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民俗策划书

民俗策划书

时间:2025-08-02 22:09:09 浏览次数:

河南科技大学校学生会 民俗文化节——雕塑作品进校园

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委员会社会实践部 协办单位: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

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暨雕塑大师作品展开幕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它凝聚了民族精神,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塑造着人们的心灵,愉悦着先人的情感。同时,民俗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种种历史原因,中华民族的民族风俗面临着被遗忘,被误解,被肢解的危险!有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不知中国的“七巧节”(七夕节);
有人大啃麦当劳,忘记了中国美食;
有人拆掉百年老宅,建起了小洋楼„„

活动目的

大学生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同时也兼具着文化传承的任务,有着为中国古老民俗文化的发扬和传播的义务和权利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接近民俗,了解民俗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给民俗文化爱好者提供零距离接触民俗大师的机会,为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做准备,由校团委特批开展河南科技大学“民俗文化节”活动。此次特别邀请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大师成员携珍藏作品到校园与我校学生交流,展示大师技艺,展示我国文化精粹,加深大学生对我国雕塑历史和雕塑文化的深刻认识。

活动主题

雕塑艺术大师献艺校园,展示雕塑作品魅力,传播民俗文化艺术,培养民俗艺术人才。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8日、29日

活动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体育场广场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建行广场

活动对象河南科技大学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有20位左右著名艺人为大家表演雕塑,糖画,面塑等制

作和讲解,还有100件左右作品为大家同时展出。活动期

间有互动各环节,让同学们充分接触民俗。

活动经费 艺人出场费,以及展品的运输费共计1500元,矿泉水30

瓶*1元共计30元,条幅:3*40元共计120元,喷绘:300元,气球:20元,话筒电池:20元,海报、白纸、笔:35元,红色宣纸若干共计15元,纪念品若干共计200元,物品运输费100元。共计2340元

活动物资 小型舞台,桌子,椅子,音响,话筒,帐篷若干,气球,

展板,海报,抽奖箱,奖品,照相机

活动形式

雕塑大师作品展览;
艺术家与活动参与者进行学习交流,一同制作民俗作品;
专设咨询台,设置艺人与有兴趣学生的交流平台。

活动宣传方式

一、从活动开始前五天开始在河南科技大学各个校区展开条幅、

板报、海报宣传:介绍此次活动的意义与目的;
阐述民俗活动的重大时代意义,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介绍当前中国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现状和政府的举措;
介绍鼎力支持这次活动的艺术大师的资历。

二、与学校各个学院展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以各种方式传达校

学生会的活动;
各学院出自己的海报,展板;
并以此板报为基础,对参与活动学院的板报来一次评比,评出板报优秀的前三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三、活动当天有广播站面向全校学生,对这次活动做简明扼要的

介绍,包括这次活动的主要参与集体---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大师,并简单介绍代表性展览作品。

四、由校学生会通讯部写通讯稿,并对活动进行摄影,并展览,

做为活动的后期宣传。

活动流程

一、启动仪式

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南苑体育馆广场(广场占地约5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主席台50平方米,可容纳20人)。

内容校团委书记发言回顾民俗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果,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发言介绍洛阳民俗的过去现在以及发展展望,洛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发言介绍研究会情况雕刻艺术发展情况,并接受媒体采访。

拟出席领导

河南科技大学校团委书记,洛阳雕塑艺术研究会会长,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校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若干,院学生代表,拟请洛阳晚报,洛阳日报等媒体参加并对活动给予及时报导。

启动仪式程序

拟上午10:00时 所有嘉宾正式就位,启动仪式宣布开始

开场 拟古乐器演奏 领导讲话

10:00活动开始,预计11:40结束

主持人:秘书处指派人员担任

第一项: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嘉宾

第二项:校团委书记讲话

第三项:请洛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讲话

第四项:请参与活动的市场及商户代表讲话

第五项:宣布启动仪式结束

二、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到场的同学参观作品,每件作品有提前

安排好的至少两名学生会成员负责看管,并介绍作品的出处,并对每件作品前展示的作品简介进行解读;

一、互动阶段:大师挑选参与性高的其中几类作品,给活动人员进

行现场的作品制作表演,并指导学生参与其中;

二、咨询台后,有大师与作品爱好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并进行互

动游戏:有学生在签名薄上留言,阐述自己对民俗的态度,期望,或者看法,然后进行抽奖;

三、宣布活动结束,全体工作人员与全体大师合影留言,并欢送大

师;

四、整理会场,活动全部结束。

2010.4.11

红安县“舞龙”民俗推广策划书

目录

一、前言

二、“舞龙”民俗简介

三、策划重点及方向

四、整体活动策划方案

五、“舞龙”民俗文化宣传推广方案

六、后期推广策略

一、前言

民俗文化,固然是当地风土人情的沉淀。红安最著名的风俗文化就要属“舞龙”文化了,因此,本策划书将针对推广红安的“舞龙”文化。本次“舞龙”文化节将定于正月十

四、十

五、十六三天,旨在促进红安“舞龙”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带动新年红安旅游的新潮流,进一步体现民俗文化的集体性、民族性、地区性和传承性。

二、“舞龙”民俗简介

“舞龙”也称“龙舞”、“玩龙灯”。正月初一,出行的鞭炮响过,人们相互拜年祝贺之后,便有数条布龙、纸龙、草龙、纷纷出动,在村里“游”起来,伴之以“咚咚咚”、“锵锵锵”热闲的锣鼓声,挨家挨户边走边舞,有时还要进屋绕堂一周。村民轻则鞭炮相迎,烟糖相赠,重则酒肉款待,条烟相送,有的还赠以红包,以示慰劳。本村“舞”过之后,再去邻近友好村。正月十五晚上,是舞龙的高潮,群龙飞舞,彩灯万盏,人们数十里相聚,热闹异常。龙有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的动势分行进(摇头、摆尾)、迎龙(头不时高举:尾摆个不停)、舞龙三种。领舞者手举红色绸制绣球,龙跟着绣球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展示扭、挥、仰、俯、跪、跳、摇等多种姿势,如遇群龙演舞,那热闹紧张的场面,很快引得群情激奋。而且“舞龙”不单纯是舞龙,往往附带还有其他的节目,比如舞狮、划船、跳金花、踩高跷等。但是,一般都是以舞龙为主导,可见龙在民间还是占据着一定地位的。

三、策划重点及方向

(一) 概况

“舞龙”文化虽然深入当地民心,在红安民间比较普遍,但总体上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舞龙”并不被外界知晓,因此,外地人很少看过“舞龙盛会”。它存在的劣势主要表现在:(1)对舞龙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主题活动设置较少;
(2)群众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对这一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精神;
(3)对舞龙民俗深度推广与挖掘不够深。

(二) 策划重点

积极宣传和推广“舞龙”民俗文化,提炼“舞龙”文化内涵,增加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深度推广

(三) 策划方向

把“舞龙”民俗文化和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结合起来,举办系列主题活动配合媒介进行宣传推广

四、整体活动策划方案

(一)“花样舞龙”比赛

活动时间:正月初八——正月十四

活动地点:各乡镇

活动内容:在新年到来之前,由政府向个乡镇下达比赛通知。先由各村组织一支舞龙团队(年龄不限,人数在15-50人之间,表演时间为10-15分钟),在正月初八参加乡里组织的“花样舞龙”比赛初赛,各乡推选三支团队代表在正月初十参加镇里举办的“花样舞龙”比赛复赛,复赛再由各镇推选出三支舞龙团队。正月十四日,“舞龙”民俗文化节开幕,“花样舞龙”决赛定于正月十四日上午,地点定于红安县“舞龙”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最后决赛出三支队伍,冠军授予“花样舞龙金龙杯团队”称号,可代表红安县参加地区交流等相关的文化活动及赛事。

(二)龙灯节里看姻缘

1、“众里寻Ta”相亲活动

活动时间:正月十五日晚上

活动地点:室内礼堂

活动内容: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且古代的“情人节”也确是“元宵节”,因此,我们决定追根溯源,还原元宵节的本源,举行室内相亲活动,并请“舞龙”团队前来助阵。“众里寻Ta”相亲栏目与现在电视上看到的相亲栏目有所区别,主要针对的相亲对象是红安县以及周边地区人民。栏目会根据报名情况对男女嘉宾进行编号,每次节目分别有十位男嘉宾和十位女嘉宾,通过栏目的互动增加男女嘉宾的互相了解。在后期还会对互有好感的男女嘉宾实行约会制,并在每月十五晚上举办一次“众里寻Ta”栏目,如果报名人数较多,可以相应增加栏目次数。

2、“蓦然回首”龙灯会

活动时间:正月十五晚上

活动地点:红安县金沙河河堤以及金沙河二桥

活动内容:在金沙河河堤及旁边的街道上举行猜灯谜,卖花灯、龙灯等活动,并配合“众里寻Ta”相亲栏目,推出“并蒂莲花灯”、“鸳鸯河灯”等。在猜灯谜环节,如果猜中灯谜会有礼品相送或者是拥有购买花灯优惠权。在卖花灯环节,对本节日推出的“龙灯”、“并蒂莲花灯”、“鸳鸯河灯”如果男女双方合买的话也会拥有优惠权。到了晚上八点,由政府部门组织举办焰火晚会(可根据经费酌情安排),由负责安全的相关部门有秩序的组织群众在金沙河边进行“放河灯祈福”活动。

(三)“舞龙传神”活动

活动时间:正月十六

活动地点:各乡镇及红安革命烈士陵园

活动内容:地方各乡村“舞龙”团队深入各地区进行“舞龙全民欢娱”活动。在红安县革命烈士陵园举行“舞龙”民俗文化节闭幕式,主题定为“舞民俗文化,传革命精神”,将舞龙同红安革命烈士的不拍牺牲的精神结合起来,传承民俗文化和红安精神。

五、“舞龙”民俗文化宣传推广方案

(一)平面媒介宣传

1.传单宣传

把舞龙民俗文化节平面宣传广告以传单形式在地区间进行发放,并配合政府下达的关于民俗文化节的相关指令、解说以及注意事项等文件。

2.报纸宣传

在黄冈市地区报纸上进行宣传,并在《楚天都市报》以及其他报纸上,把民俗文化与红安旅游广告结合起来,在同一版面上进行宣传。

3.杂志宣传

选取几家比较知名的杂志,以杂志撰文的形式详细介绍“舞龙”民俗。例如,撰文可以以杂志的“历史文化”这一板块为范本,写文章进行详细介绍。

4.户外平面宣传

结合红安县户外旅游广告,在红安县各大路口投放广告牌,并在旅游广告牌上加入“舞龙”这一民俗文化,在宣传红安县旅游景点的同时也宣传了民俗文化,另外,在户外灯箱或者霓虹灯也可以投放。

(二)网络媒介宣传

1.建立红安县民俗专门网站,详细介绍红安县民俗了,并随时更新红安县民俗与风情的最新动态,发布有关“舞龙”民俗文化节的相关介绍。

2.和与红安县有旅游往来的旅行社进行磋商,让其在介绍红安县旅游景点的网页上附带宣传红安县“舞龙”民俗文化。

3.在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网站上投放我们的民俗文化平面宣传广告。

(三)电视媒介宣传

拍摄一部以“舞龙”民俗文化为中心的红安县民俗文化宣传片,时长大概在3-5分钟,定期在红安电视台进行投放,并且同步在黄冈各地区电视台以及湖北经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进行投放。

(四)广播媒介宣传

结合“舞龙”民俗和红安当地情况,写几则广播广告语,例如“舞民俗龙,传革命情,红安县舞龙文化节即将开幕”等。广播宣传广告可以在红安及周边地区电台频道、公交车、大型商场广播里播放。

六、后续推广策略

(一)地区交流推广

与周边有相同舞龙民俗的地区进行地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共同举办“花样舞龙”大赛,促进和推动“舞龙”民俗文化的发展。

(二)植入旅游景点

把舞龙及相关的一系列节目搬进红安县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例如天台山风景区、红安县革命烈士陵园等,定于每月初一和十五在大型的旅游景点举行“舞龙大会”,期间,游客有机会亲自体验舞龙、舞狮、跳金花等一系列活动(在旅游旺季可以相应增加舞龙大会次数),这样既对外宣传了“舞龙”民俗,也可以促进红安县旅游业的发展。

主办方: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分会

承办方:化环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文艺部

2011 年11月

一、活动背景:

汉中地处秦巴三区地理位置偏远,大多数学生回家比较困难,并且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特此举办民俗文化节。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们找到家的感觉,体会到同学之间的温暖,

三、活动主题:

“家的温暖”这里就是你的家。

四、活动时间:

待定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对象:

化工学院全体学生

七、前期准备:

八、活动内容:

展示少数民族的节目,或者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

主办方: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承办方:化环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文艺部

2011 年11月

民俗活动策划方案

民间俗语

民宿项目策划书

民宿策划书(共11篇)

民俗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民俗 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