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病干预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蔡都社区卫生防保站所管辖的长期居住居民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分别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的居民。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干预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病;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R 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514- 01
注:调查人数1031人,与2010年相比较,P<0.01
3 讨论
3.1 慢性病患病和死亡的因素 引起慢性病患病和死亡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占17%,生物遗传因素占15%,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占60%,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占8%。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生活方式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慢性病而言,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与治疗相比,投入低、收效高。因此,利用健康教育开展慢性病的防治是有效廉价的策略。
3.2 老龄化社区干预的模式 社会化、社区化、单位化、家庭化是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家庭化是老龄化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蔡都社区卫生防保站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占11.9%。老年人通过大半生的生活,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健康干预须深入家庭,以理解、关心、尊重、主动及平等的态度,循环重复,强化认知。在知识灌注方面可采取讲授法、演示法、咨询法、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进行宣教。尤其是演示法能使老年人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深刻的印象,如盐2g就是一小盐勺,豆油9g就是一汤匙,胰岛素自我注射让老年人在模具上试操作两次等。指导、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需要社区医护人员更深入细致的工作及全社会的支持。
3.3 发展社区医疗,提高社区医生管理慢性病的能力 社区医生工作在基层,在为人们提供社区医学服务的同时可以掌握有关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慢性病预防提供信息,是社区慢性病预防、健康促进的重要参与者[5],提高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慢性病康复的能力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社区医疗服务的内容亟待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学会.现代疾病药物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49~353.
[2]龙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3~427.
[3]郝玉玲.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4~185.
[4]逄力男,祝宝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临床关系.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3(1):10.
[5]陈良英,何仲.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及任职资格的预测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41(6):492.
相关热词搜索: 慢性病 干预 健康教育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