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镇江新区丁卯汽车商贸集聚区建设暨镇江汽车城发展和研讨会在镇江科技新城管委会召开,会议讨论了丁卯片区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及镇江汽车城建设规划情况。
在整个丁卯片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丁卯汽贸产业在五年快速发展中,形成了丁卯片区商贸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和镇江市最大的汽贸产业集聚区。
去年,丁卯片区37家汽车销售商完成汽车销售逾21000台,实现销售额30.5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3%和51.2%,占市区汽车销售量的近九成。
即将建设的镇江汽车城项目完工以后,将依托丁卯片区现有成熟的汽车产业,整合星宝汽配广场项目资源,形成全市乃至苏南地区一流的汽车销售服务中心。
研讨活动上,太仓森茂设计院现场发布了镇江汽车城规划方案。据了解,下一阶段,丁卯街道将提升丁卯汽贸集聚区发展层次,尽快完善服务体系,借鉴先进地区汽车商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高点规划镇江汽车城,搭建一流的汽车销售和配套服务载体,放大品牌效应,为汽贸产业长期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9月16日,位于丁卯桥路沿线的镇江长菱宝骏汽车4S店盛大开业,标志着丁卯汽贸集聚区品牌再扩容。
当前,丁卯片区正围绕镇江科技新城“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实施转型升级,推进跨越发展。尤其注重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实施1.88平方公里老工业区“退二进三”、五大市场集群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配套建设等一系列大手笔,打造高品位、复合型的城市商贸,构建与丁卯高科技板块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作为区域特色商贸的代表,丁卯汽贸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目前,丁卯片区拥有汽车销售企业37家,其中品牌4S店22家,拥有奥迪、宝马、大众、丰田等众多一线品牌。预计今年1—9月份,丁卯汽贸销售总额超过26亿元,占镇江地区汽贸交易总量的近60%。同时,占地面积约370亩的镇江汽车城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项目一期成功签约斯巴鲁、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知名品牌。此次宝骏品牌的成功加入,将有力促进丁卯汽贸集聚区发展壮大,夯实丁卯汽贸产业在全市乃至省内行业界的重要地位。
北关区产业集聚区2017年工作汇报
2017年,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和百亿级无人机产业基地两条发展轴线,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战略部署,规划先行、引导提升、精准招商、强推项目,园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7年,产业集聚区
二、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税收完成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3000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亿元,限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2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承担区级以上重点项目30个,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项目4个,无人机产业项目8个,工业项目3个,房地产项目2个,服务业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绿化项目5个,教育项目1个。
1、纺织服装项目
印染示范园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环评已完成审批,正在与中信、中圣、凤竹三方就项目建设进行深度对接,预计18年开工建设。
广州童装城项目2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面开工建设,4家企业入驻投产。
迪尚集团安阳公司项目落地投建,项目建成后可达到40条自动化生产线,1500个机位,2000名工人,年产800万套品牌服装,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2000万元。
佰源针织科技园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可达到大圆机、梭机500台,实现年产值18亿元,利税9000万元。
金马纺织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可达到大圆机、梭机400台,实现年产值12亿元,利税6000万元。
2、无人机项目
无人机大厦(京膳堂科研楼)装修工程稳步推进(已装修至第10层),部分楼层已投入使用。
无人机试飞场项目一期建成启动试飞。
壮龙无人机项目落地投建。
3、两个中心建设
纺织品检测中心、无人机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即将正式投运。
4、基础设施项目
8号路、3号路、盛业大道三条道路共2.5公里即将完工。
市政建设道路漳河大道、S301省道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 2
服饰、皇家宝贝服饰、布依服饰、尚海服饰、益田服饰、广州童玥服装、泉州佰源、金马产业园、民旺电脑绣花、广州昕宸企管、PP贝婴童服饰、安阳纺织服装交易中心项目。
建筑、商贸项目4家:北控集团安阳公司、安阳城建建设集团、安阳润安建筑有限公司北关分公司、安阳局气贸易。
在淡项目5家:(搜于特)品牌管理公司、卜硕织造、大龙织造、天津婴童园、小安猫咪服饰。
跟踪项目2家:广州帕伯户外、山东帝威服饰有限公司。
2017年,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扩区规划已报省发改委审批,全省第一家印染产业园项目环评已顺利通过省环保厅批准,纺织服装检测中心和纺织服装“云”交易平台即将投入使用,品牌服装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提升工作已初显成效。
二、2018年工作打算
(一)围绕晋位升级,制定年度发展目标
由发改委、统计局牵头,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尽快制定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并围绕产业集聚区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制定具体措施,全力冲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二)围绕大纺织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引入城市供水网络,实现七通一平;
二是完成广州童装城22万平方米、金马产业园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
三是探索合理建设模式,再谋划新建10-20万平方米的
- 4
强公共服务内容;
五是加快童装城公寓、迪尚公寓建设,谋划并建设(改造)京膳堂公寓、沃森公寓以及新建区域公寓,争取建成职工公寓1500套以上。
(六)围绕新形势新常态,加强作风建设
一是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靠前指挥,加强与项目方沟通联系,做好跟踪服务;
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倒排工期,分解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项目按照序时进度扎实推进;
三是坚持并完善指挥部例会制度,提高解决问题、落实工作的效率;
四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创新、难点在一线突破、作风在一线转变”;
五是建立重点项目考核奖惩机制,由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督导检查、狠抓工作推进、严格考核奖惩。
新的一年,产业集聚区将以新精神、新状态适应新要求,以新作风、新面貌迎接新挑战,向着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和百亿级无人机产业的目标砥砺奋进,继续前行,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努力做出北关区工业振兴的满意的答卷。
北关区产业集聚区2017年工作汇报
2017年,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和百亿级无人机产业基地两条发展轴线,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战略部署,规划先行、引导提升、精准招商、强推项目,园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7年,产业集聚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税收完成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3000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亿元,限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2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承担区级以上重点项目30个,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项目4个,无人机产业项目8个,工业项目3个,房地产项目2个,服务业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绿化项目5个,教育项目1个。
1、纺织服装项目
印染示范园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环评已完成审批,正在与中信、中圣、凤竹三方就项目建设进行深度对接,预计18年开工建设。
广州童装城项目2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面开工建设,4家企业入驻投产。
迪尚集团安阳公司项目落地投建,项目建成后可达到40条自动化生产线,1500个机位,2000名工人,年产800万套品牌服装,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2000万元。
佰源针织科技园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可达到大圆机、梭机500台,实现年产值18亿元,利税9000万元。
金马纺织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可达到大圆机、梭机400台,实现年产值12亿元,利税6000万元。
2、无人机项目
无人机大厦(京膳堂科研楼)装修工程稳步推进(已装修至第10层),部分楼层已投入使用。
无人机试飞场项目一期建成启动试飞。
壮龙无人机项目落地投建。
3、两个中心建设
纺织品检测中心、无人机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即将正式投运。
4、基础设施项目
8号路、3号路、盛业大道三条道路共2.5公里即将完工。
市政建设道路漳河大道、S301省道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 2
服饰、皇家宝贝服饰、布依服饰、尚海服饰、益田服饰、广州童玥服装、泉州佰源、金马产业园、民旺电脑绣花、广州昕宸企管、PP贝婴童服饰、安阳纺织服装交易中心项目。
建筑、商贸项目4家:北控集团安阳公司、安阳城建建设集团、安阳润安建筑有限公司北关分公司、安阳局气贸易。
在淡项目5家:(搜于特)品牌管理公司、卜硕织造、大龙织造、天津婴童园、小安猫咪服饰。
跟踪项目2家:广州帕伯户外、山东帝威服饰有限公司。
2017年,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扩区规划已报省发改委审批,全省第一家印染产业园项目环评已顺利通过省环保厅批准,纺织服装检测中心和纺织服装“云”交易平台即将投入使用,品牌服装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提升工作已初显成效。
二、2018年工作打算
(一)围绕晋位升级,制定年度发展目标
由发改委、统计局牵头,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尽快制定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并围绕产业集聚区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制定具体措施,全力冲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二)围绕大纺织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引入城市供水网络,实现七通一平;
二是完成广州童装城22万平方米、金马产业园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
三是探索合理建设模式,再谋划新建10-20万平方米的
- 4
强公共服务内容;
五是加快童装城公寓、迪尚公寓建设,谋划并建设(改造)京膳堂公寓、沃森公寓以及新建区域公寓,争取建成职工公寓1500套以上。
(六)围绕新形势新常态,加强作风建设
一是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靠前指挥,加强与项目方沟通联系,做好跟踪服务;
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倒排工期,分解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项目按照序时进度扎实推进;
三是坚持并完善指挥部例会制度,提高解决问题、落实工作的效率;
四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创新、难点在一线突破、作风在一线转变”;
五是建立重点项目考核奖惩机制,由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督导检查、狠抓工作推进、严格考核奖惩。
新的一年,产业集聚区将以新精神、新状态适应新要求,以新作风、新面貌迎接新挑战,向着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和百亿级无人机产业的目标砥砺奋进,继续前行,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努力做出北关区工业振兴的满意的答卷。
元—10月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7亿元,同比增长22%;
商贸增加值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0.6%;
商贸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7%。乡镇和有关部门全年的商贸工作任务绝大多数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在加快五大市场建设、构建五大流通体系、搞活流通企业、抓好农村贸易等
方面,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年初县商贸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各乡(镇)和商、粮、供等流通企业调查研究,制订了今年的工作计划,明确了今年我县商贸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并召开了全县商贸工作会议。今年商贸工作的重点,就是壮大物流配送和联锁经营规模,健全5个专业市场,培育5个商品流通体系,强化农村经纪人和市场营销两支队伍,搞好经贸洽谈,促进我县商贸工作再上新台阶。县商贸工作领导小组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导工作,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
2、建设和完善5个专业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建设步伐。
(1)新区商贸城筹措资金500万元,对三期工程进行完善,主要是安装路灯和硬化地面等,目前商户入驻率达60%,入驻150余户,建民电器城等几家大商场相继开业。
(2)新区北杨农贸大市场(新区怡苑路北段)拉大框架,投资200万元,建设商品楼10余栋,并完善水、电、路、讯、排水等基础设施,新增商户100余户。
(3)濮州大市场依然保持繁荣的发展态势,今年通过采取划行归市,优化环境等措施,新驻商户30余户,元—10月份实现交易额6000万元,成为周边较大的集贸市场。
(4)张庄木材市场吸收民间资本50万元,完善了市场内基础设施,新增木材经营户20余户,元—10月份实现交易额1.2亿元。
(5)天灌米业市场元—10月份完成大米销售750万公斤,实现利润26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努力构建五个商品流通体系
(1)米业流通体系:今年以来,完成了“天灌”牌大米商标的注册,已被省正式批准使用;
在郑州、濮阳、安阳、范县增设了天灌米业经销处,扩大了大米销售;
印制了精制的天灌米业宣传册、宣传页4万余张,进行了广泛宣传;
参加国内举办的大型农副产品展销活动三次;
利用广告制作、设立展台、散发传单等形式,在我县举办的板桥文化节活动上进行了宣传,提高了范县大米知名度。天灌米业有限公司正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监制,统一标识,统一技术参数,统一调拨,统一贮运,从而想方设法唱响“天灌”品牌,将大米推向市外、省外,构建良好的米业流通体系。
(2)羽绒流通体系:通过积极努力,目前以总投资3600万元的善高羽绒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16家羽绒加工企业发展,以此带动羽毛羽绒销售、加工人员5000人,带动羽粉饲料加工企业10家,从而初步形成从产品生产和收购—加工的羽绒流通体系。元—10月份羽毛交易量6000吨。
(3)木材流通体系:引导木材市场从以原木交易为主,逐步发展成集原木、板皮板条、木制品及木制工艺品等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木材经营的规模。充分发挥木材加工协会的作用,使产品收购、运输、销售、加工进一步完善,壮大队伍建设,张庄乡政府积极协调各方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环境治理、木材销售许可等方面搞好服务,确保木材市场有序发展。目前,全乡已有20个村从事板皮、板条加工业,销往林沂、皮州一带,加工户达1020家。
(4)食品和日用品两大流通体系:今年重点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品配送体系为主导,以民间个体配送为补充,构建这两大流通体系。止去年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设农家店201家,今年,我县又有160家农家店通过了市商务局的验收,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促进食品和日用品两大流通体系建设,同时,龙头配送中心—金阳光量贩今年计划投资800万元,在新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品展示和连锁配送中心,目前资金已到位,厂址已选定,正在进行土地报批。在杨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下,杨集乡正积极筹建肉鸡食品加工专业协会,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销售、贮运、技术、货源共享,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和市场分析会,目前工作正在运行中。
4、商、粮、供等流通企业工作情况。
(1)商业公司从温州引资800万元,在老城电影院南临建成一处大型综合超市,8月份使用,总面积2800平方米,为北京“佳乐佳超市”连锁加盟店,安排下岗职工50名,年销售收入2500万元,元—10月份商业公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0万元。
(2)粮油公司今年以来已完成购销粮食任务6600万公斤,占全年
2016年全县商贸工作汇报
2016年全县商贸工作汇报
元—10月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7亿元,同比增长22%;
商贸增加值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0。6%;
商贸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7%。乡镇和有关部门全年的商贸工作任务绝大多数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主要工作今年以来,在加快五大市场建设、构建五大流通体系、搞活流通企业、抓好农村贸易等方面,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年初县商贸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各乡(镇)和商、粮、供等流通企业调查研究,制订了今年的工作计划,明确了今年我县商贸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并召开了全县商贸工作会议。今年商贸工作的重点,就是壮大物流配送和联锁经营规模,健全5个专业市场,培育5个商品流通体系,强化农村经纪人和市场营销两支队伍,搞好经贸洽谈,促进我县商贸工作再上新台阶。县商贸工作领导小组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导工作,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
2、建设和完善5个专业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建设步伐。 (1)新区商贸城筹措资金500万元,对三期工程进行完善,主要是安装路灯和硬化地面等,目前商户入驻率达60%,入驻150余户,建民电器城等几家大商场相继开业。
(2)新区北杨农贸大市场(新区怡苑路北段)拉大框架,投资200万元,建设商品楼10余栋,并完善水、电、路、讯、排水等基础设施,新增商户100余户。
(3)濮州大市场依然保持繁荣的发展态势,今年通过采取划行归市,优化环境等措施,新驻商户30余户,元—10月份实现交易额6000万元,成为周边较大的集贸市场。
(4)张庄木材市场吸收民间资本50万元,完善了市场内基础设施,新增木材经营户20余户,元—10月份实现交易额1。2亿元。
(5)天灌米业市场元—10月份完成大米销售750万公斤,实现利润26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努力构建五个商品流通体系 (1)米业流通体系:
今年以来,完成了“天灌”牌大米商标的注册,已被省正式批准使用;
在郑州、濮阳、安阳、范县增设了天灌米业经销处,扩大了大米销售;
印制了精制的天灌米业宣传册、宣传页4万余张,进行了广泛宣传;
参加国内举办的大型农副产品展销活动三次;
利用广告制作、设立展台、散发传单等形式,在我县举办的板桥文化节活动上进行了宣传,提高了范县大米知名度。天灌米业有限公司正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监制,统一标识,统一技术参数,统一调拨,统一贮运,从而想方设法唱响“天灌”品牌,将大米推向市外、省外,构建良好的米业流通体系。
(2)羽绒流通体系:
通过积极努力,目前以总投资3600万元的善高羽绒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16家羽绒加工企业发展,以此带动羽毛羽绒销售、加工人员
5000人,带动羽粉饲料加工企业10家,从而初步形成从产品生产和收购—加工的羽绒流通体系。元—10月份羽毛交易量6000吨。
(3)木材流通体系:
引导木材市场从以原木交易为主,逐步发展成集原木、板皮板条、木制品及木制工艺品等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木材经营的规模。充分发挥木材加工协会的作用,使产品收购、运输、销售、加工进一步完善,壮大队伍建设,张庄乡政府积极协调各方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环境治理、木材销售许可等方面搞好服务,确保木材市场有序发展。目前,全乡已有20个村从事板皮、板条加工业,销往林沂、皮州一带,加工户达1020家。
(4)食品和日用品两大流通体系:
今年重点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品配送体系为主导,以民间个体配送为补充,构建这两大流通体系。止去年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设农家店201家,今年,我县又有160家农家店通过了市商务局的验收,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促进食品和日用品两大流通体系建设,同时,龙头配送中心—金阳光量贩今年计划投资800万元,在新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品展示和连锁配送中心,目前资金已到位,厂址已选定,正在进行土地报批。在杨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下,杨集乡正积极筹建肉鸡食品加工专业协会,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销售、贮运、技术、货源共享,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和市场分析会,目前工作正在运行中。
4、商、粮、供等流通企业工作情况。
(1)商业公司从温州引资800万元,在老城电影院南临建成一处大型综合超市,8月份使用,总面积2800平方米,为北京“佳乐佳超市”连锁加盟店,安排下岗职工50名,年销售收入2500万元,元—10月份商业公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0万元。
(2)粮油公司今年以来已完成购销粮食任务6600万公斤,占全年目标的126%;
拥有仓储8000万公斤;
投资1500万元、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面粉厂正在建设中;
“天灌米业”已通过绿色认证,在濮阳、郑州、洛阳、三门峡、浙江等均有客商。
(3)供销社积极转换机制,元——10月份商品供销总额完成57800万元,销售各类农药化肥4。6万吨,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在濮城供销社投资60万元,新建聚鑫商场;
在辛庄投资15万元,新建了农资超市;
在杨集李马桥新建了一处农资配送中心。
5、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为“三农”搞好服务。一是规划了各乡驻地的集贸市场建设,明确了任务;
二是研究各乡产品优势,寻求发展商贸业的着力点;
三是努力搞好农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建设,全年培养农村经纪人XX余人,营销人员1500人。四是举办了 “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现代化”建设目标,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拓展招商领域,搭建招商载体,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抢抓机遇引项目,全力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6年以来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与往年比较分析,今年全县招商引资主要有三大突出变化:
一是在谈的大项目实现新增长。 二是签约的大项目实现新突破。今年通过举办福建长乐联谊会、香港推介会、苏州和无锡推介会、付了招商经费。招商工作中各招商分局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关系网,全面了解驻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主导产业,重点掌握有产业转移意向的企业情况,对接洽谈,寻求合作,推进招商信息和项目进展。赵书记、邱县长及县四套班子包挂领导非常重视,莅临驻外招商一线推进项目,拜访了一批重要客商,取得了一批招商成果。我局自文件下发后,坚持一天一调度,及时把工作动态、好的做法和信息一天一简报,报送县四套班子领导,并下发至各相关分局和单位,做好了日常调度和信息的上传下达及资金保障工作,从而推进了驻外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拓展招商引资活动形式,全面提升引进项目质量今年,我县制定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和区域招商的招商活动新方式,以承接“长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央企”产业转移和大项目对接为重点,以综合产业和专门产业项目推介宣传为要点,以分局招商为主体,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在积极筹备参加好省市组织的的央企推介会、厦门经贸洽谈会、香港推介会、上海投资联谊会、无锡和苏州投资联谊会等活动并完成项目签约任务的基础上,先后通过举办了小型招商会、产业推介会、以商引商、敲门招商和产业招商等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福建长乐投资推介联谊会、绍兴投资推介会、上海和杭州城建投资推介会等自主招商活动,会上一改过去的“一言堂”形式,形成了主宾双方融洽互动、富有实效的“圆桌会、座谈会、办公会、成效会”。今年在省市组织的推介会上、在我县自主举办的推介会上签约了较多项目。项目涉及规模养殖和加工、果菜贮藏和加工、电力生产和煤盐化产业、精密铸件生产和机械铸
造、电动车生产、污水处理、商贸物流等领域。有效的招商活动形式,全面提升了项目的质量和规模。
三、依托我县招商资源,延伸产业和专业招商领域我县招商资源丰富,地上有果、菜、林业和养殖四大资源,地下有煤、盐、钾页岩和地热四大资源,有悠久的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的亲情客脉资源和日益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为我县开展产业和专业招商,延伸拉长产业链项目、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今年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和切入点,内联外引抓大项目,实现了招大引强的大突破,在以商聚商、产生集聚和示范效应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依托现有产业和企业,着眼于“增链”、“补链”,在盐煤化工项目、果蔬加工项目、城建和三产服务业项目等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链长、资源转化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和行业标准的大项目方面,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批与县域特色经济相匹配的项目加快了洽谈、签约和建设的步伐。如:
丰城盐化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徐州建滔能源化工项目在加紧施工,金浦煤盐一体化项目在积极洽谈推进。
商贸物流工作汇报
商贸流通领域工作汇报
平安集贸市场工作汇报
商贸流通工作汇报(共4篇)
商业局内贸流通工作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 集聚 工作汇报 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