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考试教学考试

音乐教学论教案设计---《小步舞曲·巴赫》

2025-09-08人已围观

音乐教学论教案设计---《小步舞曲·巴赫》
  音乐教学论教案设计--------《小步舞曲·巴赫》

  学院:音乐学院

  专业班级:音乐学18-2班

  学生姓名:樊一润

  指导教师:杨志刚

  完成日期:2020.5.23

  音乐教学设计《小步舞曲——巴赫》

  名 称

  小步舞曲巴赫

  科 目

  音乐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樊一润

  教 材

  新课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

  课 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重点:学唱小步舞曲(改编版)并演奏巴赫---小步舞曲

  难点:1、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用手势感受旋律的上下行变化,学会演唱主题旋律。

  3、 通过聆听对比,感受大调与小调之间的关系特点。了解西方巴洛克风格代表性复调音乐的特点,能够分辨日常生活中具有复调特征的音乐作品及表演形式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单元的课程标准

  1、通过学习,能够听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熟练演唱。

  2、感受三拍子的舞曲风格,能够随着音乐的旋律舞蹈。

  3、通过对比学习大小调的《小步舞曲》,感受其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学唱《小步舞曲》中,感受乐曲两个不同段落主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乐曲的演奏形式

  能通过音乐的欣赏,能够对西方音乐有更多的掌握

  能自己用纸杯打出基本节奏,为学生参加以后的团体合唱类比赛丰富表演形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体验与展示学习成果等形式,

  在交流、听、唱、奏、演、跳等多种实践活动中认识“”这一体裁及其复调音乐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乐曲并观看宫廷小步舞,对三拍子节奏有更形象的认识

  (2)通过课前在家自学弹奏大小调的小步舞曲,课堂上两组学生进行对比,掌握其各自的风格特点;

  (3)通过欣赏阿卡贝拉和厦门合唱团多声部演唱视频,对复调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与娱乐观赏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教学设计理念

  该课程融合情景---陶冶模式及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通过情感、认知与行为的多此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身心协调成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已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课程的后半段引导学生首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音乐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学生探究的态度和习惯。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小组协作式)教室、交互式白板、打击乐器、钢琴、纸杯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前准备

  给学生提供乐谱及相关的演奏教学视频

  在家看视频并练习

  通过让学生提前观看演奏视频能让学生提前思考预习课程内容

  以派发分组任务完成后可得积分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程导入

  引领学生聆听乐曲A段进入教室

  跟随音乐律动与搭档配合,以三踏步的步伐进入教室并跳到自己的座位

  通过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教室,不仅能够给学生提前热身还能让他们更好的感受音乐并用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依据乐曲创作背景,合理创设“舞会”情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舞蹈表现手段演绎此乐段,发展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享受到美的愉悦。

  第一次聆听小步舞曲

  提问学生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几拍子?作曲家是谁?

  带着问题认真听音乐并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的状态,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检查了解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

  介绍作曲家背景

  文字叙述巴赫及其求学之路

  深入了解作曲家并学习一些有关西方音乐的文化。?

  通过老师的文字叙述,让学生将音乐与地理、历史学科多个学科联系起来了解西方巴洛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人文思想

  分声部学习演唱乐曲B段

  把学生分成两组,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

  女生唱高声部

  男生唱低声部

  通过分声部演唱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视频欣赏

  播放当前流行的乐队演唱的阿卡贝拉和厦门附中合唱视频

  欣赏观看视频,跟唱所熟悉的流行歌曲

  通过视频欣赏,使同学们以一个更直观的去理解和感受具有复调特折的声乐作品,并使同学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记忆。引起学生共鸣,领悟音乐的美感,愉悦身心,获取乐趣,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

  小组派代表演奏钢琴版《小步舞曲》

  把讲台交给学生曲展示

  发挥特长

  展示个性表演

  组内推选、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表演作品并进行学生小组简评,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领域上从较低级的理解、应用层次,提升到高级的综合、评价阶段。

  小结

  老师回到讲台帮助学生回顾本课时学习内容

  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有效复习所学内容并进一步熟练掌握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及具体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思考与分许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重组整合压缩信息的能力,为之后更好的适应在大数据、大信息的时代学习工作做准备。

  教学流程图

  开始

  课前自学乐曲

  思考回答问题

  感受音乐模仿小步舞走到座位

  介绍巴赫生平

  了解作曲家及背景知识

  分声部指导唱乐谱

  参与合唱体会复调音乐的特点

  乐段B

  播放合唱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领悟音乐美感

  课件

  钢琴演奏乐曲

  学生评价

  教师补充

  回顾重难点

  小结——画思维导图

  结束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前准备中运用了诊断性评价,给学生布置钢琴曲,并上传视频作业至云班课中,老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了解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的地方,及时调整课程安排,有侧重的教学。

  2.第一次聆听“小步舞曲”后提问学生三个基本问题,再次确定学生对乐曲的认知程度。

  让全班学生课堂上合作分声部演唱乐曲B段,

  3.纠正出现的音准,节拍速度问题,从而进行音乐情绪、演唱技巧方面等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对学生的音区做出划分,根据学生音色特点对能够以后参与合唱比赛的学生做出筛选。

  5.依照本课时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列出他们平常所接触到的具有复调音乐性质的音乐作品,向老师反馈学习成果,学生也能获得一定满足感。

  八、总结和反思

  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堂环节设置丰富,在实际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中可能无法全部高效实现。想要较理想的达到预期的每个课程内容,不仅考验授课老师的专业组织课堂能力,也同样对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课程。

  纵览整个课堂设计,采用了多种纵览该课程设计,运用了以柯达伊教学法为主的重在体验欢乐、重视潜力激发的基本特征。并且结合了学生现具备的音乐素养及新课标课改后的课程大纲制定了能够实现预期功能的教学方案。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上遵循了科学性与艺术性。

  优点:

  本教案的设计遵循了小学《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课程内容合理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井道学生感知复调音乐的代表性巴赫的作品,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并且激发了五年级学生对当下流行音乐中具有复调性质的多声部作品产生浓郁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的音乐素质合理的布置课堂外的学习任务,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观看视频中感知西方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翻转课堂让学生提前自学乐曲上课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构建知识,有充分发昏了教师的指导创编的作用。

  大班音乐教案:瑶族舞曲

  中学音乐教案模板青春圆舞曲

  摇篮曲音乐教案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巴赫

  教案设计

  教学

  小步舞曲

  音乐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