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系2013-2014(1)学期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汇报
为了全面落实好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期初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情况,有效监控并保证教学运行,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我系于2013年9月6日开展了2013-2014(1)学期教学计划情况检查工作。现将执行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落实教学检查工作
(一)成立经济管理系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孙玉龙(系主任)
副组长:刘新强(教学管理系副主任) 成员:
管理干部:
杨朝莉(系党总支副书记)、邓希海(学生党支部书记)、李天奇(系团总支书记)、赵笑非(系办公室主任)、杨义(辅导员)、张志丹(辅导员)、刘小可(辅导员)、苟倩(教务员)。
专业(教研室)主任:
何博(兽医教研室主任)、李平(畜牧教研室主任)、郭茜(物流教研室主任)、廖友国(酒店教研室主任)、赵小男(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主任)、刘宗川(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肖启荣(工程造价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
杨磊、杨霞、邓太平、魏贵华、朱以旭、周继芬、郝成书 联络员:
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
(二)系主任办公室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
二、召开系教职工大会
在2013年9月5日,主教学楼308教室召开了系教职工大会。就本学期教学管理考评内容、指标、评价依据和本学期教学计划等内容,进行了传达。让全体教职工明白了本学期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三、制定了一系列与评分依据密切相关的制度
1、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制度。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承诺书》,在承诺书要求,凡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本门课程教学文件: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期授课计划、实验实习课程表、PPT课件等。
2、制定了《课堂常规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质要求,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和《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记录表》。
在《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组织教学环节必须体现出来。同时对劳动纪律中“迟到、早退”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以铃声响完未到上课教室门口为迟到,以铃声未响,就发出下课命令并离开上课教室为早退。检查有无教材、教案、教学计划进程表、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是否一致(出版社是否相同,版本是否相同)、检查授课使用语言;
讲课音量,检查着装要求,严禁穿吊带裙、露脐装、露乳沟等暴露衣服上讲台。严禁男性教师穿背心、拖鞋上讲台。对板书、睡觉学生、迟到、早退学生教师怎么管理作了要求。对使用多媒体也进行了要求,对教案熟练程度也进行了规定。
4、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作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同时,还编写了经济管理系教研室工作手册和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和经济管理系顶岗实习手册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对制度的学习理解,全系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系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效果。也促进和加强了教育、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力度。
四、畅通信息渠道和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一)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
1、教研室和教师通道方面
在畅通信息渠道方面,我们建立了经济管理系全体教职工参与的经济管理教研QQ群平台,,全系教职工参与的飞信平台以及在本系上课的各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和QQ号码等方便教职工能随时沟通的各种交流平台。同时将教学计划目标任务落实到教研室、具体落实到目标负责人。
2、在学生信息渠道方面
为了了解学生情况,建立了全系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的电话号码、QQ群、飞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意见和建议随时可以直接与系主任、分管教学主任、教务员面对面随时沟通,还建立了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与系教务员的QQ邮箱留言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的QQ群联系、电话联系、飞信联系、QQ邮箱留言服务等多种联系方式、多渠道网络系统的沟通方式,得以与学生和教师获得大量的及时的无障碍沟通的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
3、加强与学院督导室沟通
与学院督导室随时保持联系,只要是听我们系老师的课,我们只要时间允许,就一定会前往一同听课,评教。与讲课对象进行交流。
(二)加强监督查检力度
对照教学计划内容,认真组织检查 1.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到岗情况。
2.学生纪律、上课情况。
3.教学任务落实及教学文件准备情况。
4.检查教学运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与课表执行情况,特别是课表(任课教师、教室、机房、班级)的发放和执行情况。
5.班级教材征订、发放到位情况。
6.实验(实训)室、机房以及相关设施与设备准备情况。 7.教研活动情况。教研室要认真制定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提交系领导审定;
检查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文本等教学资料准备情况。
8.各教研室要对上学期各种教学资料进行检查,材料是否规范、完善,并按相关的规定进行上交和存档。
9、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任务完成情况检查;
随时安排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成员二人以上,进行听课检查。随时与学院督导室领导联系,只要他们听我们系上的老师的课,我们就尽力配合完成系上的听课任务。
检查方式灵活多样,随时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获得信息,通过大半学期的检查,全系27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我们全部听了一次,有的老师听了2次,个别的教师组织听了3次。特别是刚开始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较多,就问题与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到了9底左右,基本上都能按照教学质量检控指标和教学常规检查指标要求,规范教学活动的行为(形式方面和质量内涵方面)。
(一)学期初存在的教学方面问题
1、个别教师上课缺乏组织教学程序(表达开始上课的信号、考勤等);
2、个别教师对教学文件准备不完整;
3、少数教师不板书或板书不规范;
4、极个别教师上课紧张、声音较小;
5、少数教师对上课睡觉学生不闻不问;
6、极个别教师迟到;
学生上课迟到现象时常发生。
7、个别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讲课变成照本宣读;
项目任务型备课理念未深入理解,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备课、上课的教学模式中。不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
8、仍然存在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讲为主体,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检查结果的处理
各部门对教学检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了整改。系办对全系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总,编发了检查情况通报。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结束后,我系及时对各种检查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档。
五、教学执行情况
通过一系列、制度、检查、督促、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在学院领导和督导室的帮助下,在系部领导重视、老师、辅导员、班主任配合、学生支持下。我系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能按计划要求按部就班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管理系教学管理自评工作小组 2013年11月14日
建筑工程系2013-2014(2)学期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汇报(中期)
为了全面落实好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期初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情况,有效监控并保证教学运行,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我系于2014年2月17日开始,拉开了2013-2014(2)学期教学计划情况检查工作的序幕。现将执行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落实教学检查工作
(一)成立建筑工程系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王彦(系主任)
副组长:刘新强(教学管理系副主任) 成员:
管理干部:
杨朝莉(系党总支副书记)、赵笑非(系办公室主任)、杨义(辅导员)、杨延章(教务员)。
专业(教研室)主任:
刘宗川(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肖启荣(工程造价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
邓太平、魏贵华、朱以旭、周继芬、郝成书、陈卓 联络员:
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
(二)系主任办公室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二、召开系教职工大会
在2014年2月15日,主教学楼建筑工程系主任办公室召开了系教职工大会。就本学期教学管理常规要求及学院教学管理目标责任考核考评内容、指标、评价依据和本学期教学计划等内容,进行了传达。让全体教职工明白了本学期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师学习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审查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审查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评课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评教实施办法》、《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听课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审查制度》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业布置与检查制度》。
三、完善了一系列与评分依据密切相关的制度
1、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制度。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制定了《建筑工程系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承诺书》,在承诺书要求,凡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本门课程教学文件: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期授课计划、实验实习课程表、PPT课件等。
2、制定了《课堂常规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质要求,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和《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记录表》。
在《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组织教学环节必须体现出来。同时对劳动纪律中“迟到、早退”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以铃声响完未到上课教室门口为迟到,以铃声未响,就发出下课命令并离开上课教室为早退。检查有无教材、教案、教学计划进程表、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是否一致(出版社是否相同,版本是否相同)、检查授课使用语言;
讲课音量,检查着装要求,严禁穿吊带裙、露脐装、露乳沟等暴露衣服上讲台。严禁男性教师穿背心、拖鞋上讲台。对板书、睡觉学生、迟到、早退学生教师怎么管理作了要求。对使用多媒体也进行了要求,对教案熟练程度也进行了规定。并对上述制度和标准进行了集中学习。
4、制定了建筑工程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作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同时,还编写了建筑工程系教研室工作手册和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和建筑工程系顶岗实习手册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对制度的学习理解,全系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系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效果。也促进和加强了教育、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力度。
四、畅通信息渠道和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一)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
1、教师方面
在畅通信息渠道方面,我们建立了建筑工程系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建筑工程教研QQ群平台,全系教职工参与的飞信平台以及在本系上课的各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和QQ号码等方便教职工能随时沟通的各种交流平台。
2、学生方面
为了了解学生情况,建立了全系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的电话、QQ号码、飞信等网络平台,学生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意见和建议随时可以直接与系主任、分管教学主任、教务员面对面随时沟通,还建立了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与系教务员的QQ邮箱留言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的QQ群联系、电话联系、飞信联系、QQ邮箱留言服务等多种联系方式、多渠道网络系统的沟通方式,得以与学生和教师获得大量的及时的无障碍沟通的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
3、学院督导室方面
只要督导室听我们系课程,我们尽量安排同行听、评课。
(二)加强监督查检力度
对照教学计划内容,认真组织检查,检查内容:
1.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到岗情况。
2.学生纪律、上课情况、学生班级花名册发放情况。 3.教学任务落实及教学文件准备情况。
4.检查教学运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与课表执行情况,特别是课表(任课教师、教室、机房、班级)的发放和执行情况。
5.班级教材征订、发放、及时到位情况。
6.实验(实训)室、机房以及相关设施与设备准备情况。 7.教研活动情况。教研室要认真制定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提交系领导审定;
检查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文本等教学资料准备情况。
8.各教研室要对上学期各种教学资料进行检查,材料是否规范、完善,并按相关的规定进行上交和存档。
9、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任务完成情况检查;
随时安排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成员二人以上,进行听课检查。随时与学院督导室领导联系,只要他们听我们系上的老师的课,我们就尽力配合完成系上的听课任务。
检查方式灵活多样,随时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收集、获得分析信息,通过大半学期的检查,全系11位专业业老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我们全部听了一次,有的老师听了2次,个别的教师组织听了3次。特别是刚开始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较多,就问题与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到了4月底左右,基本上都能按照教学质量检控指标和教学常规检查指标要求,规范教学活动的行为(形式方面和质量内涵方面)。
(一)学期初存在的教学方面问题
1、仍然有个别教师上课缺乏组织教学程序(表达开始上课的信号、考勤等);
对学生迟到不管不问、不理不睬,缺乏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
2、仍然有个别教师对按新要求进行教学文件准备不很完整;
3、少数教师不会板书或板书不十分规范;
4、极个别年轻教师上课声音较小;
5、极少数教师对上课睡觉学生不闻不问;
6、极个别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讲课变成照本宣读;
7、极个别教师眼神关注学生不够;
8、项目任务型备课理念未深入理解,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备课、上课的教学模式中。对学习和落实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意识还比较淡薄;
9、仍然存在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讲课为主体,未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检查结果的处理
1、各教研室对教学检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了整改。
2、系办对全系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总,通过全系教职工大会进行了情况通报。
3、对于带普遍性的教学管理问题,通过教研活动,集体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4、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结束后,我系及时对各种检查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档。
教学执行情况
通过一系列、制度、检查、督促、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在学院领导和督导室的帮助下,在系部领导重视、老师配合、学生支持下。我系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能按计划要求按部就班、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建筑工程系教学管理自评工作小组 2014年5月1日
建筑工程系2013-2014(2)学期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汇报(中期)
为了全面落实好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期初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情况,有效监控并保证教学运行,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我系于2014年2月17日开始,拉开了2013-2014(2)学期教学计划情况检查工作的序幕。现将执行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落实教学检查工作
(一)成立建筑工程系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王彦(系主任)
副组长:刘新强(教学管理系副主任)
成员:
管理干部:
杨朝莉(系党总支副书记)、
赵笑非(系办公室主任)、
杨义(辅导员)、
杨延章(教务员)。
专业(教研室)主任:
刘宗川(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
肖启荣(工程造价教研室主任)、
骨干教师:
邓太平、魏贵华、朱以旭、周继芬、郝成书、陈卓
联络员:
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
(二)系主任办公室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二、召开系教职工大会
在2014年2月15日,主教学楼建筑工程系主任办公室召开了系教职工大会。就本学期教学管理常规要求及学院教学管理目标责任考核考评内容、指标、评价依据和本学期教学计划等内容,进行了传达。让全体教职工明白了本学期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师学习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审查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审查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评课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评教实施办法》、《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听课制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审查制度》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业布置与检查制度》。
三、完善了一系列与评分依据密切相关的制度
1、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制度。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制定了《建筑工程系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承诺书》,在承诺书要求,凡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本门课程教学文件: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期授课计划、实验实习课程表、PPT课件等。
2、制定了《课堂常规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质要求,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和《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记录表》。
在《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课堂教
学环节中组织教学环节必须体现出来。同时对劳动纪律中“迟到、早退”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以铃声响完未到上课教室门口为迟到,以铃声未响,就发出下课命令并离开上课教室为早退。检查有无教材、教案、教学计划进程表、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是否一致(出版社是否相同,版本是否相同)、检查授课使用语言;
讲课音量,检查着装要求,严禁穿吊带裙、露脐装、露乳沟等暴露衣服上讲台。严禁男性教师穿背心、拖鞋上讲台。对板书、睡觉学生、迟到、早退学生教师怎么管理作了要求。对使用多媒体也进行了要求,对教案熟练程度也进行了规定。并对上述制度和标准进行了集中学习。
4、制定了建筑工程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作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同时,还编写了建筑工程系教研室工作手册和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和建筑工程系顶岗实习手册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对制度的学习理解,全系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系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效果。也促进和加强了教育、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力度。
四、畅通信息渠道和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一)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
1、教师方面
在畅通信息渠道方面,我们建立了建筑工程系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建筑工程教研QQ群平台,全系教职工参与的飞信平台以及在本系上课的各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和QQ号码等方便教职工能随时沟通的各种交流平台。
2、学生方面
为了了解学生情况,建立了全系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的电话、QQ
号码、飞信等网络平台,学生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意见和建议随时可以直接与系主任、分管教学主任、教务员面对面随时沟通,还建立了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与系教务员的QQ邮箱留言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的QQ群联系、电话联系、飞信联系、QQ邮箱留言服务等多种联系方式、多渠道网络系统的沟通方式,得以与学生和教师获得大量的及时的无障碍沟通的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
3、学院督导室方面
只要督导室听我们系课程,我们尽量安排同行听、评课。
(二)加强监督查检力度
对照教学计划内容,认真组织检查,检查内容:
1.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到岗情况。
2.学生纪律、上课情况、学生班级花名册发放情况。
3.教学任务落实及教学文件准备情况。
4.检查教学运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与课表执行情况,特别是课表(任课教师、教室、机房、班级)的发放和执行情况。
5.班级教材征订、发放、及时到位情况。
6.实验(实训)室、机房以及相关设施与设备准备情况。
7.教研活动情况。教研室要认真制定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提交系领导审定;
检查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文本等教学资料准备情况。
8.各教研室要对上学期各种教学资料进行检查,材料是否规范、完善,并按相关的规定进行上交和存档。
9、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任务完成情况检查;
随时安排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成员二人以上,进行听课检查。随时与学院督导
室领导联系,只要他们听我们系上的老师的课,我们就尽力配合完成系上的听课任务。
检查方式灵活多样,随时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收集、获得分析信息,通过大半学期的检查,全系11位专业业老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我们全部听了一次,有的老师听了2次,个别的教师组织听了3次。特别是刚开始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较多,就问题与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到了4月底左右,基本上都能按照教学质量检控指标和教学常规检查指标要求,规范教学活动的行为(形式方面和质量内涵方面)。
(一)学期初存在的教学方面问题
1、仍然有个别教师上课缺乏组织教学程序(表达开始上课的信号、考勤等);
对学生迟到不管不问、不理不睬,缺乏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
2、仍然有个别教师对按新要求进行教学文件准备不很完整;
3、少数教师不会板书或板书不十分规范;
4、极个别年轻教师上课声音较小;
5、极少数教师对上课睡觉学生不闻不问;
6、极个别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讲课变成照本宣读;
7、极个别教师眼神关注学生不够;
8、项目任务型备课理念未深入理解,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备课、上课的教学模式中。对学习和落实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意识还比较淡薄;
9、仍然存在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讲课为主体,未体现以学生学
习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检查结果的处理
1、各教研室对教学检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了整改。
2、系办对全系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总,通过全系教职工大会进行了情况通报。
3、对于带普遍性的教学管理问题,通过教研活动,集体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4、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结束后,我系及时对各种检查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档。
教学执行情况
通过一系列、制度、检查、督促、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在学院领导和督导室的帮助下,在系部领导重视、老师配合、学生支持下。我系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能按计划要求按部就班、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建筑工程系教学管理自评工作小组2014年5月1日
篇1:椹涧二中2011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 椹涧二中10-11学年下学期教学计划 执行情况的总结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学校的
教学质量,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各部门和个人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依据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有条不紊的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指南针,那么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如何呢,通过学校的检查,做以下的总结:
一, 学校教学计划的分类 (1) 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 (2) 各教研组工作计划 (3) 任课教师工作计划 二,检查执行情况的方式
(1) 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方法
(2) 学校检查教务处的教学计划,教务处检查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教研组再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
(3) 方法多样化,可随机听课,随机抽查作业教案,教学进度,质量抽测,科目竞赛,三课活动,与老师座谈,与学生座谈等
(4) 校长不定时对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检查 三,检查次数:每学期2—3次。期初,期中考试后或 期末考试前
四,检查依据,学校教学行政历、教学计划、教研组 计划、个人计划 五,工作总结评估 a;
教务处工作
(1) 教务处能按照学校教学行政历的安排,定期召 开教学工作会议,布置周或月教学任务,执行乡 中心校的教学计划。
(2) 按计划定期完成了县级课题申报,乡级课题申 报,个人课题申报工作。
(3) 按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到外参加业务培训 (4) 按计划安排三课活动,搞好校本教研
(5) 按计划组织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各种 竞赛工作
(6) 按计划检查作业教案的完成情况
(7) 按计划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查,如教 学诊断,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专等题教学分 析会
(8) 有计划的推动新课改向前发展
b;
教研组工作(1) 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2) 能按计划举行教研组学科教研活动
(3) 能圆满完成汇报课,优质课,公开课的三课活 动
(4) 能按时参加听评课活动 (5) 能按时完成教研做的作业教案检查工作,并及 时总结
(6) 能按时参加并完成各学科的竞赛工作 (7) 能做好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 (8) 能完成教务处规定的各项指标任务 c;
任课教师工作
(1)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 (2) 能完成月或周教学工作任务 (3) 能完成教案,作业工作量
(4) 考试成绩及格率,优秀率能完成自己的计划目 标
(5) 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 (6) 能按时参加教研活动
(7) 能按时完成论文的征集活动 (8) 能按时完成小制作,小发明工作 (9) 能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任务
六,存在的问题(1)期初检查个别教师的教学工作手册没有及时填写 (2)个别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相比稍微提前 (3)期末测试优秀率没有达到计划中的要求
以上是本学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对于工作中
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纠正,改进。篇2:茂兰中学第二阶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
茂兰中学第二阶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 本学期根据教务处工作计划的安排,秉承学校教育教学特色,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力争使教学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那第二阶段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如何呢,通过学校的检查,做以下的总结:
一、检查执行情况的方式 (1)采取定期检查。
(2)学校检查教务处的教学计划,教务处检查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教研组再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
(3)方法多样化,可随机听课,随机抽查作业讲学稿,教学进度。
二、工作总结评估 a;
教务处工作
(1)各年级按计划组织第二次月考。并按时完成教学质量的分析。
(2)按计划的推动新课改向前发展。
b;
教研组工作
(1)能按计划举行教研组学科公开课活动。
(2)老师能按时参加听评课活动。
(3)能做好师傅带徒弟的指导工作。
c;
任课教师工作。
(1)能基本上按时完成讲学稿,作业工作量。(2)能按时参加教研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相比稍微提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相对落后。
(2)教师的讲学稿、作业及时完成批改。
(3)年轻教师的组织教学有所进步。
茂兰中学教务处 2013.11.15篇3: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经济管理系2013-2014(1)学期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汇报
为了全面落实好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期初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情况,有效监控并保证教学运行,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我系于2013年9月6日开展了2013-2014(1)学期教学计划情况检查工作。现将执行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落实教学检查工作
(一)成立经济管理系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孙玉龙(系主任) 副组长:刘新强(教学管理系副主任) 成员:
管理干部:
杨朝莉(系党总支副书记)、邓希海(学生党支部书记)、李天奇(系团总支书记)、赵笑非(系办公室主任)、杨义(辅导员)、张志丹(辅导员)、刘小可(辅导员)、苟倩(教务员)。
专业(教研室)主任:何博(兽医教研室主任)、李平(畜牧教研室主任)、郭茜(物流教研室主任)、廖友国(酒店教研室主任)、赵小男(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主任)、刘宗川(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肖启荣(工程造价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
杨磊、杨霞、邓太平、魏贵华、朱以旭、周继芬、郝成书 联络员:
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
(二)系主任办公室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
二、召开系教职工大会
在2013年9月5日,主教学楼308教室召开了系教职工大会。就本学期教学管理考评内容、指标、评价依据和本学期教学计划等内容,进行了传达。让全体教职工明白了本学期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三、制定了一系列与评分依据密切相关的制度
1、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制度。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承诺书》,在承诺书要求,凡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本门课程教学文件: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期授课计划、实验实习课程表、ppt课件等。
2、制定了《课堂常规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
为了完成“考评办法”中的指标内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质要求,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和《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记录表》。
在《经济管理系教学检查指标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组织教学环节必须体现出来。同时对劳动纪律中“迟到、早退”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以铃声响完未到上课教室门口为迟到,以铃声未响,就发出下课命令并离开上课教室为早退。检查有无教材、教案、教学计划进程表、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是否一致(出版社是否相同,版本是否相同)、检查授课使用语言;
讲课音量,检查着装要求,严禁穿吊带裙、露脐装、露乳沟等暴露衣服上讲台。严禁男性教师穿背心、拖鞋上讲台。对板书、睡觉学生、迟到、早退学生教师怎么管理作了要求。对使用多媒体也进行了要求,对教案熟练程度也进行了规定。
4、制定了经济管理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作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同时,还编写了经济管理系教研室工作手册和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和经济管理系顶岗实习手册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对制度的学习理解,全系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系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效果。也促进和加强了教育、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力度。
四、畅通信息渠道和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一)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3、学院督导室方面
只要督导室听我们系课程,我们尽量安排同行听、评课。
(二)加强监督查检力度
对照教学计划内容,认真组织检查 1.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到岗情况。
2.学生纪律、上课情况。
3.教学任务落实及教学文件准备情况。
4.检查教学运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与课表执行情况,特别是课表(任课教师、教室、机房、班级)的发放和执行情况。
5.班级教材征订、发放情况。
6.实验(实训)室、机房以及相关设施与设备准备情况。
7.教研活动情况。教研室要认真制定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提交系领导审定;
检查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文本等教学资料准备情况。
8.各教研室要对上学期各种教学资料进行检查,材料是否规范、完善,并按相关的规定进行上交和存档。
9、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任务完成情况检查;
随时安排教学管理工作自评小组成员二人以上,进行听课检查。随时与学院督导室领导联系,只要他们听我们系上的老师的课,我们就尽力配合完成系上的听课任务。
检查方式灵活多样,随时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获得信息,通过大半学期的检查,全系37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我们全部听了一次,有的老师听了2次,个别的教师组织听了3次。特别是刚开始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较多,就问题与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到了9底左右,基本上都能按照教学质量检控指标和教学常规检查指标要求,规范教学活动的行为(形式方面和质量内涵方面)。
(一)学期初存在的教学方面问题
1、个别教师上课缺乏组织教学程序(表达开始上课的信号、考勤等);
2、个别教师对教学文件准备不完整;
3、少数教师不板书或板书不规范;
4、极个别教师上课紧张、声音较小;
5、少数教师对上课睡觉学生不闻不问;
6、个别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讲课变成照本宣读;
7、项目任务型备课理念未深入理解,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备课、上课的教学模式中。不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总结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的
设施园艺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农学科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适用于其他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大纲。课内学时72,共计4学分。
设施园艺学是园艺学科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涵了生物、环境和工程三个交叉学科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学习了园艺植物栽培学、农业气象学等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根据园艺学科学生的专业背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侧重讲授园艺设施在园艺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目前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园艺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环境特点,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环境的影响,如何通过温、光环境调控和水肥管理满足园艺作物生产的要求,实现高产、高效目的。掌握目前设施栽培面积比较大的主要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介绍设施园艺的定义和内涵,设施园艺在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设施园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等,使同学了解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方向;
通过对几种主要园艺设施的结构、类型、性能的讲授,使同学了解不同设施在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对覆盖材料性能的讲授,使同学们了解各种覆盖材料在生产中的选用原则;
通过对设施内温、光、湿、气和土壤环境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掌握设施性能与调控技术;
简单介绍园艺设施的选址要求、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最后介绍园艺植物设施栽培的特点及主要蔬菜、花卉和果树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通过以上内容的讲授,使同学们初步掌握设施园艺相关理论与技术。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设施园艺学综合性很强,从知识内容上涉及到园艺植物栽培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工程力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设施园艺学属于实用技术,应用性很强。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方法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辅。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体例合理,重点突出,尽量反映设施园艺领域的新进展,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录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IP课件、网上答疑、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一般了解为拓展性内容,教案《教学大纲》。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内容为主,一般了解内容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各章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绪论 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园艺设施的覆盖材料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园艺作物的设施栽培 园艺作物的无土栽培 实验实习 二、教学资源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为《设施园艺学》,是本课程的主教材。文字教材包括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全部内容,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拟采用重难点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到教学形式的形象、生动、直观、简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其它资源
IP课件利用计算机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提供设施园艺领域新进展、新趋势专题讲座,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
4.推荐使用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的《设施园艺学》及配套音像资料。
三、教学过程建议
1.收看录像教材
收看录像教材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主要的课程内容。
2.面授与自学
面授应当根据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录像教材和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和讨论。学生可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录像教材,参加面授辅导等进行自学。
3.实习
实习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各地可根据当地的生产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了解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本课程中所学知识,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形成性考核和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作业、实习,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和集中辅导答疑、出勤情况等。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30%再加上考试成绩的70%为课程总成绩。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一、设施园艺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设施园艺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三、设施园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设施园艺在园艺作物周年生产中的作用、设施园艺学的内容和特点。
一般掌握:理解有关概念与术语;
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一般了解:设施园艺的历史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易园艺设施
一、地面简易覆盖
二、近地面保护设施
第二节 地膜覆盖
一、地膜覆盖的方式
二、地膜覆盖的效应
三、地膜覆盖的技术要求
四、地膜覆盖的应用
第三节 塑料薄膜中、小拱棚
一、小拱棚
二、中拱棚
第四节 塑料薄膜大棚
一、塑料薄膜大棚的类型
二、塑料薄膜大棚的结构
三、塑料薄膜大棚的性能
四、塑料薄膜大棚的应用
第五节 温室
一、温室的类型
二、单屋面温室
三、双屋面温室
二、连接屋面温室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砂田覆盖、浮动覆盖、地膜覆盖、电热温床、塑料薄膜拱棚、单屋面日光温室的结构、性能与应用。
一般掌握:大型连栋温室的性能与应用。
第三章 园艺设施的覆盖材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简介
一、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沿革
二、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种类
三、设施园艺生产对覆盖材料的要求
第二节 透明覆盖材料 一、农用塑料薄膜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二、地膜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三、硬质塑料板材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四、硬塑料膜
五、反光膜
六、玻璃
第三节 半透明与不透明覆盖材料
一、无纺布
二、遮阳网
三、防虫网
四、外覆盖保温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设施园艺生产对透明覆盖材料的要求,生产中常用几种透明覆盖材料的透光性、保温性、耐老化性、防雾防滴性差异及生产应用情况,不同遮光、保温覆盖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效果。
一般掌握:各种板材、无纺布、防虫网的性能及应用。
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一、园艺设施的光照环境特点
二、园艺设施的光照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三、园艺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第二节 温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一、园艺设施的的温度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二、园艺设施的温度环境特点
三、园艺设施温度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第三节 湿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一、园艺设施的湿度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二、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一、法语专业基本情况
江汉大学文理4学院自 2009年向湖北省教育厅申请新增法语(本科)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厉,于2010年9月正式招收第一届法语(本科)专业学生。
自招生以来,我部法语专业已经发展至四个年级六个班共165人,其中,10级法语专业有1个班,共33人;
11级法语专业有2个班,共49人:12级法语专业1个班,共36人;
13级法语专业有2个班,共47人.
二、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特色
经过近4年的发展,我部法语专业培养方案经过了一些改革与发展,体现出我部培养方案的思路和特色。
1.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课程设置
全国设立法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几十所,作为独立学院的法语专业,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自身特色,并符合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我部申请新增法语专业之初就在考虑的重点。
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入校的分数普遍低于其他设立法语专业的高校,而且等学习惯往往有缺陷,面对一门新语言的学习,课程设置如果和其他一本或二本高校一样,教学双方的压力过大教学效果可能难以达到。所以我部法语专业设置在办学伊始就致力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办出自己的特色:如。。。。。。。这类课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它们的开设主要是着力培养应用型法语人才,以期能使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并了解商务、科技等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自身的竞争力。
2.以能力为中心,积极修改课程设置
我部法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积极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教学真止与实际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新兴的三本院校的法语(本科)专业,在办学之初有些课程设置未必能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近四年间,法语专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积极修改和调整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各方面,希望通过对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止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法语水平能得到真止的锻炼和提高。
3.以实践能力提高为核心,着力完善实践课程
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在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第二课活动建设等环节上,依托外语学部的已有实习资源,初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设立了法语专业实习基地等多个基地;
规范论文写作;
通过法国领事馆组织的法语日等活动为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扰行情况
(一)法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土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法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法语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专业标准;
英语达到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法语,以从事翻译、研究、外事、外贸、教学、管理等工作应具备的综合业务能力及较高的素质。
(二)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整体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没计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人要素为中心,设置相应的知识模块和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和环节。
培养方案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法语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以来,如同我院其他专业一样,基本实行“3+1教学模式”,即六个半学期的在校专业学习,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并根据法语专业学科发展动态、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特征以及应用型人才特色要求,进行专业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法语专业已建立起一支教授、副教授为核心,以年轻讲师为主题的教学团队,团队由批具有探索精神、热爱教学、善于协作,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相对合理,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团队。
3.教学方法改萆
(1)大量采用立体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课堂教学手法
我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一、提高教师的多媒体使用技能。二是与教务处协调,尽量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提高学生的效率。
(2)立体、全方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法语专业依托法国政府往武汉设立领事馆的优势,充分利用领事馆提供的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了立体、全方位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的执行情况
1.公共课程模块
我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立相关公共课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开课率均为100%,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
2.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奠定学生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平台,是学生进入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我部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突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在方案培养中的地位,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为专业课程模块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以2010级的教学计划为基础,2010级教学执行计划修改了大学英语课程开设的时间,根据句学生的要求,将课程提前至第二学期,至2012级的教学指导计划,该课程被提前至第一学期开设。2012级教学执行计划,进一步修改,删减了“法语文化启蒙”课程,并将“法语写作”课程的开设时间从第三学期延后至第四学期。2013级的教学 执行计划中,再次在基础课程阶段进行调整,将第一学期的“法语听力(初级)”、“法语口语(初级)”课程的开设时间从第一学期延后至第二学期,并且删减第一学期“法语语音”的课程量,将减少的课时量分配给法语语法“,在基础阶段对语音和语法的学习做无缝对接。
3.高年级专业课程
在专业模块课程中,我部法语专业根据学校“分分合合”的教学理念和“3+2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调整专业课程开课学时,增加相关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期打造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法语专业暂时只有一届应届毕业生,所以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高年级专业课程的调整并不明显,删除了“法语企业在华现状研究”等课程,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实际的“商务社交礼仪”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我部英语专业因地制宜:一方面,鉴于法语作为新语言学习的效果,为了夯实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校的法语课程一直持续到第七学期的上半学期,保证学生学习的课程量;
另一方面,为了贯彻学校“3+1”教学思想,为了与我部其他专业的实践环节保持一致,利于学部筹建,调整专业技能到第7学期,有利于提高专业技能实践环节的效果。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任务调整及执行情况总结
根据学校教师教学任务书管理规定,系领导高度重视,对教学任务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对教学任务书执行情况的检查本着:对教师负责,为教学服务的原则,现对教学任务书执行情况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1、检查组成员由系主任王里平、党总支书记安建民、副主任高文莲、副主任高永强和部分专业课教师组成。从成员情况来看,我系对教学任务执行情况检查高度重视。
2、实行“以查促整,以评促改”的原则,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任务执行情况好的教师,以此为样版,供同行教师参考。同时还组织我系年青教师参进行教学观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教学任务执行情况执行不太好的,采取个别谈话,这样既不失教师的面积,教师也对教学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调整。
4、在检查中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教师对教学任务执行过程重视不够,不能够按照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很好的执行,教学进度进行随意的调整。系领导进行了批评与教育。
总体来说,我系的教学任务执行情况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大教学检查力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计算机系
2006.11.15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各系/部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汇总
一、蒙中医系:
1、部分教师“教学手册”没有认真填写,除课程进度外,成绩、考勤、答疑均未填写,例如:陈福素老师、侯文军老师、金布和老师,且金布和老师的计划与手册不符。
2、部分班级的“教学日志”填写不完整,缺少缺课学生名单,教学内容,班主任签字等,例如:14中医
1、2班;
14康复
1、2班。
3、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
(1)、《经典选读》与《蒙医文献学》课程,人才培养方案里有,但教学计划中没有。
(2)、且教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系里的版本不一致。
二、药检系:
1、各任课教师分别存在问题:
(1)部分老师理论计划与手册不符,如:讲《药学管理》的张文娟老师;
段云老师、钱磊老师、曾凤泽老师(进度滞后6小节);
讲《药品储存》的孙雪茹老师(比计划快16节);
讲《药剂学》的安利军老师,“药学班”与“药管班”是一个计划,而实际计划接近药管班专业,且药管班手册与计划不符(相差9周)。
(2)部分老师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不符(尤其是实验课),如:讲《药物分析》的杨艳茹老师;
讲《医药商品学》的杨宁老师(人才是16个实验,计划做了8个),且计划与进度相差2周。
(3)部分老师手册进度与教学日志不符,如:张苑老师,王志敏老师。
2、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
(1)《临检仪器》人才培养方案里有实验,计划无实验。
(2)教学计划不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3)建议“有机”、“无机”合成一门课上,且安排在第一学期。
三、临床系:
1、部分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不符,具体有:
任亚丽老师的《妇产科学》相差6学时;
张国英老师的《儿科学》相差10学时;
王瑾瑜老师的《急诊医学》相差2学时,且没有3班;
《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有安排,教学计划没安排;
《外科总论》人才培养方案没安排,教学计划有安排(96学时);
《眼镜加工技术》相差34学时;
《常用仪器》相差14学时;
肖雪老师的《眼科学基础》相差24学时;
靳海燕老师的《医学人文概要》相差16学时;
贾秀荣老师的《基护》理论与实践各8学时,3个班3周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都没有。
2、部分课程理论与实际加起来的总课时不符,例如:贺瑞霞老师的《传染病学》。
3、郭小海老师的《临床医学概要》手册中无课时分配。
4、张志磊老师的《眼镜营销务实》与《眼镜店管理》两门课程接续相差2周。
四、护理系:
1、高职班:
(1)15高职的《护理学导论》人才在第一学期,实际第二学期开。
(2)14高职的《护理心理学》人才在第四学期,调整到第五学期上。
2、14大专护理:
(1)部分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不符,其中:
《妇科护理学》相差16学时;
白凤珍《儿科护理》相差4学时,且老师手册里的实验分组数为空白;
张国英老师的《儿科护理》相差8学时;
《老年护理》与《急救护理》均相差4学时;
(2)14助产班:《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里有,计划没有开课;
《儿科护理》人才与计划相差14学时;
《妇幼营养》无教材,实际开课《营养与膳食》。
(3)整个14级课程综合实训前做了调整:12—15周新增出《法律法规》《精神病护理》《护理礼仪》《中医护理》《人际沟通》《生命卫生保健》《人文修养》《就业指导》8门课,其中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专门针对护资考试所涉课程开出。
3、部分班级“教学日志”不规范,例如:15助产班、护专1班是学生自己补齐。
五、基础医学部:
1、部分老师的计划与手册不符,例如:
李荣老师的《药理学》有些内容计划有但实际没讲;
郭宇老师的《药理学》,且与李荣老师的内容有差距;
张冠英老师的《生理学》相差12学时(计划增加实验12学时),且张老师的教学手册无学生记录,无考勤、答疑。
孔繁霞老师的《病理学》人才做在
3、4学期,实际只开第4学期;
张美霞老师的《药理学》人才与计划相差2学时;
陈显明老师的《病理学》相差4学时,且主要是理论与实践课课时有差距。
张云仙老师的《遗传与优生》人才与计划课时数一致,但分配不符。
六、思政部:
1、《时事报告》在人才培养方案里的名称为《形势与政策》,且共四学期的课,每学期应为16学时,共68学时,而每个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均为32学时,需讨论改动。
2、刘世林老师的《时事报告》计划与手册填写颠倒(手册应依据计划走)。
3、高建忠老师的《就业指导》周次填写有误,且均无答疑与平时成绩。
4、无袁东升老师的计划与手册。
七、公共学科部:
1、部分老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不符,其中:
乌日娜老师的《大学英语精读》相差18学时;
郝宝生老师的《英语语法》人才与计划均没有,但实际上36学时。
张岚老师的《有机化学》实验没有开课,且计划与手册不符。
闫翔云龙山的《有机化学》无实验课。
张剑茹老师的《分析化学》相差30学时。
李娜老师的《语文》和刘玉娥老师的《论语》总课时数100学时,而人才里无《论语》课程,且共60学时的课。
八、各教学环节共同存在的问题:
1、建议教学计划增加封面,以便与手册核实。
2、教学手册上应统一标注:迟到、缺课、平时成绩标准等,以便统一加分。
3、针对授课手册、计划课时分配、考试还是考查课怎样统一?
4、部分教师的手册填写扔不规范或不完整,且主要集中在外聘教师身上。
5、多数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不符,有的课程人才有计划没有,有的课程人才没有机会有,有的课程人才与计划课时有差距,尤其是实验课时。
6、部分课程教务的人才方案与系里的不一致。
7、有些班级“教学日志”填写扔不规范。
8、个别系部教研室对计划与手册均未审核,无签字。
教学工作总结 计划执行情况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中学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学期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 工作总结 学期 计划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