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农牧县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农牧县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5-08-03 01:35:05 浏览次数:

 农牧县社区建设 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总面积 1.21 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汉、藏、回、蒙、撒拉、东乡、土、满等 17 个民族,现有人口 7.6 万人,其中藏族人口 59215 人,占总人口的 77.89%。全县辖 4 乡 3 镇 57 个行政村。近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民生稳县、工业强县”的总体发展战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15.3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462.05 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608 元。

 从城镇人口居住来看,20××年,全县共有城镇居民 15800 余人,其中县城城镇居民 12000 余人,河卡镇城镇居民 2100 余人,全县共设三个社区,分别为城南、城北和河卡三个社区。社区的主要工作任务仅仅限于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等。近年来,随着一些如班多电站、莫多电站的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游牧民定居等项目的实施,库区移民、生态移民、游牧民定居步伐加快,移民县城的农牧民越来越多。目前全县城镇人口共有 21403 人(包括近两年移民至县城的农牧民),其中县城 18703 人,河卡镇 2615 人,共设有河卡、城北、城东、城南、城西 5 个社区,各社区承担着党建、团建、综合治理、民政(低保、优抚)、医保、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爱卫创建、住房保障、工会、妇联、残联、老年人登记、社会养老保险等相关工作。

 二、主要做法

 自去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把加强社区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不断借鉴先进地区社区建设的好做法,积极探索适合我县的社区规范化服务网络建设,全县社区为居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加快服务阵地建设。20××年,县政府积极筹措资金 290 万元,扩建城北社区,同时为城北、城西两个社区配置了办公设备。2012 年,在省级配套资金未到位,县级财力拮据的情况下,县政府筹措 300 万元资金新建了子科滩镇城东、城南两个社区。目前,县城四个社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每个社区都建有办公大厅,活动室和健身场地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20××年县民政局对全县 5 个社区工作人员重新进行了调整,并在原有的工作人员基础上另外招聘了 21 名工作人员。达到五个社区共有 56 名工作人员,其中正式职工 2 名,聘用工 54 名。聘用人员工资财政发放,每人每月 1600 元(包括三金)。其中零就业人员的工资每月 1240 元(包括三金)。同时,为了妥善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县政府于今年 9月份还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社区聘用人员的待遇问题,从 2010 年起满三年递增原工资的 10%,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全县 5 个社区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支部和网格民情台账制度》、《社区党支部年度目标承诺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帮困助贫制度》、《社区工作制度》、《社区民主评议监督》等制度,建成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对矛盾纠纷排查实行“三包四定五个一”工作制度,各社区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全县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充分发扬

 民主,依法建立内部机构,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县社区居委会的实际情况,在各社区分别设立了社区党组织、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协调议事委员会等机构,充分发挥了社区基层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确保了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

 (三)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是积极探索牧区城镇社区服务与管理新模式,探索推行“一接待二走访三结对四建制五个平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精细化服务新方法,在合理划分社区的基础上将全县 5 个社区划分为 24 个网格,指定网格负责人。网格服务工作组由网格服务责任人、党小组长、治安联络员、矛盾调解员、信息录入员、治安警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七人组成,各网格中吸收了“4045”和零就业人员及退休职工等人员组成平安和谐网格服务队伍,依托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开展了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初步建成了“网中有格、依格定岗、人在格里、事在网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为进一步做到精细化管理,从 20××年起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立了人口信息册,绘制了人口定位图,摸清了家底,实现了辖区内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三是积极推行“3442” 社区服务模式。“3”是指开展助贫、助学、助残活动;“4”是指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愁、办百家事活动;“4”是指积极组建社区网格联络员、治安协管员、关爱帮教员、人民调解员;“2”是指上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开展“3442”工作法,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其中的所想所愿,为居民群众办好事、解难题、使残疾人、特困户、老党员、孤寡留守老人、下岗人员的问题有人解、困难有人帮、政策有人传的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延伸到各社区,在各社区实行“一站式”服务,使政府提供的教育、卫生、劳动就业、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科技、法律、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直接面向居民,建立了有效覆盖、有序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网络,使广大居民不出社区就可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种公共事务。截止目前,全县各社区普遍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社区调委会、治安联防队、支援服务队等。各辖区内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 80%以上,商铺、店面的“四包”签定率达 90%以上,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 90%以上。各社区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建立了“情系万家”便民服务 QQ 群,积极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情系万家”等活动。各社区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本社区工作大局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法制宣传和管理工作,各网格格长与各大商铺签订维护稳定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今年我县开展的法制宣传、房屋征收、土地清查和城镇居民养老金征收等工作中,各社区协助相关部门掌握辖区内居民的房屋、土地基本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的有序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当前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来看,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突出。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承担着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科普、民政、再就业、计划生育、老龄工作、信访、安全生产等工作,工作的内容细而繁杂,台帐多、检查评比多、各类调查统计多等。由于社区居委会没有行政手段,没有必备的人力物力,落实起来难度很大。社区居委会主要精力基

 本上消耗在完成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交办的任务上,没有时间、精力、人员和财力去从事社区居民自治事务和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工作。

 (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程度不高。通过近年来的宣传推动和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系列社区共建活动、群众性活动等,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与过去相比已有较明显提高。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分化比较严重,部分社区居民能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积极出谋献策,主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活动,部分居民,被动地参与社区建设工作和社区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化,还有一部分则认为社区建设、社区活动于已关系不大,既不参与社区建设,也不参加社区活动。

 (三)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自治水平较低。社区管理方面,侧重抓行政性的管理,发动群众开展社区自治管理还比较少。社区服务是依托社区组织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着服务领域不宽,项目不多,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服务相对比较多,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够多;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的服务比较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够;服务内容缺乏特色。有的社区居委会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但活动内容比较单调,显现不出社区特色;组织力量比较单薄,一般是社区工作人员忙来忙去,发动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不够;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程度不高。

 (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够平衡。近两年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社区居委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服务居民的需要。一是社区用房面积还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社区办公和服务、活动场所尚有部分没有达到规定要求;二是社区办公设施解决相对比较好,其他设施如文

 化、体育设施明显不足;三是社区网络设施建设不足,社区办公自动化建设不够;四是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普遍不足,有的办公经费连正常的电话、复印机等经费都不够。

 (五)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够适应,居委会内部力量整合不够。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工作,社区工作者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偏低,严重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二是个别社区工作者工作作风不深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甚至存在“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三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目前,工资水平一般在 1800 元左右,但与其他事业单位职工平均收入相比,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比,还有差距,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也影响社区工作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抓队伍提素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结合县委、县政府 2013 年党建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社区议事规则、组织生活、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党务、居务、财务公开;继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班子成员思想素质、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思想纯、作风硬、能吃苦耐劳的和谐团队,以自身作风的大转变,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要抓服务促发展。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实现各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要在社区内建立服务卡及社区服务热线等方式,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活动。努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主动服务

 意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社区就业服务、保障服务、民生服务、计生服务、文化教育、治安保障等工作的开展,力争在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三要抓民生促和谐。一是确保社区低于保障线居民应保尽保;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服务,开展一些义务服务活动。同普及“六五普法”知识为契机,开展一些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法规意识:二是积极主动做好城镇医疗,养老保险工作。广泛宣传、主动联系将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四要抓活动增凝聚力。以社区现有的文体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扎实开展社区文化系列活动,倡导“社区一家人”理念,开展“同在社区住,都是一家人”的主体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调动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增进邻里感情,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温馨感。

相关热词搜索: 农牧 工作总结 社区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