享

幼儿展示各自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分享。

小路上的石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路上的石头》。

2.懂得为别人着想。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路上的石头》录音磁带、幼儿用书《小路上的石头》。

2.小公鸡、小袋鼠、小白兔、小乌龟头饰。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路上的石头

1.教师:今天,老师走在家门口的小路上,一不留神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给拌倒了一下,到现在脚还疼呢!你们觉得石头放在路上安全吗?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小朋友猜对了!老师当时就想,万一别人一不小心绊到这块石头,摔上一跤,可不得了,就赶紧把它搬到路边的树下去了。有一群小动物呀,同样被石头绊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听讲故事《小路上的石头》

教师播放故事《小路上的石头》录音磁带,幼儿欣赏。

三、讨论

1.教师:小攻击发现了石头,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小袋鼠被绊了一跤,说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小白兔怎么拉?它说了什么?后来又怎么做? 2.教师:小乌龟看到石头后,也是和小公鸡、小袋鼠、小白兔一样骂上一句吗?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3.教师:如果小公鸡能个小乌龟一样,还会发生小袋鼠、小白兔摔跤的事情吗?小袋鼠、小白兔自己摔跤之后,有没有想过别人也有可能碰到同样的问题? 4.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小路上的石头》,教师:你们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四、表演

请幼儿戴上小动物的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小路上的石头》,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模仿不同动物走路的样子,注意表现出动物说话的语气、生气的表情。

集体活动:女娲造人

执教:幼儿一班

教学设想:

一听说自己要上公开课,我心里就开始有一点小紧张,我一直想上什么内容好呢?但都没有确定下来。直到这周备课的时候,我才想:既然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每次语言课讲故事的时候,教室里就静悄悄的,我的课刚好又上到了《女娲造人》这里,干脆就确定上这个内容吧。在设定活动目标的时候,赵老师提醒我要配合这个月的月主题,于是我就想,平时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有问题我都是要求他们要举手来回答,这个目标在我的教学中应该能完成;
上课时不下位,认真的倾听,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要求他们的。为了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所以就设计了后面的小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图画信息,展开丰富的想象,简单的复述故事。

2、学习识认生字“女”、“人”。

3、幼儿能认真的倾听,不随便下位。

4、回答问题时学会举手。

活动重点:

1、幼儿能够根据图画信息,展开丰富的想象,简单的复述故事。

2、学习识认生字“女”、“人”。

活动准备:

1、图画大书,

2、自制教具:女娲图像,小泥人,大、小字卡,房子图片,藤条。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客人” 教师出示女娲图像,“小朋友们认识她吗?”

2、师:“对了,她就是女娲。”教师出示大字卡“女”,请幼儿齐读。请所有的女娃娃起立,告诉幼儿这也是女娃娃的“女”。

3、师:“我们今天就再来听听女娲的故事。

二、图画观察,复述故事。

1、教师出示图画大书,翻到第4页,“小朋友们看到我的大书,女娲这时的表情怎样?为什么她会不高兴呢?”引导幼儿复述第4页的内容。

2、教师翻到大书第5页,“女娲在干嘛?她看到了什么?她又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和图画提示,复述第5页的内容。

3、教师:“女娲是怎样捏第一个人的?”

教师出示小泥人,并用“先„„再„„最后„„”提示幼儿说出女娲捏人的经过,由此复述6—9页的内容。

4、教师:“女娲给这个小娃娃起的什么名字呢?”教师出示大字卡“人”,请幼儿齐读。

5、教师:“可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捏太慢了,后来女娲想到了什么方法?”教师出示藤条并甩动藤条,提示幼儿说出女娲造人的经过,由此复述

10、11页的内容。

6、教师:“女娲造了许多人后,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此时女娲的心情又是怎么的?”引导幼儿复述

12、13页的内容。

7、教师:“小朋友们,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吗?”揭示、板书课题。幼儿齐读课题:“女娲造人”。

三、送字宝宝回家。

1、教师:“在故事里我们认识了两个字宝宝,还记得吗?”教师出示大字卡,幼儿齐认读。

2、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房子图片,“字妈妈在家等着他的宝宝回家,你能送字宝宝回家吗?”

3、给幼儿分发小字卡,请幼儿拿着字卡站到相对应的房子前。

4、幼儿举起小字卡认读生字。

5、教师总结、评价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给家长讲《女娲造人》的故事。

幼儿园故事教案模板

幼儿园故事类教案模板

幼儿讲课故事教案模板

幼儿园教案模板讲故事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 精选10篇

相关热词搜索: 幼教 教案 模板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