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在经历过多次改革的洗礼之后,仍然没有构筑成熟的建设市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构建符合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程度进一步深化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改革,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undergone many reforms , but still does not build a mature market, because there is no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in line with market. How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tandard scale and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project cost, has become urgent issue need us to study and resolve.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Key words:construction cost;management;reform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41-01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搞清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1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
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过去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进行改革,坚持其积极的方面。建设工程造价及其预算定额管理体制改革,应本着价格形成机制即“量”、“价”分离入手,保持定额的法定性,改变人工、材料、机械计划价格为市场指导价格,逐步放开各种取费的费率,鼓励企业之间在同一水平上开展竞争。
实行“量”、“价”分离的核心是把法定性的标准和指导性费用、价格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区别对待。定额作为控制消耗量的标准,应在统一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委托行业协会发布、管理和解释。为适应“量”、“价”分离的要求,首先对通用性强,覆盖面大的专业定额,编制全国或地区统一的定额,全国或地区统一定额包括项目划分,计算规则和取费程序,必须严格执行。
关于价格问题,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工程造价只能将计划价格变为指导性价格,其理由主要是:就目前建筑业现状看,宏观、微观条件都不成熟。一方面行业的宏观调控缺少力度,比较行之有效的控制市场供求手段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建筑市场仍然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只能实行指导价格,包括价格指数。指导性价格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单价及机械台班单价,也包括构成建筑产品的物化劳动价格,均由主管部门定期发布,供甲乙双方参照执行。
2逐步实现变指令性取费及其费率为指导性指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管理的价格日趋缩小,将逐步放开构成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但这是一个十分敏感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市场发育的情况和各种条件的具备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开管理,推入市场。可以先将建安工程中工、料、机单价逐步放开,由承发包双方根据市场及工程情况定价,由市场进行调节。在价格放开的同时,各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可参照国际市场的惯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基础,建立价格信息服务系统,定期发布各种价格信息和价格指数,供工程有关各方参考。对间接费及费率和利润水平,逐步变指令性为指导性,特别是外资工程、技术复杂工程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以制定一个浮动限额的费率,定期发布,供甲乙双方参照执行。
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配套措施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涉及建筑市场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必须在有相应配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
3.1 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改变管理方式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应加以明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应该是全面的、专业的、深入到建筑市场造价范围内各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去,它与主管合同立约前负责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是相辅相成的,台前台后协同管理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主要管市场、业主、设计、施工队伍的准入市场的行为,而造价管理部门则管合同的计价方法、造价条款、市场价格信息、造价中介咨询机构和队伍等等。就目前状况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机制发育还很不完善,放开价格,由市场定价还须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们必须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看定额,它要变、要改、要符合建筑市场的发展。
3.2 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自由经济,而是法制经济。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种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运行,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4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引入信息化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动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也必须跟上步骤。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各方面的信息流铺天盖地纷至沓来,而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学、建筑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设计施工技术、工程材料学、价值工程学、运筹学、财务金融学、统计学及经济法等内容。面对如此宏大的信息流,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显然不适应于科学化、信息化的要求,更不适应入世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应包括有关政策、人才、工程造价机构信息系统;工程造价指标、定额信息系统;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建立资料与信息数据库,开发通用管理软件程序,按区域部门实行网络管理,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发布国内外有关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投资或参与建设项目的各方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为我国建设工程逐步由市场形成价格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各类工程价格信息,严重滞后于市场,建立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完善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占有竞争优势和取得赢利的关键。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是建设市场改革的瓶颈和切入点,建设部正在整顿规范招投标行为,进一步深化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改革,不断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清单计算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世对工程造价管理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育,使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和方法立足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讨 措施 模式 改革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