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5-08-01 17:38:53 浏览次数: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随着英国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而产生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是随着旅游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指向性,将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凸显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成人;旅游高等教育;和谐社会;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也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中心话题。和谐主要表现为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这正是旅游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构建和谐旅游业、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旅游教育,使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旅游人才现状分析

(一)旅游行业人才现状

从我国旅游业总体上看,近年来,旅游业这块香饽饽使许多旅游景区景点周边的群众参与到了旅游行业中,而其中有许多是当地受教育程度很低的农民。这就使得社会上许多人误认为,旅游业就业门槛低,旅游行业工作没有技术含量。

2005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4449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5.9%。旅游直接就业人员749万人,比2000年增长32.8%。就学历指标考察,我国饭店人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20%,旅行社占到62.8%,旅游景区及旅游车船公司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分别占22.4%和12.2%,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接近9成。从职称指标考察,我国旅游业具有专业职称的人才仅占直接从业人员的24.35%,其中,高级职称仅占2.2%,我国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距离旅游业发展战略要求差距较大,这严重制约着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学校旅游教育培养人才现状

就学校旅游教育而言,2003年全国旅游院校总数达1207所,在校生45.9万人,其中高等院校494所,在校生19.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713所,在校生25.9万人,且旅游院校和专业依然在持续快速的增长。旅游院校教育结构完整,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已经形成了较全面的教育体系,为我国旅游行业培养了数万名旅游管理及服务专业人才。

然而,纵观我国旅游院校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旅游院校教育的发展是一条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量变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旅游院校、旅游专业数量激增,但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提升的增长幅度却很慢。同时,旅游教育师资与旅游教育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我国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在总体水平呈现出缩水现象。所培养的旅游人才与旅游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旅游企业需求两大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出现了旅游企业人才短缺,而旅游专业学生难以就业的恶性循环。而且,我国虽有研究生、本科(含高职)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旅游院校层次结构总体趋于合理,但在所有旅游院校中接受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生数只占10%左右,而接受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约占90%。旅游专业高层次教育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大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基于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富裕,人才资源匮乏”的现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时常有旅游产业定位不准、旅游资源开发不当、旅游服务人员向客人索要小费、拿回扣、欺客宰客、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差等不良现象。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国外旅游企业的全方位进入,将对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旅游教育,特别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成人旅游教育对于全面持久的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绝佳的渠道。

二、成人旅游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成人旅游教育作为旅游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既是旅游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旅游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成人旅游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学历补充,还是低学历旅游从业人员拓展就业面、掌握生财本领,培养旅游从业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是提高低学历、低能力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关乎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前景。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时实现教育公平和民主化的表征延伸,体现着对旅游从业者的发展的深层人文关怀。

根据我国“985”高校中成人教育的情况分析可知,“985”高校中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与接受网络教育的学生已经占到全日制学生的近50%。这说明,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三、成人旅游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一)享受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成人旅游教育与职业旅游教育、普通高等旅游教育、研究生旅游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较,其教育形式与对象具有明显的特点和鲜明的特色:成人教育类型多层次、多规格,教育对象呈社会化、复杂化趋势,学员可以是来自全社会的不同阶层、职业、年龄段,这很好地满足了我国现有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在年龄大小、文化程度、学习需求等方面差异明显的现状,可以为不同层次的旅游从业人员享受高等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平等的机会。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能够不断地提升受教育的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启迪其创新精神,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事业的建设;它也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思想教育、文化熏陶、技能传播、道德修养,使他们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是非判断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改善旅游从业人员的心智。这种改善对于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和谐以及在处理和对待旅游工作时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就会使之以宽容的心态去容纳他人,在处理个人与旅游工作与旅游者的关系时,就会以先国家后集体、先集体后个人的态度来服务旅游工作;在处理与旅游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就会把旅游自然环境也看成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有善待自然的态度。

(二)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优秀的旅游人力资源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社会赖以发展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而教育则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在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需求量大,仅靠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旅游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成人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人旅游高等教育在对我国约70%的低学历旅游从业者知识与技能的持续提高、增强其自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一方面,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了旅游从业者的实践能力,为旅游行业服务提供能直接创造财富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形式灵活方便,为旅游企业单位的经营和服务培养了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

(三)建立学习型、竞争型的旅游行业从业环境,优化和谐社会的人文环境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以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层次的多样性,教育时间的长久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建立学习型、竞争型的旅游行业从业环境的主渠道。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能有效提高旅游从业者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和掌握成人学习规律,学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通过认真持续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紧跟旅游行业知识潮流,营造具有自身优势的知识系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推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对旅游自然环境的保护

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旅游业与旅游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旅游业与旅游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但当前我国对旅游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许多处于无序状态,旅游行业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诸多的不和谐现状。人们为了满足暂时的利益需求,在最大限度的利用旅游资源环境,人与自然非和谐发展现象均呈上升趋势。追根寻源,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教育的欠缺是产生这些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当前旅游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环保教育、人格教育、创业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出现了教育盲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出现盲点。

因此,要实现旅游业长足发展与旅游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而成人高等旅游教育一方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智力水平,另一方面帮助旅游从业人员掌握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法,掌握科学发展的思维观念,即充分利用成人旅游教育灵活性、实用性、速效性的优势与特点,把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教育等内容融合于理论文化技能知识之内,贯彻于旅游教育的全过程,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切实提高综合素质,造就高素质新型旅游人才。

总之,成人旅游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和渠道。成人旅游高等教育必须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成人教育规律与旅游从业者的特点,引导旅游从业者学会做人、学习、工作。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完成由较低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旅游人才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天安.论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11).

2、袁希平,段建,杨超.成人高等教育独简论和谐社会建设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3、程柯.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

4、胡仁东.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和谐社会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本文为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成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重点课题(课题编号:RKJG20704)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颉洁,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盛正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作者为副教授、博士、高教所所长)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和谐社会 成人 地位 作用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