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供大家参考。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 案例背景:
xx 是五年级上册从城里的另一所学校转到我班的。他是为头 脑聪明的男生,上课发言很积极也很独特,往往是别人没想到的 他能想到,刚开始我还暗自高兴了一下,认为这个孩子一定是特 别优秀,可没过几天就让我头疼了,“这个孩子毛病也太多了吧!” 心里不禁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矛盾冲突:
第二周周一批改家庭作业时,xx 的家庭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 前几天的作业不是完成得很好吗?今天这是怎么了,卷面不整洁, 书写潦草,简直没法辨认。心想:昨天孩子肯定因为什么事耽误 了?明天一定不是这样的!可事情就是没照着我的想法发展,一 连几天我都发现:他的作业越来越马虎,就连课堂上都变得不再 发言,爱和同学讲话,搞小动作。更让我吃惊的是,班上不少孩 子都来向我反映:xx 把 XX 同学的书给扔地上了;xx 把 XX 女生 给弄哭了;xx 和 XX 同学打起来了-----这下不得不采取措施了。
解决过程:
一天放学后,我留下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 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人人 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还说什么他原来 从不做家庭作业,也没有人过问过,但经过我的说服,后来口头 上虽然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
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 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的我,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 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 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 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孩子的 念头。
为了更深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我利用学校开展“家访进万家” 的契机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敲开门时,才知道家里就他一人, 当看到我时,他显得很慌乱,进屋之后,我拉着他的手说:“孩 子别紧张,老师就是来看看你。”慢慢地,孩子放松下来了,他 才向我坦白:在他 3 岁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 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4 岁时,父母之间 感情破裂而导致婚姻走到了尽头。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 一起,父亲在一个单位做司机,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在家, 所以放学后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晚餐也是随便吃一点剩饭剩 菜。母亲也很少关心他的生活及学习。他在家中感到孤独无助, 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久而久之使他自卑,形 成了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他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 不做作业,学习懒惰,成绩很不理想。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 庭教育,使 xx 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个人卫生较差,同 时存在着一些其他不良习惯。
我为这个家庭的不幸为这个孩子的不幸感到难过。为了有针
对性地做孩子的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 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针对他 家庭的特殊情况,进行耐心地疏导和沟通,他终于在思想上认识 了错误,并流下了眼泪。随即,我还专门请他父亲来了学校一趟, 详细的介绍了孩子的学习、行为情况,并告诉他孩子有多希望得 到他的关爱以及他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的父亲当时就明确了监 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表态今后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都要抽出 时间来陪伴孩子,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 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会在生活点滴中培养 孩子良好的养成习惯。
不久,我就发现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 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 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 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 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 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 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 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 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 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
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 助。在同学们的帮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 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 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 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 这样关心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 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案例反思: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 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就像案例中,我真正的放 下老师的架子,对 xx 多一点耐心和鼓励,从他的感受出发,用 心与他沟通,让他感受到家人和老师对他的爱,才使他有了那样 大的转变。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就是差生,背后一定都有一个不 为你所知的原因,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 一定要究其根本,对症下药。而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 的道德情感,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通过这个案例,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当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 程中,真正送出爱后,不仅会促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好转,更会让 他们的心理也得到自我完善。这也让我更有信心在今后的教学生 涯中“将爱进行到底”!
相关热词搜索: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 案例 优秀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