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有关节日教案模板下载(共7篇)

有关节日教案模板下载(共7篇)

时间:2025-08-03 01:45:39 浏览次数:

中秋节真快乐

小三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3.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
录像带:中秋赏月;
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
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活动延伸:

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欢乐的国庆节

小三班

活动目标:

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回顾国庆节的欢乐.活动准备:

国庆节照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国庆节照片

提问:小朋友照片上的你们在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回顾国庆节

提问:(1)前几天就是国庆长假,国庆节是谁过节呀?(幼儿巩固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大家都很高兴地为自己的国家庆祝生日)

(2)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我们的国庆节? (学说:“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3)大家是怎么来庆祝我们国家生日的呢?(启发鼓励幼儿讲述部分照片内容和环境)

3、谈话小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大家很高兴,用彩灯、彩旗、彩球鲜花把我们的周围装扮得非常美丽。大家还开各种庆祝会,祝贺祖国的生日。”大家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歌唱老师 小三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图,并对图画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讲述。

2、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小朋友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4、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知道老师的辛苦,老师爱小朋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教材、

2、准备字卡:浪花、大地、边、语言

3、准备字条:教师节

4、准备空白纸,制作贺卡 活动过程:

1、谈话:教师节

(1)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 (2) 师:“教师节快到了,你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提醒幼儿说话要完整。

2、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页,

(1)“请你说一说图画中从左到右都有什么呀?”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注意说话完整。

(2)“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3)“你猜猜他们说了什么?”

3、听诗歌

(1) 教师先朗读一遍诗歌,请幼儿用手划指欣赏。

(2)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3) “诗歌中谁要感谢谁呢?”引导幼儿回答。(浪花感谢大海,松树感谢高山,小苗感谢大海,羊群感谢海洋)

(4) “老师好象谁?”“老师和我们一起干什么?”(老师好象妈妈,就在我们身边;
唱歌跳舞游戏,学习画画语言„„)

(5) “什么像白云飞上蓝天?”(歌唱老师的歌儿,像白云飞上蓝天)

4、欣赏、朗读诗歌

5、制作贺卡,做一件好事庆祝老师的节日。 活动结束:

l、绘画活动:《老师的微笑》或其他。

2、我为老师做件事:引导幼儿选择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3、表演活动:我是小老师。

爷爷奶奶好

小三班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当地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幼儿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愿意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尝试用各种简单的方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

观看录像《我的爷爷奶奶》 活动过程:

1、观看本班幼儿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照顾幼儿日常生活的片断录像。

2、观看过程中,鼓励幼儿讲述。

3、欣赏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老师小结,初步激发幼儿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4、介绍重阳节:

老师和宝宝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老师:“爷爷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给他们过节,好吗?

5、老师妈妈亲亲宝宝

宝宝真乖,老师妈妈亲亲你(老师随意亲宝宝),老师妈妈亲宝宝开心吗?

6、爷爷奶奶妈妈亲宝宝

宝宝的爷爷奶奶亲过宝宝吗?亲在什么地方呀?(宝宝随意说),

7、宝宝亲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亲宝宝开心吗?那我们宝宝也来爷爷奶奶。(播放亲亲我录音)。鼓励每位宝宝去亲亲自己的爷爷奶奶。

8、爱爷爷奶奶:

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 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 ) 笃( ) 恸( ) 舆( )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节日舞》

教学目标:

1、感受《节日舞》中表现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健壮的音乐形象;
能唱《节日舞》的主题,随强烈的舞蹈节奏动起来,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表达孩子喜爱过节日的快乐情感。

2、能在老师的帮忙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有趣的节日庆祝会。

教学重点:

表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先请同学们说说印象中有哪些节日?过节时的心情如何? 然后实物投影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

三、新课教学

1、听中动。

播放钢琴曲《节日舞》,指挥学生随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情感自由律动。

2、听中唱。

指导学生反复听录音哼唱主题旋律。

3 4 | 5 5 5 1 | 6 1 5 34 | 5 5 5 3 | 4 2 1 17| 6 5 3 2 |2 5 5 |……

3、听中画。指导学生把听到的音乐情绪画出来。

如:快速用~~~表示;
慢速用~~表示;
强用O O O表示;
弱用o o o表示等。

4、听中读。

听范唱,用图片帮助解释歌词。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克服生字多的困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5、跟唱歌词。

听录音轻声唱歌词,反复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

6、学习知识。

认识反复记号的形状并了解其作用,在学唱歌词中掌握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

7、伴奏。

请出一组同学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8、即兴表演。

让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边唱边跳,体验节日中欢快的情绪。

9、教材拓展。

各民族儿童共同欢庆节日。启发学生学做各少数民族的简易律动来欢庆节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感受了《节日舞》中表现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健壮的音乐形象;
能唱《节日舞》的主题,随强烈的舞蹈节奏动起来,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表达孩子喜爱过节日的快乐情感。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

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距离观察物体形状的变化。

教学步骤

一、活动1

1.师:出示一个实物(卡通娃娃或杯子之类的物体)。

2.师: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像从低到高观察这个实物,你能看到这个实物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3.师:与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接着呢?再看到什么? 4.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所观察的这个实物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5.师:到底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请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大概的来观察,并把你所看到的图像在草稿本上画下来,我们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锐利。

①先请同学们蹲着观察。

②再坐在椅子上观察。

③请同学们站立起来观察。

④最后请同学们站在椅子上观察桌面上的实物。

6.师:把你记录的结果与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有什么变化。

7.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所观察的这个实物?它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8.想一想,通过这个观察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二、活动2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全班把题目读一遍。

2.谁来说一说小狗贝贝是怎样观察这个礼物的? 3.“节日礼物”是什么形状? 4.请你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里标出①②③④ 5.全班交流汇报,并说一说理由。(你是怎样想的)

6.师: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7.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你由远到近或由低到高观察某一物体,有什么体会? 8.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后师总结

三、活动3 1.说一说。先独立审题,填写,再说一说为什么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会越少。

2.试一试。

①师先引导学生画一画,以A点为顶点,到房子两侧各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角的两边外的树木是站在A点看到的。

②用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独立画出在B点看到的树的范围。

③通过这两次动手画一画,说明了什么?

《异国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节日方式、风俗习惯。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2、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异国节日的探究兴趣,并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节日展板、玉米、盘子、红包、磁扣

2、学生:搜集异国节日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你在什么日子里最开心?

2、引导学生说春节习俗。

3、教师出示红包,学生猜红包里面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说明本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就能够得到这个红包。

一、游戏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参加吗?课前,我在教室里藏了三个玉米,只有找到玉米的同学才能参加游戏呀!

2、你们真是幸运的孩子。请听好游戏规则:在一分钟之内谁剥的玉米粒最多谁获胜。

3、学生开始游戏。请参赛选手说说感受,奖品玉米芯。

4、感谢你们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接下来,考察大家的时候到了。请大家估算盘中玉米粒的数量,估算结果最接近的同学,有奖品哦!(学生估算后,现场数玉米粒,最接近者奖给一盘玉米粒爆爆米花!)

二、感知感恩节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从哪儿知道这个有趣的游戏的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感恩节材料

2、对,感恩节 !那感恩节的时间?国家? 在这个节日里美国人民会有哪些庆祝活动呢?也就是说感恩节的习俗!(板书:感恩节 时间 国家 习俗)

3、在感恩节里,人们不仅有美味的食物,还有丰富多彩的游戏,这真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节日啊!(板书:趣)

4、哎?同学们,世界上的游戏有千千万,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玉米、南瓜游戏作为感恩节的传统游戏呢?让我们继续追踪感恩节(视频)

5、原来,这一切的庆祝活动都与感恩节的起源有关呢!美国人民是为了纪念在自己祖辈最困难的时候,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节日啊!(板书:起源)

几百年过去了,美国人民将这份美好的感情传承了下来。现在每到感恩节,美国人民就会向曾经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有的赠送感恩卡,有的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感恩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感恩之情的节日。(板书:情)

6、同学们,你们过过感恩节吗?你们感谢的谁?用什么方式表示的感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7、除了父母亲朋好友,在生活中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同学们,感恩不是一时、一天的事情,让我们时刻铭记感恩之心,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吧!

8、可此时,当我们看到撒落一地的玉米粒时,我心中有些伤感?谁能理解我的心情。 对。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对他们最好的感恩。谁来捡起这些玉米粒呢?(学生捡起玉米粒)大家真是一群知道感恩的好孩子!

三、超级节日搜集员

1、在国外,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超级节日搜索员”环节,共同感受一下缤纷的异国节日!

2、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外国节日?[现场上网]利用关键字上网搜索资料是一种很好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3、最近,我在读两本书(课件出示书名)从书中,我也了解到很多外国节日信息呢!看来,通过读书获取信息,也是一种很好的搜集资料的方法途径!大家以后不妨试一试啊!

四、超级节日探秘员

1、异国节日如此之多,那是不是每个节日都像感恩节一样,是一个饱含人间真情又充满趣味的节日呢?(同学们判断)

2、口说无凭,为了鉴证大家的判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秘这些异国节日!(板书:异国节日)

3、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探究。结合大家课前搜索的节日资料,分析所得,圣诞节、愚人节、狂欢节、万圣节成为四个人气指数最高的节日。今天,就让我们选取大家最感兴趣的这四个节日进行探秘吧!

4、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节日探秘。探秘之前,请听好温馨提示。(请大家有秩序的走到节日展区进行探究!开始!)

5、时间到。请大家端正坐好。谁先来揭晓你们的探秘结果。在小组汇报之前,请各位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注意,这次的表现,可关系到红包将“花落谁家”呀!

6、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圣诞节。

①、我也很喜欢圣诞节。瞧,我还带了美丽的圣诞树! ②、伴随着欢快的《铃儿响叮当》,圣诞老人从遥远的地方乘坐着驯鹿拉的雪橇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了!车上装了满满一车,背上背了满满一包,瞧,圣诞老人正准备从烟囱里给小朋友送礼物呢!(配乐)

父母为孩子准备了最喜欢的礼物,全家人围在一起,共进圣诞大餐,他们边说边笑,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在说什么呢?

③、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啊? (2)愚人节

①、你开过玩笑吗?适度的玩笑,拉近人们之间的关系,增近感情。

②、你认为这个节日怎么样? (3)万圣节

瞧,这是父母与孩子亲手做的南瓜饼。这是一起做的面具, 父母期盼孩子快乐成长,俨然,万圣节的鬼怪气氛早已淡去,万圣节成了又一个儿童节。

(4)狂欢节

①、巴西的狂欢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让我们去巴西的狂欢节看看吧! ②、热情的音乐下,人们尽情的舞蹈,他们的心情怎样?

③、是啊!狂欢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人们在表现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

五、异国节日在中国

1、正是因为这些异国节日如此充满情趣,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异国节日已经传入了中国。

2、看,谁在踩高跷?尤其是每到圣诞节时,我国很多地方都会焕然一新,装饰的非常漂亮。圣诞节前夜,人们涌上街头,共度圣诞节。想不想看一看10万人聚集过圣诞节的盛世啊?(视频)

3、啊!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在追逐、打闹,伤到了孩子,碰到了老人。据新闻媒体报道,10万人齐聚街头,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秩序混乱,公安部门不得不派出巡警维持秩序。

4、同学们,为什么国外的圣诞节如此温馨,而我们却是这样过节呢?(不了解国外节日习俗)

5、小组讨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异国节日呢?

六、超级节日宣传员

1、正如大家所说,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意义,只有我们深入了解才能真正感受到异国节日带给我们的温暖。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异国节日,真正品味到世界节日的五彩缤纷,我邀请大家加入“超级节日宣传员”队伍。

2、今天,大家就有一个爱心任务:

结合本课的收获,制作一份以“异国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在节日展区展出,向更多的人介绍异国节日!

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出色完成任务!

(课堂结束之前,选出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奖给红包,让学生体验愚人节的快乐。)

绿色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节日及由来。

2、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地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球照片 教师问:“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建造我们绿色的家园。在我们的日常中,有许多可以纪念的节日,今天吴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了解一下绿色节日。

2、板书课题:绿色节日

二、新课

1、地球的节日

(1)你知道哪些地球的节日?指名回答。

(2)教师总结并板书: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2月2日 国际湿地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9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6日 世界粮食日 12月29日 国际生物日

教师问:“这几个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名回答。

小结:这些都与环保有关。这也说明我们生存的环境在恶化,这些节日也在提醒人类要时刻保护环境。

2、学习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及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更加高涨。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三、课堂练习

1、( )月( )日是世界水日。

2、世界地球日是( )月( )。

四、全课总结

学习了绿色的节日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3、( )月( )是世界地球日。

4、世界动物日是( )月( )。

《节日贺卡》教案

课题:节日贺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通过运用已有的计算机和美术知识,独立完成电子贺卡。

3.培养学生电脑绘画的兴趣和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制作贺卡 教学难点:

对所选软件的综合运用。

教具:

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上周你们一定很开心很快乐!为什么呢?(回答),对,儿童节,这个专属于你们的节日,那天你们收到了不少的礼物,也去了好玩的地方,所以呀有节日真好!可是你们的父母呢?他们也有自己的节日吗?(思考、回答)对,有!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今年父亲节是6月17日,父亲节即将来临,你们打算送什么礼物给你们的爸爸呢?(讨论,思考,引入课题)。

对,学以至用,制作一张即漂亮又经济实惠的贺卡送给我们的父亲,我想这是他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

二、讲授新课:

(一)知识点拔:

1、提问:刚才提到了节日贺卡,那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贺卡有些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得出:贺卡的特点——有图片、文字、音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贺卡是可以分为纸质贺卡和电子贺卡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做一做电子贺卡。

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贺卡的特点想一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所学的软件工具中,有哪些软件软件可以制作这样的贺卡呢?为什么可以?(学生讨论、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画图板:可以自己画画,可以添加祝福的文字,在A工具中, Word:可以插入图片,也可以用自选图形去制作,可录入文字,文字可以是艺术字,颜色多变。

Photoshop:可以编辑已有图片,也可以自己制作,文字用工具T, Powerpoint:可是插入图片,可以自己制作,可以录入文字(使用的是文本框)还可以插入影片。并且可以做出有动画的贺卡。

(二)作品欣赏: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软件出示相应的贺卡让学生去获取制作灵感,并选择合适的软件:

教师在与学生欣赏的同时注意提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三)上机操作:

1、布置上机任务:

请同学们以各自的分组为单位,构思一张“父亲节”贺卡,然后选取你认为最适合的软件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自己评比,说说好优缺点?教师再做最后的点评。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啊!希望同学们不仅学会操作,还要学会运用,让你们的作品图文并茂,更加美观.我想当这一份份温馨的祝福随着这小小的电子贺卡,传递到父亲的手中时,他们一定会被你们感动的!

教学教案w0rd模板免费下载(共7篇)

大学教案模板下载免费下载(共15篇)

高中 班会教案模板下载(共7篇)

优秀音乐教案模板下载(共7篇)

微生物学教案模板 下载(共7篇)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节日 模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