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强化施工组织,建成通村油路600公里以上。推进21个续建水利工程和139个水利新建工程进程。加快电力事业发展进程,年内建成投运4个35千伏、6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力争中电投2×66万千瓦火电项目年内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确保建成光伏发电和灼圃、仙水坡等4个风电场项目,启动法地、徒口子、梅花山等6个风电场项目建设;建成象鼻岭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和坝基基础工程,完成格闹河水电站二级站水机等设备安装工程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立足环境保护
以生态建设推动开放创新
全县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大山、水、田、路、矿、气、污的治理力度,努力把威宁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抢抓国家环保部、林业部等6部委对生态文明建设批示的机遇,加快草海水域和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加速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全国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城市。
加快培育壮大旅游业,强势推进草海、百草坪、板底、马摆大山、泰丰园、凤山寺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年内确保草海申报成为4A级景区,百草坪、泰丰园、巴迪鲁旺申报成为3A级景区,马摆大山申报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办好草海观鸟节、60周年县庆等活动,加大旅游景区宣传推荐力度。全面建成阳光花园、百年隆、鼎鑫度假酒店,围绕草海周边打造一批特色农家乐,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挖掘板底、石门坎等地的乡村旅游潜力。
立足以人为本
以人才建设保障开放创新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用政策吸引人才、产业吸引人才、环境吸引人才,大力培养本地人才、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做到本地人才与外地人才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用开放的心胸、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引才、育才、用才、留才。
建设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实现“三提高、三集聚、两优化、一高于”目标,即人才的总量、素质和效能“三提高”,推动人才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管理领域、向重点发展产业、向产业园区“三集聚”,人才的结构和发展环境“两优化”,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9.3万人。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全县党员干部要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三年再造一个新威宁”的目标任务不动摇,锐意进取、锐意创新,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为推动威宁自治县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实现新跨越作出应有贡献。(作者系毕节市委副书记、威宁自治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相关热词搜索: 常态 主动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