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建筑结构设计视角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基于建筑结构设计视角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时间:2025-08-02 12:04:59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只是建筑施工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会经常面临裂缝的情况,进而导致后续的施工出现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基于建筑结构设计视角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然后提出合理的应对方式,以确保提升施工质量、确保建筑使用寿命的延长,且进一步提升建筑本身应用的舒适度。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

建筑行业的发展有赖于速度、更依托于质量,如果自始至终仅将速度作为指向,忽略了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那么即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座建筑,其品质也不会经受考验,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假设在开启一个具体的项目之前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那么后续的施工以及完工之后的验收工作就有可能埋藏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波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鉴于此,在开启具体的建筑施工工作之前,有必要对其结构展开合理设计,然后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成因

就实际情况而言,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种:

(一)施工因素导致的裂缝

建筑施工受制于人为因素,有些施工设计不够合理、施工人员本身素质不高,抑或者在施工现场存在执行力欠缺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施工质量。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潜意识里认为只需要将相关设计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达到最低标准即可,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负责任、很多细节问题也得过且过,根本不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既定要求。

而且倘若设计者对建筑的设计不够重视对孔的深度、数量达标等情况没有按规定执行和操作,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这些都会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埋下隐患。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施工质量,还会降低相关企业的口碑,从长远来看是会严重损耗企业命运的行为,甚至会让企业本身所抢占的市场遭受冲击,从而远远落后于同期竞争对手,直至最后退出行业舞台。

(二)材料使用不当导致的裂缝

诸如水泥、砂石等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料,如果选择结果和混凝土的等级不匹配,就极有可能出现混凝土裂缝。另一方面,石子本身的粒径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安全,粒径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到建筑的结构。

除却这两方面内容外,施工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原料的配比情况,毕竟原料配比的合理与否,掺水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与质量。在使用这些原料时,还必须考虑到它们的使用期限,毕竟水泥等原材料都拥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超出保质期水泥的质量就会下降,不符合混凝土制作的基本要求,后续的应用自然也无法避免裂缝的出现。

(三)形变导致的裂缝

作为建筑结构中混凝土受力和传力的重要结构,梁板在施工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抑或者早早拆模,就有可能導致其弹性形变超出混凝土梁板的预定范围,进而出现混凝土裂缝。

另一方面,如果建筑施工过程中早早对梁板进行荷载,而梁板本身的强度并没有达到相应指标,就会导致梁板部位的混凝土因为形变过大,促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四)水化热积累以及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裂缝

水泥当中的部分元素遇水化热,随机会释放出一些热量,当然这些热量释放的多与少、释放速度的快与慢,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施工方式的选择、原料种类的确定、原料本身的结构特点等,都会影响到放热的过程和结果。假如这些热量需要被释放出来却又挥发不出去时,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不断累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消极作用。

因为在热量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表现会有所不同,严重时会超出混凝土的应力范围,导致裂缝的出现,尤其是在混凝土应力薄弱的部位,这种情况则更为明显。当然有些工程在开启施工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材料水分过多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故而在混合材料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减水剂,一定程度上会减少裂缝的出现。

据相关研究可知,混凝土的之狠也会受制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当其超过既定的标准时,便会出现裂缝。究其原因,当温度和湿度出现剧烈变化时,混凝土也会随之产生温度阶梯以及干缩的趋势;假设在这种趋势到来的情况下还没有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那么就会产生裂缝。一旦裂缝出现,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更会降低混凝土对建筑的支撑力和安全性。

二、基于建筑结构设计视角,探究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应对措施

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若想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就必须从源头对其进行严格可控制和规范。

首先,需要对建筑混凝土的结构确定设计标准,要确保其经济可行、结构合理。

其次,作为设计人员,其必须要对建筑的整体建造意图进行合理规划,对相关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尤其是钢筋、水泥等对于制作混凝土颇为关键的材料,必须要从源头对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进行控制;加强对原料的监督管理,让原料的配比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只有做到如此的要求,才能为后续的建筑施工奠定有力的基础,避免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影响建筑质量。

于建筑而言,结构设计是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合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若是只关注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忽视了相关问题的存在,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潜在隐患,影响后期建筑的竣工。于施工和设计规划人员而言,其只有严格执行结构设计的标准,才有可能打造出真正有品质、有安全保障的建筑。这也就意味着其必须在建筑工程开启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以确保自身所掌握的技术符合时代所需、符合行业所需。

参考文献:

[1]宋尧.从建筑结构设计谈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94.

[2]姜巍,郜志远.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9):58-59.

[3]彭乔.从建筑结构设计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3(09):10-11.

[4]方文慧.控制现浇混凝土裂缝的设计构造措施分析[J].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26-29.

[5]张杰.基于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05):36.

相关热词搜索: 裂缝 结构设计 视角 混凝土结构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