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范文推荐)

2025-08-18人已围观

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的积累,诵读中美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举办中华美文诵读大赛。那你知道这种活动该如何策划吗?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了更好的推动教科局的阅读工程及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达到人人都能背诵经典的要求。我校特制定了活动方案,以促使全体师生更加积极背诵经典古诗文。

  一、活动目标:

  (一)质的方面

  1.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然后浩浩荡荡地走向世界。

  2.探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3.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的形式和方法。

  (二)量的方面

  1.每学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词15首。背诵格言警句、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各10句。

  2.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古诗写了什么。能够初步意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融入生活,拓宽学习的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6.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

  (一)对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三)对做人、做新世纪中国人所具备的素质进行研究。

  (四)对做新世纪中国人学校家庭共育方法的研究。

  三、活动过程:

  (一)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1.在教室显眼、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地方补充装饰古诗文的内容。

  2.每天定时间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3.利用教室外边的宣传栏出一期诗文专刊。

  4.有条件的班级在教室张贴、悬挂师生的诗文书法作品。

  5.充分利用好黑板报,让教室的墙壁动起来,开辟“古诗乐园”、“今日格言”、“精彩段落”等栏目。

  6.图书室面向学生开放,保证借书渠道畅通,并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读书。

  7.古诗文背诵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营造班级、家庭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优化背诵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班级将评比出优秀家长,家长作为特邀佳宾,将出席班级组织的有关诵读活动

  (二)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附表一、表二、表三)

  (三)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班级的黑板上方留有“每周诗角”和“成语沙龙”两块园地,每周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书写一首古诗,作为每周的必背篇目,教师在诵读课上进行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注重活动渗透。

  (1)唱古诗选择适合的民族音乐,真正把诗变成歌,更易背诵。

  (2)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的背诵情况。

  (3)诵古诗齐声背诵,声势浩大,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美,油然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赛古诗各班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5)画古诗我们让学生根据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6)古诗改写要求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

  (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

  在动态的表演中进行背诵。传统的读书、背诵方法重在语感的传达,缺少动态的体验。诵读应该是:在得意之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心花怒放;在愤怒之时,眉倒竖,眼圆睁、拍案而起;诵读应该吐人之心声,展人之神采,舒人之动作。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的展示,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印,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在动态展示的过程中令学生心驰神往。

  (2)据意而育,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进行背诵。

  诗按内容来分,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整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横向的对比中感悟诗的情韵。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把《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诗归纳到一起。

  (3)据时而背,借助季节变化,跨越时空界线,穿越时光隧道,面对自然风光,身临诗中境界,把诗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化为眼前大千世界。这种方法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例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春光烂漫,就可以让学生背诵与春有关的古诗《草》、《早春》、《清明》、《绝句》等,让学生浸润于自然风光与翩翩诗情之中。当盛夏来临之际,可让学生背诵与夏有关的诗文,如《小池》、《夏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步入了秋的高远,让学生背诵《秋思》、《秋浦歌》、《枫桥夜泊》、《明月几时有》;当隆冬到来时,可让学生背诵《梅花》、《卜算子咏梅》、《江雪》等。

  (4)创设背诵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烘托情感,为学生配乐诵读;要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诗文中描绘的风光,让学生看图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走出机械背诵的狭窄胡同。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可以采用两人赛、小组赛,可以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可以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可以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要让多种形式的综合背,交织于学生背诵的过程之中,要让灵活而富有变化的方式激发起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为了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

  1、集体赛

  时间:21年6月16日下午2:40—4:10

  地点:各班教室

  2、个人赛

  时间:21年6月17日下午2:40—5:10

  地点:二部多功能教室

  四、比赛形式:

  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具体细则见附页)。

  1、集体赛以自选、抽背(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内容的背诵)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个人赛为“诵读小状元”评比赛,以参赛选手抽题作答的形式进行。

  五、奖励方法:

  1、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集体一、二、三等奖数名,颁发奖状。

  2、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颁发奖状。

  3、各年级获集体奖的班级语文教师,将获得指导教师奖励,颁发奖状。

  六、后勤工作安排:

  (1)奖状准备、统计:朱斌 丁明娟

  (2)报导:黄婧

  (3)集队:各班语文教师

  七、其它要求:

  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及竞选“诵读小状元”选手名单于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附页一 经典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2、内容: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内容均选自本学期校“每周一诵”的内容。自选内容各班根据全班都能背诵的古诗文在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二、比赛方式:

  1、分年级比赛,同时进行。各年级都采用相同的比赛形式,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评分标准见下文)

  2、比赛分自选背诵、抽背两种形式:

  (1)自选:全班齐背,可穿插其它艺术形式。

  (2)抽背:在“每周一诵”的诵读篇目中,任意抽取内容(自选的内容除外)。每班班长抽选内容后,全班齐背。

  三、评比细则:

  1、自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3分钟内。(2分)

  (4)附加分: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2、抽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3分钟内。(2分)

  3、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8分起评,评分保留两位小数。自选内容总分为12分。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项得分汇总得出集体总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出一、二、三等奖。

  5、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语文教师担任。获集体奖的班级,其语文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励。

  四、评委:各年级语文教师

  附页二 经典诵读活动个人赛细则

  ——暨“诵读小状元”评选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各班选派一名诵读小明星参与比赛,另派一名学生参加比赛观摩活动。

  2、内容:均出自本学期学校“每周一诵”活动内容。

  二、比赛方式:

  1、各年级参赛选手一起到场。选手按班级、年级次序依次上场抽答题卡,按卡上要求完成作答。

  2、题目形式为:

  ①我会认(认)

  ②我会填(补充回答要填的空)

  ③我会背(完整背诵所示小节)

  ④我会用(根据主持人提示回答问题)

  一年级参赛选手只需完成前3项,二、三年级选手得全部完成。

  三、评分标准:

  1、一年级

  此项总计10分。

  ①每认对一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共3分)

  ②每答对一空得2分。(共4分)

  ③每背完整一篇得3分。(共3分)

  2、二、三年级

  此项总计10分。

  ①每认对一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共3分)

  ②每答对一空得2分。(共2分)

  ③每背完整一篇得2分。(共2分)

  ④“我会用”环节总分为3分。

  3、附加分:选手精神面貌好、声音响亮、吐清晰、回答流利可酌情加分,不超过2分,评分保留2位小数。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

  四、评委:黄艳燕、黄淑华、黄婧、任莉莉、章翠峰、付海燕

  附页三

  【一】“诵读小状元比赛”活动流程

  一、 主持人开场,介绍比赛活动的主旨和形式。

  二、 领导致辞。

  三、 诵读比赛环节:

  各班选手按班级次序上台抽题作答,评委依据评分细则现场打分。

  四、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二】诵读活动组织机构:

  总指导:

  组长:

  副组长:

  各年级负责人:

  活动组其他成员:各年级语文教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诗词朗诵水平,培养其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词的想像丰富、技巧高明、艺术感染力极强等特点。展示我校学生故诗文朗诵水平,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背诵、积累古诗文的热情,特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周活动。

  二、活动主题

  体味文化意蕴,再现风雅精神。

  三、主办单位:语文教研组

  四、参赛时间:此次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班级内部初赛时间,时间为七、八周。各语文教师自行安排时间。第二阶段七、八年级校级竞赛活动。时间临时通知。

  五、参赛地点:西教学楼学院内

  六、比赛要求:

  1、 本校七、八年级各教学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分集体朗诵,选一名选手个人朗诵。

  2、各语文老师依据本班学生实际选取合适的内容,注意所选的内容最好突出某一主题(例如:写景的,送别的,思亲的,爱国的,反映民生疾苦的等等)某一首或几首均可。

  3、老师可以参与其中,可以师生同诵,老师亦可做报幕员,可以诵读其间的过渡语等。各班统一服装。

  4.朗诵形式不拘一格,可依据内容边诵边演,可配乐朗诵等。朗诵时间:集体每班5至10分钟左右,个人3至8分钟左右。

  5.比赛及评奖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奖分设一、二、等奖。

  6.比赛结束后,将开展古诗文朗诵展示周活动,请部分获奖班级利用早操时间向全校师生汇报表演。(2)朗诵脚本可选用优秀经典诗词(鼓励原创作作品参赛)。

  7、各班在第八周周三前将参赛诗词的题目和内容上交到何芳处。语文老师写上串词

  七、评分标准:

  1 、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 。

  (10 分)

  2 、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 。

  (5 分)

  3 、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10 分)

  4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15 分)

  5 、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10 分)

  6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20 分)

  7 、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0 分)

  8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 分)

  八、奖励办法

  统一评奖,各年级评集体奖第一、第二名。个人一、二等奖各一名。

  九、比赛评委

  徐校长 魏校长 王主任 朱主任 李主任 范主任 方波

  十、主持人 阮小建 何芳

  十一、赛场布置 胡常华 张晓华

  【活动目的】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学生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中华经典美文”内容丰富,且富有哲理,读起来琅琅上口,青少年诵读,既可以增强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扩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指导思想】

  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读书有不同的层次,有的人为生存而读书,有的人为责任而读书,有的人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读书的快乐而读书。我们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后者。设计本次活动最基本的定位,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在审美阅读的状态下获得读书的快乐。

  二、古诗文,要求背诵的内容较多,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我们一般将整个学期的古诗文内容提前在四月之前完成。为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高雅的情趣。

  2、通过审美化的朗诵训练和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我国古典诗文的美,提高他们美的感受能力。

  3、通过对古诗词整理、组合,培养学生美的再创造能力。

  4、通过活动的组织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同学和师生间的友谊。

  【活动时间】

  1、准备阶段:3月7日——四月15日。

  2、成果展示:四月18——四月25日。

  【参加人员】八年级12个教学班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

  1、预先排练的朗诵: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并以教室座位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八年级下册的古诗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展示时间在3——5分钟之内。

  2、即兴朗诵:从“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抽取其中一首,由组长即兴设计朗诵形式,小组合作朗诵。

  【评分方式】

  1、小组为单位,集体得分就是个人得分。

  2、个人总分的平均分直接加入每星期的“语文综合素质评分”中。

  3、每组评选2名优秀朗诵员,得1分加入个人得分。

  【总负责人】

  邓暁辉 廖多智

  【成果展示负责人】

  孟正圣

  【指导老师】

  吴忠琴 孙雅莉 明凤琴 王宝清 高 齐 郭建军 邓暁辉 叶婉 孟正圣

  【音乐指导】

  音乐教师:任红春 孟竹竹

  【活动地点】

  准备阶段:学生自定。

  成果展示:报告厅或者内操场。

  【评分员】

  由每班推选1人参与,共12人。本班评分员不参与本班的评分。

  【评分方式】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记分员】

  4人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活动实施阶段

  时间

  任务

  负责人

  3月7日——8日

  确立活动小组长

  课代表

  3月9日——4月11日

  学生整理八年级(下)古诗词,确立小组朗诵主题,编写朗诵稿。

  组长

  语文课朗诵技巧的渗透

  语文教师

  音乐课配乐方法的渗透

  音乐教师

  教师辅导班级朗诵小组成员朗诵《坦然面对——八年级(下)经典古诗文》(稿件见附件4,辅导方案见附件5)

  语文教师

  4月14日——4月18日

  各小组排练本组的主题朗诵,做好记录。教师随时跟踪活动情况,及时指导。

  组长

  语文教师

  小结本班诵读情况,确定1-2个诵读节目,准备参加学校诵读决赛。

  第二部分:全年级诵读决赛阶段

  【决赛准备】

  1、 由本班语文教师和语文课代表确定参赛节目,并上报年级学科组孟正圣老师。上报时间截止四月18日。

  2、 年级、学科组检查落实阶段,四月19——四月20日。

  3、 年级决赛,时间四月21日——22日。

  【成果展示】

  1、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2、在报告厅或者内操场举行比赛。

  3、组织评委现场打分。除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该班的最后得分。请七年级语文教师担任八年级比赛评委。

  4、七年级语文学科组长彭良博点评。

  5、宣布比赛结果,公布一、二、三等奖名次

  相关热词搜索:

  诵读

  中华

  美文

  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

  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

  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方案3篇怎么写


  2023/0102/94698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