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民政办民政工作述职报告
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XX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低保工作
2014年年初,我们镇共有低保户1178户,2443人,低保标准从27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300元/人,参保率达3.2%,是全县平均水平。按市县要求对我镇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核调整,我们在4、5月份和8、9月份共用4个月时间清理了脱贫、死亡人员158户、281人,对照低保复核情况及时更新低保系统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复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上的要求入村入户调查,做到户户与人见面、与卡见面,并做好邻里调查走访,积极宣传低保政策,确保低保复核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层层把关,打造岚山镇阳光低保工程。
同时对新申请的低保户严格按照申请、核查、公示、上报的程序进行办理。组织人员对新申请户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形式,了解申请户的家庭情况,并要求低保申请对象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残疾证、重病证明等,调查人员按照入户调查情况填写入户调查表。在初步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门人员会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逐户评议,凡因正当理由评议不通过的户,当场告知原因并退回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户,及时告知并准备相关材料,填写低保档案,计算家庭收入,上报县民政局,一年以来我镇共集中审核上报了129户348人,低保档案基本整理结束。
二、五保工作
我们镇共有五保户355人,其中在两个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67人,分散供养的有188人。1-11月份共有39名五保对象死亡,我们及时XX县民政局对接,增补了39名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岚山敬老院提档升级,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我们积极向民政局争取,把岚山敬老院确定为2014年改建工程,现在敬老院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新建了水冲厕所、洗衣房、浴室等公共设施,为所有五保老人房间铺设了地砖、墙砖,安装了马桶,配置了空调,更换了门窗,并对敬老院重新进行粉刷,现在的岚山敬老院焕然一新,共投资近200万元,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三、优抚工作
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我们今年共为20名60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退伍补贴,为7名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家属办理了遗属补助,为全镇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并免费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纳入医疗救助平台,为他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四、殡改工作
殡改工作第一次纳入了县对镇的考核,主要考核火化率、骨灰公墓建设和平坟工作三项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10月7日殡改大会之后,我们积极组织宣传车辆,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督促各村张贴标语、横幅,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从10月17日开始组织各村进行平坟,到目前为止,全镇主要道路两侧的坟头已平迁结束,公益性公墓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预计春节前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镇的火化率达到100%,一直处于全县的先进位次。
五、医疗平台搭建
一年来,我们两次对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平台信息进行审核,对各类人员的变更情况及时与县卫生局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并在医疗系统中取消了500多名低保核销人员、39名五保死亡人员及15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搭建信息。将新增的348名低保人员和39名新纳入五保人员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平台,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六、民政其他业务工作
我们今年共为近200名新满80周岁的老人办理了尊老金登记;
为40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为5名孤儿办理了瑞华助孤,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
对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并分类进行康复训练;
为全镇23个民办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备材料,进行登记;
新增了岚山、河湾两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共办理医疗救助38户、临时救助25户、慈善救助5户、为4名儿童申请大病慈善救助;
接待来人来访1500人次,发放救灾款7万余元。
七、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民政工作由于我个人认识的原因,在业务上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不注重工作创新,没有形成亮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创新和亮点上下功夫。
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委班子成员的积极配合下,龙井社区努力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中。现将个人履职党建工作岗位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予以评议。
一、主要工作情况
1、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
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立足社区实际,研究制定本社区党建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等情况。自2012年以来龙井社区的党建工作是以“党组织”+“合作社”建设的模式开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剩余劳动力、荒山、薄地、水面),发挥其利益最大化,真正使广大农民从中得实惠。到目前为止,社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正式运营的15家,正在筹建的2家,分别从事苗木、茶叶、蔬菜、养殖(牲畜养殖、水产养殖),社员共有1200人(含重复),其中党员71人,占党员总数的72%,多数为合作社的管理者和创业者。
两年来,龙井社区党总支部一帮人集思广益,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社,形成了以岫岚跑山鸡养殖场、雨发大棚蔬菜种植,以及茶叶种植等一批农业企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社区党组织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畅通销售渠道和积极推广“支部加合作社”的模式,推行“订单农业”,让合作社的产品走出去,为社区总支部带动群众增加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2、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好党建工作
一是抓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党员管理。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认真制定各项社区党建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学习及培训计划。定期走访离退休老党员,解决其生活困难,开展送书送学上门;
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加强群众对社区的了解,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社区活动。
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党组织活动。
(1)、今年7月份党员大会表决通过了3名正式党员,吸收2名预备党员,党员队伍得到加强。坚持开展好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焦裕禄》、《郭明义》等教育片,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截止目前,共开展党员学习6次,入户帮助弱势党员学习2次,组织党员活动1次。
(2)根据街道党工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我社区利用公开栏、电子屏,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完成了集中学习、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召开各类座谈会,开展了“三个为什么”大讨论和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参加活动人次累计达268人,谈心谈话88人次,收集建议27条,班子个人意见42条。通过此次群教活动,找出了班子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社区发展的相关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整改,活动取得了实效。
(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7月份,社区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区国土局和街道城管部门下派3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了社区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活动,较好的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之后,在街道的统一管理下,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室。在畅通民意诉求、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社区将把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党群干群沟通的“连心桥”,真正成为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的有力抓手。
(4)、利用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党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一年来,社区党员的觉悟有显著提高,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将会继续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健全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3、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我深知职责的重要性,对此自己注重理论学习,使自己在增强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认真抓好班子及社区党员的学习,通过阅读各种专刊杂志,不断提高社区党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带动社区党员整体的党性观念、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加强。
乡镇民政办民政工作述职报告
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XX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低保工作
2014年年初,我们镇共有低保户1178户,2443人,低保标准从27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300元/人,参保率达3.2%,是全县平均水平。按市县要求对我镇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核调整,我们在
4、5月份和
8、9月份共用4个月时间清理了脱贫、死亡人员158户、281人,对照低保复核情况及时更新低保系统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复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上的要求入村入户调查,做到户户与人见面、与卡见面,并做好邻里调查走访,积极宣传低保政策,确保低保复核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层层把关,打造岚山镇阳光低保工程。
同时对新申请的低保户严格按照申请、核查、公示、上报的程序进行办理。组织人员对新申请户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形式,了解申请户的家庭情况,并要求低保申请对象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残疾证、重病证明等,调查人员按照入户调查情况填写入户调查表。在初步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门人员会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逐户评议,凡因正当理由评议不通过的户,当场告知原因并退回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户,及时告知并准备相关材料,填写低保档案,计算家庭收入,上报县民政局,一年以来我镇共集中审核上报了129户348人,低保档案基本整理结束。
二、五保工作
我们镇共有五保户355人,其中在两个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67人,分散供养的有188人。1-11月份共有39名五保对象死亡,我们及时XX县民政局对接,增补了39名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岚山敬老院提档升级,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我们积极向民政局争取,把岚山敬老院确定为2014年改建工程,现在敬老院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新建了水冲厕所、洗衣房、浴室等公共设施,为所有五保老人房间铺设了地砖、墙砖,安装了马桶,配置了空调,更换了门窗,并对敬老院重新进行粉刷,现在的岚山敬老院焕然一新,共投资近200万元,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三、优抚工作
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我们今年共为20名60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退伍补贴,为7名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家属办理了遗属补助,为全镇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并免费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纳入医疗救助平台,为他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四、殡改工作
殡改工作第一次纳入了县对镇的考核,主要考核火化率、骨灰公墓建设和平坟工作三项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10月7日殡改大会之后,我们积极组织宣传车辆,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督促各村张贴标语、横幅,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从10月17日开始组织各村进行平坟,到目前为止,全镇主要道路两侧的坟头已平迁结束,公益性公墓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预计春节前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镇的火化率达到100%,一直处于全县的先进位次。
五、医疗平台搭建
一年来,我们两次对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平台信息进行审核,对各类人员的变更情况及时与县卫生局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并在医疗系统中取消了500多名低保核销人员、39名五保死亡人员及15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搭建信息。将新增的348名低保人员和39名新纳入五保人员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平台,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六、民政其他业务工作
我们今年共为近200名新满80周岁的老人办理了尊老金登记;
为40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为5名孤儿办理了瑞华助孤,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
对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并分类进行康复训练;
为全镇23个民办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备材料,进行登记;
新增了岚山、河湾两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共办理医疗救助38户、临时救助25户、慈善救助5户、为4名儿童申请大病慈善救助;
接待来人来访1500人次,发放救灾款7万余元。
七、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民政工作由于我个人认识的原因,在业务上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不注重工作创新,没有形成亮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创新和亮点上下功夫。
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委班子成员的积极配合下,龙井社区努力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中。现将个人履职党建工作岗位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予以评议。
一、主要工作情况
1、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
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立足社区实际,研究制定本社区党建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等情况。自2012年以来龙井社区的党建工作是以“党组织”+“合作社”建设的模式开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剩余劳动力、荒山、薄地、水面),发挥其利益最大化,真正使广大农民从中得实惠。到目前为止,社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正式运营的15家,正在筹建的2家,分别从事苗木、茶叶、蔬菜、养殖(牲畜养殖、水产养殖),社员共有1200人(含重复),其中党员71人,占党员总数的72%,多数为合作社的管理者和创业者。
两年来,龙井社区党总支部一帮人集思广益,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社,形成了以岫岚跑山鸡养殖场、雨发大棚蔬菜种植,以及茶叶种植等一批农业企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社区党组织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畅通销售渠道和积极推广“支部加合作社”的模式,推行“订单农业”,让合作社的产品走出去,为社区总支部带动群众增加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2、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好党建工作
一是抓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党员管理。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认真制定各项社区党建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学习及培训计划。定期走访离退休老党员,解决其生活困难,开展送书送学上门;
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加强群众对社区的了解,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社区活动。
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党组织活动。
(1)、今年7月份党员大会表决通过了3名正式党员,吸收2名预备党员,党员队伍得到加强。坚持开展好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焦裕禄》、《郭明义》等教育片,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截止目前,共开展党员学习6次,入户帮助弱势党员学习2次,组织党员活动1次。
(2)根据街道党工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我社区利用公开栏、电子屏,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完成了集中学习、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召开各类座谈会,开展了“三个为什么”大讨论和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参加活动人次累计达268人,谈心谈话88人次,收集建议27条,班子个人意见42条。通过此次群教活动,找出了班子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社区发展的相关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整改,活动取得了实效。
(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7月份,社区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区国土局和街道城管部门下派3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了社区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活动,较好的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之后,在街道的统一管理下,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室。在畅通民意诉求、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社区将把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党群干群沟通的“连心桥”,真正成为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的有力抓手。
(4)、利用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党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一年来,社区党员的觉悟有显著提高,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将会继续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健全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3、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我深知职责的重要性,对此自己注重理论学习,使自己在增强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认真抓好班子及社区党员的学习,通过阅读各种专刊杂志,不断提高社区党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带动社区党员整体的党性观念、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加强。
XX镇民政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
2010年, 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县民政局和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本着“积极协调应对,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管理服务”的工作态度;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等方面入手。锐意进取,勤奋工作,切实履行民政工作者的职能作用,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民政工作任务目标。为广坪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升民政业务管理水平
今年3月初全县民政工作会后,镇民政办结合我镇实际,规范了办事流程、细化了工作责任。翻印摘抄制定了民政业务工作手册下发各村组,方便村组干部群众办事。并及时召开民政业务培训会,为镇村组干部讲解、宣传民政业务工作办事流程。同时,结合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对原有民政资料全部电子备案,做到实时动态管理,准确掌握民政各项工作情况。
二、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从7月开始,镇民政办按照县民政局统一安排部署,对全镇农村低保进行重新审核申报。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完善城乡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
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倡导诚信救助,把真正需要救助的群体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具体工作中,为确保低保对象定位准确,不出偏差,我办严把“三道关”,即把好群众监督关;
做到“三个不上报”,把好审核上报关,即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群众有异议没有调查清楚的不上报,手续不齐全的不上报;
实施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对原已享受的对象,家庭特别困难的类别进行了调标,对收入增加有了稳定收入的家庭和死亡人员及时取消并调整。经核查,将全镇符合享受农村低保的369户882人、城镇低保129户129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截止12月,顺利完成了全镇农村低保的审批上报工作,完善了低保档案,为下一步低保换证工作做好了铺垫。
(二)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提高。为扎实做好五保供养工作,我镇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的规定条件,依照有关程序重新核定五保供养对象。对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坚决予以取消。通过排查,取消不符合五保供养标准 10 人,新增五保对象17人。在4月初,镇民政办及时与县敬老院联系,动员五保户入住,先后有7人入住敬老院。大大改善了生活环境, 从而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使五保老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政府的温暖。目前,我镇共有五保供养对象46人,其中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7人,分散供养39人。每人每年生活补助费及时发放到卡上,代缴新合疗款46人,解决五保户生活、就医问题。
(三)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扎实有效。一年来,镇民政办
始终把困难群众救助放在首位。
1.根据上级出台的有关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改进救助方式,采取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
事后救助与事前、事中救助相结合;
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
重点救助城乡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使我镇城乡困难群众就医、生活难问题得到了保障。全年我镇临时救助13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93297元,协助申请大病救助 20人次,发放大病救助款64500元;
大米900斤。有效地缓解了城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针对群众冬春困难,春荒困难,洪灾困难等情况共发放救助大米23100斤,资金93000元,棉被14床。认真摸底排查,深入了解灾困群众所需,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手中,很好的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妥善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
2.为多渠道、全方位解决困难群众就医难的实际,促进贫困患者身体健康,改善生产生活境况。按照县红十字会有关精神,采取患者自愿申请,我办认真调查核实的办法,确定5名长期患病的困难群众免费在汉中定点医院住院治疗。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患者住不起院的实际问题。
三、灾情统计汇报更加及时准确
今年入夏以来,全镇降水偏多。特别是7.23洪灾后,民政工作人员认真核实灾情,及时统计全镇灾情,每天按时上报全镇受
灾情况。全镇洪灾受损房屋395户,重建76户,“三无”、“三孤”人员211人。灾后共发放“三无”、“三孤”救助金20.252万元,救灾粮17500斤,救灾资金48000元。同时,积极争取省妇源会捐赠洪灾救助大米55000斤,价值11.1万元, 确保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对救灾款物发放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款物发放手续完备,帐目清楚,规范管理,无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对灾后重建76户,积极协调资金,在重建资金下拨后,按照规定标准专款专用,及时把重建、维修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有效加快了重建进度,确保群众安全越冬。
四、双拥优抚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双拥优抚工作,我镇十分重视。在“八.一”期间安排全镇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召开座谈会。了解了重点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生活现状。对生活、就医等困难优抚对象家庭进行了慰问,同时向他们宣传党的双拥优抚政策。全年解决16人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就医难资金11700元,为他们生活,就医排忧解难。
五、切实做好社会捐助工作
今年,玉树、舟曲相继发生地震、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后,我镇积极组织全体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工作人员进行献爱心捐助活动2次,共捐款75942.8元。
六、认真抓好残疾人工作
我办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会议及其它有效方式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对我镇残疾人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
并积极同县残联沟通,邀请来我镇现场办理残疾证,有效的解决了残疾人因身体、交通等原因,无法到县城办、换残疾证的实际困难。全年共协助办理残疾证358本,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残疾同胞的好评。
七、及时摸底调查高龄老人现状
为了更好地做好高龄老人补贴发放前期调查摸底工作,让高龄老人安享晚年生活,我办采取多项措施落实高龄老人补贴调查摸底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全镇通过标语、召开会议等形式把高龄补贴工作相关政策精神宣传到户,为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组织干部进村入户,通过核对身份证、户口本、询问邻居等方式核对老人身份信息和监护人信息。三是认真复核,保证准确无误。对调查登记的相关信息逐一复查核对,避免重登、漏登和错登。为下一步补贴发放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调查,全镇共有80至89岁老人80人,90至99岁老人3人,其中男性 39 人,女性 44 人。
八、加强对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
为摸清全镇精神病人的底数,今年4月组织各村对在全镇精神病人进行了清理调查,目前全镇共有各类精神病人43人,其中:狂躁型25人、抑郁型18人。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精神病人的救治救助力度。一是将精神病人基本纳入城乡低保;二是对精神病人住院医疗费自费部分给予大病救助,三是明确和强化监护人责任,以村(居)委会为主体,与监护人签定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义务;
四是对特困精神病人家庭加大救助力度。
九、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一是认真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和相关手续,着重抓好接待、甄别、服务三个环节的工作,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身上,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总之,一年来,镇民政办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县民政局和镇党委、镇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受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和民政工作人的职业道德。
在新的一年里,民政工作人员将一如既往,锐意进取,勤奋工作,为困难群众救助服好务,从而推动我镇民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XX镇民政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乡镇民政述职述廉报告(共10篇)
乡镇民政所所长述职述廉报告(共7篇)
乡镇府辞职报告(共8篇)
因病辞去乡镇副职辞职报告(共9篇)
乡政府副乡长辞职报告(共12篇)
相关热词搜索: 民政 乡镇 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