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简述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路径探讨

简述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路径探讨

时间:2025-08-02 11:43:41 浏览次数:

摘要:对社区医疗来说,怎样进行医疗改革和管理,找到制约社区医疗发展的关键点,让社区医疗更好的服务于群众,这些一直都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本文就根据我国现有的卫生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结合社区医疗的现状,就社区医疗发展的方向、定位、目标的定调及如何去实现既定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建议, 供广大社区医疗管理工作者作适当的参考。

关键词: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路径探讨目前,我国社区医疗所能提供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等方面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并没有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运行体系。特别是在当前看病难和看病贵已成为常见现象,而综合型的大型医院医疗资源又相对集中, 不能满足大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时候,对社区医疗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予以充分的认识,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让社区医疗在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同时也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1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方向及特色定位的问题

社区医疗发展方向及特色的定位是目前社区医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根据社区医院周边居住的人群特点及卫生服务需求来定;还要根据卫生改革的大体方向及"一刻钟"服务圈的要求来定;同时,也要根据社区自身现有的医护力量及周边医疗的资源状况来定。可以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观念,考察、参观其他已发展较成熟的社区医院,再结合本社区的特点,来创建本社区医疗的服务模式,做到用优质低价的服务来吸引周边的居住人群。

2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目标定调的问题

社区医疗的发展目标可以用"跳起来,摘桃子"这样的一种方式形容来定调。既要结合社区医疗现有的发展状况,又要着眼于社区医疗发展的大趋势。在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各个方面,在力求可行的同时也要有一定难度和高度。目标定得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但可通过努力即能达到。

3实现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几点路径探索

3.1要走系统发展服务的思路要提升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必须走好服务社区百姓的这条路。服务要做好,重在质量;质量要提高,不能只重视"面"与"线"的发展,更应重视"点"的建设,只有"点"真正完善了,"线"与"面"才能得到提高。

所以,要想把社区医疗的服务做好,应从某一"点"开始抓的思路出发:例如从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服务到位这几点路径开始抓:

3.1.1方便快捷方面可借助街道或政府的帮助,请有技术又有能力的公司或部门在社区医院周边一公里范围内铺设电缆,建立社区居民与社区医院之间的信息系统。为范围内的60或65岁以上的老人或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群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提供定期上门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当老人或患者有意外时,他们可以按动呼救系统,从而在社区医院的电子系统上第一时间内显示该老人或患者的信息。这时,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其家中给予及时的救治,同时也可及时通知该老人或患者的亲属知晓这一信息。

3.1.2价格低廉方面武汉市的金桥社区医院创建了"王争艳"这个品牌,规定每张处方不超过15元,从而建立了"平民医院"这样看病价格低廉的社区医院形象,拥有了优质低价的良好口碑。同时,社区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险相结合,不仅能使社区医疗获得运作的资金保障,并能使大型医院的患者得到分流[1]。真正意义上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合理医疗运营模式[2]。这种分流对接方式也保障了百姓只需用很少的钱就可以诊治常见病和慢性病。

3.1.3服务到位这方面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社区医疗发展的终极目标。开设家庭病床,将医疗护理送至患者家中。同时与街道联手,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生动灵活的健康知识讲座、义诊等,将保健知识送至居民身边,这同时也扩大了社区医疗各方面的影响力。

3.2要有医疗资源整合的观念现在政府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水平,对社区医疗的建设也非常关注加大了投入,利用好这个契机,争取市、区一级卫生局的关注和帮扶,实行医疗资源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整合与共享。

要在社区实行首诊负责制,双向转诊制[3]。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规范就医流程,达到医疗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格局,逐步实现分级医疗的就医模式。建立健全双向转诊路径是有效缓解社区医院"吃不饱"和三级医院"吃过饱"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4]。可依靠政府出面,将辖区内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调配和整合,运用市场化经营的多种手段将大型医院中一些闲置的仪器设备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一种合适的模式达到"物"的资源共享。还可以请周边大型医院的知名专家、教授定期来社区医院坐诊,请他们帮助进行社区住院患者的专家查房和会诊,以带动和提升社区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这种对接联手方式,可达到"人"的资源共享。

3.3要有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服务的理念要想提升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将治疗疾病逐步向预防疾病为主的方向发展,就要改变居民的就医意识,让居民走出有病才到医院就治的误区。通过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走访、健康咨询等服务,使一些处于亚健康的居民在较方便的情况下,就可享受到卫生保健服务.避免病重才到医院看病[5]。即达到"三早",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的就医目的。这可以大大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提升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

社区医疗的发展不光要依靠原有的经营体系, 还要开发更多更广的新生服务项目,比如针对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的防治,中医干预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提供中药配制的同时还可开展针灸,推拿等项目。这些项目成本低,收效高,极易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给群众提供就近治疗慢性病的同时, 也提升了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和社区医院的效益。

3.4在对社区医疗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社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内涵文化建设在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也应包括社区医疗文化内涵的建设与发展。外要创新便民服务措施与树立良好的医护队伍的形象,内要狠抓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培训要有系统连续性,从规范形象仪表的训练入手,逐步过渡到技术操作及工作流程的培训,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完善和巩固。同时社区医院还要增强医护人员间的凝聚力,定期开展座谈会,组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让医护人员有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与舞台,这也是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提升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进行文化内涵的建设,还不仅仅是以上几点,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和路径可以借鉴和采纳,但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本社区医疗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给予实时的运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徐金玲,孙利华,李轩.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试[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

[2]张法强,华峰.浅析中国当今社区医院设计[J].中国市场,2011(14).

[3]盛鑫铭.实施社区首诊制探析[J].中外医疗,2009(23).

[4]刘运杰,王艳红,张智勇,等.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住院患者双向转诊路径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

[5]唐莹.谢健敏.发展社区医疗重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J].上海医药,2009(2).

编辑/孙杰

相关热词搜索: 简述 服务水平 路径 探讨 提升