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服务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服务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5-08-03 09:14:46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 岑妍梅(1978-),女,广西百色人,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科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及广西区政府明确将旅游业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出台,为广西旅游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为适应广西产业调整需要,适应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需要,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大旅游管理类的专业设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力求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调整及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 广西旅游管理高职专业设置区域经济

一、 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一) 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 利用好政策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广西旅游产业正处在多重机遇叠加的大好机遇期,2009年12月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北部湾旅游规划开始实施成为广西重要战略等,为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2. 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已形成。广西的旅游业产业地位已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接待型”,再到“支柱产业型”顺利转变升级。据统计,2009年广西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09.8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43亿美元,入境游客接待人次排名位居全国第十位;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增长31.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0年1月24日,国家旅游局与广西区政府签订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建设旅游强省(区)为目标,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把旅游业纳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推动广西旅游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二) 广西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广西支柱产业的大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一线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将备受欢迎。旅游行业为完成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需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对高速发展的需求量。为适应服务对象对管理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第一线的专业人员需要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和更高的服务技能。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中的旅游业到2010年人才需求预测总量为11.25万人,大学专科学历人才需求为40.76%;2015年为15.12万人,大学专科学历人才需求为39.99%。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极大,其中,酒店运营管理、旅游管理和策划等运营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三) 广西高校高职高专旅游类管理专业设置现状

1. 专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管理类专业是旅游大类专业中的一个二级类专业,至2009年,广西开设有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共计35所,占全区高校总数的47.3%,共设置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点75个,占全区高职高专专业点总数1600个的4.69%(见表1)。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开设有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三个城市的数量较多,占院校总数的57.14%,且开设专业布点数也相应较多,占广西全区总布点数的73.34%,专业设置在服务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已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其他城市因为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发育程度较低,高校数量较少,10个城市共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院校仅占开设院校总数的42.86%,开设专业布点数也仅占总布点数的26.66%。虽然有客观因素,但同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三个城市的差距较大。

2. 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区域旅游业的经济发展需要。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工作平台2009年公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高职高专旅游大类旅游管理类专业有11个,其中目录内专业6个,目录外专业5个。而目前,广西各高校旅游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设置的。至2009年,广西相关院校所设置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有8个,其中目录内专业6个,目录内专业数覆盖率为72.70%,目录外专业覆盖率为40%。具体专业开设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看出,目前广西各高校开设较多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过于集中在“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这两个专业。2009年这两个专业的布点数分别为22个和23个,总布点数为45个,占总布点数的60.00%,这说明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太过集中。而其他的专业,如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和休闲服务与管理等3个专业布点数仅占总布点数的17.30%,从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这3个专业的设置与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此外,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2004年完成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课题成果,旅游人才培养应关注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等10个方面。但目前这些新职业需求在各高职院校里都没有对应的培养专业。因此,广西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已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相协调,无论在专业内涵或是专业覆盖面上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 广西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的对策

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校能否获得好地发展,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基于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做大做强广西旅游产业的要求,应充分发挥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对旅游业的扶持作用,在规模上进一步加大建设旅游管理类专业力度。就目前广西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发展情况来说,各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上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专业的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发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专业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与区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应。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依托崇左大新跨国瀑布景区和凭祥友谊关景区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等内容。

而目前,在北海市的1所高职院校和崇左市的3所高校中均只开设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和酒店管理3个传统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旅游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进程。因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推进对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教学方式改革,优化旅游专业设置,在目前开设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发与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度假饭店管理、旅游地产、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等一些与旅游新业态企业所需要的相应专业,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也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 专业设置应与区域旅游资源相适应

区域旅游资源是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的基础,高校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的旅游资源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例如,河池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河池市有着被称为世界上最完整的“喀斯特地形”,同时也有着南丹的白裤瑶、环江的毛南族、东兰的壮族、罗城的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因此,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河池市要重点打造生态旅游基地,将构建以盘阳河流域为重点的大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带,开发红水河原生态旅游资源,构建“生态、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环境。所有这些,都将会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产生相应的变化,促使社会对新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强。

但是,目前河池市的2所高校在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上只开设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2个专业,这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趋势是不相协调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来进行专业设置,这样既可以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专业,又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适应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同时也能长期保证毕业生的就业出路。

(三) 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以适应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伴随着旅游业内涵的纵深化和外延的拓展化发展,旅游业内部专业划分更加精细,旅游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也产生了更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空缺。高校应对旅游产业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旅游产业链发展及产业辐射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部对增设全国首个设点的目录外专业控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已成为高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目前,一部分具有敏锐市场触角的高职院校已强烈感受到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建设的影响,针对以市场需求为标准开设了新的专业方向,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涉外旅游专业的出境领队方向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国际会展营销方向、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尔夫经营管理与服务方向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旅游策划方向、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态旅游开发方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越双语导游等,都是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

因此,为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各高校可结合当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规划,将旅游市场上一些热门的旅游产品如商务旅游、红色旅游、养生旅游、环保旅游、自助旅游、边境旅游等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是同质专业异质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黎红米.广西旅游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J].硅谷,2008 (3)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读本[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旅游业 类专业 旅游管理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