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1,倒数认识,人教版,(7)

2025-08-31人已围观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1,倒数认识,人教版,(7)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倒数的认识 姓名:

  工作单位:

  冷水小学 学科年级:

  六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倒数的认识”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一个内容。它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

  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认只、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寻规律,发现规律,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寻规律,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快乐学习的情感。初步渗透“事物间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本班学生对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掌握较好,但思维不活跃,分析概括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学时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难度不要过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开课提出:“数学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规律化。”“探寻规律,我们就会学到新知识。”而后通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激趣,逐题出示口算题,引导学生探寻规律。而后根据规律概括出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归纳出一些数的倒数的特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尤其是“互为”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学了6年的数学,你对数学有什么认识? 老师教了二十几年的数学,想知道老师对数学的认识吗?PPT出示两名数学名言。

  数学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规律化。

  探寻规律,我们就会学到新知识。

  数学很简单;

  数学很难;

  数学是培训思维的;

  数学注重计算。

  齐读 抓住数学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学数学,就是要寻找规律,就是要简单。

  2.抢答:(前4个一起出示,后2个分别出示。)

  ×=×=5×=×12=×=( )×( )=学生口算抢答 前4个算式一起出示,学生很快就能口算得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快发现这些算式的第一个规律。

  3.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乘积是1 两个数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

  4.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读思导学 1.探究倒数的意义 ①归纳倒数的意义:

  ②理解“互为”:因为×=1, 所以和互为倒数,也就是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③巩固练习:判断 2.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②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 ③先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再看看有什么规律? ④归纳知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规律一和规律二)

  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其它的吗? ×=1,所以是倒数。……………………………( ) ××=1,所以、、互为倒数。…………( ) +=1,所以和互为倒数。………………… ( ) 的倒数是。…………………………………………( ) (规律三)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试一试(28页做一做) 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3 9 15 1 1的倒数仍是1。

  0 0没有倒数。

  a (a不为0)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及时巩固 运用规律归纳和概括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发现规律 总结规律 3.看书做笔记。

  3.看书做笔记。

  学会学习 三、巩固拓展 1.练习六第1题。

  2.练一练。

  3.游戏:抢答。开火车说数,全班同学抢答。

  4.动脑筋,我能行。求出下列各数的倒数。2 0.2 1.75 拓展提高 四、课堂小结 这一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a)×()=1(a不为O)

  你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的?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归纳整理知识,明确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专心学习 上课认真听讲,认真作业,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积极思考 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已的想法,大胆回答问题。

  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思维 能有条理的表过自已的意见,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过程清楚 知识掌握 知识掌握情况。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倒数的认识 (a)×()=1(a不为O)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

  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六年级上册,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以后学习分数除法至关重要。

  本节课以寻找规律为线索,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探寻规律,发现规律,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会新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大有益处。

  开课提出:“数学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规律化。”“探寻规律,我们就会学到新知识。”而后通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激趣,引导学生探寻规律。学生兴趣浓厚,很快就发现这些算式结果得1,都是两个数相乘,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等规律,这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后,再出示几组同类的数,求倒数后再找规律,学生都迎刃而解。

  通过这节课以寻找规律为线索的学习,学生课堂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不足之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开课时有点突然,修改为师生谈学数学的体会。二是口算时形式有点慢,改为抢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1,倒数认识,人教版,(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1,倒数认识,人教版,(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分数乘整数,人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圆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人教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人教版

  倒数

  单元

  数学教案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