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创意无限”环保手工小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懂得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生活,美化校园,为学校的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手工小制作比赛。
二、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三、比赛时间:
5月27日下午2:00—3:30
四、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参赛作品主题要求:
(一)作品主题
以“变废为宝”为主题,体现环保、赋有美感、健康向上的内涵,富有时代气息和本地特色。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取材应以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为主,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的特性;
如:饮料瓶、易拉罐、泡沫、旧布料、旧报纸、挂历纸、小纸箱、蛋壳、果壳、毛线、树叶、吸管、纸筒、各色纽扣、纸杯、火柴棒、各类豆子,旧光盘、酸奶瓶等。材料不限,外型美观、简洁,创作符合生活而又大胆新奇。
2、参赛作品应该富有时代气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制作形式不限;
制作作品长、宽、高应不超过80cm;
参赛作品应不易损毁;
每件作品要有100字以内的作品简介。
(三)参赛要求:各班积极组织学生设计制作,挑选学生参赛。(可以2名学
生合作)。三至六年级每班最少3个,
一、二年级自愿报名参加,不多于2个。
六、奖励评选
1、评分标准:总分10分;
创意性3分美观性2分精巧性2分环保性2分实用性1分。
2、组织评选,设一二三等奖若干,给予奖励。
《变废为宝》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资源的循环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地球,保护人居环境,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如何保护环境无疑是一个大课题,它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废物利用”。细心的人才会发现,你的身边遍地是宝。如果把一些别人认为是垃圾的东西重新整理起来,把废物当作新的材料,就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色彩!懂得运用生活中淘汰的废物,也能为环保尽一分心力。身边一些费旧物品,将其回收利用,再加上一点巧思,一点创意,就能把这些随处可见平凡无奇的小东西,赋予新的生命,这不仅能替家里增添新意,还能享受创作的乐趣。而作为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是相当有益的。本次活动从废旧物品的妙用入手,拓展到废旧物品的分类、回收利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时,引发儿童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体验和情感,启蒙他们的环保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在制作与设计过程中,提高了多思考、勤动手的能力。
3、收集生活中一些可利用的废物,开动脑筋,通过设计,剪裁等手法,制成生动有趣的小工艺品。
三、活动内容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废物再利用的认识的了解,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2、利用废弃的塑料瓶、纸箱、易拉罐、旧衣服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精心设计与制作。
具体活动按排如下:
第一阶段:选题指导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整个活动课的目的、过程及方式。
2、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及活动方式,分小组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组织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查找资料、并动手设计、制作。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展示。
四、活动形式
各班根据学校制定的方案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每班推荐不少于5个作品,作品上交时间为3月13日上午放学前,作品按班级摆放在实验室的桌子。
2、本周五托管课时间,各班推荐2组,每组3个同学在学校进行变废为宝现场制作,地点实验室。
南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7-3-7
“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我班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节约意识,特举办这次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小制作比赛。
二、活动目的:
1、“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比赛活动通过自制作品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废旧物品,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
2、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留意、关注并观察周围的事物,体现环保意识。在“垃圾”到“作品”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使同学们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组合创新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学会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勇于创造美。
三、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1、活动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9月1日
2、作品创作比赛阶段:2016年9月2日9月16日 3、作品上交评比阶段:2016年9月17日召开现场评比会。
六、活动评比要求:
要求同学们要用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作为原料,制作出展现环保、健康向上的作品,比赛材料请各选手提前做好准备。
1、材料来源于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体现环保价值。30% 2、设计合理,美观大方结实,具有可观赏性。30% 3、作品富有创意,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0% 七、活动评比过程:
1、班级组织评选,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选。
2、同学们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简要说明,同学们现场打分。 3、收集打分情况评比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
一年级七班“变废为宝”班级活动方案
一、活动口号:一双巧手,变废为宝。
二、活动目的:
“变废为宝”活动通过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作品的方式,倡导学生节约资源,合理运用自己的头脑、开发思维,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在“垃圾”到“玩具”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使孩子感受到能源的有限性和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组合创新能力。
三、活动对象:一年级七班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5年12月19日——2016年1月5日
五、活动要求:
(1)每名学生提交1-2项作品。(在作品背后注明写上班级、姓名及作品名称)
(2)作品必须是自制的,主体由废弃和即将废弃的物品构成。如:塑料瓶、废纸、易拉罐等。
(3)作品属于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等,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品要注意精致美观牢固。
(4)作品上交的同时,应交一份相应的制作物品、步骤及其用途的说明书。
六、活动组织进程:
(1)12月18日,班主任在班级宣传活动主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2)家长与学生密切配合,搜集材料,制作作品.(3)作品上交后,邀请学校专业老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教室展出。
七、评比奖励:
评分标准:从内容符合主题、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实用价值、做工精细、外观优美 等几个角度进行评比。
奖项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另设最佳创意奖、最佳外型奖各、最佳实用奖等若干单项奖。
变废为宝活动策划书(共8篇)
修旧利废活动方案(共4篇)
游园寻宝活动方案(共4篇)
珠宝节活动策划方案(共4篇)
行为规范月活动方案(共4篇)
相关热词搜索: 变废为宝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