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一年级教师美术教案模版

2025-09-03人已围观

一年级教师美术教案模版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一年级教师美术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一年级教师美术教案

  《鱼儿游游》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

  海底总动员>;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欣赏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

  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

  (播放动画故事:鱼爸爸失去儿子尼莫这一段)当鱼爸爸失去了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三、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尼莫,好不好?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现好了鱼爸爸的朋友,现在你就是这位朋友,你能把帮助鱼爸爸找儿子的过程说出来吗?

  六、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到外面去学习新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尼莫回来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动画片)

  【篇二】一年级教师美术教案

  《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篇三】一年级教师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并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形状的窗口美景,强调取景的重要性,并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景物取舍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和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的造型特点并表现窗外的风景。

  难点:观察取景时,画面的主次关系及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出问题:说到窗户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每天清晨当我们推开小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窗外的美景,是否有过心旷神怡的感受呢?这就是窗子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一下窗外的`美景。

  (二)直观感知

  1、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生活中哪些形状的窗户?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

  2、展示不同造型的窗户,并且提出问题:窗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窗子是由窗框、玻璃、窗格、窗帘等几部分组成。

  (三)形式分析

  1、展示教师拍摄的几组窗外风景的照片以及本身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对比分析两者有什么不同?通过窗户所展现的窗外景色有什么特点?具有哪些美感?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通过窗户所展现的美景是局部的美景,可以更好的突出主体物,达到引景的效果,像一幅画。所以在观察取景的时候,要进行取舍,琐碎和难于表现的可舍弃,应强调画面主次的安排。

  2、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哪些窗外的美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大家见到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

  3、提出问题:假如让你来创作一幅表现窗外景色的作品,你想表现什么窗子、什么材料?表现什么样的窗外美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实践展评

  1、作业要求:设计一扇有特色造型的窗户,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窗外的风景。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3、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形状、取景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总结知识并升华情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感。

  2、作业:用摄影的方式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窗外景色。

  一年级美术教案模板三篇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由几何形构成的秩序美感,积极尝试多种拼法。2、能将拼出的图形的大体形状画出来,提高基本形的认识把握和动手能力。3、在活动中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花的美,分析花的结构,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教学难点:了解的花结构,拓展学生对花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解决重难点的方法:运用实物观察了解花的结构,运用几何形组合的方法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教学准备:常规美术用具,拼图的几何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师:“我们认识了颜色的名称和很多的几何形状;请大家说说是什么形状?”(教师不断地展示不同的几何形)生:(红色的圆形,黄色的三角形,绿色的椭圆形)教师展示图形的同时把部分图形拼成花的形状。

  三、导入新课师:这是什么?生:这是花。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生:很喜欢,因为花很美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鲜花多么好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人鲜花的世界。

  四、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上的插图。师:这里的花多不多?生:这里的花很多。师:这里很多花成了鲜花的世界,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花?生:我喜欢红色、黄色、粉红色的花。师: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花呢?生:蓝色、绿色、紫色

  2、(出示实物花)引导学生分析花的结构师:你们怎样知道这些都是花,花是由什么组成的?(小组讨论)生:花是由花心、花瓣、花枝、花叶组成的,所以这些都是花。(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画)

  3、讲解花的画法(结合复合幻灯片,边间边讲解)花心:先想好作什么形状作为花心,有:圆形、三角形花瓣:花瓣的形状有棱形、针形、椭圆形花瓣有的是一层,有的是两层、三层花枝:有粗的、有细的、有的还带刺花叶:有的长、有的短、有大、有小、还有叶脉。最后上颜色。

  4、请不同的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花心、花瓣、花叶、花枝,组成一朵花。

  五、学生作画,老师巡回辅导放音乐。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六、小结1、让学生评出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2、师:有的人看见那么好看的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生:不对,花是大家的,要爱护公物,要美化花城,不要摘花

  结束语:同学们都知道摘花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不但不摘花,还要劝别人不要摘花,要爱护公物,让我们的花城更加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成为花的海洋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课前准备:师:课件(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生:是美术老师。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新朋友”。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新朋友

  (六)讲评

  一年级美术教案模板

  一师一优课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模板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

  模版

  教案

  美术

  教师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