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刍议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刍议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5-08-02 14:27:31 浏览次数: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为例,浅析建筑材料对其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

在建筑、交通、水利等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门,其质量的优劣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并且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科学把控与改进建议,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 组成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1.1 混凝浆料

所谓的混凝浆料也即是人们常说的水泥,它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水泥主要是与水相互作用,从而发挥自身硬性固定、胶结其他物质的作用,进而形成完整结构。

(1)水泥品种选择。针对水泥品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施工当地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水泥或者是同品牌但组成材料有所不同的水泥,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好水泥品种的选择质量,避免出现抗干缩性与抗冻性不合格的现象,严重时可能还会发生起粉、抗腐蚀性降低的状况。

(2)水泥细度。对于水泥的凝结和硬化速度、需水量而言,其颗粒的粗细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水泥细度小,说明颗粒小,其水化作用更快速且充分,凝结硬化的速度也会更快。而细度大的水泥,其耗能与成本都相对较高,并且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反应,所以不可长时间放置[1]。实践表明,颗粒小的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极易收缩,其抗冻性会有所下降。

(3)水泥稳定性。这里的稳定指的是水泥与水作用而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倘若某种水泥与水作用后,其体积变化不均匀,则说明该种水泥的稳定性不佳,实际投入使用容易产生裂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2 集料

砂石材料在混凝土体积结构中占80%居多,由此可见集料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强硬度与耐性。

(1)集料的级配。较为理想的集料级配应节约用水量且最终混合料的流动性较好,具体可分为:集料空隙小,节约水泥用量;集料表面积小,降低润湿用水量;充足的细集料,满足混合料的工作需求。

(2)骨料。指的是天然岩石、砂石等颗粒状材料,其主要作为混凝土的填充,有效增强混凝土的体积与耐磨性。因此,对于骨料通常会要求其质地坚硬、强度较高、不含有害杂质以及含泥量(微粒直径小于0.075mm的淤泥)符合国家标准[2]。

2 材料配比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质量除了要重视组成材料的选择之外,还应重视材料的配比。在工程事故中不难发现,有许多是由于施工用水量的不合理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进而严重整体工程的质量。

2.1 水灰配比

水泥浆的稠度与水灰比有直接联系,在同等水量条件下,水灰比越大则水泥浆越稀,其粘合力则越缺乏;反之,水灰比越小则水泥浆越稠,粘合力也更大。所以,浓度过低的水泥浆其粘合力无法保证,难以与砂石紧密相连,承重能力自然下降。

2.2 水泥用量

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主材料,水泥用量的多少会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为了节约成本,会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而工程总需求量不变,水泥用量变少,自然用水量增加,进而导致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3 解决建筑材料引起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相关措施

由上述分析可得知,不管哪种因素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最终都会转嫁于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因此要重视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善解决措施。

3.1 严格控制材料配比

建筑材料中,各组成材料的配比不同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最终性能,为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则需要对其配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合理性,保障混凝浆料的性能良好。特别是水与水泥的用量方面,水泥浆作为混凝土的黏合剂,必须确保稠度适中,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因此,要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去确保实际施工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2 避免含碱集料相互反应而开裂

选用含碱集料时,要尽量以含碱量低为标准,特别是水泥,由于其在实际施工中会大量使用,与多种材料进行混合,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存在开裂的风险。所以要尽可能选用低碱水泥,可有效减小含碱集料与其他材料发生的化学反应。

比如,当前使用较多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其含碱量较低,各项性能均优于普通水泥,因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含碱集料的使用量逐渐减小,建筑结构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也逐渐减少,有效降低了建筑开裂的风险性,保障了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3]。

3.3 减少温度变化出现的裂缝现象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现象,这在许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有遇到。这些裂缝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内部的物理作用,当其物理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建筑表层会呈现出明显的裂缝,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實际的施工作业中,可在混凝土中添加导管,通过导水去把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抑或是在混凝浆料中添加适量的和料,降低水热化,从而减少裂缝产生概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规格、使用、配比与选择,会对建筑工程的坚固性、耐久性以及适应性造成直接影响。为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除了要考虑环境与地质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材料的正确选用与配比设计。其中,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使用非常普遍的材料,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实际就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整体把控,可见建筑材料的重要影响与地位。所以,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建设当中,要慎重选择与使用各种建筑材料,力求将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 孟永辉.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14.

[2] 李峰,邹尤,李伟.关于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影响的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5):187-187.

[3] 刘江.浅谈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大科技,2014,(7):23-24.

相关热词搜索: 刍议 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 混凝土结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