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珠三角地区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调研

珠三角地区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调研

时间:2025-08-02 13:00:13 浏览次数:

zoޛ)j馞95NvOv^M6NiםׯiMyMzMם׭t6^v^Oiuӝ^uNNvym5:?m5ݴמMuM^tMym5]}׭?_駭4vGGiiiivi|i}|9駞oxם=m8Mםvzm5}N7׍i{}5v^zMumiMyMz]v?駾9׽ky计划和职业成长路径,占66.67%;单位的岗位设置及工作地点,占62.75%;单位的信息简介、产品或业务规模、实力等,占62.75%。毕业生在选择意向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分别是:良好的晋升机制,占74.51%;培训及自我提升的机会,占64.71%;五险一金,社保、节假日等福利是否齐全,占60.78%;工资水平高低,占56.86%;工作与兴趣、专业能力是否相符,占49.02%;工作地点,占39.22%;行业发展前景,占39.22%;行业地位和知名度,占27.45%。这些数据反映出毕业生在签约时更注重单位平台、个人发展空间等个人价值实现因素,具体到求职岗位方面,毕业生倾向的岗位分别是:工程管理岗,占50.98%;土建技术岗,占50.98%;结构设计岗,占43.14%;成本造价预决算岗,占15.69%;开发报建岗,占5.88%。这些反映出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倾向于从事技术实践工作,希望能学有所用。

四、未来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从数量上看,人才需求大、易波动

一方面,中国正推进的新城镇化、珠三角城乡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大型建筑企业外包工程、大型房地产企业到国外开发投资等,这些都为工程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人才需求易受经济形势、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影响。

(二)从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看,行业人才需求特色鲜明

通过对近2年来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进行分类汇总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集中在: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社交沟通、领导管理能力等。不少受访单位招聘985高校的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其长远目标是为单位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所以他们更希望招聘的毕业生能深入一线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在单位能有长期发展。

(三)从专业上看,懂预算、法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根据统计,除结构设计外,工程造价、概预算和工程管理方面需求最多。未来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程管理、法律、销售潜质的高端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更受市场欢迎。

(四)从趋势上看,对国际化的高端建筑人才需求增加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建筑业走向国际市场,必然对专业知识扎实,能从事对外交流的、熟练掌握外语阅读及翻译工程合同的国际化建筑人才需求增加。

五、当前华南理工大学筑工程类毕业生拥有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一)拥有的优势

1.背景资源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知名度高;每年高考录取中,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分数线要超过一本录取分数线近50多分,生源质量好;土木工程专业有80多年、工程力学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师资雄厚,是华南地区建筑工程类高校中唯一的985重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华南地区建筑工程领域有良好的口碑。建筑领域用人单位在广州高校举办校园宣讲会、广东省理工专场招聘会通常在华南理工举办,提供的就业需求信息量大,毕业生占据主场优势。华南地区建筑行业发达,单位众多,需求量大,为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学科专业优势

学院建筑工程类覆盖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地下岩土、道路桥梁三个方向)、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水利与水电工程等不同专业方向,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专业共通性,又有一定的差异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行业不同方向的人才需求。

3.综合素质优势

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实践实习锻炼,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本院毕业生在工作中踏实肯干,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干部在实习单位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和攻坚作用。学院对毕业生的教学、成绩考核严格把关,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在校期间的科创经历奠定了一定的科研基础,部分毕业生经过实习单位培训和实践锻炼后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与企业需求的复合化存在差距

目前,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学时过多,学生辅修法律、经济和管理专业学时过少,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定位和高端管理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结合有待加强

学校和学生对于英语的教学重视不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对于信息技术重视不够,通常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利于今后信息化的发展。

3.职业定位不清晰,对行业企业了解不深入

毕业前,毕业生缺乏整体职业规划意识,对单位了解不深,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形势好的情况下违约现象频频发生。毕业后,部分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和吃苦精神欠缺,跳槽率较高。同时,学生对行业内不同领域的企业了解不多,择业过于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对于其他施工单位、装饰装修、防水、建筑仪器、軟件等非主流领域了解不多,很少涉及。

六、建议

(一)明确人才定位,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985重点高校培养的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应当明确定位,即为大中型建筑单位培养未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骨干。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学校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懂法律,具备一定管理和领导组织潜力的复合型毕业生;学校提前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类发展方向和需求岗位,引导学生在“大专业宽口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兴趣爱好、职业选择领域有针对性地主攻一两个特定方向,最终形成“宽基础+专业化”的鲜明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将能力素质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管理

亚投行的创办、中国建筑业走向国外和互联网信息的发展,更多的建筑企业需要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和计算机熟练的技术和管理后备人员,高校应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钻研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专业老师借助实践、竞赛、平时大作业和课程设计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检索等手段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适当压缩专业总学时,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或辅修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专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将日常活动开展与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相结合。

(三)早规划早定位,促进校企合作

建议高校在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基础上,将教学实习、寒暑假实习结合起来,从大一开始引导有意向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分别到施工单位、设计院、房地产公司实习,感受不同领域文化氛围和工作特点,以减少大四求职时的违约和工作后的频繁跳槽现象;985高校可以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行业内优质企业校企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减少求职时过于扎堆房地产领域,缩短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磨合期”,从而促进毕业生事业发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吴慕辉,何清.构建建筑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4(13):37-38.

[2]刘汉龙,李英民.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4):9-12.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工程 人才需求 调研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