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信息资料:动物头饰、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鹿和玫瑰花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 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能独立识字、读文,以赛促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自主识字和合作学习。】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在课文的空白处,利用“移情”策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进行角色体验,既丰富了内心情感,又为理解下文“没有白栽”打下铺垫。】 五、朗读
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看谁说的句子和别人不一样。)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
“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字书写的规律,并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教师拓展文本,引导想象,利于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领会“玫瑰花没有白栽”的原因,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
.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在语文园地里,有借助熟字认识新字的练习,有描写春天的对联拓展,有积累词汇的练习,口语交际说说春天里的发现,并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展示台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
还可以用硬笔书法的形式写写搜集到的词句。宽带网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花的种类和各个城市的市花。但是在本学期,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二、教材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2、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3、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三、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培养自己读书的能力。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四、课时安排:1、《找春天》……3课时Word 文档
修改补充
.3.《笋芽儿》……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课时8《卡罗尔和它的小猫》……………3课时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单元的4篇课文。前两篇文字十分优美,要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着重品味和积累课文中的词句。
“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Word 文档
.2、后两篇课文较长.故事容比较曲折,但也不能因此把理解课文容作为教学的着力点。用繁琐的情节分析去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3、无论是前两篇课文还是后两篇课文.教学中都要突出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触、有所感动、有所感想,索养和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课题:泉水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会认8 个生字,会写9 个字,积
累“清泉、天然、静静的山谷、尽情地唱歌、清脆的歌声、约定”等词语,理解运用“清脆、天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指导学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泉水奉献
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Word 文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会认、会写、会用本课的9 个生字;
能正确认读
本课的8 个认读字;
理解运用“清脆、天然”等词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授法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录音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播放音乐,激趣导入1.播放歌曲:《泉水丁冬响》。歌词大意:泉水丁冬,泉水丁冬,泉水丁冬响;
流过了山涧,就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泉水》。(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3.出示生词认读:一股清泉
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清脆(读的形式: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Word 文档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5.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出示句子,反复读一读。(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灿烂的世界。(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3)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6.读一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三、指导写字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2.写,重点指导难写字。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塔: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3.学生练习,把字写规、美观。4.展示自己写的最美观的字,说说怎样记,怎样用,然后分组学习、全班交流。四、布置作业1.写写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Word 文档
.五、板书设计
5
泉水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和生词。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看谁读得流利。二、读、议课文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1)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先自己练习一下吧。注意读出泉水的清脆、欢快。(2)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3)老师这里有一幅泉水图,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2.泉水都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学生边读边画。(1)你读懂了什么?泉水流过了哪儿,遇见了谁,说了什么?(2)谁有不明白的问题?(3)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读好,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Word 文档
.分。(4)想象: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些什么?(泉水流到
——,她看见了——,泉水说——。)3.学生自读第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
)。他们互相约定(
)。三、总结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说说泉水高兴的理由吧。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大家听,可以加上动作。四、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拓展训练: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会说些什么?大家讲一讲。五、板书设计5 泉水山腰姐姐多平地杜鹃花清果园果树甜山谷
画眉鸟
美Word 文档
修改补充
.(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教后反思:Word 文档
.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会认12 个生字,会写12 个字,积累“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等词语,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会认、会写、会用本课的12 个生字;
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 个认读字。(2)指导学生积累和灵活应用搭配“读读记记”中的词语。(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Word 文档
修改补充
小学语文二年级:《汉字》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通过读课文,使学生大体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好汉字的情感。 教学建议:
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某个生字适合什么方法学习?可以节省哪个步骤?在哪一步应该加强……需要长时期练习,不能企望一蹴而就。
“马”字的演变,一年级上册已经展示给学生了。对照图逐段阅读,学生能够大体了解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体—简化字。行书、草书是书法的字体,教材里没有展示。简化字也可以写成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汉字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并行。关于汉字的起源,学术界有四千年、五千年、六千年之争,教材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笼统地提“四五千年前”。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这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学生应该了解这个新知识。简化字是新中国推行的所以台湾等地基本没有用简化字,学生也应知道。
从集中识字的角度看,这篇课文是用来练习画生字的。从入学开始,学生就练习画生字了。但是,随意性很强,不准确,丢三落四。认字越来越多,回生字也产生并增多了。因此有必要特别练习如何画生字。
所谓“生字”,是指自己不认识的字,包括已经学过又忘记的回生字,教科书上统计的生字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怎么才能把自己不会的字都挑出来呢?一个办法是自己读,但默读不行,默读时许多生字就滑过去了。另一个办法是请听自己读,别人帮助自己挑,可以把那些自己以为认识、实际并不认识的生字挑出来。听别人读最容易遗漏。所以,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画。老师不要急着范读。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拓展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àn zì shòu g xū yào biào zhn zì xíng fā zhān róng yì jin huà zì 二、给选音节填空。
shì sì
1、他似( )乎了解了这个字意思。
2、古时候,人们用像图画似( )的文字来记事。
chéng shèng
3、春天来了,气候温暖,花草茂盛( )。
4、这个盘子小,盛( )不了这么多东西。
相关资料:
汉字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自古至今一直当作书面语的形式来使用的惟一的一种文字,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字,如埃及的圣书字,都已不再使用。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文明的标志。
文字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我国的汉字正是由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用以记事的符号、图画演变、发展而成。最初,人类用图画来交流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记事性的图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逐渐把记事图画加以简化、整理和充实,使它成为语言的符号,并有了读音,于是文字便产生了。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原始的文字。到商代,汉字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记录和表达汉语的文字符号体系,达到基本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字主要刻在龟甲牛骨上,所以称之为甲骨文。到西周,汉字字体渐趋方正,表现出线条化,平直化。春秋战国时,由于诸侯割据,汉字出现异体和一字多形的一现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泰国的文字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汉字,称为“小篆”,为现代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同期还产生了隶书,隶书在汉代成为通行的文字。在隶书草写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隶草,广泛流行于汉代。汉魏以来。从隶书和隶草演变出一种较规整的“真书”、“正书”,其后发展成唐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作为书写官方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体文字。
精品教案:
(一) 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随丁丁小导游,去游览一个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方,高兴吗?(课件出示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汉字》一课。
二、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要求:各小组拿出生字卡片识记生字,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记这些字。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总结出识字的方法和步骤:认、想、写、用。
三、再读课文。
1、课件出示:各种字体的字,有象形字、小篆、隶书、楷体。他们都说自己的年龄最大,历史最长。怎么办呢?让同学们给他们评评吧,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字体? 3、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每种字体的年龄和历史。
4、交流汇报研究结果。
要求:通过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一段讲的是这种字体,哪个词或句子能说明他的年龄和历史。
5、给这些字体按年龄排出顺序:象形字—小篆—隶书—楷体。
6、欣赏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给他们排好顺序,这下他们不再吵了,为了感谢大家,他们要带领我们去他们的家里参观。(自己说说他们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丁丁带领大家继续旅游。来到一所医院,这里的病人身上的字都是些不规范的别字。如:“白菜”写成草字头下面是“才”。“酒”三点水的右面写成“九”。还有一些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别字、繁体字等。
2、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病人病在哪里?
3、教师小结:这些病号全都是因为有些人使用了不规范的字造成的。其实,从1956年我们国家在国内推行了简化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学习和书写的字。所以我们一定要书写和使用规范、准确的汉字,以免造成汉字王国的这些病人太多。
最后课件出示:丁丁说:“同学们,我们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这次旅游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汉字王国的国王为大家对他们做的一切表示感谢。最后国王还想麻烦大家一件事情:请同学们做一下生字王国的小医生,请大家用心找一找你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不规范的别字,找出来后帮他们诊断治疗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看谁诊断好的小病号最多。”
二年级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共17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共3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反思(共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s下册教学计划(共10篇)
二年级教学设计(共3篇)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