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项目工程是系统性的工程,其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而且投资的周期很长。故而对建筑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也需要从全方位入手,进行整体的管理。在对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从项目的各个阶段入手,分别分析各个阶段中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
1 引言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就是在建筑项目工程中所需的资金,其具体建造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对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而言,其大背景是市场经济,我们往往将工程的承发包价格认定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
2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特点
2.1 大额性
所谓建筑项目工程,就是对建筑的建设。而建筑工程往往都是大工程,故而其造价都比较高,可以达到上千万或是几亿的价格。此特点使得各个方面的利益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宏观经济。
2.2 差异性
每一个建筑项目工程都具有差异性,与另外的建筑项目都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功能或是用途方面。因为我们在建设每一项建筑项目工程时,都对其有着不同的期望,对其功能具有不同的要求,才使得每一个建筑工程的结构、造型以及设备等都具有不同之处。
2.3 动态性
建筑工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建造周期很长,那么在这个周期内,就很容易出现很多因素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发生变化。这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是有关的。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可能会使得很多设备的价格以及人员费用发生变化,所以整个建筑项目工程是具有动态性的。
2.4 层次性
每一个建筑项目工程都包含很多层次,而建筑的多层次就决定着造价的多个层次。在一个建筑项目工程中,往往包括多项工程,比如住宅楼和商店或是写字楼和车间等。而每一个单向的工程由具有很多单位工程,比如在住宅楼工程中还需要包括土建工程、电气安装工程以及通风工程等等。所以面对建筑的层次性,工程造价也具有层次性。
3 我国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 决策阶段
在决策阶段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三超”现象严重。所谓“三超”,就是概算超过了估算,预算超过了概算,而结算超过了预算。“三超”现象将最终导致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非常高,远超过预算,那么就会使得我国对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难以进行。同时,这一现象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受到影响。
其二,忽视了投资决策阶段对造价工程的控制。对投资的决策阶段本身是一个占比重较小的阶段,此阶段所使用的费用也非常少,很多人因此就没有对决策阶段提起重视。然而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充分把握是可以有效地提升造价管理水平的。在我国,对建筑项目的投资和估算工程的进行过程主观性较强。
3.2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中主要存在两点问题。
其一,“三边”工程越来越多。所谓“三边”工程,就是建筑项目工程一边设计,一边进行施工,一边进行修改工作。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对项目工程时间的压缩所致。
其二,很多设计收费不合理。对于设计人员而言,一旦设计出现质量问题,其需要担负责任。但是我国的机制却没有对超支行为进行规范,所以设计人员宁愿加大预算,忽视了建筑的经济合理。
3.3 招标阶段
在招标阶段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行政干预过多。行政对建筑行业的干涉过多就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对于造价的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完成。其限制过多,那么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就会降低。
其二,项目进入招投标市场比较盲目。很多项目工程为了抢夺在市场上的立足之地,往往提前招投标,具有盲目性。一旦其自身条件不成熟,施工过程就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无法对造价进行管理。
3.4 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造价管理缺乏连续性。在我国,对造价的管理工程是非常繁琐的,具有很多项工作。但是很多担任监理的工作人员对于合同的管理并不熟悉,工作收到局限。
其二,对前期工作造价管理不重视。很多建筑单位将预算的重心放在施工阶段,而忽视了前期造价的管理。然而前期阶段是计划阶段,没有抓住计划阶段对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事倍功半。
4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对策
4.1 决策阶段
在对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决策阶段,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对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交通状况等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投资估算工作进行外包,对相关的责任机制进行完善工作,并且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简易的初测工作。首先需要对建设工程项目所具备的勘测文件以及数据材料进行研究,提升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精度。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投资估算工作。这一项工作将作为对项目决策的一项依据。故而对投资的估算必须具有一定的精度,才能够起到参照作用。同时还需要对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地判断建筑项目工程的状态。
4.2 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首先确定总造价目标,然后就需要采取措施对造价进行控制。那么首先,要学会合理运用竞争机制,顺利进行招投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一位设计人员都自己设计出可行性强并且造价合理的方案,然后采用最为合理的方案。同时,也需要使得设计招投标制度得到优化,使得整个制度能够对设计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行考核,从而可以顺利选取出最优方案。
4.3 招标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利用竞争手段,使得预算人员针对投标过程具有竞争,从而做出最优预算方案。当然,还应该对其加以完善,增加询标程序,就是让预算人员进行投标时能够介绍自己预算的合理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竞争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同时,还需要对招标环境进行净化,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化。
4.4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由于整个周期比较长,所以需要对造价进行全局的动态控制。在这个阶段中,人工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需要尽可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同时,施工中材料的管理也不可小觑,材料在造价中所占比重可以达到70%,故而需要从材料入手,尽量减少材料的损耗。另外,对相关器械的使用也要尽可能地小心,经常进行维护,减少由于器械问题而产生的资金损耗。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阶段能够顺利进行。
4.5 竣工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竣工结算工作。这个过程需要格外注意,要对每一项材料、每一张图纸进行核实,并且对每一项费用进行审核工作,以确保没有资金由于计算失误而浪费。另外,还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审核,从而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加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英.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要素与其工程造价降低的对策[J].价值工程,2014, (10):123-128.
[2] 张玲.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32):95-97.
[3] 许红霞.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10):117-122.
相关热词搜索: 工程造价管理 项目 建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