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雾化吸入护理体会

雾化吸入护理体会

时间:2025-08-02 02:18:25 浏览次数:

【关键词】小儿雾化吸入;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7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疗法之一,特别是因年老体弱、无力咳嗽或长期吸痰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减少不适症状的出现,确保了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是由于超声雾化其雾粒细小、雾量大,在深吸气时能达到支气管甚至肺泡,更好的达到肺泡,从而提高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更好的达到抑制细菌和杀死细菌作用,同时又能解痉、镇咳及稀释痰液,协助排痰改善通气功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科对患儿患有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过敏性鼻炎等210例患儿分别采用了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其中男135例;女75例;其中急、慢性咽喉炎45例;慢性支气管炎75例,支气管哮喘30例,肺炎48例,过敏性鼻炎12例;发病年龄:1~6岁。

1.2雾化吸入的应用

不同种类的雾化吸入器其工作原理均是通过机械工作,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治疗目的;根据医嘱给予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加入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利巴韦林、舒喘灵等;患儿通常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须仰卧时,将患儿头肩部垫高30b,正确的体位可减轻不适症状的发生。

1.3雾化吸入器的种类及其特点

1.3.1超声波雾化器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直径在5μm以下),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被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又因雾化器电子部分能产热,对雾化液有加温作用,使患者吸入温暖、舒适的气雾。

1.3.2喷射式雾化器即氧動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同时又可解决缺氧问题,达到治疗的目的。

2结果

本组210例患儿,根据不同病症,选择相应的药物,利用喷射式雾化器气体射流原理,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的辅助方法,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过敏性鼻炎等,本组患儿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3~7d。

3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3.1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考虑到患有支气管扩张疾病的患者一般处于中老年阶段,身体素质较差且所经历的病程较长,一旦进入循环感染的情况中就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最基本的饮食指导,支气管扩张患者应该以高热量和高蛋白食物为主,尽量摄入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在弥补消耗的体能的同时提高身体免疫力。

3.2体位的选择

通常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慢阻肺患者尤其明显,合并肺感染后,肺泡、支气管炎症水肿加重呼吸做功。年老体弱、病史长者呼吸肌疲劳,肋间活动度减弱,致呼吸浅快,潮气量下降。采用仰卧位吸入治疗,慢阻肺患者吸入较短时间即出现呼吸费力、面部表情痛苦,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根据疾病的特点,作者对慢阻肺患者中症状较轻、咳痰有力者采用半坐卧位,而意识模糊、咳嗽无力者则取侧卧位,床头抬高30°,吸入后及时叩击背部,排出痰液。采用上述体位后,延迟并减轻了患者不适症状的发生。

3.3雾化量的调节

慢阻肺患者多为老年人,呼吸道应激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均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因此采用渐进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即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吸入1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直至吸完所需治疗药液,一般每次吸入不超过10min。因疲乏、不愿咳嗽且咳嗽力弱的患者,则采用持续小雾量吸入。为使痰液维持在糊状便于排出,3~4h吸入一次,以减轻排痰时的疲乏症状。

3.4吸入方法的选择

慢阻肺患者本身已有小气道挛缩,合并感染后,气道黏膜水肿可加重呼气困难,吸入后气道湿化使呼吸功加大。对呼吸较规律、疲乏症状有所改善的患者吸入时不改变其呼吸节律、深浅度,给予小雾量,吸入时间不超过10min,并用氧气面罩连接螺纹管的方法吸入。氧气面罩有两个侧孔,既防止雾气丢失,又使呼出气体排出,减轻了患者喘息、疲乏症状及对吸入治疗的恐惧心理。

3.5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

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好效果,吸入治疗掌握适时、适度尤其重要。适时即在遵照医嘱基础上根据痰液性状掌握吸入间隔时间,使痰液保持糊状,此判断方法能防止吸入间隔时间过长、痰液黏稠及排痰困难,能防止吸入过量,超过了气管、肺对水分的清除能力导致的痰量生成过多,甚至出现肺水肿等。适度即在每次治疗时掌握吸入时间的相对性,主要以观察患者有何不适,避免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为适度,当监测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时应停止治疗。

4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4.1要避免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道交叉感染,应做到:雾化器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每天更换1次;不使用时,整个系统内不应有液体存留,以免细菌滋生;雾化治疗时应使用无菌溶液。

4.2雾化吸入后要漱口,防止激素在咽部聚集。

4.3超声波雾化和喷射式雾化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20min。

4.4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护理工作,只有护理到位,才能提高雾化吸入的效果,提高治疗的质量,避免出现各种治疗的问题,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兰晶,于帅,王琳.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9(16)

[2]钮革亚,张惠霞.COPD患者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0)

[3]田红菊.氧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COPD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8)

相关热词搜索: 雾化 吸入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