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灵宝道情皮影乐器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灵宝道情皮影乐器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5-08-03 20:48:12 浏览次数:

[摘要]灵宝道情皮影艺术以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远的历史传承,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灵宝道情皮影传承至现代,却出现了关乎存亡的危机。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症结所在,提出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提高灵宝道情皮影的艺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使灵宝道情皮影艺术能够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灵宝道情;皮影艺术;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4-0050-02

道情皮影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朝,传统乐器包括玉箫、月琴、手板等,在后来的传承发展中又出现了曲笛、二胡等新乐器种类。灵宝道情皮影的合唱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皮影戏的特征之一,在一句戏词或一段戏词后有众人齐声合唱,增强戏剧艺术表演效果,是道情皮影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发展简介

一块白布做银幕,一片纸人做演员,配上艺人的演唱,便是皮影的魅力表现。灵宝道情皮影在明朝便已经形成,是当时的达官贵人的一种娱乐节目,后流传至民间,并延续至今,灵宝道情皮影的主要特征有:道教思想、群众性、包容性等。

1.道教思想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内,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雄关要塞,同时也是道教的发源地,相传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在函谷关创作了道家瑰宝《道德经》,道家思想由此流传开来,灵宝也成了道家的圣地,道家思想对当地人民影响颇深,因此,在皮影戏中也大多是关于道家的故事,甚至是老子的生平故事。

2. 群众性

皮影戏本来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娱乐欣赏节目,流传至民间后,被发扬光大,成为我国古代农民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道情皮影戏的主要演艺人员是农民,观众也大多是农民,在古代,由六七个农民牵着毛驴,拉着道具,走街串巷,到一处表演地,大家分工操作,用皮影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喜悦,成为人们的一种欣赏艺术,具有很强的群众性。

3.包容性

灵宝道情皮影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河南本地的戏剧内容,丰富了皮影戏的戏词和唱段;在表演乐器方面,由传统的玉箫、月琴等乐器,扩展到二胡、曲笛、三弦等,乐器的丰富发展了更多的唱腔;在演唱方式中,引入了“说唱”的表达形式,更好地展示了皮影的艺术魅力。道情皮影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族的融合和发展趋势。

二、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河南灵宝市也积极响应领导号召,在灵宝市函谷关等地开发旅游景点,并在景点内设置了皮影戏馆,将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在人们眼前,让更多的人有了解道情皮影的机会。虽然当地政府部门做了很多积极措施,但这一传统艺术仍然面临着严峻的传承考验,尤其在现代影视和音像的冲击下,人们的欣赏观念在逐渐发生改变,灵宝道情皮影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环境”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道情皮影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耕社会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中的艺术欣赏产生了新的观点,尤其是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追捧的是“现代大片”,对传统皮影艺术不太关注,灵宝道情皮影失去了发展的“温床”环境。

2.流失严重

灵宝道情皮影是由古代传承下来的,在“文革”时期被插上了“四旧”标签,因此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皮影艺人也遭到迫害,很多古旧皮影唱本在“文革”期间被焚烧。皮影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导已经对复兴皮影艺术做出努力,但在资金和人员方面仍有较大欠缺,效果并不明显。

3.缺乏市场

在现代影视业的冲击下,新世纪的年轻人群更多的喜欢电影和电视节目,对传统的艺术表演缺乏兴趣,导致皮影的市场逐年减小,表演艺术的经济收入也逐渐减少,恶性循环,道情皮影的发展市场令人堪忧。

4.传承危机

道情皮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唱腔和乐器演奏,这种艺术的传承一般是一名师父带一名徒弟的传授模式,徒弟从小跟师父学习唱腔和乐器演奏,需要师父常年累月地指导传授,才能达到表演艺术的水平。然而现代年轻人对皮影艺术不感兴趣,喜欢学习皮影表演的更是少之又少,皮影艺术界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凄惨境界。

三、传承现状的成因

道情皮影又是一种传统艺术文化,不完全是商业文化,因此在现代复杂环境中,需要综合分析造成目前传承现状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性问题,才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外部发展条件。

1.政府态度

虽然有一些领导针对道情皮影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但其中政府态度占有重要作用,很多政府领导希望的是见效快、收益好的旅游项目,而皮影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本身并不具备创造巨额利益的潜质,只是将其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陪衬点。

2.资金匮乏

首先,道情皮影的基础设施的修复需要资金,没有足够的资金,造成很多皮影道具损失毁坏。据调查,灵宝道情皮影戏的道具损失有83%是因为修复不及时造成的;其次,皮影表演艺人因没有收入保障,很多人转职做其他工作,造成传播者减少。据了解,近些年因老一辈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没有固定收入,迫于生活压力,将流传下来的皮影道具当作古董卖给海外商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是造成灵宝道情皮影道具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3.传承途径中断

由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对传统艺术文化缺乏兴趣,造成灵宝道情皮影后继乏人,而随着老一辈皮影艺人的相继逝世,造成传统艺术自然遗失严重。很多年轻人对道情皮影不做深入了解,因此也无法明白道情皮影的内涵和魅力所在,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道情皮影,接受道情皮影的艺术魅力,自愿做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历史传承者,将这一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四、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遗产保护与传承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加大,全国各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年增加,同时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大力开展。灵宝道情皮影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灵宝市对保护传统艺术文化做出了积极回应,笔者对如何保护并传承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做了以下概括:

1.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政府态度

政府应该端正对皮影艺术的审视角度,皮影艺术的重心应在文化艺术方面,而不是经济效益方面,不能以产生效益的多少作为保护工作的开展力度的衡量标准。正确看待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意义,树立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保护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责任感,在建设特色城市的同时,发展特色城市文化,将其作为城市魅力的一部分。政府将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本市的象征之一,在本市内做普及工作,在保护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寻求皮影艺术的新发展。

2.加强组织培训,建立培养基金

灵宝道情皮影面临着失传的严重威胁,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单靠皮影艺术的自然发展是远远不够,人为因素的组织引导是必要的。由政府牵头,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灵宝道情皮影艺人成立协会等民间组织,向传承艺人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可以将精力用于发展创作新皮影戏工作上,增加皮影戏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皮影戏。成立培训机构,使兴趣爱好者能够接受正规系统的皮影艺术教育,成为该项传统艺术的传播、传承者。目前灵宝市已成立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家协会,并拥有430余名会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皮影艺术讲座,将皮影引入校园,是保护并传承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重要一步。

3.强化市场竞争、创建知名品牌

在新世纪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任何一种艺术文化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组织皮影协会在各地巡回演出,将皮影艺术传播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宣传灵宝道情皮影的艺术魅力,同时要有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不断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精华为己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增加市场影响力,创建品牌效应。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研究非物质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及销售渠道,使皮影艺术的产品尽快地进入销售市场,提高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保护发展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工作的开展进度。

五、传承发展灵宝道情皮影的意义

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灵宝道情皮影,保护并发展灵宝道情皮影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一是民间文学价值。灵宝道情皮影属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的取材大多也是取之于民间故事和生活琐事,如著名剧目《小货郎翻箱》和《小二姐做梦》等均是描述古代人民生活场景的,因此保护道情皮影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研究我国民间文学。二是道家音乐价值。灵宝市作为我国道家的发源地,道情皮影中的很多表演乐曲借鉴了道家音乐中的精髓,无论是乐器使用,还是音乐调式均有道家音乐的体现,因此保护传承灵宝道情皮影对研究道家音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三是民族民俗价值。古代灵宝因地理环境的原因,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在有限区域内形成了封闭空间,在民俗民风上也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这些在皮影戏内容和戏词中都有很多体现,皮影中承载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愿望。四是美术绘画价值。道情皮影戏的重要道具是用竹签操控的剪纸,剪纸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和审美观的综合体现,在皮影剪纸的历史发展中,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描述和定义,同时细腻的雕刻刀法与粗狂的画风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应,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论

改革开发后,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视力度逐年加大,但在现代影视与影像娱乐的潮流中,皮影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甚至已经到了面临中断传承的地步。国家在2006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包括皮影这一民间艺术,可见国家对其重视力度,重新展示灵宝道情皮影的魅力,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是保护皮影传承的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肖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空间分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5(03).

[2]孙立群.浅论道情皮影戏的宗教仪式功能[J].戏剧之家,2015(11).

[3]李姗姗.灵宝道情研究[D].河南大学,2007.

[4]单纯刚.灵宝道情皮影戏:遗落人间的梦幻童话[J].农村·农业·农民,2013(01).

[5]李姗姗.灵宝道情与道教文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责任编辑:崔晓光)

相关热词搜索: 灵宝 道情 传承 乐器 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