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赫欣瑶(1973.5—),女,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通过阐述高职学生素质现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高职学生是青年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全面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状况,是培养合格高职人才的教育实践的需要。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素质状况特点的基础上,试图找到一条切合高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力求在高职学生德育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为创新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 高职学生素质状况的特点分析
1.1当前高职学生总体的精神面貌是好的,但由于高职并非他们向往的学校,只是因为成绩较差等原因,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从而造成了一些高职学生得过且过、求知欲和责任心不强,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理想信念呈现出追求实用的价值取向。
1.2 正值青春年华的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缺乏认同感,以及在就业方面存在着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的现象,许多高职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对自身的前途感到渺茫而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地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1.3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高职学生在道德价值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困惑。这导致高职学生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往往采用双重标准。他们认可正向的道德价值观念,但并不一定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知”、“行”背离较为突出。这说明高职学生在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逻辑联系,道德行为明显滞后。
1.4一部分高职学生学生行为散漫,自作主张,总以为自己长大成人了,不喜欢受太多纪律的约束,而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有关问题又不能正确处理。
2 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2.1以职业素质培养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
高职生要顺利进行就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德育工作应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具体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2.1.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实践中,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改革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是在专业课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融进职业道德内容;二是加强社会实践;三是搞好就业前教育;四是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
2.2.2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职业形象的塑造要靠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政治行为、文明习惯、职业意识的养成,如自觉遵守政治规范、参加政治活动、礼貌守纪、节约守时习惯等。还要积极开展礼仪教育,注意日常行为仪表、公务礼仪、礼节性语言文字的使用等方面的教育。
2.2构建高效的高职德育工作机制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德育工作系统,只有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达到德育的最大效果。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需要以育人为目的而架构系统的工作体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可将这种体系归结为“五个一”体系,即一个组织、一套计划、一支队伍、一块阵地、一个机构。
2.3不断加强高职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自律能力就是从思想上、言行上约束自已的能力,也就是在发展个性,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克服自身某些不良现象的行为。高职学生德育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高职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高职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的教育,还必须依靠其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实现高职学生自我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学生组织机构:通过建立健全院、系两级学生组织机构,重视院系学生自律组织建设,来搭建一条学校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拓宽学校民主管理渠道,更重要的是为培养、提高学生自律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依托。
(2)发挥学生党员和骨干的作用: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学生的思想既活跃又复杂,单靠学校部门领导单向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学生骨干的协助,及时地掌握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管理中的情况,使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知的畅通信息渠道,巩固和发展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
(3)引导学生开展自律教育活动:要做好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就必须强化青年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自律教育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架设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桥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积极探索网络德育的新途径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让高校德育工作去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学生的德育教育。
3.1树立德育工作网络化的新观念
高职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高职德育工作网络化可提高德育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提高德育效果。
3.2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
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即具备优秀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才能了解网络环境,并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把其用于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自觉模范地维护网络信息法律法规,并坚决抵制各种反动、迷信、黄色信息垃圾的传播,也才能真正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3.3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通过把网络道德融入德育课中,增加网络操作的“网风”和“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经常性地组织一系列有关网络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引导高职学生培养网络公德意识,努力做到不看、不听、不传播黄毒信息,不抛信息垃圾,不在网上进行恶作剧,不乱放电子炸弹,上网用文明语言,严格遵守网络秩序。
3.4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学校应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剔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调阅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入网,或利用网络服务器对访问者的地址、访问时间和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罚。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 高职 素质 状况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