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当前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数控人才,数控专业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指出了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立足中职学校的特点,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关键词 数控技术;中职学校;技能;培养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推动了机床自动化的发展。40年代初,美国最先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机械加工;1952年,世界第一台试验性数控机床在麻省理工学院诞生,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1954年,第一台工业用的数控机床由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Cooperation)正式生产出来;此后,数控机床经历了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FlexlbleManufacturingSystem&m dash;-FMS)、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NC机床)、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几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应用的领域也不断扩大,从军工产业到普通机械行业的应用,从切削加工向板材制作、焊接、装配等领域扩展,从中小批量加工向大批量加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必将向着智能化、高速度、高精度化、多功能化、数控编程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对人才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随着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我国制造业虽已名列世界第四,,但还远远不是制造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太的差距。
在发达国家中,数控机床已经大量普遍使用。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机床数控化率还不到2%对于目前我国现有的有限数量的数控机床(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也未能充分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数控人才的匾乏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手数控技术是最典型的、应用最广泛的机电一体化综合技术,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从研究开发到使用维修的各个层次的技术人才。企业对数控人才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的需求:
“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需求最大;“灰领层”: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三、存在问题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然而日益增长的设备数控化率与数控人才的严重短缺之间的不和谐也引起了社会甚至国务院的关注。关于企业重金聘请高级数控人才,猎头经理到技能大赛、高校网络预定数控人才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于是,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都竖起数控技术专业的招牌来招揽生意,然而虽然毕业人数数以十万计,但这一两年数控专业毕业生切合专业的就业率并不很高。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数控人才,另一方面数控专业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人才使用方面,企业和人才本身都不满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职教人思考和深究一个问题:如何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口号落到实处。
社会需求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说明我们职教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单方面的行为,没有很好与企业沟通、合作,没有按企业的愿望培养人才。如果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很弱,实际经验较差;学生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特色;再加上企业对人才层次要求上移,使用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学生定位不准,不愿立足一线,缺乏吃苦耐劳和为企业奉献精神;学校就业和就业指导体系不力等因素综合那缺口的出现也就显得必然了许多。
作为学校,要顺畅地解决培养学生与学生就业的问题就必须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技能必须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
四、培养定位
中职学校担负着为企业培养数控操作技工的任务,但不是纯粹的操作工。纯粹的操作工,说的夸张一点,跟扫地工没什么区别,基本上没什么技术含量。而操作技工则不同,技工是能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操作、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也是企业对数控人才需求数量最大的一个层次,也就是说中职学校培养的应该是企业所需的“蓝领层”。
中职学校对培养这一层次技术人才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其目标是培养懂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能零距离上岗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从近几年学生就业,企业招工要求来看,中职数控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才能达到企业对数控操作技工的要求:
1、数控操作技能
数控专业涉及的职业很多,但以数控车、数控铣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最为普遍,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很短,应以学期为段落,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可以是整个学期学习数控车,其他学期学习数控铣或别的。这样较符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更便于教与学,也有利于学生对这一职业技能牢固掌握,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每一个学期都要有这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使学生每一个学期都能达到熟练掌握某一类型加工全过程的操作程序,能独立完成一个加工过程。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只能是真正上岗以后,看看什么也学过,什么也会点儿,就是不能独立作业,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2、数控编程能力
随着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大企业里通常的做法是有专门的工艺人员编写工艺、程序员用软件(或手编)生成加工程序,一线的操作工只要会操作即可加工零件,在不远的将来很少有大企业需要一线操作工去编程、写工艺。但作为人机交互的一个纽带,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手工、自动编程能力。这就如同现在都计算机绘图了但还必须会手工画图一个道理。数控编程能力是一个数控操作技工最起码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通过编程学习了解数控机床的原理,为以后提高知识层次打下基础。
3、简单的数控机床维修
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要理论结合实践学习数控机床的原理,熟悉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学会运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操作人员使用数控机床的状况、对数控机床的管理维修能力都决定了数控设备的利用率高低、企业效益的好坏。
五、总结
把握好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定位,真正培养企业所需,才能打开学生就业的渠道,才能真正解决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数控人才,数控专业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同时也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层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中职学校走出去的“蓝领”,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长为“灰领”,甚至“金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问题是我们首先得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蓝领”。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数控 中职 定位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