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医学检验工作总结

2025-08-22人已围观

医学检验工作总结
  2010年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工作总结

  在2010年这个学期即将过去,回顾本学期学校团委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积极发挥学校团委功能,做好“一校一点”工作,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积极协助学校德育处及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

  本学期团委在学校及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开展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及上级团委布置的任务。现将有关的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不定期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较好的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本学年,我们要求班级团支书定期对本班团员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习团队知识,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识,收到了初步的效果。还要求团支书对本班团员的言行进行监督,发现不规范的人和事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上报团委,由团委实行诫免谈话。要求各支部以自己支部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教学,努力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班上开展帮学活动。要求团干部及时了解学生,处处起带头模范作用,及时化解同学间矛盾,以身作则,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处处体现团支部的温暖,经过一学期来看各班团支部真正发挥了其榜样带头作用。

  二.本学年我班积极参加系级校级的各项活动,如:

  1.祭扫烈士墓活动

  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上午9点,我院团委组织学院团员百余人,来到南山烈士陵园,举行祭扫烈士墓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在活动中,团员向烈士敬献了花圈,默哀三分钟。团员代表在发言中提到:革命先烈们为了赤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告慰长眠在青松下烈士们的英灵。

  2.我院社团开展联谊晚会。得到了校团委系团委的大力支持,我们班同学积极参加,并有节目入选,通过此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同时也充分的展现了我班同学们的文艺才华。

  3.此外,我班还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活动中充分的体现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让我们的广大同学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提高。

  2010年12月26日

  10级医学检验专业团支部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8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或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临床医学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重庆医科大学(五年) 贵阳医学院(五年) 昆明医学院(五年) 天津医科大学(五年) 河北北方学院(五年) 河北医科大学(五年) 大连医科大学(五年) 大连大学(五年) 北华大学(五年) 佳木斯大学(五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五年) 江苏大学(五年) 温州医学院(五年) 蚌埠医学院(五年) 福建医科大学(五年) 青岛大学(五年) 河南医科大学(五年) 武汉大学(五年) 广州医学院(五年) 广东医学院(五年) 东南大学(五年) 复旦大学(五年) 中南大学(五年) 四川大学(五年) 牡丹江医学院(五年) 内蒙古科技大学(五年) 右江民族医学院(五年) 华北煤炭医学院(五年) 山西医科大学(五年) 长治医学院(五年) 齐齐哈尔医学院(五年) 南京医科大学(五年) 安徽医科大学(五年) 南昌大学(五年) 新乡医学院(五年) 桂林医学院(五年) 泸州医学院(五年) 陕西中医学院(五年) 青海医学院(五年) 新疆医科大学(五年)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 沈阳医学院(五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五年) 南通医学院(五年) 泰山医学院(五年) 济宁医学院(五年) 湖北中医学院(五年) 宁夏医学院(五年)等

  三基试题(临床检验)

  姓名工号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5分 )

  1.下列对单克隆抗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A.某种抗原进人机体也可产生单克隆抗体B.具有高度的均一性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D.只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E.是由一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2.休克缺血、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属于(A)

  A.功能性肾功能衰竭B.阻塞性肾功能衰竭C.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D.肾性肾功能衰竭E.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

  3.细胞或组织具有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E)

  A.应激B.兴奋C.反应性D.适应性E.兴奋性

  4.现代免疫的概念为(C)

  A.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过程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D.机体抵抗疾病的过程

  E.机体抗肿瘤的过程

  5.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为(B)

  A.激动丘脑内侧的阿片受体B.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二氧化碳张力的敏感性

  C激动中枢盖前核的阿片受体D.激动脑干的阿片受体E.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6.粉尘导致尘肺的发病机制是(D)

  A.超敏反应B.致癌作用C.中毒作用D.致纤维化作用E.局部刺激作用

  7.翼点是哪些骨的会合处D

  A.上颌骨、蝶骨、腭骨、颞骨B.顶骨、枕骨、颞骨、蝶骨

  C.额骨、颧骨、蝶骨、颞骨D.额骨、蝶骨、顶骨、颞骨

  E额骨、蝶骨、枕骨、顶骨

  8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E)

  A.保钠、排钾、保水B.促进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D.增强髓拌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E.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9.不属于人工自动免疫的制剂是(B)

  A.BCGB.抗毒素C.类毒素D死疫苗E.活疫苗

  10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血氧指标是(C)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静脉血氧含量增高D血氧容量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11.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者为(A)

  A核酸内切酶和凋亡蛋白酶B.凋亡蛋白酶和谷氨脱胺转移酶C.核转录因子和凋亡蛋白酶

  D.核酸内切酶和需钙蛋白酶E.核转录因子和核酸的内切酶

  12病程记录的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D)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B.检查结果及分析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1次E.临床操作及治疗措施

  13均称体型正常人肝叩诊相对浊音界,哪项是错误的(C)

  A.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B.右锁骨中线上下径为9~11 cm

  C.右腋中线第8肋间D.右肩脚线第10肋骨水平E.肝绝对浊音界比相对浊音界低1-2肋间 14皮肤检查描述哪项不正确C

  A.皮肤黏膜出血,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

  B皮肤黏膜膜出血,不高出皮肤,

  C荨麻疹为呈苍白或片状发红改变.不突出皮肤表面

  D.高出皮肤,有波动,>5mm为血肿

  E.皮肤有小红点,高出皮肤表面,压之退色者为丘疹

  15.左心衰时呼吸困难的特点,不包括D

  A.活动时加重B.休息时减轻C.仰卧时加重

  D.常伴淤血性肝大E.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16.下列哪项禁作骨髓穿刺(D)

  A.显著血小板减少B.粒细胞缺乏症C.重度贫血D.血友病E.恶性组织细胞病

  17.某休克患者,心率快,测中心静脉压为5 cmHz0 (0.49 kPa ),应采取(A)

  A.迅速补充液体B.控制小量输液C.心功能不全,立即给强心利尿药

  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药E.休克与血容量无关

  18有关骨折急救处理,下列哪项错误(E)

  A.首先应止血及包扎伤口B.无夹板书寸、可用树枝、木棍 (板)、步枪等作临时固定支架

  C.可将伤员上肢缚于胸壁侧面,下肢两腿绑在一起固定D.脊椎骨折患者最好俯卧位抬送 E.搬动脊椎骨折患者时,应采取一人抱肩,一人抬腿的方法

  19.清创术下列操作哪项是错误的(D)

  A.伤口周围油污应用松节油擦去B.伤口周围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

  D.深部伤口不宜再扩大E.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

  20.组织相容性抗原指的是C

  A.同种异型抗原B.隐蔽的自身抗原C.同种移植抗原D.有核细胞表面抗原

  2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分子是答案:C

  A.C1 B.C2 C.C3 D.C4

  22.尿液常规分析每次尿量不应少于

  A、3mlB、6mlC、15mlD、60ml

  23.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是答案:D

  A、库氏法B、温氏法C、潘氏法D、魏氏法

  24.精子细胞核位于精子的答案:A

  A、头部B、颈部C、体部D、尾部

  25.粪便中同时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最可能是 A

  A.急性菌痢 B.溃疡性结肠炎C.十二指肠炎 D.阿米巴痢疾

  26.“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答案:B

  A、0.5mlB、1.0mlC、1.5mlD、2.0ml

  27、下列何种情况干扰血清总蛋白的双缩脲法测定A

  A.血清呈乳糜状B.高血糖C.高血钾D.高血钠

  28.关于《新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答案:A

  A.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B.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甲类传染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甲类传染病

  29.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哪项做法是错误的答案:D

  A、采集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B、以肝素抗凝C、立即分析

  D、不需与空氧隔绝

  30.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C

  A.1%B.10%C.5%D.2%

  31.母乳喂养小儿,10月龄,贫血外貌,腹泻3个月,红细胞3.2×10↑/L,血红蛋白105g/L,血片中见巨杆状粒细胞和粒细胞分叶过多,属何种贫血正确答案是:(A)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2.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正确答案是:(C)

  A.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减低B.含铁血黄素尿出现

  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D.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些

  33.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正确答案是:(D )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34.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何者与此不符正确答案是:(B)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障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

  35.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正确答案是:(A )

  A.核浆比例:小→大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

  C.核仁:可见→看不见 D.浆量:少→多

  36、做血气分析采集血标本后应立即 C

  A.注入容器中再加液体石蜡盖紧盖与空气隔绝B.注入普通试管内送验即可

  C.将针头插入小瓶内石蜡油液面下抗凝剂内,将血注入

  D.注入盖紧盖的容器内与空气隔绝

  37、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 D

  A.葡萄糖B.胆固醇C.脂肪酸D.酮体

  38、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是 A

  A.葡萄糖B.糖原C.淀粉D.庶糖

  39、调节血糖的最主要器官 D

  A.肾脏B.肌肉C.脑组织D.肝脏 40、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的是 AA.CMB.VLDLC.LDLD.HDL

  41、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是:

  C

  A.AKP B.γ--GT C.GPT D.GOT

  42、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退B.胰岛素相对不足 C.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D.常检出自身抗体

  43、下列对血清蛋白质叙述错误的是D

  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5~2.5:1B.白蛋白参考范围为35~50g/L

  C.总蛋白参考范围为60~80g/LD.白蛋白和球蛋白均由肝实质细胞合成

  44、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C

  A.营养不良B.消耗增加C.水份丢失过多D.肝功能障碍

  45.军团菌感染后,下列标本中不易分离培养出菌体的是答案:E

  A、痰 B、胸水 C、肺泡盥洗液 D、血 E、粪便

  【B型题】

  问题46—48

  A.外毒素

  B.内毒素

  C.淋巴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本胆烷醇酮

  46.革兰阴性菌引起发热主要由于B

  47.葡萄球菌能引起发热主要由于A

  48.输液反应引起发热的原因是D

  问题49-51

  腹部压痛示

  A.McBurney点压痛

  B.Murphy征阳性

  C.中上腹压痛

  D.脐周压痛

  E.下腹正中压痛

  49.急性胆囊炎B

  50.急性阑尾炎A

  51.急性胰腺炎C

  问题52-53

  A、枸橼酸钠B、肝素C、EDTA盐D、草酸盐E、去纤维蛋白法

  52、血液ACD保养液中含答案:A

  53、血气分析采血抗凝剂用答案:B

  问题54-55

  A、缺氧B、代偿性C、血浆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D、大量失水,血液浓缩E、原因未明的克隆性多能造血干细胞

  54、妊娠中后期,红细胞减少,因为答案:C

  55、真性红细胞增多答案:E

  [X型题]

  56、能使尿中HCG增高的疾病有A,B,C,D,E

  A、恶性葡萄胎B、绒毛膜上皮癌C、妊娠D、睾丸畸胎瘤E、异位妊娠

  57、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有A,D,E

  A、电解质B、渗透量C、振荡D、温度E、pH值

  58、可引起妊娠试验阳性反应的有A,C,E

  A、LHB、VMAC、TSHD、17-KSE、FSH

  59.能使尿中HCG增高的疾病有: ABCDE

  A、恶性葡萄胎B、绒毛膜上皮癌C、妊娠D、睾丸畸胎瘤E、异位妊娠

  60.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常用的血清酶为:ABC

  A、肌酸激酶B、肌酸激酶同工酶C、乳酸脱氢酶D、淀粉酶

  E、碱性磷酸酶

  61.能产生B-内酰胺酶的菌株是:ABCDE

  A.金黄色葡萄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C.淋病奈瑟菌

  D.革兰氏阴性厌氧菌E.肺炎链球菌

  62.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高见于:ABC

  A.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B.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C.结核性脑膜炎

  D.急性脑膜白血病E.化脓性脑膜炎

  6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原因有:ADE

  A.电解质B.渗透量C.振荡D.温度E.PH值

  64.肥胖症的主要并发症有:ABCD

  A.糖尿病B.冠心病C.高甘油三酯D.动脉粥样硬化E.低血压

  65.主要在肾内灭活的激素有:CD

  A.肾素B前列腺素C.胃泌素D甲状旁腺激素E.促红细胞生成素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细胞凋亡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是与坏死不同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

  2..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有侵袭性和毒素性两种。

  4、最适于血液常规检验的抗凝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5、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6、SS培养基的"SS"是指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它是一种选择性培养基。

  7、室内质控主要是控制分析精密度,而室间质评则是控制分析准确度

  8、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

  9、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后的废液应酌加_次氯酸钠或"84"消毒液进行处理后才能弃去。

  10.调节钙,磷代谢的物质有: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三种。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人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体量称为每分钟肺通气量。(×)

  2.卡介苗是人工培养的牛分枝杆的变异株,用于预防结核病。(√)

  3.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阴离子(UC)量的差值。(×)

  4.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阴囊炎。(√)

  5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胆囊、胰以及散在于消化管管壁内的小腺体。(×)

  6.补体是人或动物体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并有酶活性的糖蛋白。(×)

  7.某些磺胺类药及其乙酰化物在碱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易析出结晶损害肾脏。(×)

  8.平均动脉压接近舒张压,等于舒张压加1/4脉压,低于收缩压。(×)

  9、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为PH4-5。(×)

  10、ABO血型鉴定也是免疫学试验。(√)

  11、VMA是儿茶酚胺在尿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

  12、免疫胶体金技术做大便隐血试验,结果可受动物血干扰。(×)

  13、沙保罗培养基是培养真菌的鉴别培养基。(√)

  14、测定乳酸脱氢酶,顺向反应是以乳酸为底物。(√)

  15、变态反应实际上是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浅谈血常规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摘要:医学检验在医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是临床医学和治疗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着重介绍医学检验中常见的一种——血常规检测,在文章中将重点介绍血液检验的过程,方法,以及这种检验的实际意义,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于血常规检验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帮忙指正。

  关键字:医学检验血液血常规

  一:引言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怎样拍人体胸部及四肢的X线片,怎样进行CT扫描等等。举个例子来说,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

  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

  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

  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基础。由于已学检验形式多样,办法众多,所以我们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了解,其中血细胞检验(也成为血常规)就是医学检验的一种,本文重点介

  绍医学检验中的血细胞检验。

  二:血常规的定义

  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所以说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

  三:血常规检测步骤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验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

  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

  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

  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标本时,应使用定量的含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

  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自50年代初,美国库尔特先生研制了电阻法(小孔原理)血细胞分析仪以来,血细胞的稀释液为介质的流动的形式通过传感器测量计数,血细胞通过传感器时一定需要排队通过,否则可能就会造成重合损失。

  实际应用时,是将血液稀释于稀释液中形成稀释标本(稀释比为1:N),以流动检测的方式测出一定量(V)的稀释标本内的血细胞数(T),经换算后得出血液中的细胞浓度(L):L-T×N/V。

  由此可见,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在用于仪器时,RBC、PLT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10000至1:3000;

  WBC、HGB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250左右)和准确、稳定的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

  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如前文所述,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

  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医学检验医生年度工作总结

  医学检验人员工作总结

  医学检验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检验医生半年工作总结

  检验医生思想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检验

  医学


  2022/0702/73258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