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试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试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时间:2025-08-02 15:07:51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编制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尤为重要。虽然我国在以往的安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仍然要始终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本文就从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及强化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安全方案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3-0177-02

随着人口的剧增,城市居住地的迅速扩张,房地产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与之相对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建筑业是安全事故的高危行业之一,其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造成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增加施工成本。基于此,如何有效防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则安全管理工作就尤为必要,且必须具备效率。为了有效避免安全意外带来的财产损失,编制出合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探究工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找出针对性的措施,就具有重要作用。

1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工作大多在露天或者高处,工人所接触的环境存在高压电线、深基坑、有毒有害气体之类的威胁,还有强光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若没有一定的安全知识,这些伤害对于工作中的人员来说都将是致命的。这些决定了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具危险的工作,必须加强其安全管理。

1.1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这类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施工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两方面。对于施工管理方,在管理过程中若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就注定这个管理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如今的施工企业风气不佳,主要以利益为上,对工程质量与施工中的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

1.2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不落实,大多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中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过关,设备操作不够规范,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施工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工作、不按照规范操作,现场管理人员指挥错误,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

1.3安全检查力度不够

公司目前现有的安全检查形式有综合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检查形式很多,但公司相关主管领导没有起到督促带头的作用,以至于在检查过程中存在走过场、检查深入程度不够的现象,不能发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对于以上现象,一是需要完善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单位的隐患整改职责;二是需要公司相关主管领导带头进行各专业的联合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责任划分,立即落实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时消除隐患。

2安全管理的措施

2.1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上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使工人安全与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因此聘请有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很有必要的,这保障了施工的质量与工人的人身安全。工作的制度化有利于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人员,营造好的管理氛围,一切从实际工作出发,把安全工作渗透到每个角落。

2.2规范建筑设备操作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用电的安全,一般在工程中标后,施工方案应考虑施工场地的设置,设备的购买、运转。临电变电箱、临电线路作为施工最基本的支柱,在现场施工中一定要规划好。在施工中的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大功率的使用引发的火灾、漏电导致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抽检,检查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责任心、素质以及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在检查过程中才能有效解决设备的故障问题。在高空作业中,应当检查防护网等基础设施,这样能够增强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同时,施工设备的检查只能由相关的技术专职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对设备违规操作,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3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中应该有意识地提高施工人员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安全管理团队编制一份有效的紧急预案,以保证事故发生时大限度地减少损害。作为工程的实施者,安全管理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因此安排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同时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在施工场地突然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其中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单位的财产安全。

2.4认真执行岗位责任

由于多数施工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体制并不完整,有些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不过关,在专业上有所欠缺,甚至还有无证上岗的人员存在。管理人员管理不严,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从而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大大减小了施工方的利益。因此施工方应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各个岗位推行岗位责任制,最大限度发挥各相关人员的能力,其不仅能够带动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对工作抱有主动性,还能使施工方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2.5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不但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检查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单位的隐患整改职责,还要求施工单位相关各专业的联合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责任划分,立即落实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定时抽查与随机检查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工程施工的高峰期。在高空作业中,各类机械工具的使用,电线的连接,用电器的使用都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个疏忽就容易出现意外事故,而这些原本是有机会避免的。因此对现场进行定期检查或突击检查很有必要,同时对于在高空作业中使用的着地工具、用具、电器设备等要重点检查。

3结语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工种、多专业,有必要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施工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其能够确保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实现预期效果和项目整体目标。良好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施工项目的综合绩效,加强工程质量,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住建部日前出台指导意见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和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出台指导意见,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今后,每年公布绿色村庄名单,通过创建工作,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年实现村庄绿量明显增加,10年实现乡村环境显著改善。

根据指导意见,对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是: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以北地区一般不低于20%。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制订本地区绿色村庄标准并指导市县实施。绿色村庄标准要结合本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分类确定,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绿化覆盖率以及村内道路两边、坑塘河道两边、公共场所、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村庄周边绿化等具体指标。

通过创建绿色村庄,到2020年,实现全国村庄绿量明显增加,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70%以上的行政村、以北地区6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到2025年,全国大部分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来源:中国墙材信息网)

相关热词搜索: 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