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脓毒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患者中选取25例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干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以此评价肠内营养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后其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均有大幅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式中加入早期肠内营养可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脓毒血症;早期肠内营养;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250-01
脓毒血症通常为创伤及感染所导致,是一种全身性的剧烈炎症反应,严重情况会引起患者休克并引发多器官及循环系统障碍(MODS)甚至死亡。为分析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脓毒血症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5例脓毒血症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干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此评价肠营养疗效,以下为本次报告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患者中选取25例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在17-74岁间,平均年龄为(58.6±5.4)岁,所有患者均为满足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临床诊断指标的ICU病患,并排除胃肠道存在严重功能缺失腹腔感染等病例。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患者入ICU病房1-2d内如果没有禁忌症,应给予患者经鼻胃(肠)管 或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体位采取头高30°,并给予瑞代,起始为30ml/h,根据病患的耐受情况,调整速度及剂量,维持量通常为80-120ml/h。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头高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支持进行干预治疗,分别治疗后3d,6d,12d观察患者CRP、PCT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等情况(评分越低,表明炎症减轻且病情有所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在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干预后其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均有大幅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脓毒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的剧烈炎症反应,严重脓度血症会引起患者休克并引发多器官及循环系统障碍甚至死亡[1]。由于该病属于全身性疾病,因此对于此病的治疗需要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胰岛素治疗、水电解质、蛋白C活化重组、酸碱平衡以及营养支持等多种综合性治疗手段[2],本文着重分析了营养支持的疗效作用。
脓毒血症病患由于生理机制处于强烈应急状态,势必会引发包括代谢高度分解、免疫功能紊乱、营养摄入障碍等全身性代谢反应,而机体蛋白质分解能力的增加,会引发负氮平衡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会更加恶化,全身各代谢反应加剧,加速病情发展,危及生命,由此可见营养支持对于脓毒血症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3]。营养支持分为肠内及肠外两种方式,而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特点,可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各类营养物质,尤其对于促进肠道消化功能等方面的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干预后其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均有大幅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治疗方式中加入早期肠内营养可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是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必要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淑文,王超,阴赦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与严重度评分系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6(6):328-332.
[2]吴肇汉.规范营养治疗支持[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3(1);2-3.
[3]尹明,黎檀实.急危重症应激状态下的营养支持[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15(2):127.
相关热词搜索: 毒血症 疗效 临床 营养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