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5月龄内的仔猪是猪痢疾蛇形螺旋体严重黏液性、出血性腹泻病的主要感染对象,作为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的猪痢疾对猪养殖产生严重危害性影响,除了使猪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增加养殖成本外还该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仅就猪痢疾的发病原因、一般临床表现、诊治要点与防治措施展开论述,希望为麻栗镇的广大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猪痢疾;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镇规模养猪户日渐增多,但由于养殖户综合防治技术低下,导致本病发生后损失巨大,如2014年8月,本人接到麻栗镇冲头村委会上南辉 村小组李现怛打来电话电话,称养殖的猪群发病5头腹泻,不食,本人立即前往查看,症状水样腹泻,粪便呈灰白色,粪便内有少量血液、黏液、血块,高烧,经临床诊断为痢疾,通过治疗,死亡3头,后2头短期恢复后长势不佳。
2015年4月,位于麻栗镇茨竹坝村委会大水沟村小组 何达富养殖户家养殖的仔猪发生多数腹泻,绝食,养殖场治疗效果不佳,要求前往治疗,通过查看,该场以养殖能繁母猪为主,仔猪发病18头,已死亡5头,病猪症状为精神精神不振,萎缩、水样腹泻,粪便中带有白色黏液、血块,高烧不退,临床诊断为痢疾,通过治疗,最后死亡4头,治愈14头。
通过以上病例,本文就猪痢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临床表现、诊治要点与防治措施展开论述,希望为麻栗镇的广大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指导,增加其养殖的经济收入。
1 发病原因
1.1营养因素
仔猪消化机能尚处于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机能发育不成熟,食用高含量油脂、蛋白质或高含量豆饼、鱼粉、米糠、油饼等饲料易导致消化机能紊乱继发腹泻,降低猪抵抗力诱发猪痢疾。其次食用某些质量不合格原料所配制成饲料诱发该症,饲料保管、储存方式不当导致饲料发生霉变仔猪食用后降低自身抵抗力继发猪痢疾。
1.2哺乳母猪带病
患病的哺乳母猪生理代谢呈紊乱状态,此时哺乳母猪所分泌出的乳汁有变质的可能性,仔猪采食了变质乳汁随机将猪痢疾蛇形螺旋体病原体摄入,并于体内大量繁殖,仔猪出现消化不良继发猪痢疾。代谢紊乱状态的哺乳母猪,泌乳量减少,仔猪缺乏足量营养支持,饥饿状态下的仔猪采食被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污染的粪便,感染肠道卡他性炎症诱发猪痢疾[1]。
1.3环境因素
在圈内无垫草、高温、不当防暑策略、闭门保暖等影响下,猪舍空气流通不畅,应激反应下猪仔诱发猪痢疾。仔猪长期生活在卫生环境较差的猪舍内,接触大量繁殖病菌,发育不成熟的消化系统缺乏游离盐酸,对病原菌的抑制力不足,仔猪消化道内的病原菌刺激肠道黏膜发生肠道卡他性炎症,影响吸收功能继发猪痢疾。
2 临床症状表现
2.1最急性型与急性型
3-15d是猪痢疾的一般潜伏时间,10-14d多为自然感染时间。猪痢疾初期多见于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无症状表现、突然死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粪便呈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状,粪便内见不等数量的血液、黏液、血块,高烧是最急性型与急性型猪痢疾的一般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至一定阶段仔猪粪便内出现纤维素渗出物碎片,未消化饲料,褐色或绿色糊状恶臭稀便。长病史仔猪粪便内见黑血,病猪日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
2.2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多集中在流行中后期病情较轻仔猪中,该类型病猪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精神沉郁、食欲不佳、被毛杂乱,粪便呈灰白色黏液稀状样,观察粪便发现有黏液与坏死组织碎片存在。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猪痢疾病程较为漫长,通常多为10-15d,仔猪出现消瘦症状,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少数病猪病情发生自然逆转,短期内又再次复发或死亡,幸存下的仔猪成为僵猪的机率增加。
3 病理变化
大肠系膜水肿、充血,肠管呈松弛状态,暗红色增厚肠壁,红或暗红色黏液或血液充盈于肠内,肿大的肠系膜淋巴是急性型猪痢疾的主要病理特征。大肠壁呈轻度水肿,出血性纤维蛋白伪膜覆于肠黏膜表层,肠表面发生糜烂或存在溃疡,未见其他器官发生病变。
4 诊断
结合该症流行特点、一般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等情况作出相应鉴别诊断。利用肠道黏膜薄层涂片、新鲜血便涂片、姬姆萨氏染色,油镜检查等方法均可作出准确诊断。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加强营养
保证哺乳期仔猪获得足够喂养乳汁,严格控制乳汁质量,防止仔猪进食携带猪痢疾蛇形螺旋体病原体母猪的乳汁。对于霉败变质了的饲料切勿给仔猪食用,使用优质的全价饲料喂养仔猪,选择油脂、蛋白质配比合适的饲料,做好青绿饲草与精料喂养的搭配工作。对收购来的饲料原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使用低成本的劣质原料配制而成的饲料。
5.2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将圈舌内外的粪便物与其它异物清理干净,使用3%火碱彻底消毒圈内外,采取石灰乳消毒圈内外过道于进出场区门口,选用碘伏、来苏尔、百毒杀等消毒液清洗、消毒饲养工具[2]。圈舌内垫草及时更换,为仔猪提供干燥卫生的饲养环境,无害化处理猪仔粪便,使用氯气消毒仔猪饮用水。做好夏季通风、降温防暑工作与秋季通风、保暖工作,降低仔猪应激反应,阻断猪痢疾病原体侵入路径。
5.3 加强母猪保健工作
提高对母猪饲养管理工作的重视,不随意更换饲料配方或饲料购进厂家,采用优质全价饲料喂养母猪,将玉米能量原料搭配比例控制在60%以下,保证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8%。于母猪产前7d逐步减少喂养量,待产后再加量,促进母猪分泌优质乳汁提高仔猪抵抗力。
5.4 药物预防与治疗
给仔猪食用添加5mg/kg痢菌净的饲料,坚持喂养一周,或者给仔猪喂养饲料中加入1g/kg杆菌肽,喂养21d,食用添加0.5g/kg痢特灵饲料喂养14d,预防仔猪患猪痢疾。及时淘汰已患病的仔猪,无菌化处理病猪,对其他猪群采取隔离治疗,彻底打扫消毒猪舍。选用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予以患猪肌注庆大霉素10mg/(kg.bw),或连续3-5d使用0.5mg/(kg·bw)0.5%痢菌净治疗,每天治疗2次。
6 小结
猪痢疾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治疗该症的方法众多,因其复发性较高故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除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粪便、维持圈舍干燥通风外还应坚持自繁自育饲养原则,为仔猪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丽.猪痢疾的诊断与综合防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33(4):158-159.
[2]裴华民,许国智.猪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103-105.
相关热词搜索: 痢疾 诊断 防治措施 方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