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 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 ) 笃( ) 恸( ) 舆( )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第一次活动
目标:
1.观察小老鼠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夏天天气炎热,吃西瓜可以防暑降温。
准备:大图书一本,多媒体课件,西瓜。
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出示课件):你们瞧!谁来了?猜猜小老鼠出门要去干什么?
幼:小老鼠要去旅游。
幼:小老鼠要去超市买东西。
幼:小老鼠要到草地上去玩。
师:让我们一起问问小老鼠好吗?(出现小老鼠回答画面)
师:原来小老鼠听说奶奶生病了,心里很着急,他急急忙忙要去看望奶奶。那么,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体验
(一)观察多媒体画面第1~5幅
师:你们看到些什么?
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怎么样了?
师: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
师:太阳火辣辣的,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幼儿看到小老鼠戴着西瓜帽都笑了起来。)
师:小老鼠戴上西瓜帽,这下可凉快多了。它继续往前走。咦,它怎么停下脚步了?
师:小老鼠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
(二)观察多媒体画面第6幅
师: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
(三)观察多媒体画面第7~9幅
师:发生什么事了?
师:狐狸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老鼠怎么办?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幼:我去请猎人来,把狐狸打死。
幼:小老鼠可以去找一根棍子,狠狠地打狐狸。
幼:让小老鼠抓一把沙子,朝狐狸的眼睛扔过去,狐狸就会叫起来“哎唷,哎唷,我的眼睛看不见了”,这时小老鼠赶紧逃跑。
师:我们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师:最后狐狸怎么样了?
三、完整欣赏
师:小老鼠来到奶奶家,把西瓜切成一片片给奶奶吃,奶奶夸小老鼠真是个好宝宝。
第二次活动
目标:
1.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大胆地表述。
2.知道夏天天气炎热,积累一些防暑降温、自我保护的办法。
准备:
1.大图书一本,多媒体课件,小老鼠头饰,西瓜。
2.请一位大班幼儿在最后环节扮演小老鼠。
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你们瞧!谁来了?猜猜小老鼠出门要去干什么?(用多媒体出示“小老鼠”,同时出现“鼠奶奶躺在病床上,额头上敷着毛巾”的画面。)
幼:小老鼠要去看奶奶,奶奶生病了。
幼:奶奶发烧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我看到奶奶躺在床上。
幼:我看到奶奶额头上敷着毛巾,她发烧了。
师:是呀,真是一只孝顺的小老鼠。它得知奶奶病了,急急忙忙要去看奶奶。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体验
(一)观察多媒体画面第1~5幅
师:你们看到些什么?
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怎么样了?
师: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
师:太阳火辣辣的,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幼儿看到小老鼠戴着西瓜帽的样子都笑了起来。)
师:小老鼠戴上西瓜帽很有趣是吗?那它为什么要戴上西瓜帽呢?
幼: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小老鼠太热了。
幼:妈妈说阳光中有紫外线,会把皮肤晒伤的。
师:是呀,小老鼠真会动脑筋,会自己想办法保护自己。夏天,你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幼:我出门的时候,妈妈给我涂防晒霜。
幼:我会戴上太阳镜。
幼:戴上太阳帽。
师:是呀,小老鼠跟你们一样会自我保护,它戴上西瓜帽,这下可凉快多了。它继续往前走,咦,小老鼠怎么停下脚步了?
师:小老鼠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
(二)观察多媒体画面第6幅
师: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
(三)观察多媒体画面第7~9幅
师:发生什么事了?
师:狐狸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幼:让小老鼠去请大象伯伯来,大象伯伯用长鼻子把狐狸卷起来扔到河里去。
师:大象伯伯会怎么卷呢?你来表演一下。
幼:让小老鼠请猎人来。猎人拿起猎枪“啪、啪”对准狐狸打。
师:你是猎人,试试看!
(幼儿举枪瞄准,教师表演狐狸被打中的样子。)
幼:小老鼠可以从地上师:这个办法真不错。
幼:小老鼠可以骗骗狐狸。
师:怎么骗?请你来做小老鼠,请一个小朋友做狐狸,你们表演一下好吗?
(幼甲:“狐狸,我前两天吃过一条笨笨虫。如果你吃了我,你就会变成笨狐狸了!”幼乙:“啊?我才不要做笨狐狸呢!算了,算了,那我就不吃你了!真倒霉!”)
师:小老鼠究竟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最后狐狸怎么样了?
三、完整欣赏
师:小老鼠来到奶奶家,把西瓜切成一片片给奶奶吃。为了谢谢你们的帮助,它还留了一些给小朋友吃呢。瞧,它来了!(大班幼儿扮演小老鼠分西瓜给小朋友吃:“谢谢你们刚才帮助了我,我请你们吃西瓜!”)
整个活动抓住两条线:一条是情节线,一条是情感线。小老鼠去看望奶奶——体现关心,用西瓜帽遮阴——体现自我保护,用西瓜船过河——体现智慧,利用西瓜皮战胜狐狸——体现勇敢,最后将西瓜分给小朋友一起吃——体现感恩。
故事概要:
鼠奶奶生病了,小老鼠要去看望奶奶。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走在路上,热得满头大汗。它看到前面有块西瓜地,心想:吃块西瓜解解渴吧!于是,它摘了一个西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几就把半个西瓜吃完了。“还有半个留给奶奶吃吧!”小老鼠把西瓜皮戴在头上当成西瓜帽,这下可凉快多了。
小老鼠捧着剩下的半个西瓜,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呢?有了!小老鼠把西瓜皮放进水里当西瓜船,它坐上西瓜船,稳稳当当地过了河。
河对岸的草丛里躲着一只狐狸,肚子正饿着呢!看见小老鼠走来,狐狸张开嘴就想吃小老鼠。小老鼠急忙拿起西瓜皮朝狐狸砸去。狐狸一躲,西瓜皮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狐狸又想冲过去抓小老鼠,正好一脚踩到西瓜皮。“啪!”狐狸摔了个四脚朝天,头晕眼花。小老鼠趁机逃走了。
图画书《大西瓜》讲的是鼠奶奶生病了,小老鼠要去看望奶奶。走在路上,它又热又渴,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老鼠动脑筋过了河之后,又遇到了狐狸,最终小老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狐狸。创编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好是夏季,于是我就将它融入了“夏天来到了”的主题活动。创编这个故事的本意有二,一是要培养幼儿遇到困难动脑筋、尝试独立解决的意识与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二是让幼儿学习一些夏季防暑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绘本阅读《大卫,惹麻烦》
设计意图:
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犯错误”的经历。但是孩子们“犯错”之后态度却各有不同,有的勇敢面对,有的却不愿承认,还常伴着种种借口。我时常会为孩子们不愿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头疼,也会为孩子们如何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问题而烦恼不已。直到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孩子面对错误的有趣的绘本——《大卫,惹麻烦》,我被绘本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看到大卫惹下麻烦的现场,看到制造麻烦的后果,并看到大卫的遗憾与懊悔以及最终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的过程,让孩子们懂得“不小心闯祸可以被原谅,但一定要勇于面对、真心承认、努力改正”,要像大卫一样,做一个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遵守社会规则、懂得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基本的社会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活动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懂得基本的社会规则。
活动准备:
故事ppt,故事配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孩子认识封面,引出绘本。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书的首页。)看!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大卫,我们一起打个招呼吧!(大卫,你好!)咦,大卫怎么没有转过身来呢,猜猜他怎么了?(挨批评)大卫后面的人是谁?(他的妈妈)你觉得大卫的妈妈和大卫怎么了?没有看到妈妈的脸,你怎么知道她在生气呢?(妈妈叉着腰,大卫背着手)你觉得大卫现在会是什么表情?(撅着嘴,在掉眼泪„„)
二、演示ppt,共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语:请大家猜猜,今天大卫会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哪些故事呢?(自由表达)老师介绍书名:大卫,惹麻烦。(幼儿讨论后,老师解释“麻烦”词义。)
(一)演示ppt,讲述故事第1至第9页。
引导语:故事里会说大卫惹了哪些麻烦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幼共同阅读图书。
1、阅读第
1、2页。
教师提问:1)大卫在做什么?
2)你认为他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3)猜猜大卫会怎么说?(出示字幕) 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没有和大卫相同的经历呢?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
1、2页
2、阅读第3页。
教师提问:1)这幅图中,大卫又在做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猜猜大卫这次会怎么说?(出示字幕)
3)你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吗?是什么事?你是怎么说的?
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第3页
3、阅读第4页。
教师提问:1)这次大卫怎么了?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大卫又会说什么?(出示字幕) 3)你觉得大卫是个怎样的孩子?(粗心) 4)你做过粗心的事情吗?是什么事情?
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第4页
4、阅读第
5、6页。
教师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样做好吗?(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画面内容。) 3)你做过这样的事情吗?是什么样的事情呢? 演示ppt,讲述故事第
5、6页。
5、阅读第7页
教师提问:1)大卫又惹了什么麻烦呢?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演示ppt,讲述故事第7页。
6、阅读第
8、9页
教师提问:1)在这两幅图中,大卫惹了什么麻烦?
2)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演示ppt,讲述故事第
8、9页。
7、阅读第10 页
教师提问:大卫惹了那么多麻烦,猜猜妈妈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并讨论:你惹了麻烦,你的妈妈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第10页。
8、阅读
11、12页
(1)教师提问:妈妈很生气,请大家帮他想一个办法,怎么做才能让妈妈不生气?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帮大卫想办法,说出“对不起”后,带领幼儿观看绘本第11页。
(2)看绘本第12页后,教师提问:妈妈还在生气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3)继续演示ppt ,讲述故事结尾部分。
三、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犯错后要勇于面对,逐步懂得自律和尊重他人。
教师提问:
1、故事结束了,你觉得大卫以后还会继续惹麻烦吗?为什么?
2、在生活中,你惹过麻烦吗?惹过哪些麻烦?
3、你惹了麻烦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承认错误以后,妈妈或者老师是怎样做的呢?
4、讨论:除了我们要学会勇于承认错误以外,我们在做事之前还可以怎么做呢?引导孩子们理解:做事之前可以多想想后果,有些麻烦就完全可以避免。
5、教师出示ppt中大卫道歉的画面 .小结:其实每一个人都会犯错。但是,要学会做事之前要多想想后果,犯错之后一定要懂得承认错误,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附自编故事:
有一个孩子,名叫大卫,他是一个特别喜欢惹麻烦的家伙。他喜欢在家里滑滑板,直到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然后嘴里还有理的解释说“我不是故意的”。他会在楼下的花园里打棒球,“呯”!把别人家的窗户玻璃打碎了,他也只是说“我没想这样”!他可以早晨忘了穿裤子就洋洋得意的去上学,照相时,其他朋友站的非常端正,而他又在做什么呢?他甚至可以饿了去和小狗抢东西吃;
无聊了去拽着小猫的尾巴玩;
明明手里已经拿不下了,还要拿一杯饮料,结果可想而知了,饮料撒了一地,尽管这样,他的嘴里还不停的为自己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这样”唉!你说他是不是一个爱惹麻烦的调皮蛋呢?终于,面对黑暗,大卫害怕了,说出“是,是我干的!”其实,妈妈这么做并不是不爱他,而是只要大卫能面对错误,勇敢的说出“对不起”而已。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绘本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不小心闯祸可以被原谅,但一定要勇于面对、真心承认、努力改正”,要像大卫一样,做一个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遵守社会规则、懂得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大大班园本教案 ——美工《丰收的季节》
设计意图:
秋天色彩斑斓,菊花开了,枫叶红了,果子成熟了,天气变凉了,人们也纷纷换上了秋装。小朋友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于是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拾拾落叶,吃吃水果,感受秋天景物变化和丰收的喜悦。同时让幼儿利用我们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做做手工,来装扮我们的环境。既让幼儿认识了秋天,又渗透了环保意识,还美化了环境,肯定了幼儿的成果,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活动目的:
1、认识秋天,感受秋天环境的变化和丰收的喜悦。
2、大胆运用多种操作材料和美工技能装扮秋天
3、喜欢合作活动,体验集体合作活动的快乐。
4、学习变废为宝,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保持活动场地及桌、地面卫生。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郊游》,秋天的景物图,钢琴曲《秋日私语》。
2、教具:花枝、果树、货车、小动物。
3、废旧材料:树枝、挂历纸、牙膏盒、泡沫塑料。
4、水果、彩笔、剪刀、双面胶、环保垃圾箱。 活动过程:
1、音乐《郊游》导入活动
2、利用课件认识秋天
“郊外到了,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休息吧!”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 “秋天有什么变化呀?”(点幼儿自由讲述)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都有哪些变化吧?” 放课件:菊花、落叶、果园,引导幼儿认识秋天。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树叶开始变黄了,有的落在了地上。果园里的果树也成熟了,看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果实呢。哇,好多果子呀!农民伯伯们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农民伯伯打算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分享劳动果实,小朋友们高不高兴呀?”(高兴)
(幼儿品尝水果)
“秋天好美呀!小朋友们喜不喜欢秋天呀?”(喜欢) “那我们想个办法把秋天留下来吧!谁有好办法?”(幼儿自由讲述)
“万老师有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把看到的景物做成手工品带回家。好不好呀?”(好)
3、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丰收的季节图。 “今天万老师要让小朋友看几样好东西。”
出示教具:花枝、果树、货车、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制作材料。(幼儿自由讲述)
“今天万老师又要教小朋友一样新本领了,那就是变废为宝。就是把一些不用的废旧物品用我们灵巧的手做成漂亮的手工来装扮我们的教室。”
4、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强调剪刀和双面胶的正确使用方法,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将剪剩的纸丢进垃圾桶。
5、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放钢琴曲《秋日私语》)
6、展示幼儿作品,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把我们的手工作品展示给一起在郊外秋游的叔叔阿姨们看一看,好不好?”(幼儿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把秋天带回家吧!”(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尊重幼儿年龄个体差异》
在美工环保活动《丰收的季节》中,几个孩子正在兴致勃勃的用剪刀剪着自己设计的果树和果子等。童童的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较弱,我在旁边观察时发现她剪的果子和别的孩子剪的都不一样,差不多都是四四方方的,几乎不带弧线。等她把它们都贴在果树上时,旁边的几个孩子不约而同的说:“童童剪的果子一点儿都不好,瞧我们剪的多好呀!”说完纷纷拿起自己设计的果子炫耀起来。当时我怕用批评和制止的方法抹杀了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见童童默不做声,只是撅着嘴巴看了他们一眼接着又在纸上设计着另一形状的果子。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启蒙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在尊重她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她发展。童童虽然能力差,但她好不容易完成了作品,可同伴却说她做得不好,这给她的情绪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老师应该理解她追求成功的心理,应该给予肯定,保护她的自尊心,并且对她可以不必和其他孩子有一样的要求,顺应她的发展。把四四方方的果子贴在果树上,可以告诉孩子们,果园里的果子是各式各样的,有很多种形状。
其次,应稳定童童的情绪,然后可在集体活动中请孩子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说说:“我自己剪的小果子我很喜欢,可小朋友们说我剪的一点儿也不好,我一点儿也不开心,怎么办呢?”通过幼儿间的谈话,让他们自己知道小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只有给予耐心的等待和关注,才能顺应他们的发展。在孩子们的交谈中,我赞同了他们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才能实现。童童接受不了同伴说的话是因为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还没意识到哪儿有不妥之处,因而对同伴的议论情绪很反感。如果要她被动的纠正,她的抵触情绪会更深。所以我想试试这样的方法:带领大家共同欣赏童童剪的果子和同伴们剪的果子。然后教师用夸张的口吻对童童说:“童童。听说你剪的果子很漂亮,让我们找找它们在哪里?”“怎么找不到?”最后再一起欣赏其他孩子剪的果子。让童童在欣赏多种作品中自己去比较,发现,思考怎样更美。
我想:采用轻松,灵活的方法,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对比,来满足幼儿的自主愿望。对不同的幼儿,知识性的教育目标不必刻意在一次活动中完成,而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个性品质,却需要老师实实在在的将它渗透在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
少 儿 英 语 教 案 模 板
一、Teaching Demands and Aims(教学目标)
二、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教学重点)
1、words
2、sentences
3、grammars
三、Teaching Aids (教具)
四、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Greeting(问候) warm up(热身) Review(复习) New Leon(新课) Step One: Step Two: Step Three: Follow up(叮咛)
五、Homework(作业布置)
作 业 的 布 置
一、书面作业
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
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
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
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
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二、磁带作业
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 Amanda.I am Go go.This is Unit 11„„„ Goodbye! Amanda!)
3、听音修正:
(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
(2)修正过程:
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 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 C:提出问题。
D:结束Say:“ Good bye! ”
三、电话教学
1、时间安排:每月两次的电话教学,每生教学时间不超过8分钟。
2、教学内容:
(1)本周学习单词及课文的朗诵。
(2)词句的翻译。
(3)疑难解答。
(4)家长的经验交流。
绘本:很大很大的蛋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故事内容。
2、丰富幼儿对蛋的认知经验。
3、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对测量产生探究的愿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蛋若干、口袋
如果只能在我们教室里找,你想找什么东西来测量?
各种物品、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摸口袋游戏,引起兴趣
师: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摸一摸、说一说、排排队
请若干小朋友摸一摸,说说是什么蛋,并按照一定顺序排一排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封面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很大很大的蛋可能会是什么蛋?
(2)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师:谁第一个发现了蛋?它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蛋?有多大?
狐狸觉得很好奇,它也去看了。它觉得这个蛋大吗?它是怎么比的?
最后谁也去看了?小熊是怎么认为的?
为什么三个动物的想法不一样呢?难道这是一个魔法蛋,会变大变小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们呢?
3、幼儿游戏:我们也来比一比
(1)师:我这里也有一些蛋,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量一量,看看这些蛋有多大?
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2)幼儿测量
(3)幼儿讲述测量结果,教师记录并小结:同一个物体,测量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4、延伸活动:
师:蛋里究竟是谁呢?
哪些动物也会下蛋? 故事:
松鼠在池塘边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蛋,它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朋友们。大家都去看那个蛋,可奇怪的是,狐狸觉得那个蛋很普通,小熊甚至还觉得那个蛋很小。一个蛋怎么会变大变小呢?难道是魔法蛋?最后,从蛋里钻出来的又会是谁呢?
小班绘本阅读
大卫不可以
设计意图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非常有趣又可爱的绘本图书,书中的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妈妈不允许的,却仍在不停地继续着这样的调皮捣蛋。当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时,他被罚坐在了墙角的小圆凳上,很伤心,流眼泪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我在设计的时候首先留了一个悬念给孩子,那就是大卫张开双臂很委屈地要妈妈抱的照片,让孩子们猜测曾经发生的事情,打开他们思维的河流。
每一张照片的出示我都没有讲述妈妈所说的“大卫不可以”而是让孩子自己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讲述大卫在做什么?这样做可不可以?通过自己对事件的评述形成“大卫不可以”的意识,这是一种没有强制的要求,很适合小班小孩的心理特点,小朋友的参与与表述都特别积极。
当大卫要在家里大棒球的时候,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已经让孩子们知道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很着急,而当大卫真的去做了并打破了妈妈最爱的花瓶的时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也会有一种做错事的真实体验,会害怕也甘愿承受妈妈的批评。我对这一部分的设计很顾及幼儿的心理体验,也是幼儿讲述的重点。
最后我设计用一个温暖的拥抱缓解小孩子紧张的心理压力,并重复故事里的“大卫乖,我爱你”拥抱他们,我想这既是故事的精华,也是拉近大人与孩子,老师与幼儿的爱的桥梁与纽带。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 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以及母爱的温暖,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引出:
——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大卫,让我们一起请他出来吧:“大卫,请出来吧!”
——咦,大卫他怎么啦?为什么要妈妈抱呢?请你猜一猜。
2.观察画面:
——哎呀,你看到了什么?最上边的那个罐罐里装着好吃的糖果,妈妈为什么要把它放那么高呀?大卫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丰富词:摇摇晃晃、很危险)那我们一起告诉他:“大卫不可以。”
3.观察图片:
——这里你看到了什么?(丰富词:一串黑脚印)大卫为什么会这么脏呢?他可能做什么去了?哦,那样可不可以呀?
4.观察图片:
——你看到大卫吃了什么?一顿饭吃那么多好不好? 5.观察图片:
——哎呀,这里你看到了什么?难为情,还会感冒的。
6.观察图片:
——大卫想在家里干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那你们快告诉他呀。比比谁说得好听?你们若说得好大卫就真的不会那样做了。
7.观察图片:
——可是„„你看到了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这么站?学一学,猜猜妈妈是怎么批评大卫的?
8.观察图片:
——大卫坐在那里?他为什么哭? 9.猜测结果
——妈妈是不是真的不要大卫了呢?(观察图
十、图十一)原来啊,再调皮的孩子,也是妈妈最爱的宝宝,妈妈说:“大卫乖,我爱你”。
10:小结:老师一一拥抱孩子,并让小朋友之间相互拥抱。
——让我们也来体会一下妈妈抱大卫的感觉吧。
数学本教案模板下载
大学教案模板doc 下载
语文教案本模板下载(共6篇)
教案本封面模板下载(共4篇)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模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